水星與太陽的距離已經達到極限了嗎?銀河系中還有更近的距離

2020-12-15 奇點使者

引言:縱觀太陽系中所有行星的位置分布,最靠近太陽的星球地表溫度高得十分可怕,最遠離太陽的行星也低得十分可怕。但是水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並不是銀河系的極限,銀河系中還有比這更近的距離。

距離是一個很奇妙的概念,它在科學理論上描述的是兩個物體之間的相對位置,在語言上有時候被用來傳達情感。我們都聽說過「距離產生美」的說法,這條隱形的法則在人際交往中時常奏效。不僅如此,這條法則在宇宙中也同樣適用,這充分表現在宇宙天體之間都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即使太陽的引力再大,它也無法將消除與所有行星的距離。就連靠太陽最新的水星也有4600萬公裡的距離,這也讓它變成一顆名副其實的「火焰星球」。

據探測器的數據顯示,水星正對太陽一面的平均溫度超過了400攝氏度,這是太陽系眾多行星中極為罕見的現象。但也正是水星與太陽之間存在著距離,水星才不會被太陽吞沒。由此看來,一個恆星系中所有的行星都要和它們的主恆星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自身都難保。那麼在銀河系中,是否還存在著其他更加靠近主恆星的行星呢?答案是肯定的,太陽與水星之間的距離在其他距離面前還算是遙遠的。

上個世紀的天文學家在研究天體運行情況的時候就提出了「洛希極限」這一概念,這個概念用來描述一顆圍繞著中心天體運轉的天體發生解體的極限距離,應用在恆星系中就是說行星與恆星保持著不被解體的最短距離。前段時間有科學家在觀測系外恆星系統的時候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恆星,它無論從體積還是形狀上都和木星有幾分相似,因此科學家們稱其為「熱木星」。為什麼在木星前要加個「熱」字呢?原因就是它與主恆星之間的距離十分靠近。

那麼這兩顆星球之間的距離有多近呢?據科學家的描述,這顆熱木星公轉速度極快,它平均只需要18.4小時就能夠繞著主恆星轉一圈。如果人類生活在這樣的星球上,那麼該星球上的一年時間還沒有地球上的一天時間長。當然人類也無法在那樣的環境下生存,除了因為它與主恆星保持十分近的距離之外,它自身還是一顆氣態巨行星。

既然這顆熱木星與主恆星的距離如此近,那麼它的表面溫度有多高呢?科學家通過大量的研究和計算得出了結果,它的表面溫度至少在4000攝氏度以上。不僅如此,研究人員還通過洛希極限的計算公式估算出了這顆行星目前與其主恆星之間的大概距離,兩者保持著不超過150萬公裡的距離。這樣的現象在人類已發現的恆星系中是十分罕見的,從沒有一顆行星可以如此地靠近恆星而不解體的。

但科學家表示這並不意味著熱木星就會一直安全無事,它目前已經達到了洛希極限的1.2倍到1.6倍左右。如果它與主恆星的距離繼續縮短的話,那麼相信在未來它將會完全被主恆星給吸引,最終解體。

相關焦點

  • 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距離太陽58000公裡,水星到底有水嗎?
    為什麼他會叫做水星?這個水晶到底跟水有沒有關係呢?今天我們就聊一下這個話題。水星距離太陽只有58,000公裡,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的33.28%,是整個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同時水星也是太陽系中體積最小的行星,被稱為小老弟,水星的體積只有地球的1/6,跟月球大小差不多。
  •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如果在水星上看日出,將看到多大的太陽?
    但是,看似平凡的日出日落卻是宇宙眾多星球中被地球獨享的美景。 或許有人會疑惑,在漫漫的宇宙之中,就算不在地球上,譬如在地球的同胞兄弟火星或者水星之類的應該也能看見日出。這不應該是什麼稀奇的事吧,以水星為例,離太陽越近的星球看見的日出不就更壯觀嗎?
  • 水星距離太陽那麼近,質量又那麼小,為何沒有被引力吞噬呢?
    文/玉濁清水星距離太陽那麼近,質量又那麼小,為何沒有被引力吞噬呢?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而要說到最內側的也是最小的一顆星星,那就得屬水星了,這也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有很多人感到好奇,水星那麼小,距離太陽又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引力所吞噬掉呢?
  • 水星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吞噬?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水星與太陽的距離約五千八百萬公裡,也就是說水日之間的距離僅是太陽直徑的42倍。放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來看還是蠻近的。他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雖然離太陽比較近,但由於比較小,在地球表面肉眼不常見。由於離太陽較近,水星正對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452攝氏度,但顯然這恐怖高溫並不足以融化水星。在太陽風的高速轟擊下,水星表面的一些物質被逐漸剝離,這導致水星上完全沒有空氣,只剩下了一個主要由金屬構成的巖體。
  • 我們太陽老大在銀河系中身份地位如何,還有其他的太陽存在嗎?
    我們銀河系只是本星系群上百個星系中的一個;本星系群只是超本星系團中百餘個星系團(群)的一個,其中室女座星系團就包含2500個以上的星系;再上面還有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雙魚鯨魚超星系團、史隆長城結構、海格力斯-科羅拉·伯裡阿斯長城等等。
  • 水星離太陽很近,水星上看太陽是不是很大?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早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哪一個離我們更近?」孔子曰:「嗯,這個……」一小孩說:「早晨的太陽像車蓋那麼大,中午的太陽卻只有盤子那麼大。這不就是遠小近大的道理嗎?當然是早晨的太陽大啊!」子曰:「嗯,這個……」另一個小孩爭辯道:「早晨的太陽涼颼颼的,中午的太陽卻熱乎乎的。這不就是離我們距離近得更熱嗎?」子曰:「嗯,這個……」孔子一時被兩個小屁孩兒問住了。子曰:「這個……,何不問度娘乎?」
  • 太陽繞銀河系中心的軌道的距離和速度
    作為在本世紀末之前興起的少數下一代天文臺之一,該任務在過去幾年中已對超過十億個天文物體進行了編目。天文學家希望利用這些數據創建迄今為止銀河系最大,最精確的3D地圖。儘管它的任務快要結束了,但它的許多最早的信息仍在碩果纍纍。 例如,利用任務的初始數據發布,多倫多大學的一組天體物理學家設法計算了太陽繞銀河系運行的速度。
  • 水星那麼小,而且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太陽吞噬?
    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最大的是木星,最小的就是水星,並且水星離太陽最近。一看水星,一般人的直覺肯定是水星有水,但事實上水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向陽的一面溫度最高427℃,背陰面則低至-173℃,可以說水星是太陽系內環境最惡劣的星球之一。
  • NAOJ發布銀河系新地圖:地球跟人馬座A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據外媒報導,由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繪製的一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螺旋運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其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地球距離這個名為人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 假如站在水星上看太陽,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太陽作為系統的核心,其本身蘊含著巨大的光和熱,這八顆行星無論遠近,都能接收到它散發出來的光輝。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也各不相同,離它最近的是水星, 雖然它的名字中有個水字,但是在這片星球上卻一滴水都看不見。
  • 太陽系——水星
    靜謐的夜空中繁星閃爍,單純我們的銀河系裡的恆星,就有數千億顆,其中有些比太陽更大 更亮 也更輝煌。從銀河系和恆星的角度說,太陽系中的行星不過是陽光偶然掠過的一個沙粒。他們關於行星的誕生 還有消亡。行星在沉寂平靜中孕育,在混沌中成形。他們的命運糾纏關聯,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們知道這些 是過去數十年間我們已經向太陽系地球以外的其他7大行星都發射過探測器。
  • 這顆新發現的小行星是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自然天體
    一顆在金星軌道內繞太陽飛行的新發現的小行星正在打破各種記錄。除了是第一顆已知具有該軌道的小行星外,這顆名為2020 AV2的太空巖石在太陽系中除水星外,與太陽的距離最近。圖註:這張照片拍攝於1月8日,展示了新發現的小行星2020AV2,它比金星繞太陽軌道更近。此外,根據位於義大利的在線天文臺"虛擬望遠鏡項目"探測獲得的數據顯示,2020AV2在太陽周圍飛行僅151天,是已知小行星中軌道周期最短的。
  • 宇宙中具有無數的河外星系,距離銀河系最近的卻只有這兩個
    對於這個回答,當然是遠遠不是,但宇宙中還存在著數以億計的星系,而我們的銀河系只是其中最普通的一個星系而已,我們人類把銀河系之外的星系統稱為河外星系,簡稱星系。因此說銀河系並不是整個宇宙,他只是宇宙中非常小的一個部分而已,是宇宙海洋中一滴水一般的存在。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我們都知道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公轉周期為365.24219天,也就是一年。 太陽系包括太陽、8大行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地球)、近500個衛星、超過1200000個小行星以及矮行星和彗星。
  • 中美德科學家成功測量太陽繫到銀河系旋臂距離
    中國、美國和德國天文學家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成功測量了太陽到最近的銀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科學家稱,這一成就不僅解決了困擾天文學界多年的難題,也使人們準確繪製銀河系旋臂結構圖成為可能。       科學家將這一成果發表在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網絡版上,論文的第一作者徐燁博士目前是南京大學天文系的研究人員。他們測出,太陽到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為1.95千秒差距,約6360光年,誤差不到2.1%。       多年來天文學家還沒能測出旋臂離我們有多遠。
  • 太陽在銀河系裡算老幾?銀河系1500億顆恆星,你看到的都比太陽大
    我們知道,太陽是地球光和熱的主要來源,人類一直以來就十分崇拜太陽。太陽的質量佔到整個太陽系的99%以上,相當於130萬顆地球的總重量。那麼在銀河系中,太陽又能排到什麼位置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在太陽系裡,太陽是絕對的權威,沒有任何天體能夠跟太陽抗衡。但是到了銀河系,情況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太陽系所在的更大的星系叫做銀河系,銀河系中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還有1000億顆,可想而知太陽系有多渺小。而且我們從地球看向夜空的時候,除了月亮,彗星和太陽系內的幾大行星以外,人類能夠看到的所有星星都比太陽質量更大,光度更亮,因為如果比太陽小的話,我們是看不到的。
  • 雙星系統、三星系統、四星系統,銀河系內普遍存在多個「太陽」
    我們地球之所以能夠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地球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地帶,如果不是在太陽系的宜居地帶,而是離太陽很近或者比較遙遠,意味著地球表面的溫度會比較高或者比較低,要麼像水星、金星那樣高溫,要麼像土星、木星那樣寒冷。天空中出現一個太陽,對於我們來說剛剛好的,如果多一個太陽,地球可能就會變得很高溫,地球是否還能孕育生命都是一個大問題。
  • 水星和金星很孤獨?距太陽近是原因之一,還有這樣的原因?
    現在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但是除了水星和金星之外,其他幾個都有衛星,最多的木星有79顆,而最少的地球也有一顆。但是水星和金星就只能這樣孤獨的運行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我們在看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的時候應該就能發現一個問題,水星和金星距離太陽的距離比較近,而太陽的引力相比它們倆要大得多。所以那些小石塊和星體是很容易被太陽給吸引走的,這跟他們的質量也有關係,要知道一般情況下,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而它們的質量在八大行星中實在不算出色,並且旁邊還有個太陽壓著,再看看人家木星70多個小夥伴,這一比水星和金星還真是寒酸的不得了。
  • 它們都在銀河系內嗎?
    如果星星指的是那些小圓點,那麼,它們都是屬於銀河系。並且這些星星距離我們還很近,它們並非處在銀河系的偏遠角落中。至於為什麼,就需要來了解一下天上的星星都是些什麼?
  • 為何距離太陽越近,行星的公轉速度就越快?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我們知道在太陽系當中一共有八大行星,其中由近到遠,以小行星帶為分界線,前四顆固態小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後四顆氣態巨行星(冰巨星)分別是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是不同的,我們的地球是1儒略年,也就是365.25天;而距離太陽最近的水星,公轉周期是87.97天左右;至於距離太陽最遠的海王星,公轉周期在60327.62天左右,差不多是165年的時間,才能夠圍繞太陽轉一圈。而行星公轉周期的長短,除了和自身軌道的半徑——也就是和太陽距離的遠近有關,另一方面也要取決於行星的公轉線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