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繞銀河系中心的軌道的距離和速度

2020-12-22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歐洲航天局部署了期待已久的蓋亞太空天文臺。作為在本世紀末之前興起的少數下一代天文臺之一,該任務在過去幾年中已對超過十億個天文物體進行了編目。天文學家希望利用這些數據創建迄今為止銀河系最大,最精確的3D地圖。

儘管它的任務快要結束了,但它的許多最早的信息仍在碩果纍纍。 例如,利用任務的初始數據發布,多倫多大學的一組天體物理學家設法計算了太陽繞銀河系運行的速度。 由此,他們首次獲得了太陽與銀河中心之間的精確距離估計。

一段時間以來,天文學家一直不確定我們的太陽繫到底離銀河系中心有多遠。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以下事實有關:由於多種因素(例如,視角,銀河系的大小和能見度障礙),無法直接查看它。因此,自2000年以來,官方估計值在7.2至8.8千帕秒之間變化(23,483至28,700光年)

為了進行研究,該團隊由多倫多大學鄧拉普天文學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的鄧拉普研究員Jason Hunt領導,將Gaia的初始版本與RAdial Velocity實驗(RAVE)的數據結合在一起。由澳大利亞天文臺(AAO)在2003年至2013年之間執行,測量了500,000顆恆星的位置,距離,徑向速度和光譜。

蓋亞還觀測了超過20萬顆恆星,有關這些恆星的信息已包括在其初始數據發布中。正如他們在2016年11月發表在《天體物理學快報》上的研究中所解釋的那樣,他們使用該方法檢查了這些恆星繞銀河系中心(相對於太陽)運行的速度,並在此過程中發現它們的相對速度有明顯的分布。

簡而言之,我們的太陽以240 km / s(149 mi / s)或864,000 km / h(536,865 mph)的速度繞銀河系移動。當然,超過200,000個會移動得更快或更慢一些。但是對於個別來說,沒有明顯的角動量,因為這些恆星在通過銀河核時被散射到「混沌,暈輪」軌道上。

正如Hunt在Dunlap Institute 新聞稿中解釋的那樣:

「非常接近零角動量的恆星會衝向銀河系中心,在那裡它們將受到那裡存在的極端引力的強烈影響。這會使它們分散到混亂的軌道中,從而遠離銀河平面並遠離太陽附近……通過測量附近恆星繞銀河系相對於太陽旋轉的速度,我們可以觀察到缺少具有特定負數的恆星相對速度。而且因為我們知道這個傾角對應於0 km / sec,它又告訴我們運動的速度。」

下一步是將這些信息與射手座A *的正確運動計算相結合,射手座A *被認為是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在校正了其相對於背景物體的運動之後,他們就能夠有效地對距銀河系中心的地球距離進行三角測量。由此得出的精確距離估計為7.6至8.2 k pc,大約為24,788至26,745光年。

這項研究是基於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先前的工作,多倫多大學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系現任主席Ray Calberg教授,進行的。幾年前,他和約克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的Kimmo Innanen教授使用銀河系中400顆恆星的徑向速度測量結果進行了類似的研究。

但是結合來自蓋亞天文臺的數據,UofT團隊能夠獲得更為全面的數據,並將距銀河系中心的距離大大縮小。而且這僅基於蓋亞特派團發布的初步數據。展望未來,亨特預計,進一步的數據發布將使他的團隊和其他天文學家能夠進一步完善他們的計算。

他說:「蓋亞(Gaia)在2017年末發布的最終版本將使我們能夠將太陽速度的測量精度提高到大約一公裡/秒以內,這反過來將大大提高我們與銀河中心之間距離的準確度。」

隨著更多的下一代太空望遠鏡和天文臺的部署,我們可以期望它們為我們提供有關宇宙的大量新信息。因此,我們可以預見,天文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將對許多尚未解決的宇宙學問題有新的認知。

作者:universetoday

FY:Margare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地球圍繞太陽運轉,太陽圍繞星系中心運轉,銀河系圍繞的是什麼?
    在粒子大小和天體大小之間都存在某種運動,它們不會保持絕對靜止。地球自轉以外,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以一年為周期繞太陽公轉,導致太陽東升西落。然而,在更大的宇宙尺度上,地球繞太陽一周的軌道並非像我們通常認為的那樣封閉。
  • 太陽環繞銀河系中心旋轉一圈要多久?
    銀河系中的所有天體產生了一個共同的引力中心,它就位於銀河系中心,這也是銀心之所以為銀心的緣故。太陽以及其他恆星都是繞著銀河系的引力中心旋轉。雖然銀心中有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但太陽以及其他恆星並不是受到這個黑洞的引力作用而繞銀心公轉。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一年,那太陽繞銀河系一圈需要多長時間?
    人類不僅了解太陽系中各種星體的運行規律,而且還根據現有的理論計算出星系運動的速度與時間。比如我們人類生活得地球,就有一顆衛星月球,月球繞地球需要一個月,地球繞太陽需要一年,後來人們又發現太陽系不是宇宙的全部,而是繞著一個叫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而且還計算出太陽系繞這個中心所需要的時間,有多久呢?
  •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1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對我們影響巨大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1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我們都知道,地球是繞著太陽在旋轉的,而太陽系是繞著銀河系中央在旋轉的。地球繞著太陽系公轉一周,就是我們所說的一年四季,但是太陽系繞著銀河系轉一周會有什麼變化呢?是不是給地球的司機室差不多的呢?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侏羅紀時代是在大約2.5億年前結束的,那這與太陽系繞銀河系轉有什麼關係呢?
  • 太陽繞銀心轉一圈需要多久?
    在太陽系中,由於太陽的質量非常大,佔據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以上,故可以認為太陽是整個太陽系的引力中心,所以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會環繞太陽公轉。根據牛頓力學,行星繞太陽公轉的向心力由行星和太陽之間的引力提供,具體公式如下:可以看到,只要知道太陽的質量、行星和太陽的距離,就能計算出行星的公轉速度。知道了公轉半徑和速度,就能算出公轉周期。同樣的道理,我們應該也可以算出太陽環繞銀河系中心公轉的周期。那麼,一銀河年會是多久呢?
  • 地球繞太陽一圈是一年,那麼太陽系繞銀河系轉一圈要多少年?
    太陽系繞銀河系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50公裡每秒,公轉周期約2.2億年,目前公轉了約20圈。如此算下來,玉帝修煉歷經了2.268億年,這和太陽系繞銀河系的周期巧同,不過艾伯菌相信這純屬巧合。目前天文學家已經證實,我們所處的銀河系直徑超過10萬光年,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的一條懸臂上,距離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公轉周期約2.2億~2.5億年。
  • 地球一年是365天,那太陽的一年是多少天?銀河系呢?
    地球的一年就是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地球的公轉軌道半徑約為1.5億千米,繞上一圈需要365天。而太陽是圍著銀河系轉的,從俯視的角度看,銀河系就像一個巨大的漩渦,這個由四條旋臂組成(英仙臂、獵戶臂、人馬臂和三千秒差距臂等),我們太陽系的位置就在獵戶臂的邊緣位置上,距離銀河系中學約2.6萬光年,所以太陽的一年就是以2.6萬光年為半徑繞銀河系公轉一周的時間,太陽這「一年」可是十分漫長,雖然太陽圍繞銀心公轉的速度約為220
  • 太陽公轉速度2倍於第四宇宙速度,為什麼還在銀河系內轉圈?
    銀河系太陽系位於銀河系獵戶座旋臂上,距離銀心有2.6萬光年,銀核巨大的牽引力促使它周而復始地繞著銀心旋轉。太陽的公轉速度大約是250km/s,繞銀心轉一圈大約要2.25億年。這個速度可用公式計算出來:v=√2GM/r(G是萬有引力常數,M是擺脫對象天體的質量,r是擺脫對象天體的質心與逃逸物體的距離)。以物體環繞地球、飛出地球、飛出太陽系、飛出銀河系、飛出本星系群、飛出宇宙,來分為第一、二、三、四、五、六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只要達到這個速度就能掙脫地球引力束縛,環繞地球作圓周運動。比如人造衛星、太空站...
  • 地球繞太陽一圈需要365天,太陽系繞銀河系一圈要多少時間?
    從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開始,我們就知道其實我們的地球時一直圍繞著太陽轉的。正因為有了公轉,地球才有了四季和晝夜。然而整個宇宙中並非只有地球和太陽,就跟地球只是太陽系的一顆小行星一樣,太陽系也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星系。
  • 地球繞太陽有一年四季,大陽繞銀河系有什麼?
    月亮圍繞著地球轉,地球圍繞著太陽轉,而太陽系則圍繞著銀河系銀河系轉,地球圍繞太陽一周需一年的時間,但是太陽圍繞銀河系公轉一周,需要約2.5億年的時間。銀河系的直徑約為10萬光年,而太陽距離銀河系的中心約為2.5萬光年,在銀河系的中心,有一個密集的天體聚集區,這個地區我們稱之為銀心,太陽圍繞銀心公轉的線速度為220公裡每秒,那麼圍繞一周需要的時間差不多是2.5億年了。太陽系形成於50億年前,也就是說,我們的太陽系,從誕生至今已經度過了20個銀河年。
  • 新的銀河系地圖表明,地球更靠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根據銀河系的新地圖,太陽系的位置不是我們想像中的位置。它不僅更接近銀河系中心,還更接近中心的超大質量的黑洞Sgr A *, 它的軌道處在一個更快旋轉速度的軌道上。沒什麼可擔心的。我們實際上並沒有接近Sgr A *,也沒有被吞噬的危險。相反,我們的銀河系地圖已經過調整,可以更準確地確定我們一直在的位置。
  • 為什麼地球繞太陽轉軌跡是橢圓的,而不是圓?
    地球為什麼會繞太陽轉?嚴格地來說,地球並不是單純的受到太陽的引力繞太陽公轉。而是繞著地球與太陽組成系統的的質量中心而轉動(如果不考慮其它天體的影響)。我們要知道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而地球只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行星,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日地的公共質量中心離太陽中心僅450千米。這個距離與約為70萬千米的太陽半徑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的,與日地1.5億千米的距離相比,那就更小了。
  • 仔細分析恆星在銀河系空間裡的分布情況,可以描繪出銀河系的結構
    銀河系的中心是在人馬座方向,銀河經過人馬座和天蠍座的部分最亮,恆星最多。在銀河系中心部分,恆星的空間密度最大,形成了一個大致球狀的核球,銀核就在核球的中心,銀核為扁球形,赤道半徑約30光年,極半徑約20光年。銀核中心處又有一個更小的核中之核,稱為內核心,半徑只有1光年左右。在銀核周圍有一個又膨脹又旋轉的環,其外徑約980光年,寬約230光年;膨脹速度130千米/秒,旋轉速度50千米/秒。
  • 銀河系的中心是太陽嗎
    直到16世紀,哥白尼把地球作為一顆普通行星,把太陽作為宇宙中心天體,太陽中心論使人類第一次把自己的地位從中心移開。17世紀,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觀察發現銀河是一個恆星密集的區域。在這個基礎上,英國人賴特提出了銀河系的猜想,他覺得銀河系的形狀就像個透鏡,連同太陽在內的眾星世體都位於其中,他還將自己的猜想描繪下來以方便大家理解。
  • 地球繞太陽一圈要一年,太陽繞銀河系一圈要多久?看完開眼界了
    今天小編要發揮自己的洪荒之力來和大家聊一聊天上的事。大家都知道,運動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一般的研究學者都會讓太陽作為參考系來研究天文,也就是地球一直繞著太陽運動的原理大家應該都知道地球是一直以太陽為中心旋轉的,而它公轉一周的時間便是我們經歷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那麼,有沒有好奇的同學想知道如果太陽繞著銀河系運動一周會耗費多長時間呢?
  • NAOJ發布銀河系新地圖:地球跟人馬座A的距離比想像中更近
    據外媒報導,由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繪製的一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螺旋運動的速度比想像中更快,其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地球距離這個名為人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速度會逐年變慢嗎?
    每年,地球繞軸旋轉一圈時,繞太陽旋轉一圈。在逐年的基礎上,我們的軌道變化微乎其微,以至於幾乎無法察覺,因為與行星繞太陽公轉的總時間(約45億年)相比,一次公轉(1年)的持續時間很小十億年)。然而,我們對宇宙的了解足夠廣泛,而我們的現代儀器也足夠敏感,我們不僅知道地球的軌道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略有變化,而且我們可以量化並確切地說出這些變化將是什麼。
  • 中美德科學家成功測量太陽繫到銀河系旋臂距離
    中國、美國和德國天文學家8日報告說,他們首次成功測量了太陽到最近的銀河系旋臂——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科學家稱,這一成就不僅解決了困擾天文學界多年的難題,也使人們準確繪製銀河系旋臂結構圖成為可能。       科學家將這一成果發表在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網絡版上,論文的第一作者徐燁博士目前是南京大學天文系的研究人員。他們測出,太陽到英仙座旋臂的距離為1.95千秒差距,約6360光年,誤差不到2.1%。       多年來天文學家還沒能測出旋臂離我們有多遠。
  • 銀河系中心為什麼很亮,那是什麼,現在知道了
    我們知道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星系,(又稱天河或天漢),銀河系是太陽系所在的恆星系統,包括一千二百億顆恆星和大量的星團、星雲,還有各種類型的星際氣體和星際塵埃,它的可見總質量是太陽質量的1400億倍天文學家通過多年的觀測確定了銀河系中心三個閃光的具體位置,然後通過對釋放噴流的模型重建
  • 地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系會繞著銀河系轉嗎?轉一圈要幾年?
    所以太陽系內所有的天體都會受到太陽強大的引力作用,並且環繞著太陽運行。 地球有公轉,太陽也有公轉,那太陽又是繞誰公轉呢?我們既生活在太陽系中,也生活在銀河系中。我們採用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大量的銀河系照片,然後經過分析繪製出全景圖,令人感到十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