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的這首肉麻情詩,很多人都覺得情深似海,卻被名家評性情涼薄

2020-12-16 貓眼國學

很多人提到元稹,都是爭議頗多。一方面他的文採確實讓人折服,例如,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同時與白居易並稱元白。一方面因為生活作風方面,又為人所詬病。很多人說他是渣男,那麼就讓我們通過元稹的代表作來品味下作者真正的內心感受。

《離思-其四》(唐-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曾看過滄海,從此以後,其他的水再也難以讓我動心。看過巫山的雲之後,別的地方的雲彩即便再美,也無法讓我的心產生波動。默然從花叢中走過,卻懶得回眸。既是因為修道之人要清心寡欲,也是由於你的出現,讓我對這世間的風景再無留戀。

難字,不僅僅是難忘,更是那份刻骨銘心的傷口久久無法痊癒,這暗指作者的內心世界,其實是充滿蕭索的。不字,既是對自己的深刻要求,也是對這俗世的生無可戀。懶,進一步彰顯作者的索然無味,了無牽掛。最後一句的兩個半字,讀起來更有如切膚之痛。作者一生才高八鬥,卻情路坎坷,只能有兩種解藥方可痊癒。一是如今修道,此為果,只有修心才能抵住作者內心的思念,緩解疼痛。二是曾經佳人,此為因,因為有了經歷,嘗遍了世間苦難,才會懂得修行之道。兩個半字將完整的作者無情分開,澄澈分明,短短一句話便有一種看透情愛,欲要超脫的意境流轉。既闡述了情愛之事,也指萬千俗世離不開因果二字,令人難忘。

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濃濃情誼,見過山海星雲,走過萬水千山,可最難忘的還是當初的那份承諾與而今的痛楚。很多人覺得這首詩讀起來很肉麻,覺得作者的情誼比天高比海深。如果從這首詩中得到的真實感受,也確實如大家所說,作者是真心的,也是深情的。這是作者對古詩的專注與責任,對這份感情的執念與感傷。但通過詩評家的剖析,我們逐漸發現,元稹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完美。在秦朝釺的《消寒詩話》就曾說「悼亡而日『半緣君』,亦可見其性情之薄也」,可見元稹看似一往而深的感情,其實並沒有付諸於全部用心,他給她的只有「一半」,另一半則是給了「修道」之事,所以說他「涼薄」實不為過。

相傳元稹在任職期間與薛濤產生情愫,後來元稹任期將滿,卻沒有選擇將薛濤帶在身邊,因為這會影響他的政治前途,可見在前程與情愛中,元稹果斷選擇前者。而過了多年,當元稹想要將薛濤接回來的時候,劉採春又出現在他的世界,要知道這個時候的元稹已經是不惑之年,可還是包養了這個女子長達七年的時間。也許,他早就把薛濤拋到了九霄雲外。所以,說他是渣男,並不為過,如此行徑,又豈是涼薄二字足以詮釋?可憐薛濤苦苦等待,人老珠黃也沒有在連天衰草外看到那人歸來。

風流往事,總有謝幕,才子佳人,恩怨交織。在這漫漫時光裡,無數璀璨的繁星都相繼隕落,有的驚天動地,有的黯然無聲。可無論怎樣,元稹都在中國古代文學史留下濃重的一筆,至於他的人品,心照不宣便好。有才華,有相貌的人,無論古今,都容易辜負佳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渣男。只是相比之下,元稹知名度比較高而已,這就是名人效應。

相關焦點

  • 無意中讀到餘秀華這首情詩,明白了很多人喜歡這個潑辣女人的原因
    所以當發現很多網友推崇餘秀華的作品,看到董卿、魯豫在節目中被她的詩感動時,筆者還不太能理解。餘秀華脾氣火爆,甚至曾與詩壇名家食指互懟,所以和很多人一樣,筆者認為文如其人,她的詩作也一定是犀利而又空洞的。直到後來在她的微博在無意中讀到這首悽美情詩,才明白了很多人喜歡這個潑辣女人的原因。
  • 徐志摩寫了首肉麻情詩,林徽因9年後回詩一首,文字靈動令人嘆服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這是徐志摩在給梁啓超的信中寫的一句話,後來很多人認為這是他向恩師表明自己對林徽因的愛意。這8個字聽起來有些悲情,卻也寫出了徐志摩敢愛的一面。徐志摩初識林徽因時,她才16歲,其獨立的個性和不凡的才情吸引了多情的他。
  • 一首2000年前的肉麻情詩,僅幾句,其中一個意象卻被後世不斷使用
    當朦朧的月色遇到了入骨的相思,便成就了一首首絕美的情詩。李商隱的「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無名氏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納蘭性德的「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無一不是月下懷人的金句。但很多人不知道,這「望月懷人」的意象其實並非名家巨匠所創,而是出自一首無名氏的肉麻情詩,這首詩的名字叫《國風·陳風·月出》。這是一首出自《詩經》的名篇,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與《詩經》中的多數詩作一樣,這首詩來自民間。全詩只有短短幾句,而且還大量重複,但其中望月懷人的意象卻被後世不斷使用。
  • 李白寫了首肉麻情詩,把女子思春描寫得淋漓盡致,最後兩句太露骨
    大家都知道,李白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對人生充滿了希望,他所寫的詩篇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詩篇多以抒情為主,但很少有人知道,李白還曾寫過一首情詩,肉麻無比,把女子思春的境況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情詩中最後兩句尤其肉麻。這首肉麻無比的情詩叫《春思》,整首詩都是「春草如絲,秦桑低綠枝」。若君懷歸日,便是妾斷腸。春暖花開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 餘秋雨的一首肉麻情詩,少年時覺得很酷,中年才懂其中的酸甜苦辣
    很多人喜歡把古詩和現代詩比,然後將現代詩貶得一文不值,其實這樣的比較是不公平的。從我國第一首詩《彈歌》開始,古詩發展了至少上千年才有了唐詩的巔峰,而現代詩最早產生於清末。這是一首肉麻情詩,年少第一次讀到它時,覺得通篇的排比句式實在是酷得不行,而中年時再來讀它才能明白其中的酸甜苦辣。這段詩一共描繪了8種場景,一句一景,每個場景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但拼在一起就成了一曲生命的戀歌。少年時,我們可以用這首詩來表白。
  • 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千年文壇,出現的文人墨客何其之多,有些人有幸能夠名傳於後世被世人所銘記,而有些人的名字早已遺失在歷史長河中,他們的作品只能署名佚名。可能很多人覺得名字未能流傳於後世的文人,他們的作品應該也不怎麼樣,要不怎麼會名字流傳不下來呢?但真是如此嗎?
  • 唐代女道士寫過最肉麻的一首詩,表達相思之苦,男生讀了都會落淚
    在中國歷史上,就有一個著名的女道士,此人才學過人,並用自己的筆寫出了一首著名的肉麻情詩。雖然詩歌比較肉麻,但是卻能夠很好地表達出人的相思之苦,因此連男生聽了之後,也會被感動得落淚,而這首詩便是唐代女才子李冶所寫的《相思怨》。相思怨 (李冶)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 才女夢見丈夫後,寫下首肉麻情詩,開篇5字成網紅詩句,風靡千年
    說這話的,要不就是根本不了解年輕人的老學究,要不就是根本沒有真正領略過古詩魅力的人。其實如今不少人經常掛在嘴邊的網紅語言,本來就直接來自古詩詞。比如網絡上特別流行的一句情話「青青河畔草」,很多年輕人都能夠從中體味到一種純情的、可貴的愛情真諦。不過,網紅時代的不足在於,不少人只知道這已經成為網紅語言的5字詩句,卻不知道後幾句有多美。
  • 徐志摩很肉麻的情詩,入選大學課本,有些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這是徐志摩的愛情宣言,世人說他是浪子也好,說他膽大包天也罷,作為男人,對於愛情他就是如此純粹。而作為詩人,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沙揚娜拉》、《偶然》等都成為了現代詩中絕對的經典。1924年,27歲的徐志摩寫了首頗有爭議的肉麻情 詩,詩名叫《雪花的快樂》。
  • 大臣將此人的300首詩呈給皇帝,元稹評:雕蟲小技,多年後被打臉
    當年40多歲的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張徐二人都從老家來到杭州,希望得到他的舉薦。當時張祜的呼聲很大,而徐凝名氣也不小,兩人各自拿出了自己經典詩作。張祜提到了自己的作品《甘露寺》 和《金山寺》,徐凝則提到了自己的《廬山瀑布》。最後白居易只能出了兩首命題詩,讓二人當場決出勝負,詩寫出後白居易認為徐凝勝出,這就是文壇有名的白居易推徐凝抑張祜事件。
  • 這位古人極善男歡女愛詩詞,其中一首寫給愛妻,肉麻到簡直要瘋!
    翻開書卷,一首首充滿著繾綣情思的詩詞進入眼帘,有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有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有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還有《越人歌》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其中有一首詞,是詞人寫給自己的妻子,堪稱史上最肉麻的一首詞,使人讀完後直起雞皮疙瘩。這首詞就是張先的《慶金枝·青螺添遠山》。
  •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
    李白有一首肉麻情詩,被「精神病」詩人譯成英語,外國人直言好詩!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不少的優秀人物和優秀的作品,而詩歌詞彙應該是當時最有名的娛樂文化項目,這些詩人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寶藏。
  • 元稹這首愛情詩有兩個典故一個成語,首聯兩句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現存詩八百三十餘首。今天我們要品讀的就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名作《離思》第四首,詩云: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作於元和五年(810年)元稹被貶官江陵府士曹參軍時。是作者為悼念妻子韋叢而作。
  • 這18首古典情詩,句句經典,你能背到第幾首?
    明朝人胡應麟說這首詩是短章中的「神品」,清朝人顧有孝則評價這首詩是「奇情奇筆」。但現在我們已經無法知道這段奇情是誰用奇筆寫出來的。宋朝人陳繹說,這首詩「情真、景真、事真、意真」。真實的東西最打動人,從來都如此。
  • 史上最「肉麻」的詩詞,把男女之情描繪的淋漓盡致,真是句句經典
    我國的詩詞文化,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甚至在世界之內都享有盛譽。總有那麼幾首詩,在不經意間觸動我們的心靈深處,給我們情感上的慰藉;也總有那麼幾首詞,能融入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看後感同身受,唏噓不已。古人有很多描繪愛情的詩句,有些已經流傳了千年,直到今天我們也是十分的熟悉。愛情是元稹口中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柳永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也是蘇軾悼念亡妻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他們用詩詞表達了自己對愛情的嚮往和憧憬,是如此的深情含蓄,委婉動人。
  • 徐志摩的一首經典情詩,多次入選課本,老師卻不願提是寫給誰的
    愛情在人們看來一直都很美好,但是有很多人用「忠貞」去形容一段美好的愛情,其實這不符合現實。不論是古代、還是今朝,大家會發現一段感情難以匹配「忠貞」這樣的形容詞。因為有太多人的愛情,經不起「忠貞」的考驗。就像徐志摩,人們一提到徐志摩的時候,就會覺得徐志摩最愛的女人應該是林徽因。
  • 這4首可以拿來寫情書的古詩詞竟然都是描寫友情的!
    但是,在唐朝,卻有很多詩人CP,他們友情之深厚,讓愛情都自愧弗如。文人之間寫詩已經是常事,但寫的肉麻又露骨,也只有在唐代會頻頻看到。比如杜甫對李白,李白對孟浩然;比如元稹和白居易,白居易和劉禹錫,以及白居易和李商隱。說起來,白居易的確是一個特別外放的人。
  • 他的這首唐詩,每個字都該打上馬賽克
    於是元稹刷刷寫下兩首情詩,詩寫得酸不拉幾,可騙騙小姑娘,撩撥一下芳心,足夠了。表妹瞬間變迷妹,寫了首詩回應:"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這一番說辭,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元稹自己信了。可憐雙文,為他蹉跎了歲月,卻只換來涼薄之人的一閃而過。04元稹回到長安城後,成功考上了,任秘書省校書郎。千裡之行,始於足下,這官雖然不大,但有前途呀,是個潛力股。他躊躇滿志,覺得自己的仕途從此便踏上了一條康莊大道。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這讓筆者想到上一個像她這樣,充滿爭議的女詩人:趙麗華。
  • 忘不了初戀,白居易寫首肉麻情詩,翻譯成白話:我想你想得睡不著
    在相思的日日夜夜裡,他為湘靈寫下了多篇詩作,本期這首《夜雨》就是其中的經典之作。 這首詩寫於公元811年,那一年白居易40歲了。一個雨夜,相思難耐的白居易寫下了這首情詩,全詩一開篇就犯了寫詩大忌,卻照樣成一首千古名作,感動了很多人,讓我們來品一品: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