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中讀到餘秀華這首情詩,明白了很多人喜歡這個潑辣女人的原因

2020-12-13 美詩美文

和很多愛好詩詞的朋友一樣,筆者對現代詩其實一直不是很有好感。除了一些現代詩壇巨匠的經典作品外,筆者認為多數現代詩連文字優美都做不到,更別提詩詞的意境。

所以當發現很多網友推崇餘秀華的作品,看到董卿、魯豫在節目中被她的詩感動時,筆者還不太能理解。餘秀華脾氣火爆,甚至曾與詩壇名家食指互懟,所以和很多人一樣,筆者認為文如其人,她的詩作也一定是犀利而又空洞的。直到後來在她的微博在無意中讀到這首悽美情詩,才明白了很多人喜歡這個潑辣女人的原因。

這首詩名叫《這樣就很好》,是餘秀華流傳挺廣的一首肉麻情詩。全詩通篇無一愛字,餘秀華在微博上曬出這首詩時,卻感動了不少網友,讓我們來品一品:

初讀這首詩時,筆者想到的是多年前現代詩人顧城寫的一首《門前》。在詩中,顧城寫道:「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餘秀華這首詩或許是有意模仿,但卻寫出了自己的獨特風格。

從詩的語言上來看,通篇都沒有用一個生僻字,也沒有現代詩中為寫詩而寫詩的賣弄,整體清新淡雅,卻痴情到骨子裡了。從意境上來看,全詩引入了你春天、鳥鳴、鄉音等多個意象,並用6個分段將其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讀來朗朗上口。這種淡雅的詩風和意境,在現代詩中是很少見的。

全詩可分為6小節,每一小節的感情都層層遞進。第一節由傷春開始,哀而不傷,一股淡淡的傷感為全詩定下基調。無花的樹上還有鳥鳴,愛人不在身邊卻還要安慰自己,這種倔強式的樂觀令人心疼。第二節由「聽不見鳥鳴」起句,傷感再深一步,鳥鳴沒有了但還有一個美好的早晨,「這樣就很好」也變成了「這樣就不壞」,只是變換了幾個字,就令人眼前一亮。第三節承接上一節,從「這個早晨不是故鄉的」起句,與首節結束的「這樣也很好」相呼應。這3節就像一個整體,不用一個連接詞,卻完美銜接了。

後3節是第二部分,傷春、思鄉寫到思人,過渡地十分自然。不知道你在哪裡,卻知道你還在這個世界;不知道你和誰說話,卻學得能聽懂你的鄉音。這兩個頗為巧妙的假設,寫出了詩心中最真實的感愛。最後的落筆,詩人將這份相思上升至人間的萬千悲傷中,一下子讓詩的意境再次放大,令人回味無窮。

筆者第一次讀這首詩時,覺得應該是一首鄉愁詩,後來餘秀華參加節目時將其歸為情詩,個人覺得也是全理的。 這首情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平淡的語言,寫出了最深刻的情感,並詮釋了「愛應該是什麼」這個情詩中永恆的話題。在餘秀華心中,愛或許不是朝朝暮暮,而是我知道你很好,是我和你一起在這個世上,所以無論世間有多少悲傷,都是戀人共同經歷和承受的,這和多年前顧城在《門前》中詮釋的愛是一樣的。

平凡的語句,卻能字字寫進人心坎裡,這大概就是很多人喜歡餘秀華的原因。這首詩大家喜歡嗎?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餘秀華5個月內,給李健寫了4首情詩,每一首都是現代詩中的精品
    除了以上兩位外,近幾年的文壇還出現了很多派別的詩體,但很多都「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是曇花一現。如今趙麗華已基本無新作,烏青也被很多人淡忘,但從2015年就開始走紅的農民詩人餘秀華卻紅到了現在。這是為何?有人說這是因為她會炒作,總能時不時拋出一些吸引眼前的高論,讓大家記住了這個人。
  • 餘秀華的悽美情詩,從開篇美到結尾,不少網友感嘆:人不可貌相
    在罵聲中成長,是一種能力,這一點李清照有,餘秀華也具備。這種堅強,體現在她的文字中,比如本期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首悽美情詩《泥菩薩》:
  • 讀完這首詩,董卿問了個有趣的問題,餘秀華的6字回答逗樂觀眾
    剛成名時,餘秀華就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身份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因為是一個女人,所以餘秀華的詩中總是不缺女性的柔美、敏銳、細膩和多愁善感,這是她的情詩能打動人心的原因之一。她的詩集銷量,也勝過很多同時代的其他詩人,甚至還登上了央視的舞臺。在某一期的《朗讀者》節目中,餘秀華朗誦了自己的經典情詩《給你》。因為這首詩,董卿問一了一個很多人都想問的有趣問題:「你為何如此執著於寫愛情詩?」餘秀6個字的問答逗樂了觀眾,她說:「缺什麼補什麼。」
  • 餘秀華,5個月寫4首情詩給李健,用文字表明她的愛不低於任何人!
    餘秀華成名之後,仍然堅持每個月寫詩,這是她能夠保持關注度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她曾在5個月內,給歌手李健寫了四首情詩,因為此事她遭受到了不少網友的誤解,網友甚至稱:沒見過這樣的女詩人。真誠方能動人2年前,餘秀華真誠袒露,還毫不避諱地說李健就是自己的男神。她的話語中透露著小女生對於偶像的追逐和熱愛,並且她還表示自己一定要給李健寫十首情詩,藉此表達她的喜歡。於是從四月份到八月份,她一共寫了四首情詩,每一首都真誠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喜歡。
  • 詩人餘秀華5個月內給歌手李健寫4首情詩,網友:沒見過這樣的詩人
    那年月追求李健就像讀王小波一樣,成了很多人夢想,特別是像李健這種既有學歷又有個性的明星。不像《詩經》「君生我已老」那麼憂鬱又決絕,餘秀華身為李健的同齡人,追求起來既名正言順,任用網絡又唾手可得。於是這個膽大的女詩人從2018年開始,5個月裡給李健一共寫給對方4首情詩,用以表達對李健的愛慕。
  • 餘秀華寫給馮小剛的情詩,只有4個字,網友評:有一種秀叫餘秀華
    對於這首詩想表達什麼意思,北島先生倒是沒有解釋過太多,但不少詩迷卻認為這是一首涵義很深的作品。大家想出了數種理解方式,比如有人說生活不就是一張網,各種人際網,將我們網在裡面。甚至有人寫了幾千字的文章來解釋這個只有一個字的小詩。當然,也有自認為理智的朋友認為,這些人也太能過度解讀和聯想了吧!這比當年我們上學時做閱讀理解,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還想得多!
  • 餘秀華再次給李健寫情詩:把他比喻成小星球,互相之間有引力
    有趣的靈魂很少,似乎餘秀華就是這樣子的存在。其實很多人也質疑過餘秀華,甚至形容她的詩是惡俗的,是一些低俗的存在。什麼情與愛在她的詩裡就是發出一些臭味的爛肉,太不堪入目。可在餘秀華看來,這就是寫的自己的真情實感,難道還不讓表達自己對於當下的一種理解。是詩人就要大膽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何錯之有!
  • 愛的囈語——詩人餘秀華的情詩《給你》小覽
    在餘秀華所有詩歌中,她的情詩其實是最差的,因為實際情感經歷的缺失,只能浮於流光豔影的詞藻製作中,甚至陷入下俗的狂想中。餘秀華的情詩糜句,不過囈語而已,既不深刻又不真實,有的只是做作,取媚的做作。餘秀華情詩中的情之所寄的「你」都是虛構的,不存在的,即便是寫給歌手李健的情詩,詩歌中的「李健」也無非是文字裡的抒情對象而已。詩人壓根就不想得到回應,也並不是真的為愛苦惱,被情所困。詩人純粹為寫而寫,仿佛在寫中完成了一次缺失的情感救贖,而呈現給讀者的,無非是詩人在自憐的文字當中,一個渴望火焰的現代幽怨又痴迷於愛的女性人物形象隱約而出。
  • 餘秀華不顧批評繼續寫「黃詩」,可敬還是可恥?背後隱情令人唏噓
    「男人寫黃詩是風流,女人寫為何就不行?」餘秀華就不信這個邪!以現實為創作土壤的餘秀華,始終認為詩歌首先是美,是給人愉快,但是詩歌的根本是「真實」!「詩歌無所不能,也無所不包,小說裡能夠寫的它也能寫。」這也是她為什麼要延續寫「黃詩」的另一個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和誰置氣,而且佳作不斷。
  • 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柏林電影節將實現性別中立
    過去的一周文藝關鍵詞有:女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華語網絡文學鼻祖網站榕樹下關閉伺服器,故宮文華殿9月舉辦蘇軾書畫特展,諾獎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遭白俄羅斯國家調查員傳喚,費蘭特新作《成人的謊言生活》出版……# 女詩人餘秀華給李健寫情詩引爭議近日,女詩人餘秀華在微博上給歌手李健寫的情詩引發討論。
  • 餘秀華的《無題》詩,通篇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男讀者:招架不住
    雖然原因至今不清楚,但後世曾嘗試給它們安上名字的文人,最後都是以失敗告終。既然情不知所起,那自然可以「無題」。遺憾的是,自李商隱之後,「無題」情詩就很少有人寫了。有前人的經典在,後人自當避一避,這是人之常情。但當代詩壇卻偏偏出了個女詩人餘秀華,她不但愛寫情詩,而且愛寫無題情詩,這自然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
  • 餘秀華寫詩表白李健和馮小剛,為啥沒人敢接茬?
    餘秀華近些年把身份變成了「畫家」,詩作難得一見,但每每提筆,還是能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這首詩的意思在題目中已經表達得非常直白,至於說「不打誑語」有何深意,可能只有餘秀華自己才能解釋清楚了。 有些人認為餘秀華這首詩的寫作手法借鑑了北島那首很有名的詩《生活》,整首詩就一個字:網。
  • 餘秀華指出朦朧詩泰鬥北島的經典詩有問題,首句就是廢話,有理嗎
    在當代詩壇,再也沒有比餘秀華更有爭議的女詩人了。從詩作本身的水平來看,她的作品是很有特點的。《我愛你》、寫給歌手李健的四首情詩等,都是現代詩中的佳作。從產量來說,餘秀華幾乎月月都有新詩,這一點,是很多老牌詩人做不到的。
  • 「腦癱詩人」餘秀華,給馮小剛寫情詩,通篇只有4字:不打誑語
    提起殘疾人,我們總會想到街頭搖搖晃晃的盲人和坐著輪椅,行動不方便的人。部分人總在抱怨他們影響市容,創造價值太低,卻忽略了他們的掙扎和努力。世界殘疾人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很多殘疾人並不願意拖累家裡,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更多的,是為家裡而選擇活下去。很多人會認為,殘疾人活下去就是貪生怕死,殊不知選擇活下去,才是最需要勇氣的。
  • 餘秀華的詩歌《再致》賞析
    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最鋒利的刀也劃不出新的印痕餘秀華的《再致》是發在微博上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傷別離」的詩,來去匆匆,以至於「來不及愛,就得告別」!當然,詩人也不僅僅停留在離愁別緒中,而是由告別想到人生離合悲歡,感嘆「人生太薄了」。
  • 腦癱詩人餘秀華,成名後怒甩丈夫,離婚後為表白李健寫四首情詩
    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可以經常看到一些殘疾人士,雖然他們的生活上有諸多不便,但是並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希望,並且很多殘疾人士有許多的才藝,就算是一些普通人都無法達到的高度。婚後餘秀華便在家琢磨詩句,經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之後,餘秀華的詩集漸漸有些許名氣,並且還在《詩刊》中發表了許多的作品,餘秀華的詩集受到了很多讀者的喜愛,並且人們可以從中看出餘秀華的生活狀態。
  • 餘秀華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
    《或許不關於愛情》這首詩的名字不如《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那麼令人震驚,但打開詩作後,才發現,此詩遠比《去睡你》更潑辣、更大膽、更熱烈、也更有情色意味。這也應了詩作的名字----或許不關於愛情,那是關於色情嗎?
  • 腦癱女詩人餘秀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讀你
    她最喜歡的書是《悲慘世界》,喜歡那本書中的一切——語言、結構、思想,「那種對人性的刻畫,真是好!」  她愛讀詩,房間的詩集裡,幾乎每頁都有她隨手寫下的感受和批註。  午後,她會花很多時間去寫作,她的手不靈活,只能用一根手指敲著鍵盤,把詩的一字一句錄進電腦裡。  高中畢業,父親在村裡給她盤下一個雜貨鋪。母親周金香覺得,女兒的心思根本不在雜貨鋪上。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在近幾年的現代詩壇中,再也沒有比餘秀華更有爭議的詩人了。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
  • 餘秀華在深圳時,面朝大海寫的即興之作,浪漫唯美,不少網友點讚
    很多粉絲把餘秀華,比作當年初出茅廬的郭德綱。因為風格與傳統相聲差距很大,當初老郭沒少被噴,而到了現在,所有人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郭德綱確實讓已經沒落多年的傳統相聲,被很多年輕人接受並喜歡。至於,它是雅還是俗,或許並不是那麼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