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的詩歌《再致》賞析

2020-12-19 賞詩品文論世集

《再致》來不及愛,就得告別,像我遇見的那麼多人一樣村莊裡掛滿了野柿子,下雪的時候就會落下來苦若深井,倒映月亮。像我遇見的那麼多痛苦一樣深井裡長滿了苔蘚,每一次向上爬又掉下來太薄了,這人生。這經不起推敲的情意而你依然要一醉再醉而天還是要一亮再亮來不及愛,就這樣告別。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最鋒利的刀也劃不出新的印痕

餘秀華的《再致》是發在微博上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傷別離」的詩,來去匆匆,以至於「來不及愛,就得告別」!當然,詩人也不僅僅停留在離愁別緒中,而是由告別想到人生離合悲歡,感嘆「人生太薄了」。

從詩名「再致」來看,這應該是送給告別的那位友人的,或者說情人。之前已經致過了,這次是再次致給情人,可見詩人對這位情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再致》是餘秀華在8月29發表在微博上的,而在8月16日,餘同樣在微博有過的「致」的文字,如下:

致董郎。(他發信息說到家樓下了,我赤腳跑下去迎接他,說了一句:你老了,跑回樓上,淚如雨下。)

此文寫得生動、動情,這顯示是兩位老朋友之間的久違的相聚,一句「你老了」更令讀者也潸然淚下。

明白了這些,再來讀《再致》,再來讀「太薄了,這人生」,恐怕就不會那麼隔膜了。《再致》動人之處,或者說最深的哀愁之處,在於詩人不自覺的自憐自哀情緒流露,塗在詩人生命的底色上。

「來不及愛,就得告別,像我遇見的那麼多人一樣/村莊裡掛滿了野柿子,下雪的時候/就會落下來」,詩人將和情人的告別,和「野柿子」在雪天裡跌落告別枝頭進行比擬,加重了告別的悲情味道,情感更為含蓄深沉,充滿詩意。另外,「像我遇見的那麼多人一樣」,在和情人告別之際,詩人回望人生,不勝感嘆。

「苦若深井,倒映月亮。像我遇見的那麼多痛苦一樣/深井裡長滿了苔蘚,每一次向上/又掉下來」,這是寫苦,仿佛是寫離別之痛苦,又恍然不是。「像我遇見的那麼多痛苦一樣」,和上一節一樣,是詩人的回望人生之嘆。餘秀華將自己遇見的諸多痛苦比喻為「長滿苔蘚的深井」,詩人的掙扎「每一次向上」,而結果總是「又掉下來」,滿屏的無助感。

「太薄了,這人生」,這個「薄」是什麼意思,挺耐人尋味的。是厚薄的薄還是刻薄的薄還是薄情的薄,或者皆有?「這經不起推敲的情意」,以及下文中的「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以及詩人無所顧忌情挑人間的言辭,這樣的情意應該是最世俗的情意。「而你依然要一醉再醉」,顯然,「你」捨不得告別,以醉解愁;「而天還是要一亮再亮」,天亮了就是告別時候了,反映詩人恨時光流逝太過,相聚太短,詩人對告別的情人是不舍的。

「來不及愛,就這樣告別。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最鋒利的刀/也劃不出新的印痕」,真的告別了,詩人心疼情人,不是不愛,而是因為詩人「傷痕累累」的心再也劃不出新的印痕,沒辦法在生命裡接納情人。這或許也是情人「一醉再醉」的原因。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就詩人而言,現實的理性或者才是「來不及愛,就這樣告別」的原因吧。本質而言,這首詩是一首情詩,雖然詩人也愛著情人,但卻不得不拒絕的一首情詩。

相關焦點

  •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藝術手法賞析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藝術手法賞析文/董文暄(本圖片來源於網絡)現代詩歌逐漸歐洲化,逐漸陌生化,有部分詩人詩歌,詩人餘秀華的這篇短詩,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表情達意的同時,有濃烈的詩歌的味道。我個人認為一首好詩,除了有內容以外,還要有「歌」的味道,這是詩歌與散文的最大的區別,餘秀華的高水平之作《再致》綜合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詩歌味特別的濃,現做簡要的分析。一、生動形象的比喻。這首詩的比喻非常的新穎,形象自然。
  • 詩人餘秀華《身體裡的子彈》詩歌賞析
    賞析評讀詩人餘秀華的詩,說實話是有顧慮的,評不好要挨罵的。因為關於她的作品備受爭議!有人說,她是偽詩人,幕後有操筆手;也有人說,她的詩是真實的,把身邊常見的事物寫進作品裡,而且寫得很美。但我認為,她的詩是一種生活方式,詩人餘秀華也不例外!然而有的人把她貼上"腦癱詩人"的標籤,其實這是對她不公平的。《身體裡的子彈》作品中,"我的身體裡有一顆子彈/對準我的絕望",難道是詩人曾經對命運的闡釋?!"我身體裡的子彈/也對準我的欲望",難道是詩人對未來有所表達?!"在我的許多夢裡/你從一具白骨開始走向世界",難道是詩人徹頭徹尾的感悟?!
  • 餘秀華詩歌《無以為繼》賞析
    餘秀華詩歌《無以為繼》賞析 無以為繼作者:餘秀華
  • 餘秀華的詩歌《在打穀場上趕雞》賞析
    餘秀華的詩歌裡有種清淡的鄉土味道,不濃,清淡的,說不上情結;不是田園味,田園味是美好恬靜的,鄉土味是苦澀的。餘秀華始終在掙扎,在抗爭。餘秀華是個不折不扣的矛盾體:自卑和清高並存,愛情荒蕪卻又極盡暴露寫男女之愛。餘秀華的清高和愛情是不自然的,因為本身不具備,也不是為渴慕為寫,而是為了驅逐而寫,她的清高和極力寫男女之事,僅僅是為了擺脫內心的自卑感和愛情荒蕪感。她始終沒有擺脫它們,一直在掙扎。因此,餘秀華的詩歌不呈現美好恬靜。
  • 餘秀華的詩歌《捂不緊,內心的風聲》賞析
    一直低於風聲多年後,一個埋我的人被指定這些年,我偶爾想一想死亡的事情把活著當成了一種習慣成名前的餘秀華以沉靜之心態寫生活之艱苦,以向上之進取寫生活之翹盼,這和成名後的餘秀華以譁眾之姿寫情詩,以向下之意曲解唐詩是截然不同的。
  •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水平如何?網友:每個字都從心裡刻出來
    當然還有人認為,餘秀華所處的時代不同,古時候的詩人寫詩,讀者們只見其詩,不見其人,直接通過文字與詩人的心理交流,而如今信息發達,各種渠道讓人了解到詩人,人們既見其詩,又見其人,仿佛少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缺失了幾分神秘感。暫且放下這些爭論不提,來看看餘秀華的一首名為《再致》的詩,這首詩的水平如何?
  • 別再罵餘秀華了,看看她寫的這些詩句,是難得的詩歌佳作
    想要真正的來評價一下餘秀華還是挺難的,畢竟大家對她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一點正如她寫的詩歌一樣,有人罵是「蕩體詩」,但也有人稱讚是難得的佳作。餘秀華一直是站在風口之上,一面是迎著大家痛罵她的一種非議,一面是接受著很多詩壇之中的好評。
  • 餘秀華,痛苦與甜蜜,都在詩歌裡綻放
    2014年11月,《詩刊》發表餘秀華的詩歌,2015年廣西師大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月光照在左手上》,同時,餘秀華被當選為湖北省鍾祥市作協副主席,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創下了近20年來中國銷量最大的詩集。2016年餘秀華出版她的第三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同年11月獲得第三屆「農民文學獎」特別獎,成為網紅詩人。
  • 餘秀華詩歌《或許不關於愛情的》賞析
    原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餘秀華來,封我為蕩婦吧,不然對不起這春風浩蕩裡的遇見我的野鴿子,你銜來桃花銜來杏花銜來炮彈最後我們再回歸詩題,「或許不關於愛情」寓意相當寬泛,但用在這首詩中卻恰如其分。詩中描繪絕大部分皆涉及欲和性,但你敢說西門慶和潘金蓮沒有愛情?寫作特點一,作者善於憑空描物,信手拈來幾個意象就能把內心想要表達的東西敘述完整。這種成熟來自作者特有的稟賦和氣質,不是所有詩人都能學得來的。
  • 餘秀華的詩歌《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賞析
    作為底層人,作為在生活裡痛苦掙扎過的人,詩人餘秀華對「人世」的看法是深刻又悲觀的。未成名前,人世可曾伸出援助之手,遞給過詩人溫暖和陽光?餘秀華詩歌裡沒有提及,提及的只有丈夫的欺凌,以及更多不便提及,但隱藏在「一棵提心弔膽的稗子」背後的人世的冷漠。
  • 評讀詩人餘秀華詩歌《我愛你》
    在乾淨的院子裡讀你的詩歌。這人間情事恍惚如突然飛過的麻雀兒而光陰皎潔。我不適宜肝腸寸斷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春天賞析這首詩開篇敘述式的實寫一個病女子的日常生活: 「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一個病了的渴望愛情的女人,感覺在陽光下,自己是藥裡的"陳皮",這個意象表現了她的自卑,在生活中無足輕重和無奈
  • 餘秀華:「不靠譜的男人,被靠譜的女人認真體會,產生了詩歌。」
    2009年,餘秀華高中畢業,因出生時難產導致腦癱帶來的身體不便,她賦閒在家。她喜愛文學。小學、初中時都寫過詩。高中課本裡郭小川的《望星空》和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讓她對詩歌更有感覺。網絡論壇時代的到來,讓她交到很多詩友。2014年,她的詩被《詩刊》編輯、詩人劉年發現。
  • 餘秀華詩歌被文學界熱捧,有何高明之處?這一首詩足以見證!
    渺小卻耀人眼目的人總會比坐享其成的人更加受到人的尊敬,餘秀華就是這樣一位現代詩人。她在38歲沒有出名之前,只是一位腦癱並且迫於生計奔波的農村婦女,後來她憑藉著一篇又一篇的現代詩歌,一時間成為了文學界的大紅人。餘秀華在文學界中越來越火,很多的文學講壇邀請她出席,越來越多的出版社爭相的想要發行她的詩歌。
  • 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13首餘秀華的動人詩歌
    「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塗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燻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2014年,在《詩刊》9月號中,編輯劉年如是介紹農村詩人餘秀華。
  • 餘秀華的詩歌《我喜歡這黃昏》賞析
    甚至,這無望的人生也是我愛著的因為你在遠方揮動手的樣子如同一道命令叫萬物生長餘秀華的這首《我喜歡這黃昏》寫出了生命在哀傷底色上癒合的聲音,寫出了生命穿透苦難努力向上生長的力量
  • 【新詩品】半壁心空詩歌賞析
    ,娘已走多年沒人再喊她的名字只有我,每年在花開的時候走到桃樹下,輕聲地喊聲「娘」   思母之痛中的意境抵達與提升——半壁心空詩歌《娘的名字叫桃花》賞析殷紅詩歌賞析【新詩品】馮新宇詩歌賞析【新詩品】英倫詩歌賞析【新詩品】馮巖詩歌賞析【新詩品】凡姝詩歌賞析【新詩品】餘成強詩歌賞析【新詩品】孫松銘詩歌賞析【新詩品】姚世英詩歌賞析【新詩品】齊春玲詩歌賞析
  • 【為你讀書】餘秀華: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
    餘秀華詩歌《我愛你》| 第59期本欄目由醇色電臺出品「餘秀華詩歌《我愛你》」餘秀華,1976年生於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詩人。2009年,餘秀華正式開始寫詩;2014年11月,《詩刊》發表其詩作;出版詩集有《月光落在左手上》《搖搖晃晃的人間》《我們愛過又忘記》等。 2015年1月28日,餘秀華當選湖北省鍾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 人生是一場修行,餘秀華這首詩充滿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賞析:「用最搖晃的步伐寫出最堅定的詩句,這些詩句像陽光透過了水晶,折射出她的靈魂和光芒,她不懼怕命運的不公帶給她的傷害。選擇在詩歌裡釋放自己。」這是《朗讀者》主持人董卿的一段評語,也是送給女作家餘秀華最好的見面禮。
  • 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
    食指為什麼要義正言辭地批評餘秀華,在我看來,本質上是兩個詩人陣營,兩種詩歌立場,兩種詩歌生態環境的較量和對比。食指一周前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指責餘秀華,大意為:餘秀華只知道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
  • 詩人餘秀華5個月內給歌手李健寫4首情詩,網友:沒見過這樣的詩人
    這些詩歌自然也是她一貫的排比句式,與傳統詩歌相比,她「愛」得更白熱化,更形象更貼切。結果如何呢?我們先賞析一下餘秀華的這4首詩。除了《遠方的你》、《我喜歡你,李健》,還有《我們何以愛著荒唐的人世》、《我要拄著拐杖去愛你》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