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致》來不及愛,就得告別,像我遇見的那麼多人一樣村莊裡掛滿了野柿子,下雪的時候就會落下來苦若深井,倒映月亮。像我遇見的那麼多痛苦一樣深井裡長滿了苔蘚,每一次向上爬又掉下來太薄了,這人生。這經不起推敲的情意而你依然要一醉再醉而天還是要一亮再亮來不及愛,就這樣告別。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最鋒利的刀也劃不出新的印痕
餘秀華的《再致》是發在微博上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傷別離」的詩,來去匆匆,以至於「來不及愛,就得告別」!當然,詩人也不僅僅停留在離愁別緒中,而是由告別想到人生離合悲歡,感嘆「人生太薄了」。
從詩名「再致」來看,這應該是送給告別的那位友人的,或者說情人。之前已經致過了,這次是再次致給情人,可見詩人對這位情人的感情是很深厚的。
《再致》是餘秀華在8月29發表在微博上的,而在8月16日,餘同樣在微博有過的「致」的文字,如下:
致董郎。(他發信息說到家樓下了,我赤腳跑下去迎接他,說了一句:你老了,跑回樓上,淚如雨下。)
此文寫得生動、動情,這顯示是兩位老朋友之間的久違的相聚,一句「你老了」更令讀者也潸然淚下。
明白了這些,再來讀《再致》,再來讀「太薄了,這人生」,恐怕就不會那麼隔膜了。《再致》動人之處,或者說最深的哀愁之處,在於詩人不自覺的自憐自哀情緒流露,塗在詩人生命的底色上。
「來不及愛,就得告別,像我遇見的那麼多人一樣/村莊裡掛滿了野柿子,下雪的時候/就會落下來」,詩人將和情人的告別,和「野柿子」在雪天裡跌落告別枝頭進行比擬,加重了告別的悲情味道,情感更為含蓄深沉,充滿詩意。另外,「像我遇見的那麼多人一樣」,在和情人告別之際,詩人回望人生,不勝感嘆。
「苦若深井,倒映月亮。像我遇見的那麼多痛苦一樣/深井裡長滿了苔蘚,每一次向上/又掉下來」,這是寫苦,仿佛是寫離別之痛苦,又恍然不是。「像我遇見的那麼多痛苦一樣」,和上一節一樣,是詩人的回望人生之嘆。餘秀華將自己遇見的諸多痛苦比喻為「長滿苔蘚的深井」,詩人的掙扎「每一次向上」,而結果總是「又掉下來」,滿屏的無助感。
「太薄了,這人生」,這個「薄」是什麼意思,挺耐人尋味的。是厚薄的薄還是刻薄的薄還是薄情的薄,或者皆有?「這經不起推敲的情意」,以及下文中的「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以及詩人無所顧忌情挑人間的言辭,這樣的情意應該是最世俗的情意。「而你依然要一醉再醉」,顯然,「你」捨不得告別,以醉解愁;「而天還是要一亮再亮」,天亮了就是告別時候了,反映詩人恨時光流逝太過,相聚太短,詩人對告別的情人是不舍的。
「來不及愛,就這樣告別。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最鋒利的刀/也劃不出新的印痕」,真的告別了,詩人心疼情人,不是不愛,而是因為詩人「傷痕累累」的心再也劃不出新的印痕,沒辦法在生命裡接納情人。這或許也是情人「一醉再醉」的原因。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就詩人而言,現實的理性或者才是「來不及愛,就這樣告別」的原因吧。本質而言,這首詩是一首情詩,雖然詩人也愛著情人,但卻不得不拒絕的一首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