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餘秀華《身體裡的子彈》詩歌賞析

2020-12-19 讀睡詩社

賞析

評讀詩人餘秀華的詩,說實話是有顧慮的,評不好要挨罵的。因為關於她的作品備受爭議!有人說,她是偽詩人,幕後有操筆手;也有人說,她的詩是真實的,把身邊常見的事物寫進作品裡,而且寫得很美。但我認為,她的詩是一種生活方式,詩人餘秀華也不例外!然而有的人把她貼上"腦癱詩人"的標籤,其實這是對她不公平的。

《身體裡的子彈》作品中,"我的身體裡有一顆子彈/對準我的絕望",難道是詩人曾經對命運的闡釋?!"我身體裡的子彈/也對準我的欲望",難道是詩人對未來有所表達?!"在我的許多夢裡/你從一具白骨開始走向世界",難道是詩人徹頭徹尾的感悟?!仔細讀過詩人餘秀華所有作品,大致的步驟:闡釋→表達→感悟,讀後讓人感覺她極度生活在謙卑自知且憫人悲天之中。

詩人老井評論過餘秀華:"她的詩兼具深度和靈氣,她是個好詩人,天才的"。餘秀華還是餘秀華,″被命運通緝了40年的危險份子/她不去異鄉/她不隱姓埋名"!從詩人餘秀華作品與她個人來看,本質仍然是大眾化的,當然她的語言形式,總是痛的。

詩人餘秀華作品畫面感不會讓你感覺明朗,這是我總體印象!正如她在《身體裡的子彈》裡所說:"我對你說的話從來不完整",但文字相互之間既游離又有聯繫!說實話,我讀詩人餘秀華的詩,常陪她失落和傷感:"我和每一個遇見的人擁抱/也擁抱每一朵花:這天生的仇敵"。

《身體裡的子彈》整首詩,從所有意象的使用上,使人讀出了一個幽暗:"只有我的拳頭一次次在春天落空/撕不開夜色",讓人讀出了一份無奈:"我喊著許多名字/不管它們/是否安慰我的心″。

原詩:餘秀華

《身體裡的子彈》

我的身體裡有一顆子彈,對準我的絕望

被命運通緝了40年的危險份子,她不去異鄉

她不隱姓埋名

只有我的拳頭一次次在春天落空,撕不開夜色

我身體裡的子彈,也對準我的欲望

我不敢要你的回報。我和每一個遇見的人擁抱

也擁抱每一朵花:這天生的仇敵

這掩飾了身份的流民,這想放火燒天下的女人

我對你說的話從來不完整

下一句我說給一百個人聽,他們如果當真

就要承擔我的罪行

在我的許多夢裡,你從一具白骨開始走向人世

你的名字是我取的,可是我不敢喊你

我不敢喊你

我喊著許多名字,不管它們

是否安慰我的心

(讀睡詩人 透徹的心66 2019/11/30)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讀睡詩社創辦於2015年11月16日,詩社以「為草根詩人發聲」為使命,以弘揚「詩歌精神」為宗旨,即詩的真善美追求、詩的藝術創新、詩的精神愉悅。現已出版詩友合著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詩友們筆耕不輟,詩社砥礪前行,不斷推陳出新,推薦優秀詩作,出品優質詩集,朗誦優秀作品,以多種形式推薦詩人作品,讓更多人讀優秀作品,體味詩歌文化,我們正在行進中!

相關焦點

  •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藝術手法賞析
    詩人餘秀華的《再致》藝術手法賞析文/董文暄(本圖片來源於網絡)現代詩歌逐漸歐洲化,逐漸陌生化,有部分詩人詩歌,詩人餘秀華的這篇短詩,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在表情達意的同時,有濃烈的詩歌的味道。我個人認為一首好詩,除了有內容以外,還要有「歌」的味道,這是詩歌與散文的最大的區別,餘秀華的高水平之作《再致》綜合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詩歌味特別的濃,現做簡要的分析。一、生動形象的比喻。這首詩的比喻非常的新穎,形象自然。
  • 餘秀華詩歌《無以為繼》賞析
    餘秀華詩歌《無以為繼》賞析 無以為繼作者:餘秀華
  • 餘秀華,痛苦與甜蜜,都在詩歌裡綻放
    然而,她又是幸運的,秉承著對詩歌的愛好,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大環境中,她被現實禁錮的只是身體,她把生活裡一切都疼和失意,都用文字一一治癒,用詩歌走出了一條通往自由的道路。2014年11月,《詩刊》發表餘秀華的詩歌,2015年廣西師大出版社為其出版詩集《月光照在左手上》,同時,餘秀華被當選為湖北省鍾祥市作協副主席,出版詩集《搖搖晃晃的人間》,創下了近20年來中國銷量最大的詩集。2016年餘秀華出版她的第三本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同年11月獲得第三屆「農民文學獎」特別獎,成為網紅詩人。
  • 餘秀華的詩歌《在打穀場上趕雞》賞析
    餘秀華的詩歌裡有種清淡的鄉土味道,不濃,清淡的,說不上情結;不是田園味,田園味是美好恬靜的,鄉土味是苦澀的。餘秀華始終在掙扎,在抗爭。餘秀華是個不折不扣的矛盾體:自卑和清高並存,愛情荒蕪卻又極盡暴露寫男女之愛。餘秀華的清高和愛情是不自然的,因為本身不具備,也不是為渴慕為寫,而是為了驅逐而寫,她的清高和極力寫男女之事,僅僅是為了擺脫內心的自卑感和愛情荒蕪感。她始終沒有擺脫它們,一直在掙扎。因此,餘秀華的詩歌不呈現美好恬靜。
  • 評讀詩人餘秀華詩歌《我愛你》
    在乾淨的院子裡讀你的詩歌。這人間情事恍惚如突然飛過的麻雀兒而光陰皎潔。我不適宜肝腸寸斷如果給你寄一本書,我不會寄給你詩歌我要給你一本關於植物,關於莊稼的告訴你稻子和稗子的區別.告訴你一棵稗子提心弔膽的春天賞析這首詩開篇敘述式的實寫一個病女子的日常生活: 「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一個病了的渴望愛情的女人,感覺在陽光下,自己是藥裡的"陳皮",這個意象表現了她的自卑,在生活中無足輕重和無奈
  • 餘秀華的詩歌《捂不緊,內心的風聲》賞析
    ,以向上之進取寫生活之翹盼,這和成名後的餘秀華以譁眾之姿寫情詩,以向下之意曲解唐詩是截然不同的。因此,我以為,成名前的餘秀華詩歌更有讀的價值。這首《捂不緊,內心的風聲》以詩意的語言描述詩人貧困的鄉村生活,以及詩人苦中作樂,「向早年的夢要一點華麗的虛構」。在艱難深處,詩人也有灰心消極的時候,「偶爾想一想死亡的事情」,不過,那些「不得意」都被自己化為「道德的審美」,並最終「把活著當成了一種習慣」,透著詩人的堅毅。
  • 餘秀華的詩歌《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賞析
    《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當我注意到我身體的時候,它已經老了,無力回天了。《我以疼痛取悅這個人世》詩名顯得沉重、刺目,它是詩人對自己人生最深刻的體會,甚至是詩人在未成名前真實生活的寫照,一個因殘疾而被漠視、鄙視,甚至背地裡被嘲笑的人生。詩人背負「疼痛」「取悅」這個人世,即描述了詩人生活之沉重、無奈,又藏著詩人的憤怒,痛斥人世的無情。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01救一個人和一個人自救的方法我被微信裡餘秀華那張照片吸引。她穿著綠色的毛衣和黑色的短裙,身後是荒草、綠樹、麥田和黃油菜花。她的頭和身體是歪斜的,神情有些倔強。那個微信公眾號推出的標題是「腦癱詩人」。從什麼時候起,餘秀華開始領受她的命運,而不把這個命運當作負擔的? 我不知道。但在詩句裡,從2013年左右開始,你能看到她在命運面前的體察、沉思、掙扎和平靜。即使是弱的,你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甘心,不屈服;即使這詩是從殘缺身體發出來,你也能感受到一種精神意義上的整全。
  • 作家沈睿:農村女詩人餘秀華是中國的艾米麗·迪肯森
    我覺得餘秀華是中國的艾米麗·迪肯森,出奇的想像,語言的打擊力量,與中國大部分女詩人相比,餘秀華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而不是寫出來的充滿裝飾的盛宴或家宴,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
  • 餘秀華詩歌《或許不關於愛情的》賞析
    原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餘秀華來,封我為蕩婦吧,不然對不起這春風浩蕩裡的遇見我的野鴿子,你銜來桃花銜來杏花銜來炮彈你的身體還如此乾淨沒有一口水晶棺材我們有共同的情人:虛無,流逝,午夜裡的紅狐狸我們雌雄同體,你有時候用女人的身體摩擦我我偶爾用男人的狂妄摁倒你這樣的遊戲只限於你我之間,不太好玩走吧,我們去後山大幹一場,把一個春天的花朵都羞掉
  • 詩人餘秀華5個月內給歌手李健寫4首情詩,網友:沒見過這樣的詩人
    不像《詩經》「君生我已老」那麼憂鬱又決絕,餘秀華身為李健的同齡人,追求起來既名正言順,任用網絡又唾手可得。於是這個膽大的女詩人從2018年開始,5個月裡給李健一共寫給對方4首情詩,用以表達對李健的愛慕。網友說,沒見過這樣的詩人。
  • 餘秀華的詩歌《再致》賞析
    心疼你在傷痕累累的人身上最鋒利的刀也劃不出新的印痕餘秀華的《再致》是發在微博上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傷別離」的詩,來去匆匆,以至於「來不及愛,就得告別」!當然,詩人也不僅僅停留在離愁別緒中,而是由告別想到人生離合悲歡,感嘆「人生太薄了」。
  • 腦癱女詩人餘秀華:穿越大半個中國去讀你
    當然,她更是一個健康的詩人。  她有些牴觸外界突如其來的對詩的熱捧,還有伴隨在這熱捧之後的獵奇。  她會自我解嘲,「炒作之後,幸虧你們發現腦癱不是假的」。在餘秀華看來,一切的喧囂都會過去。  她依然會像自己在詩裡所說的那樣,「有時我是生活的一條狗,更多時,生活是我的一條狗」。  而她「只有在寫詩歌的時候,我才是完整的,安靜的,快樂的」。
  • 兩個詩人食指和餘秀華打嘴仗之後,帶給我們的思考
    食指為什麼要義正言辭地批評餘秀華,在我看來,本質上是兩個詩人陣營,兩種詩歌立場,兩種詩歌生態環境的較量和對比。食指一周前在一場新書發布會上指責餘秀華,大意為:餘秀華只知道喝喝咖啡、看看書、聊聊天、打打炮,一個詩人,對人類的命運、對祖國的未來考慮都不考慮,想都不想;從農村出來的詩人,把農民生活的痛苦,以及對小康生活的嚮往,提都不提,統統忘得一乾二淨,這不可怕嗎?
  • 【圖片故事】鄉村腦癱詩人餘秀華 (7/7)
    【圖片故事】鄉村腦癱詩人餘秀華/7) "← →"翻頁 餘秀華站在自家門前
  • 愛的囈語——詩人餘秀華的情詩《給你》小覽
    在餘秀華所有詩歌中,她的情詩其實是最差的,因為實際情感經歷的缺失,只能浮於流光豔影的詞藻製作中,甚至陷入下俗的狂想中。餘秀華的情詩糜句,不過囈語而已,既不深刻又不真實,有的只是做作,取媚的做作。餘秀華情詩中的情之所寄的「你」都是虛構的,不存在的,即便是寫給歌手李健的情詩,詩歌中的「李健」也無非是文字裡的抒情對象而已。詩人壓根就不想得到回應,也並不是真的為愛苦惱,被情所困。詩人純粹為寫而寫,仿佛在寫中完成了一次缺失的情感救贖,而呈現給讀者的,無非是詩人在自憐的文字當中,一個渴望火焰的現代幽怨又痴迷於愛的女性人物形象隱約而出。
  • 李白夜訪餘秀華,看身體如何升起月亮
    汪倫是個門兒清,他說:「餘秀華的詩歌善寫月亮,是不是跟老師您學的啊?她有一句寫身體能升起月亮,這不是胡扯嗎?恰值月掛中天,咱們現在就去她家,看她的身體是如何升起月亮的?」好主意!李白連連稱妙。餘秀華見到李白,又驚又喜。
  • 餘秀華的詩歌《我喜歡這黃昏》賞析
    《我喜歡這黃昏》我喜歡這黃昏,喜歡空氣裡喑啞的香氣和若有若無的鐘聲,從一棵樹裡發出來的從一隻鳥的翅膀裡,發出來我喜歡這藍色的,明亮的憂傷這從雲朵裡緩緩落下來的光我喜歡我自己身體裡破碎的聲音,和癒合的過程——那些悲喜交替,那些交替的過程裡
  • 腦癱詩人餘秀華是同質時代的「異質之人」
    菜場擺攤的農婦們,張口就是八個音部的合唱;鄉野小學的教師,研究著魏晉南北朝歷史;路邊閒晃的野漢,竟有一身霸道的橫練功夫……仿佛是《一代宗師》中金樓裡的各色人等,點亮燈後都讓人驚嘆不已。  而餘秀華,無疑就是這樣的奇人。近日,這個蝸居於湖北中部農家小院的農婦,因為一首首濃烈而真摯的詩歌備受關注。詩歌之外,身體殘疾帶來的人生艱難,更是成為迅速引爆公眾情感的導火索。
  • 別再罵餘秀華了,看看她寫的這些詩句,是難得的詩歌佳作
    他只能站在他理解的角度來評價餘秀華的詩,說是毫無營養,沒有詩歌體所帶來的藝術性與價值性。但正因為餘秀華寫得夠透徹,她寫的詩毫無偽裝,所以大家也是盛讚她的詩偉大,是符合當代詩人先鋒的代表。說到底,餘秀華之所以受到人們的輿論,被大家關注起來,這一切都是緣於她的詩歌,緣於她詩歌裡面所描述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