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場修行,餘秀華這首詩充滿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2020-12-19 品詩賞詞

《微風從我這裡吹過》 餘秀華允許我沉醉,允許我哭泣,允許我在這麼遠的地方,把愛情掏出來,如掏一叢夜來香,面臨星光的時候,面臨深淵。我一直是個懷揣泥土的人,遇見你它就有了瓷的模樣,卻沒有人來告訴我,每一條路都是晴朗。

比你易跌倒,比你易破碎,作為一個販賣月光和人間的人,我允許你,笑話我。如果哪一個早晨醒來,找不到彼此只有微風吹過,一定要微笑,無論記得還是遺忘。

賞析:「用最搖晃的步伐寫出最堅定的詩句,這些詩句像陽光透過了水晶,折射出她的靈魂和光芒,她不懼怕命運的不公帶給她的傷害。選擇在詩歌裡釋放自己。」這是《朗讀者》主持人董卿的一段評語,也是送給女作家餘秀華最好的見面禮。

餘秀華1976年出生在湖北省鍾祥市石牌鎮橫店村,因為難產和缺氧,她先天性腦癱,六歲才學會走路,同時還口齒不清,她居然還能高中畢業,不過卻賦閒在家。十九歲時稀裡糊塗地嫁人了,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兩人相安無事,回家就是大鬧天宮。餘秀華在她的詩裡這樣寫道,「他揪著我的頭髮,把我往牆上磕,對於一個不怕疼的人,他無能為力」。

人們一定好奇一個腦癱怎麼成為一位網紅詩人,而且還得到很多好評與獎勵?餘秀華確實有很多與眾不同,腦癱、離婚、農村作家、網紅、純粹的詩人、天才作家等等,有些是她身上的烙印,有些是別人的評價。《詩刊》編輯還這樣下了判語,「她的詩放在中國女詩人的詩歌中,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醒目—別人都穿戴整齊、塗著脂粉、噴著香水,白紙黑字,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煙燻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

寫詩也許是一個人骨子裡獨具的天賦,但是激發這種潛能卻需要一個契機。餘秀華與丈夫感情不好,她擔心哪天離婚了會沒飯吃。於是她學著去乞討,可是她端著碗就是跪不下來。一個農村病弱女子,又沒有文化和財力,養活自己是頭等大事。而恰好她喜歡寫作,又可以寫點像樣的東西,於是便走上了一條自己都難以預想的詩人之路。丈夫看不慣她整天在寫字檯邊上寫詩,她也不能忍受丈夫的打罵,離婚是最好的選擇。父母拉扯她長大,也盼望她有個美滿的婚姻,卻沒有給她愛情,她在詩裡這樣大膽地寫道,「我也會被一些蝴蝶帶入歧途,把一些讚美當成春天,把一個和橫店類似的村莊當成故鄉,而它們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

回到原詩,餘秀華也渴望真正的愛情,所以她在詩中寫道,「我一直是個懷揣泥土的人,遇見你它就有了瓷的模樣」。可是不幸的是,她雖然大膽追求,別人卻不敢或不願接納,於是詩人又鬱悶地說,「比你易跌倒,比你易破碎,作為一個販賣月光和人間的人,我允許你,笑話我。」雖然在苦難中長大,也經歷的太多,但也許是對新生活過於熱情,一夜成名後預期也抬高了,遭到拒絕的她也整夜失眠、淚流不止。於是詩人心碎地訴說,「允許我沉醉,允許我哭泣,允許我在這麼遠的地方,把愛情掏出來,如掏一叢夜來香,面臨星光的時候,面臨深淵。」

婚姻雖然是個悲劇,卻成全她成為詩人;愛情的失敗,也許會成為人生新的起點。餘秀華當然不會那麼容易放棄,她有幾本已經出版的詩集,還有很多喜歡她的粉絲,以及無數理解和支持她的普通百姓。餘秀華不會氣餒,還振作精神安慰那些與她有相似經歷的人,「如果哪一個早晨醒來,找不到彼此只有微風吹過,一定要微笑,無論記得還是遺忘。」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當你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有一隻無形的手會拉你一把;當你覺得出人頭地,底氣十足的時候,又好像被一根尖銳的針準確無誤地戳中要害。當餘秀華懂得這些,她也變得有些豁達。不該是自己的,即使曾經短暫擁有,最終也會失去;屬於自己的,哪怕跨越千山萬水都無法尋覓,驀然回首,燈火闌珊處也會有奇蹟。

相關焦點

  • 讀完這首詩,董卿問了個有趣的問題,餘秀華的6字回答逗樂觀眾
    剛成名時,餘秀華就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身份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因為是一個女人,所以餘秀華的詩中總是不缺女性的柔美、敏銳、細膩和多愁善感,這是她的情詩能打動人心的原因之一。因為是農民,所以餘秀華的詩,不符合主流現代詩的格調,這是他被食指等大詩人批評的原因之一。因為是個詩人,所以她擁有了用文字和命運抗爭的勇氣,面對種種指責,餘秀華有罵必懟。她身上沒有殘疾人的怯懦,卻有著文人該有的傲氣。憑著這股傲氣和不凡的才華,餘秀華拿了不少詩壇大獎。
  • 餘秀華5個月內,給李健寫了4首情詩,每一首都是現代詩中的精品
    2006年9月份,女詩人趙麗華的「梨花體」詩歌幾天之內紅遍網絡,有媒體甚至稱這是一場文化事件。而紅得一塌糊塗的趙麗華,也當真是有個性的很,懟了韓寒,也懟了不少網友。2012年3月份,70後小夥烏青的廢話體詩被網友上傳到網絡,引起了一片爭議聲,烏青堅稱自己寫的是詩,不是廢話。
  • 餘秀華說海子寫詩不如自己,為海子寫下的這首詩,卻啪啪打臉自己
    在寫詩初期,她一直以海子鐵絲自居,將海子奉為精神偶像,可是,自從以帶顏色的詩一舉成名後,餘秀華似乎也將偶像的及格線大大提高了,這位曾經被自己瘋狂崇拜的已故詩人地位一落千丈,餘秀華上演了一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大戲。餘秀華曾在一檔節目公開說:「海子走得太早了,他的詩在技術層面還有問題,甚至連語法都有問題,所以我寫得我是要比他寫得好一些。」
  • 「詩可以興,可以觀」 也談餘秀華
    在我看來,這些爭論是在三個層面展開的,一是如何看待作為媒體事件的餘秀華,二是如何看待餘秀華的詩歌,三是如何看待詩歌界對餘秀華的批評。對於第一個層面,應該是最容易取得共識的,對於餘秀華被貼上「腦癱詩人」、「農民詩人」等標籤,對於媒體轟炸式地連番造訪她的村莊,討論者普遍表示反感,也擔心她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之後,是否仍能像從前一樣生活、寫作。
  • 餘秀華寫首貓詩,僅幾句靈氣不輸陸遊黃庭堅,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兩位大師之作自然是高明,但與本期這首餘秀華的貓詩相比,還是少了些靈性。或許筆者這樣說,會有不少愛好詩詞朋友覺得言過其實,畢竟在很多人眼裡現代詩是完全不能與古詩相提並論的。整體來看,這種觀點確實沒錯,但卻並不適用於單篇文章上。比如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論意境和遣詞其實是不輸很多古詩的。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這讓筆者想到上一個像她這樣,充滿爭議的女詩人:趙麗華。當年趙麗華的梨花體詩歌,也曾在文壇引起軒然大波,但最後梨花體還是沒有成什麼大氣候,而趙麗華如今也極少寫詩,據說改行畫畫去了。但餘秀華和趙麗華不一樣,被爭議了好幾年,她依然「屹立」於詩壇,仍然每月都有新詩,這種高產說實話很多詩壇名家們做不到。
  • 做飯是一場人生修行.
    媽媽自然是心疼的,但也只能狠下心,將女兒一把推進生活的磨礪和考驗裡。她說:「阿花,做飯這件事與生活息息相關,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
  • 餘秀華指出朦朧詩泰鬥北島的經典詩有問題,首句就是廢話,有理嗎
    這樣評論詩壇泰鬥,餘秀華不可謂不大膽。接下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然表示:「寫詩歌的人都有潔癖,這一點北島做得並不好。」餘秀華用北島的經典詩《回答》作為例子,指出這首詩的第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是廢話;第二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是不可能的事。那她這樣說有道理嗎?讓我們來看看北島的這首詩。
  • 餘秀華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
    心理學:餘秀華爭議新詩《或許不善於愛情》的心理分析文,王彥輝餘秀華的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又引起爭議了。當初她的成名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是引起爭議的一首詩。《或許不關於愛情》這首詩的名字不如《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那麼令人震驚,但打開詩作後,才發現,此詩遠比《去睡你》更潑辣、更大膽、更熱烈、也更有情色意味。這也應了詩作的名字----或許不關於愛情,那是關於色情嗎?
  • 餘秀華的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
    心理學:餘秀華的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文,王彥輝餘秀華的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又引起爭議了。當初她的成名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是引起爭議的一首詩。《或許不關於愛情》這首詩的名字不如《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那麼令人震驚,但打開詩作後,才發現,此詩遠比《去睡你》更潑辣、更大膽、更熱烈、也更有情色意味。這也應了詩作的名字----或許不關於愛情,那是關於色情嗎?是關於深情嗎?
  • 人生就是一場美好的旅程,也是一場坎坷的修行
    人生就是一場美好的旅程,也是一場坎坷的修行。這是很好的一句話,也說得很貼切。人生既是旅程,也是修行。沿途同樣是風景,沒有絕對的好與壞,都是同樣在經歷,去修行那個更出色的自己。彼此之間相處時,越是積極熱情的主動找你,足以說明內心對你充滿愛,想要用自己的空閒時間和精力,全部集中到彼此相處的階段,只有主動找你才不會錯過愛的幸福生活。愛只有主動中抓住機會,既會享受愛的溫暖,也能用行動表達自己對愛的熱情。
  • 異性交往:做飯是一場人生修行(深度好文)
    媽媽自然是心疼的,但也只能狠下心,將女兒一把推進生活的磨礪和考驗裡。她說:「阿花,做飯這件事與生活息息相關,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
  • 兩性情感:做飯是一場人生修行(深度好文)
    媽媽自然是心疼的,但也只能狠下心,將女兒一把推進生活的磨礪和考驗裡。她說:「阿花,做飯這件事與生活息息相關,我要教你如何拿菜刀,如何做家務。學習可以放在第二位,只要身體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做什麼,都能活下去。」
  • 餘秀華,5個月寫4首情詩給李健,用文字表明她的愛不低於任何人!
    令人遺憾的是,餘秀華一直都沒有得到李健本人的回應,她便沒有再繼續了。雖然這段情節在很多人眼裡就像是一場鬧劇,甚至有些粗俗的人還會說餘秀華不害臊。但無可否認,她寫的這四首情詩,每一首都算得上是現代詩中具有強烈個人風格的佳品。
  • 餘秀華:老天,你在種我的時候,是不是也漫不經心
    這首《點種》寫的是一次尋常的春種,花生只在一個寒暑就能完成一次盛放,這讓餘秀華十分羨慕,她多想自己也能回爐重造,就像被父親投進窩裡那般簡單。人生再來一次的想法,誰都在心底萌芽過。如果餘秀華只是寫播種,那麼這首詩可能並不這麼出彩,但是她把脆弱的自己放進了頑強的生命裡頭,就讓詩歌的語言完全熱烈起來:漫不經心地種花生,或許只會讓它掉了窩或者去了紅皮,可漫不經心地種人,卻帶給了這個人在人間幾十年的不幸。
  • 無意中讀到餘秀華這首情詩,明白了很多人喜歡這個潑辣女人的原因
    所以當發現很多網友推崇餘秀華的作品,看到董卿、魯豫在節目中被她的詩感動時,筆者還不太能理解。餘秀華脾氣火爆,甚至曾與詩壇名家食指互懟,所以和很多人一樣,筆者認為文如其人,她的詩作也一定是犀利而又空洞的。直到後來在她的微博在無意中讀到這首悽美情詩,才明白了很多人喜歡這個潑辣女人的原因。
  • 《我在睡前讀一首詩》:餘秀華,讀一首詩,就讓精神出一次軌
    《我在睡前讀一首詩》:餘秀華,讀一首詩,就讓精神出一次軌我們生活,是一日三餐,是衣食住行,那麼,文學作品算什麼?是可有可無的無病呻吟嗎?是傷春悲秋的無聊話題嗎?忙碌的生活,已經不容得我們喘息,文學作品,也漸漸遠離,我們越需要的東西,越要拋棄,於是,越來越疲憊,越來越無奈,再忙碌,也要讀一首詩,看一幅畫,聽一段音樂,這不是浪費時間,這是拓寬生命,這是豐富人生。
  • 生活即是道場,生命是一場修行!
    對於修行人來說,生活即是道場,生命是一場修行,神聖而莊嚴!關鍵就在於我們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它。與其憤憤不平地抱怨生活,倒不如靜靜地省思自己,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過好每一天,平和地對待每一個人事物,選擇正確的心態來面對生活和工作,才能從中找到快樂的所在。對於人生中的一切風雨都要心懷感激,因為這是一份厚重與堅強的命運贈與。當然,對於極其負面的事物,我們必需遠離,這個不是慈悲能夠作用的。
  • 餘秀華:我感謝自己卑微而鮮活的存在
    前半生幾乎從未踏出橫店村的餘秀華,在成名後的三年中,天南海北滿世界地跑。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她視為「天」的母親身罹癌症離世,曾經熟悉的小院只剩下父親和自己。當主持人問及死亡這個話題時,餘秀華有了更深的感悟,「每個人都會面對死亡這個問題,我們對死亡充滿恐懼,是因為無知才會恐懼。」
  • 餘秀華點燃海子詩集,寫下這樣的違心話,引發網友討論
    餘秀華作為一個農村詩人,她的成名得益於《詩刊》的隆重推出,驚人於《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一推一乍的作用,讓餘秀華聞名詩界。縱觀餘秀華的詩作,早期多抒寫農村生活感悟,後期趨向於社會的雜感,主題多變。分水嶺就是她的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