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可以興,可以觀」 也談餘秀華

2021-02-08 北青藝評

文| 李雲雷


最近圍繞餘秀華的詩歌,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在我看來,這些爭論是在三個層面展開的,一是如何看待作為媒體事件的餘秀華,二是如何看待餘秀華的詩歌,三是如何看待詩歌界對餘秀華的批評。對於第一個層面,應該是最容易取得共識的,對於餘秀華被貼上「腦癱詩人」、「農民詩人」等標籤,對於媒體轟炸式地連番造訪她的村莊,討論者普遍表示反感,也擔心她的平靜生活被打破之後,是否仍能像從前一樣生活、寫作。應該說這樣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不過在這裡,也存在一個悖論——如果沒有媒體的報導,又有多少人會關注餘秀華和她的詩歌呢?當然現代媒體也有自身的邏輯,作為事件主角的餘秀華其實並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在這個意義上,對於餘秀華和她此後的生活與寫作,或許我們也只有理解和祝福。


接下來我想主要談談後兩個問題,但在談論之前,我卻感到頗為躊躇,雖然寫作文學批評多年,但對於詩歌,我卻很少置喙,詩歌仿佛是屬於另一個專門領域的,作為一個門外漢,或許我缺乏專業上的自信、敏感與判斷力。但我想,過於細緻的專業劃分,可能正好是我們這個時代及其詩歌的一個重要問題,我想我也可以門外漢的感覺,談談對餘秀華詩歌的理解。在我看來,餘秀華的一些詩歌是極為優秀的,像那首廣為流傳的《我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無非是這朵花虛擬出的春天讓我們誤以為生命被重新打開」這樣的句子,精準,抽象,傳達出了微妙的生命感受,但又不止於此,在我看來,這首詩最值得欣賞之處,在於完成了兩個難度極大的跨越,一個是個人私事與時代經驗的連接,一個人的性與情感經驗,並不必然是與時代聯繫在一起的,但這首詩卻以「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的方式,將極細微之事與極宏大之事勾連在了一起;另一個是猥褻與純真的連接,在情感態度上,作者以「去睡你」這樣大膽的表述開頭,看似猥褻,但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純真、執著與激情,又混雜著對時代的複雜感受,在這個意義上,這首詩是一首「複雜的詩」,但在複雜中又有超越其上的純粹。《我養的狗,叫小巫》是另一篇值得關注的詩歌,這首詩寫出了一種在男女關係中複雜的屈辱體驗,聽話的小巫,死去的外婆,強勢而蠻橫的「他」,以及不得不承受羞辱與暴力的「我」,構成了豐富的張力。這首詩以「我」與小巫去外婆家路上為線索,閃回幾個片段,在直白的敘述中蘊含著深厚的情感體驗。還有一些詩歌和句子,也顯示出了餘秀華的才華,不一一列舉。


最後談一下對詩歌界批評的看法,我們看到,無論是沈浩波與沈睿的爭論,還是徐敬亞、韓東、伊沙等人的言論,都顯示了一種強烈的精英意識,他們都有對詩歌的一整套觀念,以及因此而具有的一種優越感和價值判斷。但就我的理解來看,每一個詩人的詩歌觀念都是獨特的,都是歷史地形成的,都有其合理性,但另一方面,這也束縛了他們對另外的詩歌的理解,當他們談論詩歌應該如何的時候,其實是在談論經典作品或理想中的詩歌,甚至只是在談論詩歌的技術,而這樣的談論在面對新的詩歌或美學經驗時,可能是無效的。在我看來,中國現代新詩自發生以來,在傳統詩歌與西方詩歌的巨大陰影下,並沒有形成一個完整或自足的美學傳統,不斷「斷裂」的歷史與高度分化的社會結構,讓當前的中國新詩及其美學處於一種分裂的狀態,我們很難以某一種固定的詩學觀念來解釋一切詩歌。面對這一狀況,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從具體的詩歌經驗出發,探討新的美學可能性的生成。在這裡,我想至少有兩個方面是值得思考的,一是詩人是否以及如何將獨特的生命體驗轉化為了詩歌;二是,詩歌是否能為讀者帶來新的審美因素?在這個意義上,「詩可以興,可以觀」的古訓值得我們重新思考。我也覺得,至少在這兩個方面,餘秀華的詩為我們帶來了新的體驗,至於技術或詩歌觀念,則並不必過於重視。




本公號文章均屬原創,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

關注北青藝評的前提下,回復下方紅字可以查看精選往期內容


1月

一月文藝資訊

美人

曾經迷倒過愛因斯坦的女人長什麼樣

媚娘

關於「封胸」與瑪麗蘇宮鬥

融合

法國暴恐事件後從電影進行的思索

月曆

一瓶君製作的2015電影月曆

商道

時評劇評?您自己辨別

金球

金球獎完整片單+評介

所有的文藝老中青們,敬請關注北青藝評,與我們一起交流一切文藝!商業合作:請直接留言或郵件至bqwypl@ynet.com


相關焦點

  • 每天學點國學: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義,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譯文】孔子說: 你們為什麼不學習《詩》呢? 詩,可以激發平生意氣, 可以提高觀察能力,可以培養樂群精神,可以抒發怨恨不平。 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國君。能夠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 《詩經》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孔子看重詩教,一方面是美妙的樂曲能讓他產生精神共鳴外,另一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源於《詩經》本身所具有這份社會功用,有一次在談到《詩經》的社會意義時,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是對《詩經》社會作用的具體概括,被孔子凝練總結為「興觀群怨」四個字。「 興觀群怨」,是孔子的美學觀點,這四條《詩經》都具備。
  • 「詩,可以興」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孔子說詩時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這兩天剛開始讀葉嘉瑩先生講初盛唐詩,初初看到一點,正好講到「興」這一點,覺得就在內心很久的理論,被她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自古而今,詩是作為一種美學而存在,於詩而言,它的生命從它被「生產」出來的那一刻才剛剛開始。它作為詩人情感、故事、生活、生命體悟的表達而出現,但後續,卻作為聯繫讀者與詩人,讀者與世事的載體而存在。所以,詩,可以興,在我看來,是有兩方面的含義。
  • 在人間| 餘秀華:一個女人沒有愛情,就沒有任何人可以打敗
    餘秀華沒吃他買的早餐,迷迷糊糊地下樓,摸到廚房,打開冰箱,顫顫巍巍地端出一盒冷冰冰的雜醬面。除非有客人,餘秀華一般不在餐廳吃飯,而是在後院一間牆壁被燻得黑乎乎的廚房裡吃。餘文海說餘秀華吃飯老掉渣,這間屋沒鋪瓷磚,看不出來。吃完早飯,餘秀華又上樓躺下。窗戶下是正門,倚在窗邊可以看見來往的村民。結婚時買的印有「喜喜」字的紅毛毯,餘秀華當涼被蓋。
  • 餘秀華的詩如何,她屬於真正的詩人嗎?
    就我自己而言,曾經生活過的七八十戶人的村莊裡,瓜子傻子比比皆是,啞巴、聾子、瘸子接近十個,他們除了會做一些簡單農事,比如放羊、挑水外,其餘的等同於廢人,成天半坐半躺在向陽背風處,除了曬太陽就是打瞌睡,有那麼一兩個,在村裡的垃圾點上撿些雞毛、碳棒一類的垃圾,已實屬難得……說到這裡,可能會有人反駁:餘秀華只是腦癱而已!
  • 詩,可以興,可以觀
    詩中提到「靡室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沒了妻室沒了家,無法休息無法歸,都因獫狁來犯),有今天所說「沒有國哪有家」的意思。為求安定徵人要出戍,但是戰爭的痛苦讓人「曰歸曰歸,心亦憂止」,多麼想回家啊!然而一路上無法收到家鄉的訊息,因為「我戍未定,靡使歸聘」,軍營一直換地方,所以也無法聯絡家人。幸而戰事還算順利,「豈敢定居,一月三捷」,之所以無法定下戍守的地方,也是因為戰爭常有捷報。
  • 人生是一場修行,餘秀華這首詩充滿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餘秀華在她的詩裡這樣寫道,「他揪著我的頭髮,把我往牆上磕,對於一個不怕疼的人,他無能為力」。人們一定好奇一個腦癱怎麼成為一位網紅詩人,而且還得到很多好評與獎勵?餘秀華確實有很多與眾不同,腦癱、離婚、農村作家、網紅、純粹的詩人、天才作家等等,有些是她身上的烙印,有些是別人的評價。
  • 餘秀華:我是看不起汪國真的,因為他寫的詩只局限在中學生水平
    ——《熱愛生命》這首詩的傾訴對象不僅是生命,更是汪國真對詩歌創作的堅持。1986年,他寫下這首詩,同時將自己的作品撒網一般投向全國各地的各大詩歌期刊社,可換來的卻是90%以上的退稿率。人都是群居性動物,別人的認可能轉換為動力,而別人的質疑與否定則可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
  • 餘秀華說海子寫詩不如自己,為海子寫下的這首詩,卻啪啪打臉自己
    在寫詩初期,她一直以海子鐵絲自居,將海子奉為精神偶像,可是,自從以帶顏色的詩一舉成名後,餘秀華似乎也將偶像的及格線大大提高了,這位曾經被自己瘋狂崇拜的已故詩人地位一落千丈,餘秀華上演了一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大戲。餘秀華曾在一檔節目公開說:「海子走得太早了,他的詩在技術層面還有問題,甚至連語法都有問題,所以我寫得我是要比他寫得好一些。」
  • 餘秀華不是中國最好的詩人,但是最打動我的詩人
    從什麼時候起,餘秀華開始領受她的命運,而不把這個命運當作負擔的? 我不知道。但在詩句裡,從2013年左右開始,你能看到她在命運面前的體察、沉思、掙扎和平靜。即使是弱的,你也可以感受到她的不甘心,不屈服;即使這詩是從殘缺身體發出來,你也能感受到一種精神意義上的整全。
  • 餘秀華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
    心理學:餘秀華爭議新詩《或許不善於愛情》的心理分析文,王彥輝餘秀華的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又引起爭議了。當初她的成名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是引起爭議的一首詩。難道就因為餘秀華是個腦癱女詩人,就可以寫出這樣的情色詩歌,而獲得人們的寬容嗎?其實不要說詩作背後還有什麼深意,就是情色描寫本身,就已經足以傲視同期和以往的眾多詩人了。
  • 餘秀華的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
    心理學:餘秀華的爭議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的心理分析文,王彥輝餘秀華的新詩《或許不關於愛情》又引起爭議了。當初她的成名詩《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也是引起爭議的一首詩。難道就因為餘秀華是個腦癱女詩人,就可以寫出這樣的情色詩歌,而獲得人們的寬容嗎?其實不要說詩作背後還有什麼深意,就是情色描寫本身,就已經足以傲視同期和以往的眾多詩人了。
  • 《我在睡前讀一首詩》:餘秀華,讀一首詩,就讓精神出一次軌
    《我在睡前讀一首詩》:餘秀華,讀一首詩,就讓精神出一次軌我們生活,是一日三餐,是衣食住行,那麼,文學作品算什麼?是可有可無的無病呻吟嗎?是傷春悲秋的無聊話題嗎?忙碌的生活,已經不容得我們喘息,文學作品,也漸漸遠離,我們越需要的東西,越要拋棄,於是,越來越疲憊,越來越無奈,再忙碌,也要讀一首詩,看一幅畫,聽一段音樂,這不是浪費時間,這是拓寬生命,這是豐富人生。
  • 《詩》的賦,比,興
    大家好,我是呂丹,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詩》的賦、比、興。《周禮·春官》將賦、比、興與風、雅、頌合稱為「六詩」,《毛詩序》則稱之為「六義」。何謂「六義」?孔穎達《毛詩正義》雲:「風、雅、頌者,詩篇之異體;賦、比、興者,詩文之異辭耳。
  • 讀完這首詩,董卿問了個有趣的問題,餘秀華的6字回答逗樂觀眾
    剛成名時,餘秀華就向全世界宣布:「我的身份順序是,女人、農民、詩人。」因為是一個女人,所以餘秀華的詩中總是不缺女性的柔美、敏銳、細膩和多愁善感,這是她的情詩能打動人心的原因之一。因為是農民,所以餘秀華的詩,不符合主流現代詩的格調,這是他被食指等大詩人批評的原因之一。因為是個詩人,所以她擁有了用文字和命運抗爭的勇氣,面對種種指責,餘秀華有罵必懟。她身上沒有殘疾人的怯懦,卻有著文人該有的傲氣。憑著這股傲氣和不凡的才華,餘秀華拿了不少詩壇大獎。
  • 餘秀華的《無題》詩,通篇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男讀者:招架不住
    既然情不知所起,那自然可以「無題」。遺憾的是,自李商隱之後,「無題」情詩就很少有人寫了。有前人的經典在,後人自當避一避,這是人之常情。但當代詩壇卻偏偏出了個女詩人餘秀華,她不但愛寫情詩,而且愛寫無題情詩,這自然吸引了不少網友的注意。用現代白話文寫出的《無題》,是會成為順口溜,還是一樣能寫出詩性呢?
  • 餘秀華寫給馮小剛的情詩,只有4個字,網友評:有一種秀叫餘秀華
    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女詩人餘秀華的一首作品。2018年3月份,餘秀華在微博上公開發表了一首詩作,詩名叫《馮小剛導演,我愛你》。作為一位女粉絲,給偶像寫情詩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只要不打擾對方的生活就沒什麼問題。而且這也不是餘秀華第一次給偶像寫情詩,她曾數次公開寫詩表白歌手李健,而且每一首質量都不低。
  • 餘秀華水平很高的一首詩,無一愛字卻句句肉麻,寫進痴情人心坎裡
    在近幾年的現代詩壇中,再也沒有比餘秀華更有爭議的詩人了。愛她的人,稱她拯救了早就沒落的現代詩,這話說得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因為餘秀華的存在,確實掀起一股小範圍內的詩歌熱。而在討厭她的人眼裡,她就是一個「跳梁小丑」般的存在,大詩人食指就曾用十分犀利的言語公開指責她。
  • 餘秀華5個月內,給李健寫了4首情詩,每一首都是現代詩中的精品
    2012年3月份,70後小夥烏青的廢話體詩被網友上傳到網絡,引起了一片爭議聲,烏青堅稱自己寫的是詩,不是廢話。除了以上兩位外,近幾年的文壇還出現了很多派別的詩體,但很多都「來得快,去得也快」,不過是曇花一現。如今趙麗華已基本無新作,烏青也被很多人淡忘,但從2015年就開始走紅的農民詩人餘秀華卻紅到了現在。這是為何?
  • 餘秀華:老天,你在種我的時候,是不是也漫不經心
    可是她詩寫得太好了,她的靈魂涅槃重生了,完成了人生的絕地反擊,就像詩中寫的那樣:被風一撩便重新發芽了。從前一眼望不頭的黑暗,如今都已經煙消雲散,前方還響起了光明的前奏——然而,縱然再明亮,餘秀華的身體也無法修正,她的口齒依舊不清,她的腳步依舊零碎,她的人間夢依然搖搖晃晃,得不到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