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睡前讀一首詩》:餘秀華,讀一首詩,就讓精神出一次軌
我們生活,是一日三餐,是衣食住行,那麼,文學作品算什麼?是可有可無的無病呻吟嗎?是傷春悲秋的無聊話題嗎?都不是,文學作品,從人類有意識開始,就有了,雖然很古樸,簡陋,但它伴隨了我們這麼多年。
忙碌的生活,已經不容得我們喘息,文學作品,也漸漸遠離,我們越需要的東西,越要拋棄,於是,越來越疲憊,越來越無奈,再忙碌,也要讀一首詩,看一幅畫,聽一段音樂,這不是浪費時間,這是拓寬生命,這是豐富人生。
在餘秀華的詩《我在睡前讀一首詩》裡,這樣寫道:我在睡前讀一首詩,在以撒手的姿態倒下,放棄,無奈地睡著之前,在夢的海嘯洶湧而來,淹沒意識之前,為這碌碌無為的,不甘和自嘲的又一天,為千言萬語卻又無話可說的又一天。
讀你的黑暗,明亮,地心壓抑的黑火,以火山爆發的姿態噴薄而出。讀你上臺階時候張開雙臂平衡自己,鴨子般的姿態,讀你一筆一筆,控制住手指的震顫,而顫抖著寫下的字。讀你無來由的欣喜,刺骨的小丑般的自我矮化,讀你爽朗天真又仿若偽裝的大笑。
讀一段文字,放飛心靈的禁錮,多好啊!我們喜歡文學作品,就是喜歡我們的心靈慰藉,從中汲取營養,更加堅強,更加豁達,餘秀華的詩歌,總是在悲戚中展示力量,無奈中看到希望,詩歌的力量,就是這樣,簡單而粗暴。
最後,她寫道:在睡前讀一首,作為武器,像讀一個玄幻故事那樣去讀,讀一個微型世界,讀到許許多多的,微不足道的,珍貴的,刻骨的感覺。此刻,雨一滴一滴落下。當讀完了一首詩,悵然若失,扭頭看窗外,細雨綿綿,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