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購也早已成為了大眾首選的購物方式之一。在阿里巴巴和京東剛剛興起的時候,網購還需要付出額外的快遞費用,直到後來的網店越來越多,才開始實行包郵的規則了。然而拼多多這匹黑馬殺出來之後,不光在短短的四年裡就斬獲了5億人用戶,還再次拉低了整個行業的利潤,瘋狂的在朋友圈裡刷屏。相信有許多使用過拼多多的人都會疑問,為什麼拼多多裡幾塊錢的東西都包郵,難道商家不會虧本嗎?
要知道沒有人會做虧本的生意,拼多多的商家也是如此,這個問題他們也早就想到了,背後真相更是讓人驚訝。我們普通人去寄快遞就像坐計程車一樣,先給出一個起步價,再按超出的重量另外計費。一般的快遞起步價都在8元左右,超出一點重量可能就要十幾塊、二十幾塊了,所以我們覺得商家能夠包郵真的很「良心」。其實商家的寄快遞模式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可以去尋找當地的快遞代理商進行議價。他們可以直接和快遞約定,這個月送到幾千件快遞之後,一個包裹的成本是多少,或者送到幾萬件快遞之後,一個包裹的成本又是多少。往往商家們的銷量越高,他們的快遞成本就越低。更有出手大方的商家會直接包月快遞公司,這樣分攤到每個包裹的快遞費用可以忽略不計。
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這些商家就會大方地給你包郵了。有一些紙巾售價才幾塊錢,但是商家還是會給你包郵。也許商家一包紙巾只能夠賺到幾毛錢,但是當這個數字以萬計、十萬計的時候,商家的利潤一下子就變得高了。相反一些商家會故意把價格調低、把快遞費調高,這樣看起來商品很便宜,但實際上商家還會多出一部分的利潤,所以大家也要注意這個問題喲~
而拼多多也很聰明,京東和阿里巴巴把大部分的一二三線城市的年輕用戶都搶走了,拼多多就看到了剩下的另一部分用戶——中老年用戶。這部分群體往往都已經是家庭當中的中流砥柱了,他們會為了孩子的學費、生活費一省再省,而不是像年輕人那樣放手的買買買。所以這一部分人群也更加喜歡使用拼多多,在孩子眼裡十幾塊一件的「劣質」襯衫變成了他們的選擇,他們覺得穿一兩個月就扔了,比幾十塊一件的襯衫更值得,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的苦心。
現在拼多多的市值又從330億美元漲到了430億美元,距離京東僅差50億美元。雖然還是有許多人並不看好拼多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拼多多仍舊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阿里巴巴和京東強有力的競爭對手。話說你使用過拼多多嗎?你覺得拼多多靠譜兒嗎?歡迎在評論區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