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江蘇省77個縣級市(區)城市能級的測評及排名*

2020-12-11 人民論壇網

重要發現:

·城市能級綜合得分最高的前十個縣級市(區)為蘇州市崑山市、無錫市江陰市、南京市鼓樓區、蘇州市張家港市、無錫市新吳區、南京市秦淮區、南京市江寧區、蘇州市常熟市、常州市武進區、蘇州市吳江區,其中有4市(區)位於蘇州,3市(區)位於南京,2市(區)位於無錫,1市(區)位於常州。

·由於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情況客觀存在,江蘇各縣級市(區)城市能級得分也呈現明顯的梯度特徵。綜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市轄區、縣級市全部被蘇南地區(寧蘇錫常)包攬,而蘇北地區僅有徐州市泉山區得分高於平均分,蘇中地區則只有9個縣級市(區)入圍平均分及以上水平圈。

·從各一級指標得分來看,崑山市、江陰市、武進區在影響力指標上得分最高;新吳區、虎丘區、建鄴區在競爭力指標上得分最高;鼓樓區、秦淮區、梁溪區在支撐力指標上排名前三;秦淮區、海安市、金壇區在創造力指標上排名前三。各分項指標得分同樣反映出顯著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特點,除南通海安外,其餘各一級指標排名前三的縣級市(區)均位於蘇南地區。

【*註:城市能級的測評是基於城市的某種功能或諸種功能對周邊地域的影響力所做的對比分析,因此我們選擇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功能較完善的縣級市和市轄區(行政級別以縣級為主)作為測評對象,豐縣、沛縣等19個縣未納入本次測評範圍。】

江蘇省是長三角三省一市中經濟體量最大的省份,具有產業基礎雄厚、區域創新能力強、開放程度高、營商環境好等諸多優勢。作為經濟大省、開放大省、創新大省,江蘇是長三角地區打造「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主力軍,肩負著「為全國發展探路」的重要使命。與全國其他省份相比,江蘇最明顯的特點是縣域經濟發達,擁有佔全國四分之一的百強縣,縣域經濟是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要促進縣域經濟轉型升級,打破縣域經濟發展的固有思維模式,以城市群形態優化區域空間布局,根據各縣級市(區)的具體情況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新格局。

近年來,江蘇省提出要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框架下加速省域一體化發展,建設好南京、蘇錫常、徐州都市圈,統籌協調「1+3」主體功能區,形成以城市群為主要形態的增長動力源,同時支持南京、蘇州、徐州等區域中心城市著眼更大範圍規劃發展、提升能級,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建立健全統籌有力、競爭有序、綠色協調、共享共贏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江蘇三大都市圈的發展層級和發展模式具有差異化,這也意味著各縣級市(區)要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框架下對自身進行合理定位,努力提升城市能級水平。因此,對江蘇省77個縣級市(區)進行城市能級的評價,可以為江蘇省都市圈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持,助力江蘇更好融入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大局。

江蘇各縣級市(區)城市能級的指標體系構建

根據城市群和城市能級內涵的有關分析和研究,並考慮到區縣一級城市在城市群的發展中所發揮的功能以及城市能級評價的區分度問題,設計了江蘇各縣級市(區)城市能級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指標的選擇根據城市能級的內涵和要求,充分考慮了城市能級評價的科學性,遵循了完備性、針對性和可獲取性的原則。在對江蘇各縣級市(區)進行綜合分析和各領域功能分析後,選取了影響力、競爭力、支撐力和創造力4大類指標(見表1)。

測評結果

從江蘇省77個市轄區、縣級市城市能級得分及排名中(表2)可以看出,綜合得分最高的前十個縣級市(區)為蘇州市崑山市、無錫市江陰市、南京市鼓樓區、蘇州市張家港市、無錫市新吳區、南京市秦淮區、南京市江寧區、蘇州市常熟市、常州市武進區、蘇州市吳江區,其中有4市(區)位於蘇州,3市(區)位於南京,2市(區)位於無錫,1市(區)位於常州。

由於城市經濟發展不平衡情況客觀存在,江蘇各縣級市(區)城市能級得分也呈現明顯的梯度特徵。綜合得分排名前十的市轄區、縣級市全部被蘇南地區包攬,而蘇北地區僅有徐州市泉山區得分高於平均分,蘇中地區則只有9個縣級市(區)入圍平均分及以上水平圈(城市能級得分第1-39名為平均分及以上水平)。

從各一級指標得分來看,崑山市、江陰市、武進區在影響力指標上得分最高;新吳區、虎丘區、建鄴區在競爭力指標上得分最高;鼓樓區、秦淮區、梁溪區在支撐力指標上排名前三;秦淮區、海安市、金壇區在創造力指標上排名前三。各分項指標得分同樣反映出顯著的區域發展不均衡特點,除南通海安外,其餘各一級指標排名前三的縣級市(區)均位於蘇南地區。

崑山市在江蘇77個市轄區、縣級市中城市能級綜合得分排名第一,其影響力指標得分也最高。崑山在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把目標定在最高標準,緊盯上海、深圳等城市最新發展動態,加快經濟動能轉換,重點打造光電、半導體、小核酸及生物醫藥、智能製造四大高端產業,同時,狠抓人才科創,全力建設國家一流產業科創中心,人才綜合競爭力穩居全省縣市首位。在經濟發展邁向「質的提升」的同時,崑山還不斷擴大發展格局,提出「自轉圍繞公轉」的理念,勇於全面參與國家戰略。一方面,崑山積極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做深做透兩岸交流合作文章。

江陰市在江蘇各縣級市(區)中城市能級得分位列第二名,與崑山共同構成江蘇省縣域經濟發展的「雙子星」。江陰民營經濟發達,製造業強,在影響力指標上表現突出。江陰經濟一直以製造業、實體經濟為主軸,堅持把發展產業、壯大產業、振興產業作為解決發展問題的基礎和關鍵,不斷做優做強實體經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江陰堅持優化營商環境,以企業強促進產業強、經濟強,市場主體數量每年都保持兩位數增長。當前,江陰擁有佔全國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五十分之一的中國500強企業和三十分之一的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江陰還不斷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助力傳統製造業向中高端挺進,加快實現從「製造業第一縣」向「先進位造業第一縣」的提升跨越。

鼓樓區為市轄區中的綜合得分第一名,在支撐力指標上全省排名第一。地處南京市核心區域的鼓樓區在提升城市品質以及發展現代產業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一方面,鼓樓區聚焦城市有機更新,推動核心片區彰顯核心品質,高起點、高標準設計和改造重點片區,統籌考慮城市風貌塑造、文化傳承、公共服務等功能,構建常態長效管理機制。鼓樓區聚焦民生優質均衡,通過發展集團化辦學、醫療聯合體、社區居家養老等,辦好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每一所醫院,建好家裡的「養老院」。挖掘空間資源,打造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的生態休閒圈。另一方面,鼓樓區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總部經濟,推動黃金地段產生黃金效益。

張家港市的城市能級綜合得分與影響力得分均為第四。改革開放以來,地處江尾海頭的張家港走出了一條「港產城融合」發展的特色發展之路,張家港口岸貨物吞吐量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域口岸前列。隨著國家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擋加速的大背景下,如今的張家港正瞄準新經濟、新產業,著力打造港城經濟、港城功能、港城生態、港城生活、港城治理「五個升級版」,從「存量轉型」和「增量提升」兩端發力,大力發展智能工業、提升新興產業,構建具有競爭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推動港城製造向港城智造轉變。

新吳區在江蘇所有市轄區中城市能級排名第二,競爭力得分全省第一。新吳區的影響力、競爭力、創造力得分均處於無錫市前列,是全市經濟發展的增長極、對外開放的主窗口、利用外資的主陣地。新吳區以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建設和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抓手,集聚創新資源、加快成果轉化、加速引進人才,營造優良創新生態。為了提升區域「創新濃度」,新吳區積極搭建科創平臺,出臺「飛鳳人才計劃」,傾力打造「人才夢之隊」,著眼於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吸引外商投資。

秦淮區在77個縣級市(區)中排名第六,其創造力指標得分第一,支撐力指標得分位列第二,從分項指標可以看出秦淮區的增長活力得到充分激發,可持續發展能力非常強,城市功能和品質也處於較高水平。秦淮區地處南京老城核心區,是全省面積最小的城區,為了推動科技創新、打開發展空間、激發城市活力,秦淮圍繞「特而精、最南京」的名城標杆區定位,在南京率先啟航城市「矽巷」建設,把建好城市矽巷作為創新名城走深走實的重要抓手。在商務商貿、現代金融服務、文化旅遊、軟體與信息服務這四大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秦淮區進一步聚焦文化旅遊、物聯網產業發展,形成1+1產業再聚焦格局。

江寧區城市能級綜合得分排名第七,影響力指標表現較好。江寧區是江蘇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和南京創新名城核心區,其創新經濟走在全省前列。多年來,江寧區充分發揮地緣環境優勢,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加強龍頭型、引領型、輻射型開發園區建設,讓在寧企業跑出了營商「加速度」。依託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江寧區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開展了智能電網、通信與網絡、節能環保、生物醫藥、建築新材料五個產業的智慧財產權戰略預警分析和研究,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指引,為產業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常熟市的城市能級綜合得分排名第八,主要得益於其影響力和支撐力指標較強。在提升城市能級的過程中,常熟努力實現「三個轉變」,在發展動能上,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產業培育上,加快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轉變;在項目選擇上,加快由看體量向看質量轉變。2018年以來,常熟深化管理變革,持續推進「3540」改革,最大幅度精減行政審批事項,最大程度降低市場準入條件,不斷釋放市場主體活力;深化效率變革,大力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整合資源、再造流程、集成數據,更大力度便民惠企,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投資環境。

武進區的綜合得分排名第九,影響力指標排名第三,是常州唯一進入前十的縣級市(區)。實體經濟強、製造業強、民營經濟強,是武進的顯著特徵。多數企業堅持專注主業與科技創新雙輪驅動,也成就了武進較強的綜合實力。武進在全省率先開展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的改革探索,加快培養一支以「十名領軍、百名標杆、千名骨幹」為標杆的優秀新生代企業家隊伍;積極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做好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跟蹤辦等「四辦」工作,當好「店小二」。

吳江區城市能級綜合得分位居第十,影響力指標排名位於前列。地處長三角腹地的蘇州市吳江區民營經濟發達,工業基礎紮實,但主導產業仍集中在傳統領域。從2013年開始,吳江區開啟智能工業升級轉型之路。吳江既有上遊的智能裝備提供商,也有下遊的智能裝備使用者,有著很好的智能製造基礎。吳江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新動能既來自於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也來自於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成長。「吳江智造」緊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這條主線,以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裝備、企業資源計劃管理、供應鏈管理和生產性電子商務六大關鍵環節為切入點,大力推進工業智能化,構建智能製造生態圈,從而引領吳江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智能製造推動高質量發展。

(本次測評通過因子分析法進行計算,具體計算方法、各指標權重、各縣級市(區)一級指標得分等內容請見報告完整版。報告完整版還對虎丘區、建鄴區、梁溪區、海安市、金壇區等一級指標排名靠前的市(區)進行了分析,對江蘇省各縣級市(區)進一步提升城市能級水平提出對策與建議。獲取本報告完整版,請與《國家治理》周刊編輯部聯繫。)

【執筆:人民智庫研究員 焦歡】

責編:王茂磊 / 臧雪文

聲明:本文為《國家治理》周刊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國家治理周刊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湖南長沙下轄6個區、1個縣、2個縣級市,其中GDP排名前三的有哪些
    當然,長沙19年實現GDP總值11574.22億元,同比增長8.1%,在全省排名第一,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另外,按行政區域劃分來看,截至19年末,湖南長沙下轄6個區、1個縣、2個縣級市,佔地總面積約11819平方公裡,常住總人口超839萬人,城鎮化率為79.56%。
  • 蘇州下轄四大縣級市,需要撤市設區嗎?
    常熟位於江蘇省南部,是由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常熟市位於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城市的前列。常熟市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崑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常熟下轄8鎮、6街道,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常熟文化屬吳越文化,常熟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
  • 江蘇省「最不容小覷」的縣級市,將超越丹陽市,相當於2個揚中市
    江蘇省是我國古代文明的主要發源地,形成了以「吳韻漢風」為主的文化特色,包括:金陵文化、淮揚文化、徐淮文化等,目前,江蘇省下設有13座地級城市、21座縣級城市和20個縣,其中,蘇州市是國際上知名的旅遊城市,擁有雄厚的高新技術產業基礎,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金雞湖公園、周莊古鎮
  • 江蘇省「最具競爭力」的縣級市,已經超越淮安,具有實力
    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屬於長江下遊地區,分別與上海、浙江、安徽等地接壤,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目前江蘇省內有13個地級城市,21個縣級城市和20個縣,其中,蘇州作為一座美麗的旅遊城市,擁有雄厚實力的高新技術產業,是長江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 江蘇省面積最大的市轄區,曾是縣級市,被譽為「麋鹿故鄉」
    江蘇省鹽城市有3個市轄區,亭湖區和鹽都區兩個城區彼此相連,組成鹽城市中心城區。還有一個大豐區,它的城區卻遠離鹽城市中心,地處鹽城東南部直線距離約30公裡處。為何大豐區遠離市中心呢?這是因為大豐曾經是一個縣級市,於2015年撤市設區而來。
  • 福建各縣級城市2019年GDP排名,四縣市過千億,一縣級市破兩千億
    2019年,福建只有一個縣級市的GDP超過1000億, 2019年,從一到四個,四個縣級城市的GDP超過1000億,其中一個城市的GDP超過2000億,那麼,福建這四個GDP超千億的縣級城市是誰呢?請繼續閱讀!
  • 中國15個只有市轄區,沒有縣和縣級市的純城區式城市,廣東佔四個
    什麼是純城區式城市?純城區式城市就是指下轄的行政區全部都是市轄區,沒有縣和縣級市的城市。目前來說,純城區式城市比較少,全國只有以下這麼幾個!1、烏海市,隸屬於內蒙古,下轄三個市轄區,分別是烏達區、海勃灣區、海南區,沒有縣和縣級市。
  • 中消協發布2019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
    首先,100個調查城市的市轄區必然入選。其中,有兩類城市沒有市轄區。第一類是東莞市與儋州市為不設區的市;第二類則是海西州,其州政府所在地為德令哈市,為縣級市。這兩類城市直接跳過這一步驟。其次,根據市轄區下的國家統計局城鄉劃分代碼111開頭的社區作為抽樣框,採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等)。
  • 無錫第一大縣級市,GDP突破1700億元,且正在追趕新吳區
    大家都知道,江蘇省下面是3個萬億級城市,江蘇省的3大經濟體!不用說了,你一定知道,即蘇州、南京、無錫,在這三個城市中,與南京和蘇州相比,無錫可以說是最低的,無錫雖是較低之差,但綜合實力之強大,即使遍及全國,仍馳名遐邇,並打其轄區內的江縣換車棚!
  • 江蘇省縣級市,如皋市
    如皋市,江蘇省轄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地處長江三角洲北翼,位於南通、泰州、蘇州三市交界處,南與張家港市隔江相望,北與海安市、東與如東縣連接、東南與通州區毗鄰,西與泰興市、西南與靖江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477平方公裡(不含長江水面),長江水面99平方千米。如皋長江岸線全長48千米,可直接利用長江深水岸線18.6千米。
  • 撤區設市!從市轄區「降級」為縣級市,河南這縣級市應該是首例吧
    我們只聽說過「撤縣設市」、「撤縣設區」、「撤市設區」,縣變成縣級市、縣變成市轄區、縣級市變成市轄區,都是升級了。但是你聽說過「撤區設市」,市轄區變成縣級市嗎。還真有這樣一個例子,這就是舞鋼市。舞鋼市是一個縣級市,由河南省平頂山市代管,位於河南省中部,地處伏牛山東部餘脈與黃淮平原交接地帶。舞鋼市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3411億元,2017年則為138.4億元,在平頂山九個縣級行政區中排名第六。
  • 山東濟寧19年GDP為4370.17億,全市下轄哪些區縣級市GDP排名靠前
    濟寧,山東省地級市,同時也是魯西南地區經濟、文化和商品的流通中心,而且物產資源豐富,又屬於全省工業中心城市,因此,全市經濟在省內排名前六,對應生產總值(GDP)超過淄博、菏澤、德州等多數地級市。另外,根據19年濟寧實現宏觀經濟指標來看,全市GDP為4370.17億元,實際增長3.8%,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7個百分點,在全省排名第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同時社會大局基本穩定。既然山東濟寧19年GDP為4370.17億,全市下轄哪些區縣級市GDP排名靠前?
  • 江蘇人均「最富裕」的3個縣級市,一個是張家港市,一個經濟最強
    現在的江蘇省在中國的整體區域內是比較突出的地方,特別是在當地的很多城市發展內,它們也依然發展著很多縣級市,特別是在與當地城市的比較中,哪些城市的實際發展依然值得關注,但不論是在哪個方面和角度看,它們的縣級市也依然是很有潛力的。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縣級市的地方,七個地級城市,一個縣級市都沒有
    近兩年,我國開始了撤縣設市的大浪潮,2018年已經有11個縣成功撤縣設市了,但是全國範圍內,縣級市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對於這個地方來說,一個縣級市都沒有,這就是西藏。西藏下轄6個地級市、1個地區,分別是拉薩市、日喀則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區。這七個地級城市下轄的行政區只有市轄區和縣,沒有縣級市。1、拉薩市,下轄三個市轄區、五個縣,分別是城關區、堆龍德慶區、達孜區、林周縣、尼木縣、當雄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沒有縣級市。
  • 城市不斷擴容,「縣級市」變成了一個「區」,對此,該怎麼看
    的確,現如今一些地級市進行了「擴容」,將原本代管的縣級市變成自己下轄的一個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撤市設區」。比如,6月19日,四川新澤縣撤銷,設立成都市新澤區。6月23日,河北邢臺市一舉撤銷三縣、新設兩區。另外,之前江蘇鹽城撤銷大豐市,設立大豐區。而江蘇南通,也撤銷港閘區,併入崇川區管理;與此同時,還撤銷了海門市,設立了南通海門區。很多小夥伴,對此有所疑問。為何好好的一個縣級市,要被撤銷變為一個區,這到底是「升了」、還是「降了」呢!
  • 赤峰通報三區社區創城工作綜合測評成績及排名
    為切實掌握赤峰市三區建成區覆蓋範圍內21個街道、121個社區創建工作進展情況,督促各社區對標全面提升創建水平,7月12日到15日,赤峰市創城辦從赤峰學院、紅山區、元寶山區、松山區抽調了20名工作人員,組成10個測評組,三區各社區和居委會所在地小區創城工作進行了一次綜合測評。
  • 廊坊市成為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8月以來,中央文明辦按照城市自主申報、省級擇優推薦、中央部委審核、媒體集中公示、組織綜合測評、確定入選城市等評選辦法和程序,嚴謹規範組織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工作,嚴格依據參評城市2018、2019、2020年三年測評總成績排名,提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報中央文明委領導同志批准。
  • 二連浩特城市信用監測排名位列全區縣級城市第一名
    在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平臺發布的最新一期《城市信用監測月報(縣級市)》中,二連浩特市被列為三個進步較大城市之一,信用監測綜合排名在全國386個被監測的縣級城市中排名第174位,與7月份新監測標準發布之時相比提升了143名,在全區縣級城市中排名第1位。
  • 近年來,我國設立或撤銷了哪些縣級市,為何各地熱衷於撤縣設市?
    一直以來,「撤縣設市」是網絡上以及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永遠關注的話題,並且一些稍具實力的縣級主官也把在自己任期內實現「撤縣設市」作為追求的目標。撤縣設市之後,不僅僅是行政區域名字由「縣」向「市」的轉變,更有區域經濟發展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城市型經濟社會的轉變,成為「市」之後實現從農業農村為主向工商業或者是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發展。
  • 「青吳嘉」三地全部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20年8月以來,中央文明辦按照城市自主申報、省級擇優推薦、中央部委審核、媒體集中公示、組織綜合測評、確定入選城市等評選辦法和程序,嚴謹規範組織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工作,嚴格依據參評城市2018、2019、2020年三年測評總成績排名,提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報中央文明委領導同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