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下轄四大縣級市,需要撤市設區嗎?

2021-03-02 江蘇城市論壇

蘇州目前的四個下轄市,名義上是縣級市,實際地位都早就不低於中等級別的地級市。經濟權限方面,除了國家硬性規定的東西,蘇州對各縣市從來就沒有壓制過。但是蘇州好像也沒能真正對它們進行統一規划過,蘇州市政府與幾個縣級市的關係,更類似於國外的聯邦制或者說是邦聯制。


張家港市,隸屬於,位於中國大陸東部,長江下遊南岸,東南與相連,南與、相鄰,西與接壤,北濱,與、隔江相望,總面積986.73平方千米,其中陸域面積777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95.67平方千米。張家港市原名沙洲,1986年9月撤銷沙洲縣,以境內天然良港張家港命名設立市。八十年代依靠蘇錫常地區最好的港口條件,發展成為蘇南的區域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一段時間裡,在秦振華的運籌下,建立了蘇南縣市很少見的大工業體系,而且成了兩個文明建設的典型,名聞全國。後來又建立了張家港保稅區,放眼全國,有保稅區的縣市有幾個?宣傳厲害的那一年裡,你到內地隨便一個小縣,都看見掛著學習張家港的橫幅標語。當年秦振華高明之處,是搶在國內產業過剩之前,替張家港打好了工業底子,張家港經驗的其中一條,是'負重前進'。什麼叫負重前進?說白了很簡單,就是向銀行大量貸款搞大工業體系,按照現在的利息看,當年的貸款利息是比較重的。可是好就好在當年還是短缺經濟,只要敢貸款,然後有一批能人好好幹,資本的升值速度可以快的驚人。當年宣傳張家港的時候,蘇南的其他縣市曾經譏笑張家港是空架子,為什麼這樣說?就是因為張家港當年是貸款發展的,就象現在的貸款買房一樣,傳統思想覺得不踏實,是借錢過日子,實際上張家港走的路是從銀行借了蛋,快速孵化出雞,雞又生出了蛋,再把蛋給還掉,真是一本萬利的好事情阿。如同早十年二十年,那些通過貸款方式購買了很多房子的人,儘管當時看來是很冒險很激進,背負大量銀行利息負擔很重,但是這些人到現在,估計已經是身價過億乃至更多的超級大富豪了。截至2018年,張家港市下轄8個鎮,另設有7個功能區 ,常住人口126.0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720.18億元。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21.60萬元,按平均匯率折3.26萬美元。2019年12月,張家港市位列《中國縣域經濟發展報告(2019)》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第三。

常熟市,簡稱虞,因"土壤膏沃,歲無水旱之災"得名"常熟",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常熟地處江南水鄉,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譽,是吳文化發祥地之一。常熟位於江蘇省南部,是由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常熟市位於中國縣域經濟、文化、金融、商貿、會展和航運中心城市的前列。常熟市東北瀕長江,東南鄰太倉,南接崑山市、蘇州市相城區,西連江陰市、無錫市錫山區,西北與張家港市接壤。常熟下轄8鎮、6街道,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境內地勢低平、水網交織,地處溫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常熟文化屬吳越文化,常熟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常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際花園城市 、國家生態市、全球首批國際溼地城市。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遊區為5A級旅遊景區。常熟市是歷史文化名城,省內計劃單列市,蘇州第二行政中心,國內最大的服裝市場常熟招商城,縣級市裡全國第一個園林城市。光上面這些名片,常熟的地位就已經很明顯。常熟歷史上,有句話叫'稻常熟,書常讀',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物質文明精神文明雙豐收。改革開放四十年,年年都列進國內縣市前十名的有不少,但歷史文化名城只有常熟一個。常熟深厚的實力,不是這幾年才冒出來的,是富裕了一千多年了,從未長時間衰落過。常熟開發區,名義上是省級開發區,但是享受的待遇和國家開發區一樣,可能是蘇州地區的國家級開發區太多了的原因,我們國家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名義上的級別和實際待遇並不一定相符。2019年以來,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太倉市,隸屬江蘇省,由蘇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口南岸。東瀕長江,與崇明區隔江相望,南臨上海市寶山區、嘉定區,西連崑山市,北接常熟市。全市總面積為823平方公裡,長江水域面積143.97平方公裡,陸地面積665.96平方公裡。轄1個街道、6個鎮和太倉港經濟開發區。太倉文化屬吳越文化,太倉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太倉,作為距離上海最近的城市,與上海長期以來形成的地域相近、人緣相親、經濟相融、語言文化相通的"同城效應"。太倉離上海近,成為上海的"後花園" 。太倉屬亞熱帶季風區,四季分明。太倉有金倉湖國家級風景區、弇山園 、沙溪古鎮等旅遊景點。太倉經濟總量雖不是特別大,但是人均水平很好。因為位於江蘇長江南岸最東端,剛被定為蘇南的樞紐港,要大力開發,可以說是機會無限。可能有朋友要問,蘇南港口條件最好的不是張家港嗎,為什麼現在要大力搞太倉港。很簡單,以前搞張家港是配合蘇南地區傳統工業'大進大出'的要求,張家港的地理位置在蘇南比較靠中間。現在隨著工業發展開始向'快進快出'轉變,太倉的地理位置更好,在國家配合三峽工程搞的長江口航道加深工程完工後,太倉港的條件更加優良。經濟實力上,太倉位居2013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科學發展百強縣市)第四位。2014年和2015年太倉穩居全國百強縣市第四名。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其中太倉市排名前十位。2019年1月9日,憑藉江南絲竹入選2018—2020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2019年,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11月,入選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十強縣。2019年12月,入選2019年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名單。


崑山,江蘇省轄縣級市,由蘇州市代管,自秦代置婁縣以來已有2200多年。崑山是"百戲之祖"崑曲的發源地。崑山文化屬吳越文化,崑山人屬江浙民系使用吳語。2010年9月,崑山與維也納、新加坡等五城市獲該年度聯合國人居獎。2016年1月,崑山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崑山,擁有國家級崑山開發區,擁有全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崑山出口加工區。崑山聚集了大量的臺資,臺灣人在崑山的聚集,事實上已經提高了崑山的地位。臺灣銀行到大陸開設辦事處,第一批是上海和崑山,這都可以體現崑山的實際地位,在國家這個層次,崑山的重要性早就超過了很多地級市,他的經濟權限早就相當高。2018年,崑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832.06億元。2019年,崑山先後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2019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2019年全國綜合經濟競爭力排名第一。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排名第一。

從上面的介紹來看,蘇州這下轄四大縣級市,可謂是經濟上的四大金剛,其經濟總量之和要佔整個大蘇州經濟總量(GDP)的一半以上。而蘇州的主城區的幾個區域,園區新區姑蘇區吳中相城吳江區等,經濟總量佔大蘇州經濟總量的另一半左右。

北上廣深為首,成都重慶武漢杭州南京等大城市,其經濟實力的分布都是遵循相同的規律,即是從市中心往外走,基本上都是經濟實力遞減。蘇州卻不是這樣,大蘇州是一個城市群,主城區經濟實力並不是最強的,反而是距離市區比較遠的下轄四個縣級市經濟實力更強!蘇州沒有統一的市中心,而是多個強的區域中心並列而存在著。也就是說,蘇州市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均衡,每個區域都很厲害,蘇州各區GDP數字不存在嚴重的兩級分化貧富不均的現象。這不是最好的經濟發展模式嗎?政府部門早就提出了要共同富裕,可以說經濟發展比較均衡的大蘇州市,已經很好的在踐行共同富裕的理念了。

發展的如此只好的蘇州,對於其下轄縣級市,需要撤市設區嗎?筆者認為,撤市設區不一定有利於各區經濟的協調發展。


以一線城市廣州為例,廣州市吞併增城從化花都番禺等幾個周邊的地級市(撤市設區)已經很多年了,實際上這些地區的發展水平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當然了這些城市併入廣州市後,房價確實提升的很快。增城和從化位置比較偏僻,人口導入乏力,花都的發展也非常一般,建設了很多年的廣州副中心的番禺,其經濟結構跟併入廣州之前也沒有硬來革命性的優化與提升。

再以蘇州的吳江區為例,吳江市併入蘇州成為蘇州的一個區以後,社保系統交通系統等長時間沒能及時融入蘇州主城區,至今其教育系統還是自成體系,吳江區的初中畢業生不能考蘇州市區的高中。而早就併入蘇州的吳縣,即現在的吳中區與相城區,也同樣面臨與蘇州主城區格格不入貌合神離的局面,吳中相城的教育跟吳江區類似,初中畢業生不能考蘇州市區的高中。這種所謂的撤市並區撤縣並區,意義到底有多大呢?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蘇州四個下轄縣級市保持現狀,對其經濟發展並無不利,因為四個縣級市的經濟發展,並不需要蘇州市政府的統一規劃,並不依賴於蘇州市政府的資金投入,他們自力更生就能發展的很好了!完全沒有撤市設區的必要性。(來源:知乎)

相關焦點

  • 撤區設市!從市轄區「降級」為縣級市,河南這縣級市應該是首例吧
    我們只聽說過「撤縣設市」、「撤縣設區」、「撤市設區」,縣變成縣級市、縣變成市轄區、縣級市變成市轄區,都是升級了。但是你聽說過「撤區設市」,市轄區變成縣級市嗎。還真有這樣一個例子,這就是舞鋼市。舞鋼市是一個縣級市,由河南省平頂山市代管,位於河南省中部,地處伏牛山東部餘脈與黃淮平原交接地帶。舞鋼市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8.3411億元,2017年則為138.4億元,在平頂山九個縣級行政區中排名第六。
  • 湖北「厲害」的縣級市,富裕程度超武漢,未來或將「撤市設區」
    如今湖北省內除了武漢的發展不錯,其他城市也都有了不小的進步,湖北「厲害」的縣級市,富裕程度遠超武漢,或將「撤市設區」。這便是宜都市了,屬湖北省直轄,是宜昌市代管的縣級市,宜都的實力還是很強的,是2016年度湖北省唯一的全國百強縣市,據相關數據顯示宜都的人均GDP 達到了17.42萬,而湖北發展最好的城市武漢人均GDP也只有15.48萬,當然了人均GDP除了看經濟實力跟居住人口也是有很大的關係的,武漢的居住人口多,人均GDP能達到15.48萬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 南昌市有個南昌縣,未來撤縣,是設縣級市,還是設市轄區?
    幽蘭鎮風景南昌縣作為南昌市的重要下轄區域,其城市發展對於南昌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南昌縣的未來是撤縣設區,還是撤縣建市,自然引起很多人的關注。早在2012年,南昌的政府工作計劃中就提出,將通過市域內整合城區和撤縣建區、建市加快南昌城市化步伐,通過市域外區劃調整,拓展南昌轄區範圍。其實,南昌市一直有意圖區劃調整,主要目的是將周邊個別縣撤縣建區劃入南昌城區,從而拉大城市框架。隨著南昌縣撤縣改市的提出,對南昌市版圖、經濟及整體區劃調整將有很大的影響。
  • 龍海市撤市設區、長泰縣撤縣設區!解讀撤縣(市)設區有什麼好處?
    關於龍海市、長泰縣撤縣(市)設區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漳政〔2020〕10號)收悉。下轄2個區、8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全市常住人口516萬人。2019年,漳州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741.83億元。一直以來,漳州市市轄區偏小,比較影響城市的發展壯大,而此次撤縣(市)設區,將極大地擴展了漳州市的發展空間,為漳州市城市壯大提供了動力,也有利於在閩南地區廈漳泉城市群實現區域平衡發展。
  • 蘇州撤市設區還會遠嗎?會不會進行一系列的完美整合?
    安微蕪湖已經開始撤縣設區,而且一撤就是兩個縣,蘇州撤市設區還會遠嗎?能撤幾個?先探討一下撤市設區與區區合併、1,姑蘇區是幹年古城為保留區,相城與虎丘合併為一個區;2,吳中區與吳江合併為一個區。3,園區可單獨設區。4,常熟與張家港土地面積較大,兩個縣級市可以單獨設區。
  • 我的地位,取決於能否全部撤縣設區|被質疑中心城區不強的蘇州
    我的地位,取決於能否全部撤縣設區 | 被質疑中心城區不強的蘇州!一種觀點認為,幾個下轄縣級市根本和蘇州沒什麼關係,只是宏觀為了方便管理掛在蘇州下面而已,所以統計gdp的時候一起核算了,這也是為什麼蘇州的城市建設,科教文衛水平看起來與其龐大的GDP規模不相匹配的原因……
  • 蘇州一「受寵」縣市,蘇錫常城際鐵路正在規劃,有望「撤市設區」
    蘇州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就連其手下的許多縣級市都有很高的經濟水平,達到了地級市的水準。而這裡的經濟也大都是手下的縣級市所提供的,其中許多地級市已經達到了千億的水準,甚至有的超過4000億,現如今已久有大多的地級市無法達到這樣的水準。
  • 瀋陽下轄的2縣1市,誰會是第一個撤縣設區的?
    瀋陽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共和國裝備部」,是東北最大的城市,全市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294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常住人口831.6萬人。今天我們來聊聊其下轄的2縣1市,看看它們誰會是下一個撤縣設區的。
  • 【河南洛陽】孟津縣、偃師市規劃設立撤縣(市)設區
    近日,河南省孟津縣政府文件《關於提請審議孟津縣行政區劃調整事宜的議案》中,顯示撤銷吉利區、孟津縣,合併設立市轄孟津區
  • 這個國家級貧困區罕見逆向申報「撤區設市」,怎麼回事?
    【文/觀察者網 朱敏潔】一個國家級貧困區罕見逆向申報「撤區設市」後,隨後又悄無聲息,怎麼回事?最近,媒體刊發了一篇題為「給撤區設市的『逆向申報』一個嘗試的機會」的文章。起因是雲南省昆明市東川區不久前公開放出「撤區設市」消息:從昆明市轄區「降級」為縣級市。
  • 為什麼宜春的代管縣級市對宜春沒太多認同感?
    地級市與其下轄代管縣級市,有這種心結的地方還是有不少的。甚至有些縣級市已經設區了,當地市民的認同感仍然不是很強。比如:佛山與下轄的順德區、南海區,設區之前的順德、南海都是廣東四小虎之一。泉州與下轄的晉江市,晉江市的經濟總量好像比主城區還要高。蘇州與下轄的崑山等縣級市,蘇州管轄的崑山、常熟、張家港等幾個縣級市,是全國百強縣的前幾位。
  • 近年來,我國設立或撤銷了哪些縣級市,為何各地熱衷於撤縣設市?
    一直以來,「撤縣設市」是網絡上以及人們的現實生活中永遠關注的話題,並且一些稍具實力的縣級主官也把在自己任期內實現「撤縣設市」作為追求的目標。撤縣設市之後,不僅僅是行政區域名字由「縣」向「市」的轉變,更有區域經濟發展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城市型經濟社會的轉變,成為「市」之後實現從農業農村為主向工商業或者是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發展。
  • 續普蘭店區後,大連下轄的1縣2市,誰會是下一個撤縣設區的?
    2015年10月,撤銷縣級普蘭店市,設立大連市普蘭店區,目前全市下轄7個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那麼你覺得誰會是續普蘭店區後,誰會是下一個撤縣設區的呢?長海,又稱長山群島,是中國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全縣共由252個海島組成,為大連地區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區域。我國八大群島之一,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全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
  • 中國唯一一個沒有縣級市的地方,七個地級城市,一個縣級市都沒有
    近兩年,我國開始了撤縣設市的大浪潮,2018年已經有11個縣成功撤縣設市了,但是全國範圍內,縣級市的數量還是比較少的,對於這個地方來說,一個縣級市都沒有,這就是西藏。西藏下轄6個地級市、1個地區,分別是拉薩市、日喀則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區。這七個地級城市下轄的行政區只有市轄區和縣,沒有縣級市。1、拉薩市,下轄三個市轄區、五個縣,分別是城關區、堆龍德慶區、達孜區、林周縣、尼木縣、當雄縣、曲水縣、墨竹工卡縣,沒有縣級市。
  • 2021年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示意圖,涉七地級十縣級:鳳翔撤縣設區、橫縣撤縣設橫州市、龍海撤市設區、沙縣撤縣設沙縣區……
    一、鳳翔撤縣設區  鳳翔古稱雍,是周、秦發祥之地、嬴秦創霸之區、華夏九州之一。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簫的華山隱士蕭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鳳翔歷史悠久,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秦始皇加冕、蘇軾初仕之地。
  • 蘇州一縣市,交通十分便利,城內底蘊十足,未來或將「撤市設區」
    這也又一次地證明了,蘇州不論是在之前,還是在現在都是有著很不錯發展的。在蘇州的管轄之下,太倉市的發展也是十分不錯的,此處作為蘇州的代管縣市,在不久的未來,或將是能夠有大發展的。這裡不光交通發達,城內區位也是十分不錯的,在長期的發展中,該城市或將是可以得到一定不錯發展的。
  • 城市不斷擴容,「縣級市」變成了一個「區」,對此,該怎麼看
    的確,現如今一些地級市進行了「擴容」,將原本代管的縣級市變成自己下轄的一個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撤市設區」。比如,6月19日,四川新澤縣撤銷,設立成都市新澤區。6月23日,河北邢臺市一舉撤銷三縣、新設兩區。另外,之前江蘇鹽城撤銷大豐市,設立大豐區。而江蘇南通,也撤銷港閘區,併入崇川區管理;與此同時,還撤銷了海門市,設立了南通海門區。很多小夥伴,對此有所疑問。為何好好的一個縣級市,要被撤銷變為一個區,這到底是「升了」、還是「降了」呢!
  • 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
    溫州目前有4個市轄區,在將來的發展中,增加市區的面積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很多人看來,溫州的三個縣級市中的瑞安市就是浙江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或將成為溫州新市區。瑞安市是溫州代管的一個縣級市,在1987年,這裡實現「撤縣設市」,在溫州周邊的各個縣市中,瑞安與溫州的市區接壤便是它實現「撤縣設區」的一個最大的優勢。在2001年,瑞安市中的兩個鎮就被劃分到了溫州的甌海區,塘下鎮也是溫州都市圈的核心建設區域之一,2011年,設立塘下新區,實現了區鎮合一辦公。
  • 海門撤縣設區引發思考:城市為何競逐「無縣時代」?
    加上港閘區和崇川區合併而成的「新崇川」,南通市轄區「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形成:崇川區、通州區、海門區,並下轄如東縣以及如皋、啟東、海安3個縣級市。2000年,南京撤銷江寧縣,設立南京市江寧區;2002年,南京進行「四區縣並二」的區劃調整,成立南京浦口區與六合區;2013年,南京再次迎來大規模調整,這一年,南京撤秦淮區、白下區,設新的秦淮區,撤鼓樓區、下關區設新的鼓樓區,高淳與溧水撤縣設區。此後南京下轄區域再無縣。  蘇州也經歷過幾次「排列組合」。
  • 合肥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一旦成功,將成市區一員「猛將」
    在合肥的周邊,還有四個縣和一個縣級市,如果合肥要擴展自己的市區,那麼就可以先從周邊的縣市開始,而巢湖市作為合肥唯一一個縣級市,自然也是很多人心中有望「撤市設區」的縣市。合肥如果要增加市區數量的話,巢湖市就是一個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