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一個人將800元當成8元支付給對方,尚可理解,無非就是一時糊塗。但當一群人前赴後繼地將800元當成8元支付給對方時,我們就難免驚詫了!難道真有什麼魔咒控制了這些人嗎?還是有什麼難以名狀的怪圈在作祟。而且這詭異的一幕都是發生在微信支付上。
日前,鄭州的哥陳師傅通過FM1041尋找兩位乘車的乘客。陳師傅稱,12月15日晚8點左右,兩名乘客(一男一女)一起從長江路打車到鄭密路一酒店,下車時微信支付8元車費,卻錯付成800元,但是陳師傅找不到乘客的任何資料,於是,想通過媒體幫忙,大家一起尋找!希望把乘客多付的792元還給他們。身在鄭州的你,也希望能留意一下身邊的人,幫陳師傅找找這位「糊塗」的乘客吧!
這位「糊塗」的乘客無疑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在鄭州遇上了好心的陳師傅。自己多付的792元錢還能失而復得。而同樣遭遇的田寶友老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2019年8月6日,田寶友老人到瀋陽看病,到瀋陽後,田寶友打車去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下車時,同樣使用微信支付8元車費。讓人驚奇的是,田寶友老人和上述的鄭州乘客一樣,不經意間支付了800元的車費。但田寶友老人卻沒能遇到一個追著他還錢的好司機。任憑他怎麼和的哥聯繫,的哥就是不照面,而且拒絕溝通。
兩起錯付800元的事情,詭異的並不是多付的792元錢能不能追回!而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將800元當成8元支付給地方?這中間到底有什麼玄機呢?如果你網上搜索一下類似「玄異」事件,你會發現將800當成8元支付的遠非這兩位乘客,而是一大串。
2019年5月初,有一位女乘客在湖北孝感保麗廣場乘坐計程車到灣流匯。下車時,計價器顯示計費為8元錢。這位女乘客同樣用微信支付了打的費,之後便匆忙下了車。不一會兒,的哥羅克波的手機收到收款信息。當他看見收款金額後,大吃一驚,付款金額顯示為800元。「我還以為是自己看錯了,但仔細核對後,的確是乘客付錯了錢。」羅克波沒有遲疑,趕緊下車尋找乘客。還好,該名女乘客沒有走遠。羅克波快步跑上前,把手機多付款的事向乘客說明。並退還了多餘的792元。這位女乘客無疑也是幸運的。
時光進行到了2019年6月份,安徽合肥。計程車駕駛員葛義強在所載乘客下車後,赫然發現自己的微信帳號一下子多了800元,仔細查看後發現,是剛才下車的乘客將8元錯付成了800元。這事同樣是微信支付幹的。
年近50歲的葛義強,不知道如何聯繫乘客,趕緊給公司客服打電話。「乘客是從雙崗到市府廣場,我沒有乘客的電話,沒法聯繫她。」公司客服人員建議葛義強看看微信留言,乘客也許會給他留言。掛了電話後,葛義強利用空閒時間查看手機。沒多久,葛義強就等到了乘客的留言,葛義強按照留言裡的電話號碼,立刻給乘客回了電話,加了微信,將多出的 792元退還給了乘客。
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君子好財取之有道!但即便如此,像錯將800元當成8元支付的這種糊塗事,還是不發生的為好。而且事件多發生在微信支付上,更值得我們警惕。除了個人原因外,和軟體操作界面也是有一定關係的。落鳧君在此提醒各位:謹慎使用電子支付,支付帳單時,要核對好金額,以免支付錯誤,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