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方寸天地 閱盡大千世界(高峰之路)

2020-12-25 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儘快步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新階段,這不僅是讀者和市場對網絡文學的新期待,也是網絡文學自身發展的要求

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一再為網絡文學走出類型化困境起到破冰船與開山斧的作用

在這個需要史詩而且正在創造史詩的時代,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回應現實關切,肩負時代使命,不僅是網絡作家,也是所有文藝工作者攀登高峰、打造精品的有為之道

網絡文學經過20餘年高速發展,產生大量作者和讀者,催生豐富的文學類型。資料表明,當前中國網絡文學用戶高達4億,註冊作者1400多萬,作品日更字數超過2億。就其發展態勢而言,不少熱點和亮點將會留下足跡,其中包括政策引領強勁有力、創作隊伍持續壯大、現實題材風生水起、「網文出海」千帆競發、產業發展蓬勃興旺、研究評論發力跟進。但伴隨其高速發展也產生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創作質量參差不齊、類型固化問題突出,網絡文學發展遇到創作瓶頸。

如何突破創作瓶頸,提高創作質量,貢獻更多精品,「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當是制勝之道。只有貼近時代和人民,獲取新的時代生活經驗,網絡文學創作才有望繼續迸發活力。

網絡文學亟待突破瓶頸

在網絡文學發展過程中,類型小說做出重大貢獻:製造大眾文化熱點、開創付費閱讀機制、探路粉絲經濟模式、打造文學文化產業鏈、培育創意產業新業態等。尤其是在網絡文學市場化初期,類型小說因題材鮮活、想像豐富、定位精準,點擊率一路飆升,藉助數位化新媒體技術優勢為網絡文學崛起賺到「第一桶金」。

但唯點擊量的類型化量化標準並不可取。文學網站根據市場原則「鎖定目標人群」「精準配製作品」,一些市場關注度高的類型脫穎而出,一些小眾類型卻很難突破重圍。長此以往,不僅會損害網絡文學題材多樣性和內容豐富性,而且會挫傷作者創新精神和藝術個性。此外,每日大量文字的更新壓力,使一些網絡作家不惜在作品中「注水」,導致作品結構鬆散、語言淺白、思想貧乏。與此同時,一些格調不高的作品也在損害網絡文學聲譽。

應當說,經過20餘年高速發展,網絡文學在「數量」上已製造諸多傳奇,但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於提高質量。儘快步入提質增效、轉型升級新階段,這不僅是讀者和市場對網絡文學的新期待,也是網絡文學自身發展的要求。一方面,經過20餘年培養與積累,讀者對網絡文學的審美需求早已今非昔比,但目前網絡文學精品率尚低,雷同重複的類型書寫也使讀者產生審美疲勞,這與網絡文學巨大閱讀需求明顯不相匹配。另一方面,作為「全產權運營」前端環節,網絡文學優質IP資源呈現供不應求之勢,市場對網絡文學精品的期待更為強烈。淨化文學生態,突破創作瓶頸,打造更多網絡文學精品,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系統工程。

以精品網文奉獻受眾

「天意君須會,人間要好詩。」不少有識之士呼籲網絡作家跳出「玄幻魔圈」和「修真密室」,走向現實題材的廣闊天地,到轟轟烈烈的現實生活中去創造精品、攀登高峰。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現實題材創作呈風生水起之勢。阿耐的《大江東去》《歡樂頌》《都挺好》、齊橙的《大國重工》《工業霸主》《材料帝國》等作品,既以敏銳現實關切把握時代脈動,又保留網絡文學活潑生動文風。何常在的《浩蕩》謳歌改革開放大潮中創業者的傳奇人生,舞清影的《明月度關山》深情關切山區支教青年與農村留守兒童,滕肖瀾的《乘風》聚焦現代民用機場兩代民航人的內心世界……眾多作品中追夢人奔跑的身影和幸福的笑容,生動展現人民生活美好前景和民族復興光明未來。這些有根底有生氣的作品突出體現網絡作家的歷史責任感和時代擔當精神,體現網絡作家對精品化的自覺追求。

現實題材成為網絡文學創作亮點,固然與政策引領、作協倡導以及網站策劃等因素有關,更重要的還是網絡文學自身發展與變革的必然結果。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一再為網絡文學走出類型化困境起到破冰船與開山斧的作用。為突破陳陳相因、套路連連的困局,大批成熟網絡作家放下得心應手的類型化書寫,移師現實題材領域,改進藝術創作觀念和審美價值取向,從創作方法上進行戰略性調整。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創作者不僅能夠體會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式的創作自由,而且更容易進入激情飛揚、靈感四射的創作狀態,這使網絡文學總體藝術水準明顯提升,思想內涵不斷深化。對網絡文學來說,積極投身現實題材創作是突破發展瓶頸的有益探索,是因應時變守正創新的必然選擇。

類型化寫作需要新的時代生活經驗來激發活力。當今中國正處於歷史性偉大變革時期,正上演波瀾壯闊的時代活劇。「國家蓬勃發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歡樂憂傷,構成了氣象萬千的生活景象,充滿著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著激昂跳動的樂章,展現出色彩斑斕的畫面。」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當前網絡現實題材所以出現爆款,與其說是作家在創造和描繪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不如說是時代生活經驗催促和引領網絡作家轉向社會現實。

大千世界是創作真正源泉

有人說是網絡文學作家創造了「網文時代」,但我們要說是這個偉大時代創造了眾多順勢而為的網絡作家。的確,眾多優秀作品的誕生離不開作家奇思妙想和所感所悟,但作家們的創作主題和創新靈感,無不與現實生活的啟示和時代活劇的激發有千絲萬縷的關聯。不必說那些成功的現實題材作品,即便那些看似無關現實的類型網絡文學,如果不從現實生活中吸納營養知識,醉心於噱頭或乞靈於套路,或能走紅一時,或可博人一笑,但註定與撼動人心、經久不衰的文學經典無緣。

偉大作品離不開作家對其時代的深刻體察和忠實記錄。馬克思稱讚巴爾扎克「用詩情畫意的鏡子反映了整整一個時代」。列寧稱託爾斯泰為「俄國革命的鏡子」,他創作出「無與倫比的俄國生活的圖畫」。毛澤東同志稱《紅樓夢》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不僅要當作小說看,而且要當作歷史看。習近平同志認為,一切轟動當時、傳之後世的文藝作品,反映的都是時代要求和人民心聲。

說到底,只有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才是文藝創新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哀民生」的屈原和「憂黎元」的杜甫,因為有上下求索的「傳世之心」,才會有紮根人心的「傳世之作」。重「實錄」的司馬遷和「不穿鑿」的曹雪芹,因有「究天人之際」的慧眼,才有「通古今之變」的文章。對此,強調「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陸遊有一絕妙總結:「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鏤虛空,君詩妙處吾能識,盡在山程水驛中。」他主張作家走出書齋,投身自然,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去感受激情、尋找詩意、擁抱靈感。對於遭遇類型化困境的網絡文學來說,走出幻想天地,閱盡現實世界,理應是突破創作瓶頸的最佳路徑。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人民的需要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任何脫離社會生活的作品都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必然營造不出蓬勃生機和澎湃氣象。任何遠離時代精神的創作,無論形式上多麼靈巧,也都將是缺乏詩意的閒言碎語,註定與審美吸引力和藝術感染力無緣。創作更多文學精品,需要作者將仰望星空的豐富想像力與腳踏實地的現實生活體驗緊密結合。波瀾壯闊的時代風雲、五味雜陳的人間生活,這些盛演不衰的活劇才是創作真正的不竭源泉。網絡作家完全可以將天馬行空般的才華和鮮活筋道的語言結合起來,把現實生活描寫得精彩紛呈、趣味盎然。說到底,文學作品的優劣成敗要通過作家對歷史、時代、社會、生活、人物等方方面面的把握來體現。在這個需要史詩而且正在創造史詩的時代,走出方寸天地,閱盡大千世界,回應現實關切,肩負時代使命,不僅是網絡作家,也是所有文藝工作者攀登高峰、打造精品的有為之道。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製圖:張丹峰

圖片來源:人民視覺

相關焦點

  • 郵總推出 《方寸天地 郵票上的中國世界遺產》遺產地郵局免費蓋戳!
    集郵者公眾號 收藏愛好者的聚集地 因為有你,所以精彩 JYZ註:郵總推出《方寸天地—郵票上的中國世界遺產》憑此產品可到郵票圖稿相應的
  • 周恆:方寸之間天地寬
    既有時代精神,又有個人風貌,使其方寸之間給人以天寬地闊意趣無限之感。《印經》中云:論印不於刀而於書,猶論字不以鋒而以骨。刀非無妙,然必胸中先有書法,乃能迎刃而解。周恆有深厚的書法和繪畫功底,他的工筆畫構圖獨特巧妙,筆墨細膩精緻,色彩斑斕富麗,突顯著蓬勃的新時代氣息和藝術個性。任何藝術都有相同之處,藝術的原理和內涵是一致的。
  • 贏商專訪 | 閱己書屋申毅:閱盡人生 閱盡書香的繁華
    打造高端品牌,營造書香人生,閱人閱己閱萬物。本次贏商網獨家專訪閱己書屋總經理申毅,帶你走進閱己書屋的瑰麗世界。   在曲江管委會的鼎立支持下,閱己書屋傾情問世,全方位打造一個複合型閱讀空間。閱己書屋總經理申總在接受贏商網專訪時,對品牌的感慨溢於言表。閱己書屋能夠取得今日輝煌成就,贏得社會廣泛關注,離不開政府政策扶持與積極引導,有了曲江管委會的大力扶持,為書香之城的建設,以及閱己書店的順利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申總看來,閱己書屋就是消費者生活休閒的絕佳選擇。
  • 【文化名人看廣東】蔡照波:方寸之中有天地 做新聞應存大愛之心
    在蔡照波看來,做新聞應存有大愛之心,盡社會責任做一些推動社會更加完善的事,這就是「電視人」的初心。  方寸之中有天地 電視與篆刻相互滲透  數十載風雨新聞路,蔡照波見證了廣播電視新聞行業的變化和成長,也見證了廣東經濟、文化的變遷。  蔡照波是西泠印社社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早年師從古文字學家商承祚學習篆刻,研修古文字。如今,蔡照波在中山大學新華學院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任院長、教授,教學生書畫藝術及網絡新聞傳播。
  • 走出自我小天地(作文素材)
    在08年大地震中,無數青年人走出自己的小格子,伸出雙手,獻出愛心,讓愛與溫暖湧流汶川震撼世界;在防控甲流時,每一位中國人為了他人的安全嚴格的遵守規定,保護整個社會大家庭;在海地地震後,各國援助紛紛到達,各國的人民在此用愛張起一張溫暖的大篷,走出了自己的世界,讓愛湧流全球。愛無邊,世界無邊,走出自己的世界溫暖身邊的他。     走出自我小天地,創造美好新天地。
  • 方寸天地見功夫!微拍堂尋寶天下對話石雕工美大師梅昌強!
    「方寸大天地,紋絲見功夫。」在青田石雕中,印鈕雕刻算是小眾流派。作為印石文化的分支,當代的印鈕雕刻匠人大膽賦予了個人創意,使鈕式逐漸脫離傳統造型,樸茂、清靈、流暢、莊重……各類風格齊聚,在盈盈方寸之間盡顯風流。微拍堂本次《尋寶天下》欄目,即是對話石雕大師,展示印鈕雕刻技藝。
  • VS歐米茄海馬世界時地球圖腕錶,於方寸之間伴您開啟環球之旅
    VS歐米茄海馬世界時腕錶,腕錶直徑:43MM×13MM,搭載復刻8938自動機械機芯,一款可以戴著環遊世界的世界時腕錶,雷射燒蝕藍色海洋,陸地浮雕勾勒,地球團雕刻精細完美,24小時hesalite水晶環。遼闊世界盡在掌握,於方寸之間伴您開啟環球之旅!
  • 賞析| 品位方寸大千①漫談篆刻
    美術報特邀請上海書畫出版社副編審楊勇,在本報開設「品味·方寸大千」專欄,力圖在對歷代印章梳理的前提下,關注實用與審美之間的相互關係,實用印章與篆刻藝術的內在關聯;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去分析印章的文字、筆畫等,引導大家發現篆刻藝術之美,進而慢慢地欣賞、品咂。  本期,我們從李剛田對中國篆刻史的簡要梳理,開啟欣賞篆刻藝術美之旅。
  • 八旬郵戳設計師的「方寸」天地:印上65年「郵」事
    一枚枚封片戳靜靜散落在長方形尺寸不一的信封上,講述著很久遠很久遠的故事,構成了他獨有的「方寸」天地。  緣起一場蘇聯郵票展  他從「集郵者」華麗變身「設計家」  時光回到1956年的春天,正在青島19中學讀書的任懷平與郵票結下了最初的緣分。
  • 且看落魄少年如何凝無上聖體,令神魔俯首,引美人盡折腰!
    ▼▼點擊獲得百度閱讀特權▼▼第三部:《九域天尊》作者:上將司令簡介:十萬年前,大千位面爆發百族混戰,人族也未能倖免,慘烈的戰鬥致使大千位面秩序崩潰,天道坍塌,致使十萬年來無人能夠成神證道。▼▼點擊獲得百度閱讀特權▼▼第四部:《至尊神武》作者:射天狼簡介:無邊廣大的世界,層出不窮的天才,一介少年自微末崛起,踏破天路,敗盡群雄!從卑下的礦工,到至高無上的主宰;自朝不保夕,到永恆不滅!這是屬於至尊神武的傳奇!
  • 我心歸處是吾鄉丨閱盡世界,安家碧桂園
    無論世界有多大,過年都要回家。「三大廊道」鋪就浙中崛起之路,在這裡和城市一起實現金華夢。   每個全力以赴追求夢想的身影背後,都想有個家給他們支持。既來之,則安之。繼把夢想種在金東之後,他們把家也安在了這。   留學生娃莉雅來自烏克蘭,在浙江師範大學拿到了第二個碩士學位。
  • 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綜述
    2020年09月23日 09:0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巫美橋紅 編輯:潘曉明 山水秀美 生活甜美——桂林市走出具有特色的全面小康之路綜述
  • 閱盡千帆仍少年——丁輝 有你有我的影子
    #令人心動的offer2#年逾三十,孤身一人在大城市打拼,每每在早晚高峰擠地鐵上下班時實習之路開始了,丁輝來到了完全陌生的環境,新入職的同批實習生中,自己年紀最大,簡歷硬傷最多,但又有工作經驗並不是一張白紙,雖然能力不被看好沒有被賦予很高的期望但是也必須有相應年齡和經歷所承擔的更多的責任,同樣的考核題目也被更高標準的對待,和面試一樣,實習成績屢屢墊底。
  • 龍湖·春江天璽:一湖收天地,一宅閱人生
    龍湖·春江天璽:一湖收天地,一宅閱人生 2019-07-22 14:29 來源:浙江在線-住在杭州網 / 記者: / 編輯:張安陽
  • 寫作之路在哪裡,閱文的霸王條款到底會怎樣
    閱文集團換帥不到三天,卻因為「霸權合同」一事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新合同主要有以下幾點引起爭議:1、作者創作的書,直到作者死後50年,版權都歸閱文所有。2、作者和閱文不再是合作關係,而是受閱文委託創作的,著作權屬於閱文。3、如果作者的作品遭到侵權,打官司時由作者自己掏錢。
  • 來閱己書店 閱己閱人閱世界
    360度透明的落地窗,視野開闊而明亮,室內白色浪漫的設計風格,加上書架上藝術品點綴,仿佛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這裡就是最近開門營業的「閱己書屋」。  推門進去,一股濃厚的咖啡醇香撲鼻而來,濃烈的簡約藝術風情渲染著整個書吧。售賣圖書之外,他們的特色是咖啡與輕食。
  • 那些年的香港經典電影之二十,浮華閱盡市井人物演繹出絕代風華
    唯有閱盡世間浮華,經歷過世間的痛苦和磨難之後才會發現其實最美的生活就是——平淡的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走完餘生所有的路,再無波折,再無痛苦。李嘉欣 飾演:黃翠鳳1、《海上花》浮華夢盡,情愛怨恨交織,市井之人談市井之事。
  • 嘯語微言10|複雜的大千先生
    ——馬嘯複雜的大千先生凌晨讀此文《中國書法》2018第8期「獨家專訪」:《傅申揭秘張大千的摹古生涯》,對大千先生又多一份了解。大千先生身上幾乎集中了川人的一切優點:聰慧、機智、豪氣、勤奮、實幹……當然他也隱藏了川人的不少弊病,比如投機、狡黠……前者使他成為一代國藝大家(可能還是宗師),後者制約了他筆墨的深入。當然,與如今許多做文藝的人(包括我認識的幾個號稱藝術大家的川人)相比,他的修養、才情和人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