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長時間以來,農村和城市的教育資源不對等一直廣受社會爭議,而且教育差距越拉越大,均衡各地教育的呼聲更是不絕於耳,雖然經過多方努力和改革,當下的教育資源以及一些教育政策已經往農村區域傾斜,但即便當下已經普及中小學教育,身處其中的人們依然能看到城市和農村之間的鴻溝。
這些現象產生的結果從這些孩子的成績裡便能一窺究竟,那些在城市中就讀的孩子,數學、語文、英語在考試中能接近滿分或是拿到滿分的比比皆是,但在一些農村的小學中確實另一番天地,就拿區分度比較高的英語來說,總分100分的英語考卷能夠考到80分已經算是班級裡的佼佼者了,90分以上的真的很少。
就拿我小侄子航航的故事來講,航航在老家的農村小學上學,班裡40多名孩子,英語85,數學90,語文86的航航在班級裡排名第2,絕對是班級裡的尖子生,期末獎狀真的是拿到手軟,但平心而論,在他們小學裡如此華麗的成績放在城裡小學最多是中等,離尖子生還有很遠的距離。
語數英三門科目從小學到高中的12年間時刻佔據C位,分量有多重作為過來人大家心裡都有數,雖然在高中階段會理科和文科,但是語數英三門課仍是必考的,特別是像江蘇實行的高考模式,語數英三科按分算成績,剩下的科目按等級來算,這三門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其實在語數英三科中,一般認為語文是比較難拉開差距的,因為漢語作為國語,對於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講,分數差距不會被拉得太大,但即便是這樣,語文要接近滿分140分還是十分困難的。
數學則相對比較容易來開差距了,該科在不同人群中的差異性十分明顯,十分看重個人基礎和是否具一定的天賦,數學超級學霸和學渣成績從高考對比來看,拉五六十分甚至百分左右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最後的英語就是一門讓人道不盡說不明的學科,特別是在高考中,有些考生認為英語容易學,有的考生的英語就是在考試中拖後腿的存在,之所以會出現比較分化的現象就是因為不同的學生在最初接觸英語的基礎不同造成的,而這種現象在城市和農村的英語教育中特別的明顯,有些城市孩子在一些孩子還在學習ABC的時候就已經能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了,英語科目對他們來說就顯得簡單易學。
每年的高考,都有很多這樣的案例,那就是有的考生可能數學、理綜或者文綜極好,但是英語的成績太過於蹩腳,最終成績讓他與自己理想大學失之交臂,這樣的案例數之不盡,讓人惋惜。甚至有一些極端偏科的考生,數學能考到140分左右,而英語只有50-60分,最終連本科線都沒有達到。
此前,以某農村小學4年級學生的期末考試測評為例,可以看到全班9個學生,語文和數學科目可的及格率還是比較高的,語文達到了88.8%,數學也超過了77%,但是英語卻出現了讓人大跌眼鏡:0人及格,全軍覆沒,最高分55分,全班9名學生的英語平均分只有35.77分。
以上資料雖然不能全面反映農村小學的教育現狀,但事實卻讓我們警醒,此前有些人提議取消英語,就是因為在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下,英語科目勢必在城市和農村間形成兩種截然不同的局面,城市孩子依靠豐富的教育資源,不斷拉大與農村孩子的差距。
一些網友理性地認為:「不可能取消英語!」,因為英語在國際上是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特別是在未來,國家間的聯繫越來密切,英語還將長期處於比較高的地位,而且很多前沿的學術科研論文都是英文版的,對於未來個人的深造都是廣泛接觸的。
對於以上網友的觀點,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