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珊珊
編輯/小涵
小孩發育成長至一定年齡階段,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會格外注意自己的外貌,開始對自己的髮型,穿衣打扮格外在意。小女孩會表現得較小男孩更為明顯,上幼兒園時也更喜歡穿自己喜歡的衣服。
和媽媽照顧小孩的細緻周到相反,爸爸帶娃顯得更為隨性,經常隨著自己的想法和興趣花式帶娃。
珊珊媽媽的公司臨時有事,媽媽到外地出差去了,將女兒託付給爸爸照料。臨走前媽媽用心的教導孩子他爸,學會掌握珊珊每天的穿搭和造型,還把女孩子扎辮子的幾個不同方法,手把手的教給他了。
一天下午,爸爸帶著珊珊到商場購買日用品時,看著女兒的雙馬尾小辮子,爸爸靈機一動,女兒長得這麼可愛,且從來沒有留過短髮,說不定短髮還更好看,也更易於打理呢。
在購買日用品時,爸爸便順手買了把剪刀。這時小孩正犯困,迷迷糊糊的,說時遲那時快,爸爸自己動手拿起了剪刀,咔嚓一下剪掉了寶貝女兒左右兩邊的小辮子。
&34;的雙馬尾一剪掉,女兒秒變&34;,女兒後知後覺,習慣性要綁頭髮時,發現自己失去了長頭髮嚎啕大哭,情緒久久難以平復。
過路的人們看到這對父女又好奇又好笑,用手機拍照記錄下這一幕,並分享至公眾平臺,網友看完爸爸的舉動紛紛表示:&34;
小孩雖然年齡尚小,但是同樣有自己的審美偏好。尤其對自身的造型和穿搭都很有個人的想法。爸爸媽媽在為小孩準備他們日常的穿衣打扮時,可以多徵求他們的建議。在小孩頭髮過長,需要修剪時,也可以多和他們溝通,穩定小孩的情緒。
理髮店嘈雜的聲音,嗡嗡作響的吹風機,和理髮師手中時刻揮舞著的剪刀,都會讓年齡尚小的小朋友們感到焦慮和緊張。
爸爸媽媽們在帶著小孩到理髮店修剪頭髮時,最好能提前準備好小孩喜歡的玩具,在他們情緒不穩定時,拿玩具逗樂,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平復其心情。
有些很有自己思想和看法的小孩,對髮型也都很有主見,一旦理髮師修剪的效果和自身喜好不相符,又或是覺得剪頭髮過程中,髮型變得很糟糕就容易哭鬧不止。
爸爸媽媽們可以在小孩還未理髮時,讓他們品嘗甜甜的糖果,甜味能帶給他們滿滿的好心情。
剪頭髮的時間段,部分小孩會因為對鋒利的物品,如剪刀,推子,刮刀等鋒利的物品產生本能抗拒,甚至會害怕驚慌,而大聲哭泣,亂叫亂動,使理髮進程難以繼續,此時小孩就很需要家長的擁抱來穩定情緒。爸爸媽媽們可以以輕拍肩膀的方式,多多安撫他們。
在小孩哭鬧狀況嚴重時,堅持理髮,剪刀等理髮用具尖銳很可能會誤傷,小孩稚嫩的皮膚尤其需要注意。正因為如此,在小孩哭鬧嚴重的,最好能和理髮師溝通,暫時停下休息,調整小孩狀態。
理髮是每個小孩日常都會接觸的狀況,對尖銳的物品感到恐懼和害怕也是正常小孩都會有的情緒。
家長可以幫助他們克服恐懼心理,以平常心態,平和情緒應對。家長完全可以尊重小孩的想法,在和理髮師確認髮型時,多參考小孩的建議。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