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學者:古亞洲都講希臘語,為何唯獨中國不講?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2020-12-17 騰訊網

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帶領馬其頓和希臘聯軍邁上了東徵之旅,經過十年的時間。亞歷山大殲滅了強大的波斯帝國,向東一直打到了中亞和印度,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亞歷山大死後,他的部將紛紛自立,瓜分了他的帝國,並建立了一系列講著希臘語的國家。因此從小亞細亞到遙遠的巴克特裡亞(阿富汗一代)希臘——馬其頓人建立了多個以希臘語為國語的國家,統治著成千上萬的亞洲人。

亞歷山大帝國雖然短暫,但是他所留下的遺產卻相當豐厚。由他部將所建立的塞琉古、託勒密等王國,皆維持了300年國祚。成千上萬的希臘商人、行政官員、教師、專門職業者以及僱傭兵紛紛湧入亞洲,從而,為新的希臘化文明,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當時,希臘人大多居住於城市的中心,周圍皆是被他們統治的土著居民。但是希臘文化很快便融合當地的土著文化,變成了一種全新的文化,也出現了大量傑出人物。比如撰寫《幾何原本》的歐幾裡得,第一個提出日心說的阿里斯塔克,第一個算出地球周長的艾拉託斯特尼以及古典時代最偉大的醫學家——蓋倫。

在當時,希臘語已經成為亞洲大部分地區最流行的語言。到處都有人吟誦著希臘人的詩篇。當時的西亞、中亞以及印度部分地區,希臘語幾乎成了通用語。而土著的達官顯貴們,也紛紛以學習希臘語以及希臘人的生活習慣為榮。

由於這段歷史是如此的輝煌,因此西方史學家將這種現象驕傲地稱為「希臘化時代。」古羅馬史學家普魯塔克曾驕傲地說:

波斯一代的年輕人從小就閱讀《荷馬史詩》,唱誦索福克勒斯和由裡皮德斯的悲劇詩,遠在印度的人們都在學習希臘語

根據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巴克特裡亞的稅務收據以及士兵軍餉帳本等資料顯示,在亞歷山大死後一個多世紀,希臘語一直是當地的日常官方用語。此外,希臘語還深深滲入到印度。古代印度孔雀帝國曾多次頒發政令,而這些法令大多會附有希臘文翻譯,明顯是為了照顧當地說希臘語的族群。

如今在中亞、印度等地,發掘出大量具有希臘風格的工藝品以及刻有希臘文的銘文,充分證明這個時代是存在的。例如今天阿富汗北部的提利亞特佩發現的貴族墓葬中,那些精美的殉葬品明顯來自於希臘藝術。

然而令現代西方學者困惑的是,古代中國似乎對於燦爛的希臘文化非常冷淡。中國人從不像其他亞洲人那樣對希臘文化著迷,也從不會講在西方人看來十分高貴的希臘語。當時漢朝開拓西域後,與位於巴特克利亞的希臘化國家——大夏、大宛、大月氏都發生過聯繫。但卻從未對希臘文化有任何興趣。

對此,有很多西方學者將此歸結於中國距離希臘太遠,而且亞歷山大也從未像徵服波斯那樣徵服中國。

不過最近有個叫盧卡斯.尼克爾的英國學者認為,中國秦朝的兵馬俑是在希臘工匠的指導下完成的,而這正是中國服膺於希臘文化的證據。在兵馬俑身上,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希臘藝術的痕跡。

同時,還有學者認為,中國人並非沒有學過希臘語,例如張騫帶回來的葡萄之所以呼作「putao」,是因為它的詞源是希臘語bótrus(一串葡萄),兩者發音的確很相似。

對於西方學者的看法,中國網友皆議論紛紛,認為他們是典型的「西方中心主義者」。首先,一些網友認為,古亞洲之所以接受希臘文化,是因為他們被馬其頓——希臘殖民者所徵服,其上層人士皆為希臘人或希臘的傀儡。實際這種政治形式和後來西方帝國主義在殖民地的形式有其曲同工之妙。亞洲人接受希臘文話,講希臘語,未必是因為喜歡和崇敬,而是為了生存。從希臘人聯想到後世的西方人,其霸道和無恥是一脈相承的。

其次,有網友認為,古代中國之所以無視希臘文化,並不是因為太遠,而是根本不屑一顧。從《漢書·西域傳》中看,當時漢朝對希臘化國家的了解,絕對比現代人想像中要深。甚至,漢朝人還知道亞歷山大大帝,只是漢朝人將他翻譯為烏弋山離。

對於希臘化國家的特點和文化,漢朝人也是知道的。希臘國家鑄造錢幣時,喜歡以其君長為頭像。比如《漢書西域傳》曾記載崇尚希臘文化的帕提亞帝國:

以銀為錢,錢如其王面,王死,輒更錢效王面焉。

而帕提亞國也確實如此。除此以外,漢朝還注意到烏弋山離國,也是「其錢獨文為人頭,幕為騎馬」,同樣將人物頭像鑄進錢幣。

此外,漢朝還知道希臘的某些神話。比如希臘人傳說,在地中海有種食人的美人魚,名為塞壬。而東漢使節甘英聽到此故事後,竟不敢履行自己出使羅馬帝國的使命。而此事也被記入了《後漢書》。

然而,漢朝對於希臘文化的記述也僅於此了,在他們看來,希臘文化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不過是一些奇技淫巧,並不值得學習。相反,漢朝對於希臘化國家的物產非常在意,因此無論是《漢書·西域傳》還是《後漢書·西域傳》都詳細記述了希臘化各國的物產。

而張騫等探險家之所以詳細記載這些物產,都是為了為後續漢軍徵服西域,降服諸希臘化國家做準備。

但對於希臘化國家的軍事實力,漢朝更是不屑一顧。對於帕提亞,漢朝評價為「兵弱」。此外,漢朝將中亞希臘化國家巴特克利亞稱為「大宛」,而對其評價也相當感人:

「其兵弱,畏戰。善賈市。」同樣也是兵弱。

其後,漢武帝看上了大宛國的汗血馬,不惜遠隔萬裡予以徵討,最終被漢軍殺得大敗。由此可見,希臘人雖然能對付一些亞洲土著,對付上大boss中國,只有歇菜的份。別說是塞琉古、託勒密這樣的君主,就算亞歷山大復活也只有給秦、漢送人頭。

此外,希臘化國家對漢朝也毫無文化優越感。漢武帝時,曾帶西域各國使臣到長安,其中包括一些希臘化國家,示以漢之廣大。這些國家看後竟大為驚駭,絲毫不見希臘式的倨傲。

至於兵馬俑,就更不可能是希臘人指導製作的。這是因為在兵馬俑身上,往往能看到作者暗中刻寫的地名和人名,比如有鹹陽、櫟陽、臨晉、安邑等,就是沒有看到外國工匠的名字或是地名。以秦法的嚴格,若真有希臘人指導製造兵馬俑,完全沒有理由不記載。說希臘人指導製造兵馬俑,簡直是荒謬可笑。

由此可見,漢朝無論是文化還是國家實力,都遠勝於希臘化各國。對於中國文化,希臘文化並無優越之處。希臘人雖然能在文化上徵服波斯人、中亞人,但對中國沒轍。中國不會講希臘語,兵馬俑更不會請希臘工匠?難道中國人就造不出兵馬俑。因此有人評價那些西方學者,收起你們的西方中心主義吧!

相關焦點

  • 西方學者:古亞洲都講希臘語,為何只中國不講?網友回復一針見血
    那時,希臘語已經成為亞洲大部分地區最流行的語言,流行到什麼程度呢?走在街道上可以看到到處都有人在吟誦希臘詩歌。當時,希臘語幾乎是西亞、中亞和印度部分地區的通用語。土著顯貴也為學習希臘語和希臘人的生活習慣感到自豪。
  • 西方學者:古代亞洲都講希臘語
    當時,希臘語已經成為亞洲大部分領域中最流行的語言,他有多受歡迎?走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到處都有人在吟唱希臘詩。當時,希臘語幾乎是通用語,西亞,中亞和印度的一部分。土著權貴們也為學習希臘語和希臘人習慣而自豪。一方面,他反映了希臘語的普及,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亞洲地區已經逐漸接受了希臘的文化。
  • 講現代希臘語的人還能聽懂多少古希臘語?
    現代希臘人能聽懂說的古希臘語嗎?古希臘人能聽懂現代希臘語嗎?講現代希臘語的人理解書面的古希臘語嗎?前兩個問題是假設的,需要時間旅行。對此小編對希臘語發音非常感興趣。從公元前800年左右到晚期,古希臘是希臘語的總稱。甚至包括拜佔庭或中世紀希臘語。在那期間發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引人注目的變化發生在科因希臘時期,到中期或末期,發音與現代希臘語相當相似。
  • 愛爾蘭人為何不講愛爾蘭語?
    有見識廣博的讀者會說,當然嘍,愛爾蘭人是凱爾特民族嘛,他們的母語就是屬於凱爾特語的愛爾蘭語,英語只是殖民者強加的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也對也不對。簡而言之,如果若干種語言時空距離遙遠,而它們之間的相似性系統而基礎,不可能是由於巧合或借用造成的,那按照邏輯判斷它們必定來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歷史比較語言學所做的,就是使用類似自然科學的演繹歸納的邏輯方法,一方面把這個共同祖先重建出來,另一方面講清楚是怎樣從共同祖先變為後代語言的。
  • 希臘語常用表達
    對不起,我不明白。A:Α , δε μιλάτε ελληνικά; 啊,你不會說希臘語嗎?B:Οχι ελληνικά . Ισπανικά . 我不是希臘人。我說西班牙語。A:Εγ δε μιλάω ισπανικά καθόλου . Αγγλικά; 我不說西班牙語。講英語麼?
  • 希臘神話到底講了什麼?
    中國人對希臘神話多少都有一些了解,知道一些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比如最高的神宙斯,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智慧和戰爭之神雅典娜,還知道阿克琉斯之踵等神話故事。但是對希臘神話的全貌不太了解。看來,不論中國還是西方在古代都是有很多禁忌的。希臘神話和羅馬神話有什麼不一樣呢?基本上除了名字不一樣,其他都一樣。這本書講希臘神話有哪些特點呢?
  • 神王宙斯為何立他的姐姐為神後?希臘神話故事中你所不知道的秘密
    希臘的這些神話故事,是不是顛覆了我們的傳統認知?我一直覺得希臘是個很神秘且神奇的國度,尤其是希臘的神話故事,認為古希臘人的智慧都比較含蓄婉約,沒想到竟然這麼腦洞大開!看到書名也許大家會發愣,這書不是講跟科學有關的內容嗎?怎麼會涉及到希臘神話呢?科學怎麼會跟神話有掛鈎呢?其實,我在打開這本書閱讀之前,也跟大家一樣,根本不會把科學和希臘神話關聯到一起。但是,閱讀之後,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的認知,只要閱讀過此書的人被顛覆認知的肯定也不止我一個。
  • 愛爾蘭人為何不講愛爾蘭語?_私家歷史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有見識廣博的讀者會說,當然嘍,愛爾蘭人是凱爾特民族嘛,他們的母語就是屬於凱爾特語的愛爾蘭語,英語只是殖民者強加的結果!真的是這樣嗎?       也對也不對。簡而言之,如果若干種語言時空距離遙遠,而它們之間的相似性系統而基礎,不可能是由於巧合或借用造成的,那按照邏輯判斷它們必定來源於一個共同的祖先。歷史比較語言學所做的,就是使用類似自然科學的演繹歸納的邏輯方法,一方面把這個共同祖先重建出來,另一方面講清楚是怎樣從共同祖先變為後代語言的。
  • 中國女明星的英文口語如何?女神們下足了功夫,網友評論一針見血
    佼佼者:是這些女神們,女明星裡倪妮,韓雪,湯唯,劉亦菲的英文都講得很不錯,不過不排除她們中有人有長期生活在海外的經歷。張靜初從10多年前就開始苦練英文,她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從中戲導演系大專班畢業之後她並不滿意自己的學歷,大概在2001年左右,她就開始學習英文,目的並不是為了演戲,而是為了考研。為此,她除了在外語學院上課,還專門新東方去學習。
  • 確定有拉丁語和希臘語的邊界嗎?
    希臘-羅馬的統一與新生的基督教的統一幾乎沒有多大區別。在大規模入侵之前不久,這種統一便出現分裂。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死後,他的兩個兒子將羅馬帝國按語言界限一分為二。西部講拉丁語,東部講希臘語,因為,即使在羅馬的全盛時期,希臘語也始終是帝國東部居民的口頭語言。當然傑出的精英人物會講兩種語言,但是西部的平民百姓都講拉丁語,東部的平民百姓都講希臘語。直到19世紀,395年時的分離仍把希臘隔離在西方之外。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6世紀時,查士丁尼曾短暫地再度徵服西方,之後東羅馬帝國變成拜佔庭帝國,在東地中海地區迅速發展。
  • 希臘語如何深刻影響了英文 | 全面解析
    進入英語數量最多的詞彙其實都是新造詞,用希臘語詞素來新造的,但之前不存在於希臘語中的單詞。然後這些詞又從拉丁文(或法語)借入了英語。例如,在醫學領域:拉丁文單詞,不論老詞還是新詞,都常用於解剖學。希臘語單詞,則用於疾病和專業名稱。
  • 古希臘是一種不同現代希臘語的語言,這是不正確的!
    荷馬詩歌,是非常古老的,大多數人都有翻譯問題,即使是古希臘的專家。希臘,不是專家,但我有強制性的古希臘課在小學和高中的時候,我可以說,它顯然是同一種語言,有很多單詞,我理解,因為他們都是相同的在現代希臘和一些時間,但不總是,我能理解詩句的意思,但是這是非常困難的,累人。
  • 開始學習希臘語吧
    --Nelson Mandela」   來希臘定居後,一直沒有真正下決心學習希臘語,一是畏難,二是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直到最近發現真的不學不行。     不會希臘語、僅靠英語雖然可以讓我們在這裡生活沒有大問題,但要真正融入當地,會希臘語還是關鍵。
  • 【聖經希臘文】Mounce聖經希臘文第一課希臘語
    Mounce的《聖經希臘文基礎》,讓後看到第一課有必要分享給我的學員,就照章全錄了一遍。因為教材翻譯者是按照臺灣國語翻譯的,某些詞彙跟我們的普通話不一樣,所以這裡我做了部分的修改以適應普通話閱讀的讀者。部分專有名詞參考自劉以煥《古希臘語言文字語法簡說》】第I課希臘語希臘語有段漫長而豐富的歷史,從主前十三世紀一路延伸到現在。
  • 希臘人說英語
    文/何元國  希臘人的母語當然是希臘語,英語對他們也是外語。一般年輕人在學校都學過英語,所以許多希臘人會說一些英語。但是,希臘人說英語可不那麼好懂。他們喜歡用希臘語的音來發英語的音。比如,英語的[p]和[ang]這兩個音希臘語都沒有,我的朋友姓龐,希臘人叫他[ban]+[g],聽起來像「半給」,原來希臘語沒有[p],只有[π](相當於[b])。
  • 希臘人稱希臘語為英語,土耳其語為雲南語,希臘語為阿拉伯語?
    希臘人的希臘名字是希臘語。它最初是指在塞西拉斯利亞的一個地區的居民,那裡曾住過阿基裡斯和他的跟班。這個地區和人民認為他們的名字來自海倫,丟卡利翁的兒子,大洪水的倖存者在希臘神話中,巴黎的仇人的美麗的妻子與情婦。
  • 「乾貨」希臘語自學指南
    此外,會說希臘語也是(在希臘)獲得歐盟長久居民身份和希臘國籍的必要條件,同時也是其他入籍條件如第7、第8條得以順利實現的暗含的前置條件。6. 申請人必須能說流利的希臘語。7. 申請人須在經濟和社會生活方面良好地融入希臘環境,具體考量條件包括:i. 了解希臘歷史。ii. 從事一定的職業或經濟活動,儘可能和希臘公民共同參與慈善和社會活動。iii.
  • 「中式英語」或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鮮語彙
    專家直言,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翻譯題」更難更多集納民間智慧的「中式英語」,或是講好「中國故事」的新鮮語彙■有些曾經被調侃的「中式英語」用詞,如add oil(加油)、lose face(丟臉)、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等,後來均已「驗明正身」,被收錄進入了
  • 古希臘語言與現代希臘語有什麼主要的區別?
    在將近三千年之後,在一個與所有已知世界都有很多接觸的國家,你不能期望語言保持不變。具體來說,荷馬詩歌是用最古老的希臘語寫成的,甚至超過3000年。現代讀者不認識許多單詞。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閱讀更多「最近」的文本,古典,希臘,拜佔庭等,單詞變得更加明顯。
  • 為什麼法國人很少到中國旅遊?法國人的回答,一針見血
    中國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充滿著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自然面貌和人土風情也是獨具特色,正因如此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有的外國遊客甚至會因為中國的某項成就或自己心中所牽掛的人捨不得離開中國。但是在大街上,各種各樣的外國人我們都隨處可見,唯獨法國人的身影卻十分罕見,這是什麼原因?是中國的風景不夠美,不夠吸引人嗎?於是一位美國人在網上發帖提問,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通過網友的評論,大致總結出以下三點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