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繫天下 教育報國 我院辦學前身中央戲劇學院影視藝術職業學院

2020-12-27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

心繫天下 教育報國

翟志海 挺進首都辦學校

2004年,精英集團與中央戲劇學院在北京合作舉辦的「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合作協議到期,雙方合作終止。翟志海不死心就這樣失去了在北京辦學的機會,慢慢在心中升騰出一個宏願:利用與「中戲」合作辦學的資源,在北京獨立申辦一所藝術類院校。從此開始了他的「追夢之旅」。經過近兩年的努力,終於在2006年2月北京市教委批准創辦「北京演藝專修學院」。

北京興學細考量

翟志海挺進首都申辦藝術類院校,除了消除與「中戲」終止合作之痛外,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他是在用長遠的目光謀劃精英教育布局。他認為:在石家莊一地辦學,受地域、規模製約,生源質量難求更高,師資力量不易強大。欲融合地緣優勢,必須北上;要打造一流學府,必須進京。北京乃我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信息中心,名校林立,名師濟濟,豐厚優質的教育資源是興辦教育的肥沃土壤。精英集團走向北京,兩地辦學,互為犄角,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發展後勁充盈。

翟志海進京辦學,如僅僅考慮的是地域問題,那一定看低了他。挺進北京辦學還有另外一個層面的考量:「基於社會上的需要和民營企業的責任」。他認為:2004年,我國藝術類專業錄取率還不到50%,一半學生不能進大學深造,有的復讀再考,有的進入藝術類機構打工,相當一部分進入北上廣創業、就業,成為「城市漂族」。這些人或多或少都會在心理上形成抹不去的陰影,甚至產生壓抑,出現迷茫,看不清人生的方向,這對同齡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增加一所藝術類學校,社會上就少一批「藝術落榜生」,不知道能撫平多少學子心靈的創傷。

是呀,當時沒有人知道,中國到底有多少熱愛文藝的青年。但不少人知道,北京有很多愛好文藝的「北漂」。在頤和園,曾出現過一個自發形成的「畫家村」,進而發展為有各種文藝青年的聚落,他們靠賣畫或上賓館演奏賺點錢維持清貧的生活,有錢時也可能小小地「揮霍」一下。沒錢時,好比從前形容的貧苦農民「吃了上頓沒下頓」。他們與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農民不同。他們熱愛文藝,視文藝為神聖,為之追求,甚至為之獻身。他們尋找到頤和園的廢墟做自己流浪的家,他們與頤和園的廢墟住在一起,體驗著自己心中的愛國情感。他們在月下聚集於頤和園的廢墟,在吉他的伴奏下唱起憂傷的歌,他們會淚流滿面,感覺自己猶如信仰藝術的聖徒。他們別無他求,只為了追求自己文藝的夢想。

有人認為他們聚集在頤和園是不安定因素,動用警力將他們驅散。他們便開始了真正的「北漂」生活,有人「漂」到朝陽區的一些倉庫裡,有人「漂」到北京香山形成新的聚落,有人「漂」到通州畫家村……他們基本上都是沒有上過大學的文藝青年,這些「北漂」有著對文藝非常深的甚至瘋狂的熱愛,他們的持久存在,其實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在結構上重科技而輕文藝的反映。

可是,由誰來思考和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但翟志海卻看到了機遇,想到了民辦教育的責任。他認為,民辦教育就是為了彌補中國教育的缺憾,滿足不同學子求學需要而誕生的。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從創辦之初就是為了莘莘學子求學需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能力為重點,以「學、練、演、做」為路徑,讓學生畢業後可直接走上工作崗位。

這所學院迄今仍屬於尚未盈利的院校,但翟志海卻認為,不是幹什麼都能掙錢。古人說失之東隅,得之桑榆。沒掙什麼錢,但交了朋友,也是收穫。是呀,不是幹什麼都能掙錢,不以掙錢為目的,只為需求不為回報,只為責任不為索取。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與情懷,這種情懷已經超越了「金錢」本身的價值,升華成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愛國情懷、一種超然境界、一種完美人格,讓人敬重,讓人感嘆!

翟志海(前排右七)與參加北京演藝專修學院慶典的嘉賓及藝術家們合影

專家治校聚名流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籌建初期,翟志海就開始考慮學校聘用什麼樣的人來掌舵、來管理?他認為,北京藝術名校、藝術名流居全國之首,激烈競爭程度可想而知,學校的生存、發展尤為重要。他當時給學校確定的基調是:「專家治校,名流執教」。他心目中的專家要具備兩個條件,既擔任過教學、也擔任過領導,教學上、管理上必須都是專家;同時還要高薪聘請業界有造詣、有學識、有經驗的教授、名人擔任專兼職教師。

基於以上考慮,翟志海對精英集團現有藝術類領導進行分析,最終鎖定原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梁伯龍。他認為:梁伯龍曾是中央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執教40多年,桃李滿天下,先後培養出鞏俐、陳寶國、夏雨、伍宇娟、史可、陳煒、金莉莉等許多優秀的表演藝術人才。特別是精英集團與中央戲劇學院合作辦學期間,曾擔任「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副院長,不僅認同民辦學校的管理理念,熟悉運行模式,有豐富的民辦學校管理經驗;而且品行好,責任心強,對精英集團有感情,是北京演藝專修學院最合適的院長人選。人員確定後,翟志海立即與梁伯龍溝通,並將自己的想法與梁教授進行了深入交流。梁伯龍聽後,在感謝翟志海信任的同時,答應願為精英教育盡微薄之力,力爭把學院辦好。

翟志海(右)與院長梁伯龍(中)、著名藝術家李保田(左)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成立之初,翟志海充分利用北京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陸續聘請了一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教授、專家學者和青年教師團隊。其中專任教師有:田正坤,學院表演系形體教授,原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形體教研室主任,著名演員姜文、李亞鵬的恩師;李月,表演系教授,原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表演教研室主任;魯祖力,學院表演系聲樂教授,著名歌唱家、聲樂教育家;楊維華,學院表演系教授、原北京空軍文工團話劇隊隊長;鬱玉岱,音樂理論教授,原首都師範大學音樂學院教務長;李光太,學院聲樂教授,原中央民族歌舞團一級演員、編導;張文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著名主任播音主持人;崔友榮,學院韓籍Hip Hop講師;尹海燕,學院韓籍爵士唱法講師;鄭有現,韓籍編曲講師;安根玉,韓籍爵士舞講師;雲大虎,爵士Breaking講師……

在學院「名人大講堂」,經常可以看到演藝界、學術界、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身影,經常可以傾聽他們精彩的演講。著名戲劇家歐陽山尊、著名戲劇教育家王永德、著名藝術教育家方堃、著名音樂家金鐵霖,著名導演張紀中、馮小剛,著名演員李保田、陳寶國、陳建斌、張光北、遊本昌、富大龍、李金鬥,著名歌唱家、優秀歌手戴玉強、楊鴻年、江濤、劉大成、周彥宏等都曾親臨北京演藝專修學院,與師生進行零距離交流,帶來演藝界最前沿信息,融入了德藝雙馨藝術家的高尚情操。這種思想啟迪、情感薰陶、精神傳承,給學生帶來的是認識上的共鳴、思想上的衝擊、精神上的激勵、心靈上的洗禮,其效果不言而喻。

這樣的師資陣容,在北京民辦學校是少有的,這反映出翟志海對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的重視,反映出他確定的「專家治校,名流執教」是認真的,不是說說而已,更不是掛在口頭上的口號。這裡更反映出的是翟志海把學校辦好的決心,只要為了學校的發展他就會不遺餘力、不計代價。翟志海這種做事風格就沒有辦不好的事情,其結果會令人震驚,令人敬佩,令人不可思議。這也是翟志海一次次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原因所在!

翟志海(左一)與院長梁伯龍(左二)著名導演張紀中(右二)

轉型發展順大勢

近年來,為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對民辦學校的發展政策歸納起來是:「把控總量,規範存量,提升質量」。其基本原則是:疏解、鼓勵、分類、嚴管。通過嚴格年檢評估制度,最終實現減量提質。在這樣的大背景、大趨勢下,北京演藝專修學院面臨新的選擇與挑戰。

北京演藝專修學院何去何從?向何方向發展?成了翟志海一段時間反覆琢磨的一個問題,他反覆研習北京市相關政策和相關領導的講話精神,與徐進財院長了解溝通學校相關情況,共同商討學校未來的發展方向。他認為,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經過十幾年發展,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社會口碑和運營模式,只有順應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相關政策,與北京首都功能匹配,相向發展,才能長治久安。漸漸在他大腦中形成了北京演藝專修學院未來發展思路。即:守住現有「陣地」,開拓新的「陣地」,延展辦學觸角,契合轉型發展趨勢和學校的定位,貼近社會、貼近市場、貼近實際、貼近需要,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職業教育和特色培訓,培養應用型人才。翟志海的發展思路得到了北京演藝專修學院領導班子的認可與擁護,普遍認為,「兩個陣地」齊發展,「四個貼近」迎轉型,是學校順應發展大勢的明智決策,是消除學校現有陣痛、突破瓶頸、常態發展的明智選擇,必將推動北京演藝專修學院的轉型發展。

近幾年,北京演藝專修學院遵照翟志海的發展理念,確定了轉型發展的兩大改革方向、四大改革目標、八大改革內容,積極推進現有模式改革,堅持以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職業人才為主,設置專業與行業、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方向一致,積極探索獨有的藝術設計公司運作模式,大力推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鼓勵成熟專業實行項目化運作,以真實的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實踐教學項目,實現「學中做,做中學」,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能力,推動「北演」現有專業調整和發展。

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教學實踐方面,建立協同育人機制,充分利用學校優越的人脈資源,拓寬每一位學生的藝術發展空間,提供外界學習交流機會,每年有大量學生參加央視及各地電視臺綜藝節目和綜藝晚會的演出,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星光大道、北京大學生藝術節、國際黑池舞蹈節、歌劇《圖蘭朵》、電影《山楂樹之戀》、電視劇《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鹿鼎記》、《太子妃升職記》、《新霍元甲》等都有北演學子星光璀璨的身影。學院先後培養出於朦朧、韓棟、潘辰、方小菲、餘辛、李茂、蒙玉麗、龔澤藝、李雙喜、謝大全、劉金金、王新宇等明星學子,如今一批批新生代藝苑人才競綻芳菲。

對北京演藝專修學院轉型發展取得的成就,翟志海在深感欣慰、給予鼓勵的同時,看到了未來發展趨勢。在北京演藝專修學院2018年戰略發展會上,翟志海面對「北演」領導班子成員,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他說:「轉型發展、整合線下培訓資源是今日學校生存與發展的需要,緊跟發展大勢是學校今後提振發展活力與增強發展後勁的大計。要充分利用龐大的網際網路資源,發展線上教育和線下培訓,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機構,做到線上與線下融合,實體與網絡並存,實現『雙輪驅動』,促進新舊『動能』轉換互補,突破發展『瓶頸』,增強發展活力和發展後勁。」

翟志海的目光總比別人超前一步,因為他知道,原地踏步就是倒退,跟不上形勢發展就會被淘汰,殘酷的競爭必須思維超前、眼光超前,順應發展大勢方可掌握主動。坐落在首都北京的學校,這一點顯得非常重要,這可能就是北京演藝專修學院成立十幾年來,能在北京民辦學校異常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之所在!

作者 |周春生

播音 | 桂迎春

相關焦點

  • 北巖的發展要從集團與中央戲劇學院……的合作開始
    【心繫世界,教育報國】翟志海去北京辦學校精英集團與中央戲劇學院聯合舉辦的「影視藝術職業學院」合作協議到期,合作終止。基於以上考慮,翟志海分析了精英集團現有的藝術領軍人物,最終鎖定了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原主任梁伯龍。他認為:梁伯龍曾經是中央戲劇學院的教授和導師,他已經管理和教書40多年了,他培養了鞏俐、陳寶國、夏雨、伍宇娟、史可、陳煒、金莉莉等許多優秀演藝人才。
  • 中央戲劇學院: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世界著名藝術院校!
    校園介紹 中央戲劇學院(The Central Academy Of Drama),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教育部直屬院校,中國戲劇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和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
  • 中央戲劇學院2021年部分專業取消校考!
    戲劇影視文學專業、戲劇學專業、戲劇教育專業、藝術管理專業:按普通類專業招生,執行計劃招生的生源省份普通類專業相應批次錄取規則,不設藝術類專業校考。具體報名時間、考試時間、考試科目等要求詳見後續發布的《中央戲劇學院2021年本科招生簡章》。
  • 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本科招生情況介紹
    2020年我院本科共有表演、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藝術管理7個專業,24個招考方向面向全國招生,本科招生計劃575人,與上一年度基本持平。第一,我院表演系繼續與英國倫敦金融城市政廳音樂與戲劇學院合作開展雙學位校際交流項目。
  •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繼續教育培訓部簡介
    廣東舞蹈戲劇職業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全日制高職藝術院校,由廣東省教育廳管理,廣東省教育廳與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建。學院前身有創辦於1958年的原廣東粵劇學校、創辦於1959年的原廣東舞蹈學校和原廣東文化藝術成人中專學校等,學院的成立填補了我省戲劇表演、舞蹈表演、舞臺美術在高職教育的空白。學院是全國高等藝術職業教育戲曲表演、舞蹈表演「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研究)基地,廣東省舞臺美術研究會人才培育基地及中國戲曲學院實習實訓基地。
  • 影視表演類大學最新排名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排名第一第二
    影視表演類的專業和院校,每年都是熱招中的熱招,很多的考生多年的準備就是為了這一刻的魚躍,今天給大家講解的是影視表演類的大學排名第一第二的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據艾瑞深校友會網撰寫完成的《2020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高考志願填報指南》顯示,2020中國影視表演類大學排名中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名列影視表演大學排名前5名噢!
  • 中央戲劇學院2014年招生簡章
    中央戲劇學院2014年本、專科招生簡章   中央戲劇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直屬院校,是中國戲劇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和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所在地,是世界戲劇院校聯盟國際大學生戲劇節活動基地,是世界著名藝術院校
  • 雲南藝術學院
    具有全日制普通碩士研究生教育、藝術碩士研究生(MFA)教育、高校教師在職碩士研究生教育、全日制普通本專科教育、留學生教育、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函授教育、專升本教育等各類層次的、面向全國及世界各國招生的辦學資格。
  • 中央戲劇學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央戲劇學院考研信息網-研究生...
    中央戲劇學院2020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央戲劇學院 2020 年招收攻讀博士學位 研究生招生簡章一、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獨立研究能力的高級戲劇、 影視藝術研究人才
  • 中央戲劇學院2016年招生簡章
    注2:詳見中央戲劇學院與英國蓋德霍爾音樂戲劇學院話劇影視表演本科雙學位校際交流項目簡章。通過在線審核並完成網上報名的學生,務必本人於2016年2月21日8:30-17:30持準考證及以上所有材料原件及複印件到中央戲劇學院東城校區留學生樓104室進行現場報考審核。經審核不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視為專業考試不合格。華僑、港澳地區、臺灣省考生報考我院,均須參加中央戲劇學院本科專業考試,相關考試要求遵照當年招生簡章。
  • 上海市同城高校,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上海戲劇學院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兩所學校都位於上海市,屬於同城高校,但是兩所學校的體制並不相同。上海戲劇學院是一所公辦高校;而上海視覺藝術學院則是一所民辦高校,兩所學校的體制不同,決定了兩所學校的辦學實力差異極大。
  • 北演影視藝術系 影視傳媒藝術人才的培養基地!
    依據影視藝術自身辦學的規律定位,堅持嚴謹科學的專業建設和教學管理,結合北京及全國影視行業的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完善專業體系,拓展就業渠道,以「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為辦學特色,致力於為全社會和全行業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應用型人才。
  • 上海戲劇學院(招生+錄取)介紹
    上海戲劇學院是中國培養戲劇專門人才的高等藝術院校,前身是上海市市立實驗戲劇學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教育家顧毓琇與著名戲劇家李健吾、顧仲彝、黃佐臨等創立,熊佛西先生為首任院長。1949年10月,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改名為上海市立戲劇專科學校。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實行院系調整,山東大學藝術系戲劇科、上海行知藝術學校戲劇組併入後正式建院,更名為中央戲劇學院華東分院。1956年正式命名為上海戲劇學院,系文化部直屬高等藝術院校。2000年4劃轉為由上海市與文化部共建,2002年6月,原上海師範大學表演藝術學院、上海市戲曲學校、上海市舞蹈學校併入上海戲劇學院。
  • 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
    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及其前身成立於1994年,是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具有獨立頒發學歷文憑資格,以藝術與傳媒並列命名的綜合性藝術傳媒類民辦普通高等學校。2013年12月2日,經北京市教委批文同意(京教函【2013】589號《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同意北京新圓明職業學院變更校名的批覆》),學院更名為北京藝術傳媒職業學院。
  • 2020年湖南藝術職業學院單招簡章
    1951年 國標代碼:13032 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單位 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單位 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 湖南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湖南省示範性高等職業學院
  • 不忘初心、繼往開來——中央戲劇學院教學單位介紹(十):戲劇教育系
    中央戲劇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直屬院校,是中國戲劇影視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國家確定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教育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是世界著名藝術院校。中央戲劇學院的歷史可以溯源至1938年4月10日成立的延安魯迅藝術學院,至今已經有80餘年的歷史。
  •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2020年招生簡章  山西藝術職業學院的前身是始建於1951年的山西省藝術學校,是山西第一所藝術學校。人民藝術家、著名版畫家力群為首任校長。1958年升格為山西藝術學院(本科),是山西第一所獨立建制的本科藝術學院。
  • 中央戲劇學院:2019部分科目有調整 錄取分數線將穩中有升
    2019年部分考試科目有調整 錄取分數線將穩中有升  ——訪中央戲劇學院教務處主任 張娜  2019年中央戲劇學院本科計劃招生573人,共有7個專業24個招考方向面向全國招生。今年招生政策四大亮點引關注:一、新設藝術管理專業(劇院管理方向)首屆招生。
  • 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2019年招生簡章
    學院是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文明單位、省「平安校園」、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   學院佔地580餘畝,下設影視表演學院、影視製作學院、影視美術學院、影視旅遊學院、影視經濟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共六個二級學院,在校生近6000人。
  • 走進中央戲劇學院!中戲京劇系是怎樣的?
    卷首語中央戲劇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戲劇教育高等學校,是教育部直屬院校,是中國戲劇影視藝術教育的最高學府,是國家確定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中國高等戲劇教育聯盟總部、亞洲戲劇教育研究中心總部和世界戲劇教育聯盟秘書處所在地,是世界著名藝術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