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回程貨源是最大挑戰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摘要:圖說: 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滿載著從義烏採購的日用百貨,從中國義烏西站啟程,於1月18日下午1點,順利抵達英國倫敦柏京車站。

馮旭斌(右一)等在倫敦車站慶祝班列到達

圖說: 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

【環球時報記者 陳青青】首趟義烏—倫敦中歐班列,滿載著從義烏採購的日用百貨,從中國義烏西站啟程,於1月18日下午1點,順利抵達英國倫敦柏京車站。全程運行12451公裡,歷時18天,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比利時、法國,穿過英吉利海峽隧道。至此,我國開往歐洲的中歐班列的開行範圍覆蓋歐洲10個國家的15個城市。這趟班列的主要運營方是義烏市天盟實業投資有限公司。這家成立於2012年的公司負責路線開發、組織貨源、場站監管、到站服務等業務。2014年,該公司還開通第一趟「義新歐」(義烏—新疆—馬德裡)專列。日前,《環球時報》記者對該公司董事長馮旭斌進行專訪,了解這家民營企業在「一帶一路」上的徵程。

英媒出動直升機報導

環球時報:首列義烏-倫敦中歐班列開通時,您在現場嗎?有什麼感受?

馮旭斌:我是1月15日到英國的,1月16日和17日倫敦一直下大雨,但18日早上太陽就出來了,天氣非常好,我的心情也非常好。我們9點左右從酒店出發,到柏京車站後,發現有四五十家媒體已經到場,還有兩臺直播車以及英國獨立電視臺的直升飛機。現場也來了很多華人。讓我感受到,當地媒體對這趟中歐班列非常重視,也足以說明中國和英國雙邊貿易的重要性。這條線路去程主要運送日用品、箱包、襪子等,計劃3月或4月回程,主要運送威士忌、奶粉等商品。

環球時報:你們公司在這趟班列的開通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當初是如何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的?

馮旭斌:我們公司負責班列的開發、運行、攬貨、保障以及跟這趟班列有關的貿易綜合服務。也就是說,我們是一個跨境貿易的綜合服務商。2010年,義烏每天都有大量貿易產生的物流需求。當時有很多到中亞和俄羅斯的貨,都是通過火車或汽車輾轉運往阿拉山口,再從阿拉山口出境。當時,我就在想,這麼長距離的運輸,肯定是火車更具優勢,為什麼義烏不開通國際鐵路聯運的線路呢?我開始對這個想法是否能「落地」做了半年的調研。後來發現,沒有開通國際聯運是因為義烏沒有辦理出口的海關業務。義烏鐵路西站當時是義烏的貨運站,那時沒這個功能。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開始申請建設鐵路海關監管場站。2012年9月,海關批覆,同意我們建設鐵路海關監管場站。2013年4月,場站通過初步驗收,我們開始在義烏組織貨源,藉助鐵總的鐵路通道進行運輸並支付運費。2014年首趟班列義烏至馬德裡班列成功首發。

義烏到英國班列的成功開通,首先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的推動。中國鐵路貨櫃公司有力地推動了這趟班列的開啟。當然,前提條件是有較好的市場基礎。中國和英國的貿易額較大。據義烏海關統計,2016年1-11月,義烏對英國進出口5.69億美元,同比增長10%,英國已成為義烏在歐洲最大的出口目的國。

中歐班列是從中國開往歐洲的貨櫃班列的統稱。自中國鐵路總公司在2011年推動第一趟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線以來,截至2016年6月底,中歐班列已從國內16個城市出發,運行線達到39條,並分為西、中、東3條通道。由天盟運營的義烏—馬德裡線、義烏—倫敦線屬於西部通道。

空載率高或引發惡性競爭

環球時報:這條班列開通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和挑戰?

馮旭斌:首先,在設計方面就面臨很多挑戰。這條線路橫跨歐亞大陸,從它的最東邊到最西邊,設計這條線路需要國內和國外鐵路方面的大力支持。在運營過程中,中途在德國杜伊斯堡要換裝,因為原來的車板比較高,為通過英吉利海峽,需要換成更低的車板。在穿過英吉利海峽隧道時,安全保障是最重要的,比如,限制易燃類物品,這從義烏髮車時就需要嚴格把控,責任是由我們來承擔。

中歐班列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回程的貨源。由於中國對歐洲市場的出口量明顯高於進口量,而且我們公司也是近幾年才涉足海外市場,對海外貨源的挖掘和積累還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回程的貨物往往比去程少很多。

有些中歐班列的運營商在回程貨源少的情況下仍然堅持返回,就會造成班列「空載率」增高。從物流運輸的角度看,空載率越高,運營企業的負擔也就越大,甚至會引起企業賠錢運輸的問題。同時,空載率增高也會導致不同班列的運營商之間互相壓低貨櫃的運輸價格,引發業內的惡性競爭。尤其在各地中歐班列受到較高財政補貼的情況下,這種競爭是不利於班列向市場化方向發展的。為解決空載率的問題,我們會等待時機成熟、回程貨源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再啟動回程班列。這樣我們單程的貨運價格也比一般班列往返的貨運價格要高一些。

作為民營企業,天盟運營中歐班列的壓力會比其他由國有企業或相關背景的運營方更大,政府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較對國企也小一些。所以我們更希望政府出臺行業規範性文件,避免班列運營方之間的惡性競爭。在實現班列常態化運營後,中歐班列的運營商也應逐步減少對政府補貼的依賴,最終實現完全退出補貼的機制。

建立更多商品輸出平臺

環球時報:針對這趟班列,接下來公司的工作重點是什麼?

馮旭斌:接下來還要進一步考察倫敦的市場反應,包括運價、客戶群體、運輸時間是否還能再縮短等等。這一趟班列不是「試水」,而是會像義烏-馬德裡那一趟一樣成為常態化的班列。由於班列的影響力在長三角地區越來越大,2017年我們計劃務實地做好義烏-馬德裡班列的同時,再開拓幾條新的線路,比如往阿富汗和俄羅斯地區,做一些市場化的探索。另外,公司會在國內一二線城市開通線上和線下的進口商品的銷售渠道,建立中歐班列進口商品在中國的輸出平臺。下一步也要繼續把物流的前後端做起來。這也是我們在英國、西班牙和德國成立公司的目的。

現在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還沒有盈利,但我們懷著一種「情懷」,希望中歐班列使沿線國家的貿易更暢通。

責編:海聞

相關焦點

  • 國鐵集團:中歐班列去程的貨源總體看還是比較充足的,回程貨源需求...
    交通運輸部安全總監、水運局局長李天碧先生,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侯延波先生,國鐵集團貨運部主任趙峻先生,請他們就保障國際物流、國際快件運輸、中歐班列運行等來回答媒體提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國內企業全面復產復工,中歐班列去程的貨源總體看還是比較充足的。
  • 中歐班列,去程回程比已達3:2
    中歐班列(鄭州)從2013年7月18日首班班列開行起,累計開行507班(327班去程、180班回程)。2016年中歐班列(鄭州)全年實際開行251班(137班去程、114班回程),2017年,中歐班列(鄭州)開行頻次升級為每周「八去八回」,成為國內第一個實現滿載而去,滿載而回的班列開通城市。
  • 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極不平衡,中歐班列如何探索優化?
    雖然近年來國鐵集團和各地中歐班列發運城市相繼出臺了各項政策激勵回程班列發展,回程班列開行整體相比前幾年有了較快發展,如部分地方相繼開行了俄羅斯木材回程班列、歐洲進口整車班列、電商班列等,但整體上回程班列貨源組織仍然面臨較大困難,目前僅重慶、鄭州、西安、合肥等往返於中國與德國、波蘭之間的線路初步形成了整列點對點周班常態化固定開行,其他大部分班列線路基本處於只去不回、有貨才發的狀態,尚未實現周班常態化運營
  • 回程車佔比四成 金華中歐班列第400列今日啟程
    出去的多,回程車少,一直是中歐班列發展的弱點。而在金華今年已開行的400列中歐班列中,去程班列240列、19834標箱,回程班列160列、13204標箱,回程班列佔比40%,這表明,在高效服務「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中,隨著進口貿易份額持續上升,金華中歐班列在促進「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中發揮了戰略通道作用。
  • 回程不停去程首發 中歐班列(鄭州)率先恢復常態化開行
    2月16日上午,在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中歐班列(鄭州)春節後第一趟出口中亞班列發車。河南日報記者王錚攝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王延輝)中原戰「疫」復工忙,汽笛聲聲催徵程。2月16日上午9:30,暖陽高照,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滿載41組貨櫃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春節後第一趟出口中亞班列整裝發車,標誌著中歐班列(鄭州)開始恢復常態化開行。「這是中歐班列(鄭州)總第2840班,也是疫情防控以來開行的首班去程班列。」鄭州國際陸港公司總經理趙文明將此趟班列形象地比喻為「開往春天的列車」。
  • 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啟程 回程班列佔比40%
    這標誌著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含中亞方向)成功開行。  據悉,在400列中歐班列中,去程班列240列、19834標箱,回程班列160列、13204標箱,回程班列佔比40%。隨著當地進口貿易份額持續上升,中歐班列正在促進「出口貨物出得去、進口貨物進得來」中發揮戰略通道作用。
  • 中歐班列4月份總開行數量和去程、回程開行列數均創單月新高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日訊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發布消息稱,疫情發生以來,國鐵集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穩外貿的決策部署,發揮中歐班列戰略通道作用,加強班列開行組織,全力承接空運、海運轉移貨源,優先運輸國際合作防疫物資,實現中歐班列開行逆勢增長
  • 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啟程
    新華社杭州12月15日電(記者魏一駿)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4日,載有88標準箱出口貨物的X8020次列車從浙江金華南站啟程駛往法國杜爾日,這標誌著金華中歐班列今年第400列(含中亞方向)成功開行。
  • 口岸擁堵停裝、缺箱缺艙、運力不足……中歐班列逆勢增長的基礎...
    「逆勢增長」,成為從官方管理部門到行業企業人士口裡,對中歐班列今年發展最頻繁常見的評價。 行業的繁榮,也容易讓人忽略了中歐鐵路運輸長時間來始終存在的問題。境外通道單一容量不足,東向貨源不足,西向運輸遠多於東嚮導致車板等設施不足……只不過運量不大的時候,一切都隱藏在平靜的水面下。疫情帶來的鐵路運量劇增,才讓問題重新暴露在外界的視野裡。
  • 中歐班列(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抵達西安港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中歐班列   本報訊(記者李妮)9月8日,隨著列車汽笛的一聲長鳴,中歐班列(維也納—西安)首列蘭精班列緩緩駛入西安鐵路局新築車站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2018年之前,中歐班列幾乎年年都是100%+地迅猛增長。但好大喜功的「泡沫」也是不斷湧現。《中國經營報》報導過,中歐班列回程空箱率極高,甚至有過一車拉41個箱子,只有1個箱子載貨的極端情況。剛開通班列的時候,河南本省貨源佔80%,快趕上重慶班列了。而短短4年後,到2017年,鄭歐班列在國內外合作夥伴近5000家,河南省內貨源只佔20%,省外貨源佔70%,日韓等國外貨源能佔10%。
  • 中歐「新航線」「德國曼海姆港—重慶果園港」班列抵達重慶
    央廣網重慶11月19日消息(記者吳新偉)昨日下午,中歐班列(重慶)「德國曼海姆港—重慶果園港」首個班列抵達重慶果園港。下一步,針對果園港始發和到達中歐班列(重慶)常態化運作以後,重慶海關將在進一步強化監管力度的基礎上,完善和改進現場流程作業,切實提升班列貨物通關時效,有效降低班列發運成本,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有效保障。曼海姆是中歐班列(重慶)在歐洲開闢的第二個節點,將打造成為其在德的重要常態始發點。
  • 山東港口日照港首條中歐回程過境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
    原標題:山東港口日照港首條中歐回程過境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   記者9日從山東港口日照港
  • 中歐班列艙位搖號搶?火爆之後更需理性
    她直言,對比幾年前,班列公司合縱連橫,以低價爭搶貨代手中的貨源,有時甚至面臨貨量不足、班列無法如期開行的窘境,如今需要搖號才能搶到艙位的情況讓人感覺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就在國內中歐班列行業內人士開展年度峰會的同時,為期兩天的第四屆歐洲絲綢之路峰會在荷蘭舉行。
  • 中歐班列開出逆勢上揚曲線:前3月同比增長18%
    上述負責人說,根據「義新歐」2019年、2020年第一季度各線路開行及貨源組織情況來看,目前鐵路國際聯運依舊暢通,中歐班列受疫情影響相對較小。義新歐將發揮中歐班列的整體優勢,更突顯出中國向歐洲貿易進出的主通道作用。全國來看,中歐班列運行保持良好勢頭。運量實現逆勢增長。
  • 徐州首開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
    本報訊(徐報融媒記者 王正喜 見習記者 張亞軒 通訊員 朱傑)12月14日,「徐州號」中歐班列再添新成員,徐州首開至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當天上午,滿載工程機械零部件和生活用品的「徐州號」中歐班列從徐州鐵路貨運中心銅山貨場發出,駛往德國魯爾工業區核心城市杜伊斯堡。
  • 中歐班列全線爆單 高光背後凸顯運力瓶頸
    截至2020年11月20日,鄭歐班列總累計開行3745班(2243班去程,1502班回程),總累計貨值155.5億美元,貨重202.04萬噸,其中2020年累計開行985班(598班去程,387班回程)。在今年疫情期間,鄭歐班列還開通了線上訂艙系統遠程操作功能,助力疫情防控、降低運輸成本、提升操作時效。
  • 中歐班列(鄭州)發送量突破1000列
    (央視財經 記者 王若喬)2017年12月25日,19時30分,X8005次滿載著44節貨物的中歐班列(鄭州)從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圃田車站順利開行,本次班列是中歐班列(鄭州)首列開行以來的第1000列。2017年是中歐班列(鄭州)發展的黃金期。
  • 中歐班列「長安號」的「五個最」
    近日,中歐班列「長安號」亮出開行成績單——截至10月18日,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3004列,是去年同期的1.8倍,運送貨物總重230.9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5倍,班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位於全國前列,連續11個月蟬聯中歐班列質量評價指標全國第一。
  • 兩周一班常態化開行,濟南至莫斯科中歐班列開通仨月出口破億元
    至此,專列已服務客戶超過130家,實現累計出口貨物價值破億元大關,創山東中歐班列常態化開行最快紀錄。  貨源聚集效應初顯,濟南以及周邊貨源逐步增多。貨源結構方面,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密儀器、機械設備、電子產品等貨物集貨數量大幅提升。「省內貨物已由第一列時佔總貨物的20%提高到50%以上,高科技、高附加值類產品已達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