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身上長「溼疹」主要和這三個方面有關,值得一看!
溼疹的皮損形態主要表現為:
初期為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傾向滲出,可伴糜爛、結痂。
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膿痂。之後再發展為慢性時患處皮膚增厚、浸潤,棕紅色或色素沉著。
皮損紋變粗大,角化明顯,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
冬季身上長溼疹主要和這三個方面有關: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1、氣候乾燥。冬天長溼疹和夏季長溼疹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夏天長溼疹主要是因為天氣炎熱、汗水刺激皮膚所導致,而合肥膚康皮膚病醫院醫師李曉燕說冬季長溼疹的主要因素是因為天氣乾燥,導致皮脂分泌減少,這樣就會讓皮膚的角質層無法保持足夠的水分,從而讓皮膚乾裂、起白屑,繼而出現溼疹。
2、冷熱交替、溫差過大。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天冷了北方有暖氣,南方有空調,室內室外的溫度是不同的,人出入室內室外,室內外溫差較大時,皮膚容易受到刺激從而引發溼疹,另外冬季穿衣較多,在室內就容易捂出汗,汗液的刺激也會滋生細菌從而誘發溼疹。
3、冬天常洗熱水澡。在寒冷的冬天頻繁洗熱水澡的話,只會起到一時的抵禦寒冷功效,太過頻繁的搓洗皮膚會破壞皮膚的屏障。
冬季的皮膚皮脂分泌沒有夏季多,皮膚本身就容易乾燥缺水,過度洗熱水澡或是經常的泡溫泉的話,就會直接破壞皮膚表層的保護油脂及角質,加上空氣中汙染物質的刺激,就容易導致皮膚紅腫、發炎和瘙癢,從而引起溼疹或加重溼疹症狀。
以上講解就是引發長溼疹的三個主要常見因素,知道原因才能做好預防護理等措施。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The picture comes from the Internet. If there is any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to delete it):
如果小編分享的內容對您有幫助,歡迎收藏關注或者分享給身邊的人。若是您還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朋友,同時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免責聲明:文中部分內容、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