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離婚率的上升,很多人對待頭婚和二婚女人的目光也有一點變化,也許曾經有人會非常介意一個女人是不是二婚或者是不是頭婚,可是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有所減輕。
不管女人是不是二婚,既然嫁進了丈夫的家裡,那不管是丈夫還是丈夫的家人,對待她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
就算丈夫的家人對待女人可能並不友善,作為女人另一半的丈夫只要對她好,這一切對於女人而言,可能就是值得的。
吳凱麗在第一段婚姻的時候以為她是找到了一個真正愛她的人,但是她只是和前夫在一起短短一年,吳凱麗就因前夫的壞脾氣而選擇了離婚。
吳凱麗又單身了一年,在二十九歲那一年,吳凱麗遇見了鄭榮華,兩個人相愛了,最後還在一起了。
鄭榮華也結過婚,他離婚一個月,就遇見了吳凱麗,兩個人性格很投緣,所以鄭榮華也樂意和吳凱麗呆在一起。
按理說兩個人都是二婚,不管怎麼樣家裡人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可是鄭榮華的母親不這麼認為,她一直覺得鄭榮華就應該娶一個沒結過婚的女人。
在結婚之後,婆婆對待吳凱麗的態度讓人不快,她總是會將「二婚女人」這個詞語掛在嘴邊,時不時刺吳凱麗一下。
甚至有些時候吳凱麗做了一些不順婆婆心意的事,婆婆就叫囂著:「吳凱麗,你一個二婚的女人不要太囂張了,看看你像一個兒媳婦的樣子嗎?」
吳凱麗在內心默默回應,你看你像一個婆婆的樣子嗎?
兩個人的矛盾在吳凱麗懷孕之後要好很多,因為吳凱麗懷孕之後她的情緒就變得激動,所以婆婆也不怎麼去刺激她了。
只是在把寶寶生下來之後,婆婆這個人卻像是消失了似的。因為吳凱麗的母親在一年前去世了,所以吳凱麗也只能求助婆婆,可誰知道吳凱麗打婆婆的電話,婆婆也不接,人更是找不到。
鄭榮華給母親打電話她也不接,最後好不容易打通了,吳凱麗的月子都快坐完了。因為沒有人幫忙照顧吳凱麗,最後吳凱麗只能自己請一個月嫂。
給婆婆的電話打通了,吳凱麗還沒開口,婆婆就先嚷嚷出來聲了,她說:「兒媳,你一個二婚女人坐月子能照顧好自己,別叫我來!」
吳凱麗聽了差點沒笑出來,「呵呵。」
鄭榮華嘆了口氣,他接過電話說:「媽,你不想照顧凱麗就直說,她也不會強迫你,你更沒有必要去搞失蹤。最近一個月,你電話也不接,躲著我和凱麗有意思嗎?」
婆婆支支吾吾了半天,編理由來搪塞了鄭榮華,不過鄭榮華也不傻,他當然知道婆婆只是在編理由忽悠他。
等吳凱麗出月子了,婆婆又一天沒事幹就跑來吳凱麗家裡蹭飯,讓吳凱麗都非常無語。蹭飯也就算了,婆婆也什麼都不幫忙。
吳凱麗在廚房做菜,孩子哭了,她實在抽不出手,讓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婆婆幫忙,婆婆也說抽不開手,就任由孩子哭得非常慘。
吳凱麗忍不住嘆息一聲,她可真是遇見了一個好婆婆。不過吳凱麗最後也沒說什麼,她畢竟也沒什麼資格去指責婆婆什麼,她是晚輩。
吳凱麗還沒說什麼,鄭榮華先有點不滿了,他請自己的母親出了門,並說:「媽,我和凱麗的事你就別操心了,回家休息吧,我和凱麗周末來看你。」
鄭榮華的所作所為讓吳凱麗心中一暖,不管怎麼說,鄭榮華是愛著她的。
十點半情感結語:
婚姻中最重要的一點其實就是尊重,夫妻之間尊重雙方,更是要尊重雙方的家人。
尊重是很重要的一個點,而且也不僅僅只是夫妻尊重別人,也要別人付出同樣的尊重尊重回去,這樣才能將婚姻經營得更好。
有些家庭的父母輩並不懂得尊重小輩,甚至會隨意踐踏別人的勞動成果,面對這樣父母輩的人,是否應該尊重回去,就又是一個問題。
也許有很多女人曾經遇見過像是吳凱麗這樣的經歷,十點半建議各位先和自己的老公談一談,比起和婆婆交流而言,還是先和老公統一戰線要更加重要。
其實有很多女人不是害怕婆婆,而是害怕她的老公會不站在她這一邊。先和老公溝通好,這是所有女人應該在和婆婆發生爭執之後都應該去做的。
這樣老公在下一次婆媳鬥爭中,也能更快地明白是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