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
女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婚姻就是生小孩。生孩子是女人這輩子最大的難關,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就想著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而坐月子,就是對女人身心的一種恢復。
女人渴望在坐月子期間享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可很多時候卻還是要承受委屈。坐月子裡積累下來的怨念,是會一輩子都刻在女人心裡的。
女人為婆家生下了一兒半女,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婆婆照顧著坐月子。月子期間是對婆媳關係最大的考驗,任何一方有做得不好的地方,都會成為以後矛盾的根源。
有的婆婆雖然刁鑽,但念著兒媳延續香火的份上,還是會好好伺候兒媳坐月子;可是也有一些婆婆,因為不滿兒媳,在坐月子期間不管不顧,給兒媳造成了傷害。
人與人相處,以彼之道還彼之身的事情不在少數,婆婆不善待兒媳,那兒媳也極有可能以牙還牙。林詩語和婆婆之間就是如此,婆婆生病,兒媳每天準備清粥素菜,「我坐月子時,也是這樣吃的。」
Chapter2
林詩語的婆婆是一個很傳統的人,當初林詩語屬於未婚先孕,所以婆婆心裡一直有些不滿,覺得她不自愛。但無奈兒子喜歡,她又懷了孩子,婆婆也就勉強接受了。
林詩語是嬌身冠養長大的,懷了孕反應大,更是很多事情都做不了。同為女人的婆婆,不僅沒有理解她的不容易,才指責她太嬌氣,總是找些事讓她做。林詩語懷孕後期,挺著個大肚子,頂著烈日,還要出去給婆婆買西瓜。
好不容易孩子出生了,是個女孩,婆婆頓時就不高興了,剛聽完醫生報完性別,她連看都不看一眼,轉身就離開了醫院。當時林母就想把林詩語接回去坐月子,可女婿卻堅持要回家坐,還發誓會好好照顧,林母才妥協。
回了家,丈夫因為忙於工作,根本沒太多時間照顧林詩語,就囑咐婆婆照顧。可婆婆幾乎不管,每天早上熬好一鍋粥就走了,等到很晚才回家。林詩語早上喝了粥,白天就自己叫外賣解決,她又不敢告訴自己的父母,怕他們擔心。
好不容易出了月子,林詩語帶著孩子就回了娘家,一待就是很久,反正婆婆也不管,她也不想會那個家。婆婆的態度深深傷害了她,她覺得這心結怕是一輩子也解不開了。
孩子慢慢大了,給家裡帶來了很多歡樂,婆婆的態度才好了一些。但林詩語心裡一直有隔閡,不願與婆婆多說話。
有一次婆婆出門,突然下起了大雨,她慌慌張張去躲雨,自己摔了一跤,頭撞了一下。去醫院診斷,是比較嚴重的腦震蕩,需要臥床休息。這照顧的責任就交到了林詩語身上,林詩語想著自己之前的待遇,也沒打算好生照顧。
她每天也是準備的清粥,還多炒了份素菜給婆婆送去。一開始婆婆沒說什麼,可一連好幾天都是這樣吃,她心裡很不滿,直接質問林詩語。
林詩語笑了笑說:「我坐月子時,也是這樣吃的。早知道今日這樣,當初怎麼不好好對我?」
婆婆沒想到林詩語會這樣以牙還牙,直接打電話給兒子告狀,惹得小兩口大吵了一架。林詩語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別人不善待她,也別指望她善待別人。
Chapter3
婆媳之間的矛盾,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形成的,一個先不仁,另一個就後不義,這種你來我往,只會讓家庭關係更加惡化。
很多老年人有著比較重男輕女的思想,一旦沒有得到滿足,就會將怨氣撒在兒媳身上,可其實男女都一樣,都是家裡的骨血,都應該好好疼愛。老一輩的人只有擯棄自己的錯誤思想,才能更好的和兒媳相處。
任何關係的維持,都是相互的,凡事都應該做到推己及人,多替對方考慮,收起自己的莫名其妙的成見,才不會加深彼此之間的矛盾。
婆媳哪有什麼深仇大恨,多一些理解,各自退一步,家人相處愛會更和諧。只有好的婆媳關係,才有好的夫妻關係,既然已經成為了一家人,大家就都該收起成見,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