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重男輕女」不伺候兒媳坐月子,女人反問一句話,婆婆拎清了

2020-12-19 只待君來

有句話是這樣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

因為月子期間,往往是女人最脆弱的時候,也更容易激化婆媳矛盾。

就拿我身邊的朋友來講,她們日常跟婆婆相處的還算融洽,但是在坐月子期間,因為育兒理念不同,甚至是生活觀點矛盾,導致關係惡化的也不再少數。

只能說這是一個特殊時期,會將好與壞都無限放大,以至於決定在往後的家庭環境中,彼此之間應該如何相處。

聰明的婆媳或許可以藉此機會緩和關係,成為真正的一家人,但是也有不少婆婆,趁兒媳婦體弱便無止境的欺壓,一味地拿「老思想、老觀點」說教,甚至還將重男輕女的觀點搬上檯面,讓兒媳避之不及。

張漫是位老讀者了,從2019年就開始關注我,平時沒少跟我聊天。

對於她的家庭,我有深入了解。

張漫家庭條件一般,家裡有兩個妹妹,二妹是重金罰款來的,因為父母喜歡男孩,寧願被罰款,也要繼續生。

也正因如此,張漫自小並不受父母待見,她承擔了不少在她這個年紀不該承擔的責任,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做飯,要接送妹妹上學,輔導功課,繳納學費之類的。

大學期間,張漫勤工儉學賺學費,有點積蓄就都給妹妹轉過去,因為即便她們想指望父母,也指望不上。

村裡人都笑話張漫的父母「生不出兒子」,家裡三朵金花,早晚是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再正常不過,張漫空有一肚子高等教育,面對村裡的非議,也是蚍蜉撼樹般無能為力。

前幾年,開放了二胎政策,張漫家裡雖不符合生育條件,但是將近50歲的母親還躍躍欲試,希望能給家裡添個丁。

張漫聽說後,一個電話打回去:「求求您了媽,您別折騰了,您有高血壓跟糖尿病,不至於為了一個孩子將自己搭進去。」

母親說:「無後啊無後,咱家斷了香火,沒男孩子啊。」

張漫實在想不通,究竟為何母親,或者周圍的人對男孩這麼執著,直到她自己結婚後才明白,這是個普遍現象,因為她也同樣遭受著「重男輕女」的綁架。

她的婆婆就曾「威脅」她:「兒媳,你不生兒子,我不伺候月子,你得讓我抱孫子才行。」

那一瞬間,張漫感覺生活簡直太諷刺,但是她沒有認輸,而是告訴婆婆「重男輕女」的後果是什麼,才讓婆婆拎得清究竟該怎麼做。

張漫的丈夫在建築行業工作,工作時長不固定,有活的時候就去做,沒活的時候就閒賦在家。

丈夫是家裡的獨生子,婆婆自張漫進門後,就一直叮囑她一定要生兒子。

張漫出於厭惡曾反駁道:「是閨女又怎樣?」

婆婆斜睨了她一言回道:「不是能生兩個嗎,一兒一女也挺好。」

張漫搖搖頭:「我還要工作,只生一個,聽天由命吧。」

說完轉身去了臥室,婆婆忙不迭的跟上去:「那怎麼行,我們家可是兩代單傳,不能斷了香火,讓別人笑話。」

「都什麼年代了,誰會笑話啊。刻意的追求男女,重男輕女的人才會被笑話吧」

話可不是這麼說,你以為那些說什麼重男輕女的人不想要兒子?都是自我安慰而已。

張漫跟婆婆的幾次爭論,沒有一次勝利,婆婆沉浸在自己的思想裡拔不出來,當然,自己的父母也是如此。

母親也曾苦口婆心教導她:「小漫,你調理身體了嗎,可不能跟爸媽似的不注意,得生男孩,在婆家站穩腳跟。

當然,張漫每次都聽一聽就掛斷電話,絲毫沒往心裡去,因為她打定主意,自己絕對不當「生育機器」。

時間過得很快,張漫懷孕了。

自懷孕伊始,婆婆就在打聽:「有什麼感覺嗎?是男孩還是女孩?」、「找個人給你看看孩子性別吧,咱也好做做準備。」

甚至平時遇到小孩子,也會故意指著張漫的肚子問:「阿姨肚子裡是小弟弟還是小妹妹呀?」

如果孩子回答是「小弟弟」,婆婆會高興的合不攏嘴。

可惜等孩子生下來,婆婆的嘴就列不開了,是個女孩。

婆婆見到孩子第一面後,就拉下臉撇了撇嘴。

然後等張漫清醒以後說:「是女孩我就不伺候你月子了,請月嫂,或者叫你媽來都可以。

張漫也沒生氣,理了理頭髮說:「媽,您可想好,一報還一報,你現在這樣對我,等你晚年老了,我可只照顧公公,不照顧你。

別管你是臥病在床,還是需要人伺候,我絕對不會搭把手,你看不上女人,就讓你兒子來照顧你。」

「你說的這是人話嗎?你憑什麼不伺候我!」婆婆急了。

「那您說的是什麼話,孩子出生不到一天,您這個當奶奶的就避之不及,您說憑什麼?咱不說生男生女這件事究竟是不是我能決定的,您但凡有點親情也不會說出剛才的一番話吧。」

「我,我,我這不是一時著急嗎?」

張漫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您著急什麼,您跟我爸媽一樣,沒男孩子就不能活?那我也說了,以後這孩子跟你們一點關係都沒有,您也不用紆尊降貴當她奶奶,我也沒您這樣的婆婆。」

兩個人一番吵鬧,將護士、醫生都吵了進來。

可能醫院上演這種「重男輕女」的戲碼太多了,醫護人員也見怪不怪,一邊勸婆婆男孩女孩都一樣,一邊勸張漫剛生完孩子別生氣,忙得不可開交。

張漫說,有護士跟她聊天,說像她家這種情況確實特別多,兒媳婦受苦受累生了孩子還不被待見,真是挺殘酷的。

幸好,經過這一鬧,婆婆再沒有說過不伺候張漫月子的話,反而時候多次跟她解釋,自己並不是非要孫子不可,而是覺得男孩子好養好帶,以後千萬別等她老了不管她。

張漫告訴我:「我反正挺記恨她的,至於這個恨什麼時候能消,就看以後我倆的關係吧,至少現在,我是真不想給她養老。

其實,我真的很想勸告天下的婆婆,不要太逼迫兒媳婦,孫子、孫女都是自己的孩子,何必分的這麼清楚,平時多對兒媳婦好一些,晚年多個人孝順自己不好嗎?

老年人,千萬不要想不開啊。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重男輕女」的婆婆?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兒媳記恨婆婆咋辦?別擔心將來兒媳不伺候
    有位網友給我發消息求助:「老婆總是記恨坐月子的時候,我媽沒有照顧她,怎麼辦?」 看到這條消息第一想說的是,雖然妻子不滿意的是親媽,但是作為老公首先要接納妻子的不滿。因為生孩子是女人最大的事情,也是最關鍵的時期。
  • 婆婆不伺候兒媳坐月子,送了3000紅包,兒媳回家看到婆婆瞬間淚目
    導語: 婆婆不伺候兒媳坐月子,送了3000紅包,兒媳回家看到婆婆瞬間淚目/本文由小林觀天下原創,故事純屬虛構,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圖文無關,感謝大家支持曉紅和程軍是自由戀愛結婚的但是曉紅說婆婆還得在家種地,已經很累了,自己現在能照顧自己,於是就沒讓婆婆過來。十月懷胎之後,小紅生下了一個女兒。婆婆讓程軍回家拿了3000紅包,說自己老了,就不過來伺候月子了。小紅聽了很不高興,她覺得婆婆可能重男輕女,嫌棄自己生的是個女兒。沒辦法小紅只好讓自己的母親來伺候自己,在母親的照料下曉紅在月子期間很舒心。
  • 婆婆生病,兒媳每天準備清粥素菜,「我坐月子時,也是這樣吃的」
    Chapter1女人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事情,除了婚姻就是生小孩。生孩子是女人這輩子最大的難關,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就想著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而坐月子,就是對女人身心的一種恢復。女人渴望在坐月子期間享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可很多時候卻還是要承受委屈。
  • 「婆婆身體不好,想讓我替她伺候嫂子坐月子,該不該答應?」
    文|好孕姐近段時間,我的一位朋友才神秘兮兮地告訴我,她婆婆想要讓她伺候嫂子坐月子。忙問她婆婆平時是個什麼樣的人。她說,自己婆婆挺好的,她們關係也挺好,婆婆還說現在她照顧嫂子,以後讓嫂子也照顧她,兩人互相照顧,還能增加感情,挺好的。我徹底無語。心想天底下拎不清的人又多了兩個。忙跟她分析以下利弊。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婆媳相處會有矛盾,在兒媳坐月子裡,難免會發生不愉快,但母女相處就一定愉快嗎?其實也不一定的,只是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母女一定是相親相愛的。電影《春潮》裡講述的就是一對關係緊張的母女,其實生活中類似情況的母女並不少,只不過程度有輕有重罷了。如果一個女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後,就不會對婆婆抱特別大的期望和要求了,也就少一些失望了。
  • 兒媳生完二胎,婆婆拒絕伺候坐月子,網友:這才是好婆婆的做法
    兒媳生完二胎,婆婆拒絕伺候坐月子,網友:這才是好婆婆的做法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通過這句話足以看出婆媳關係自古就是一個比較令人棘手的關係。現代社會由於年輕人大多不跟父母住一起,所以婆媳關係問題倒不像以前那麼突出。
  •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許多人說婆媳是一對冤家,所謂冤家亦解不亦結。其實在我看來,許多婆媳矛盾都是小問題,基本能解決,可有些矛盾卻似乎解不開,比如女人坐月子。
  • 寧可去月子中心,也不願婆婆再伺候一次
    有多少女人是因為坐月子期間,看清了婆婆的真面目,也對這一家人寒了心。我的朋友萍萍就是這樣,一家三口過得挺幸福的,可是一提到婆婆,氣氛就變得沉重,多年要二胎而不能如願,就是因為月子裡生悶氣,總流眼淚,所以落下了病根,醫生告訴她,再懷孕的機率幾乎為零。
  • 「你生孩子,憑啥讓我伺候月子」婆婆發朋友圈,兒媳的評論亮了
    現在不少產婦出現的抑鬱症,跟坐月子的好壞密不可分。坐月子對女人很重要,按說婆婆是過來人,她應該能感同身受。但恰恰因為是過來人,更主要是媳婦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有些原本對媳婦看不慣的婆婆,自然就不想好好伺候媳婦坐月子。
  • 東北婆婆照顧南方兒媳坐月子,每日做豪華月子餐,兒媳:有苦難言
    北方婆婆伺候南方兒媳坐月子,一日9頓做豪華月子餐,兒媳:有苦難言小劉是南方人,她個頭嬌小平時飯量也不大,剛認識丈夫那會,經常訝異於對方的食量,還經常調侃他:跟頭牛似的!但每次他都大氣地回應:這算什麼,你跟我回去我媽得做更多!
  • 「生了女兒,還好意思坐月子,不要臉」婆婆的話,寒了兒媳的心
    作者:左耳↗↗↗↗曰:願你我瀟灑坦蕩,感情純良家庭中有婆媳矛盾,有些真的是婆婆的錯。主要是婆婆拎不清,也不怕得罪人。「生個小丫頭片子,你還好意思在家裡坐月子,你要不要臉啊。你就忍心我兒子一個人在外邊打拼嗎?趕緊滾回去上班」,婆婆一點情面都沒有給她留。楊曦一點都不怕婆婆,當時就跟婆婆吵了起來,吵架過後就把婆婆給趕走,然後把自己的親媽給叫回來伺候月子。
  • 坐月子,婆婆和親媽誰伺候更好?看看90後寶媽的經歷,太現實了
    女人生娃後就要坐月子,在老人認為,月子如果沒做好,一輩子可能都要遭罪,因此每個女人都重視「坐月子」,只是這一期間讓誰來伺候呢?不少年輕媽媽很是頭大。這讓小倩很是惱火,她認為伺候坐月子的應該是婆婆,可如今自己母親累死累活,婆婆當起了客人。小倩直接找了個月嫂,讓母親在一旁歇息。誰知婆婆有意見了,月嫂工資8000元,有這錢能給孩子買多少補品?非得花冤枉錢,我和親家母都在這,哪個不能幹活?
  • 「坐月子親媽不要來伺候」,二胎寶媽還原月子現場:不上第二次當
    生老大的時候,婆婆說身體不好,只有親媽來照顧;生二胎的時候,婆婆又找理由,還讓親媽來照顧?女人懷孕,真不是件容易事,哪個虛弱的產婦,躺在床上不希望多些人照顧自己?但讓誰來照顧,變成生完孩子後,兩個家庭第一個衝突點。是讓婆婆來,還是讓親媽來?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當年生完孩子,老公工作忙不能休息,娘家遠跨大半個中國,只能讓婆婆來伺候月子。自打結婚後,小芸和婆婆雖然稱不上多麼親密,但也相敬如賓,沒想到經歷這個月子發現兩人真的合不來。,婆婆就責怪餵奶姿勢不對;婆婆給孩子餵奶不拍嗝,小芸拍的時候她還阻止;婆婆嫌棄小芸買的衣服不舒服、不合身……婆婆伺候月子好幾天,兩人沒有一天笑臉相對的。
  • 婆婆伺候月子是啥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
    雙方都是持著「距離產生美」的態度,不是逢年過節就少見面,但是生孩子坐月子,偏偏打破了這種平衡,讓一個個家庭頻頻爆發「月子仇」。婆婆伺候月子是什麼體驗?過來人:第一天就攢下月子仇,沒熬過一周小芸的閨蜜最近剛坐月子,去看望她時,發現家裡請了個月嫂照顧,既妥當又放心。忍不住想想自己當年坐月子的那段時間,真是有苦難言。當年生完孩子,老公工作忙不能休息,娘家遠跨大半個中國,只能讓婆婆來伺候月子。
  • 坐月子兒媳給婆婆做飯,婆婆嫌她洗尿布的手髒,兒子:不吃滾出去
    很多婚姻中的女人也會有著同樣的感觸,儘管結婚多年,儘管生兒育女,可在婆家還是感覺自己是個外人。因為,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永遠是外人。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兒媳與婆婆在月子裡結下的恩怨,有的兒媳能忍,有的兒子卻忍不了。
  • 兒媳坐月子,婆婆拒絕照顧,多年後卻後悔莫及
    有些做婆婆的,總覺得自己兒子結婚了,就是娶了媳婦忘了娘,一門心思都在媳婦上,完全不顧她這個媽了。婆婆們心裡也就不平衡起來,看到兒子對兒媳好了,心裡就會不舒服,對兒媳充滿敵意,總想著去為難兒媳。兒媳需要幫助的時候,也選擇冷眼旁觀,不會給出任何幫助,還覺得自己沒有義務去幫你。
  • 婆婆重男輕女,一句話,差點要了嫂子的命!
    文/小葉子重男輕女是自古以來就有的封建思想,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漸漸改變了這個封建思想,慢慢接受男女平等的現實,但是仍有小部分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仍改變不了他的舊思想。而對於楊櫻而言,婆家和娘家又相隔不遠,所以經常帶著孩子來回走動,婆婆和媽媽都幫著帶帶孩子,生活得挺和諧!而馬一鳴的哥哥馬一墨和妻子呂豔就不怎麼討婆婆的喜歡。因為馬一墨和妻子結婚六年了,如今卻一直沒有孩子,婆婆非常不喜歡呂豔,總說她生不了孩子,害了他們家,還好楊櫻現在生了個男孩,才沒有斷了他們家香火!
  • 「坐月子婆婆不伺候,養老成媳婦的義務?」媳婦的遭遇讓男人醒悟
    在結婚後,人們常說愛情轉換成了親情,但是當愛情轉換成親情時,很多人都會理所當然地把對親人的要求傳遞給愛人,這樣的轉變往往女人會接受不了,還會帶來很多的麻煩。在小芳生完孩子後,需要婆婆照顧坐月子,結果發現婆婆用各種理由推脫,還說特別難聽的話:以前我都沒坐過月子,生完孩子後的三天就下地幹活,不用那麼矯情,小芳有一次洗頭髮被婆婆看見,正好碰到孩子一直哭鬧,婆婆說了她兩句,小芳頂了嘴,覺得自己很委屈,婆婆不管坐月子,還一直指責她,後來,小芳決定回娘家坐月子,但是回娘家引來了周圍鄰居的指指點點
  • 我那生了7個孩子的婆婆,嘲諷老公伺候我坐月子:就不該慣這毛病
    不過好在她在知道這件事時婆婆已經過世,雖然生氣歸生氣,但也不能怎麼樣。 然而現實生活中,因為坐月子結仇的婆媳卻不在少數。 我有個發小,一胎生了女兒後,婆婆一直催著要二胎,幾年後終於懷上二胎,並且也查了是兒子,但是婆婆這時候卻反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