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出飛機和潛艇的農民達文西

2021-01-09 鳳凰衛視

 

內容提示:2010年5月4日,一場名為「蔡國強:農民達文西」的當代技術展覽,在上海外灘美術館開展,展覽中,飛機、飛碟、潛水艇、機器人,甚至航空母艦,這些造型奇特的作品,都出自中國最普通的農民之手,這些農民發明家有的來自偏遠的西南山村,有的生活在大城市最不起眼的角落,有些人堅持發明創造二十多年,有些人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這些中國最普通的農民,卻有著常人不曾理解的浪漫夢想。

鳳凰衛視6月9日《魯豫有約》,以下為文字實錄:

解說:他是一名理髮師,卻懷揣飛行夢想,他曾開著飛機去加油,卻引來非議。

王強:我都走了大概離了有個三米以外的時候了,我轉過去瞟了她一眼,她就這樣,神經病。她說我神經病。

解說:沒有經過任何飛行培訓,他卻將自製飛機開上天空。

陳魯豫:最高能飛多高?

王強:那可以飛到3500米。

解說:新飛機即將問世,他又有著什麼質樸的心願。

陳魯豫:如果可以再帶一個人的話,你希望帶誰?

王強:那帶我媳婦兒。

陳魯豫:他是北漂二十年的安徽農民,十年醉心發明創造。

陶相禮:潛艇我要讓它飛起來。

陳魯豫:會飛的潛艇。

解說:九平米小屋,蝸居三年打造潛水艇。他有著怎樣的辛酸過往。

陶相禮:我們賣一塊錢的可樂瓶子,可能就買兩個饅頭,完了我會吃一個多,就這樣過來的。

解說:十四年未見母親,節目現場,他將傾訴怎樣的難言之隱。《魯豫有約》說出你的故事,一起走進農民達文西的浪漫夢想。

陳魯豫:他們應該說是中國的絕大多數,因為他們就是普通的農民,不過他們有著極少數人才敢有的夢想,他們的夢想,我們聽起來會覺得特別的大膽、浪漫,甚至是不切實際的,可是,所有的夢想不都應該是那樣的嗎。他們被人稱作農民達文西。我們來看看農民達文西的作品是什麼樣的,你們會覺得很震驚。

解說:2010年5月4日,一場名為「蔡國強:農民達文西」的當代技術展覽,在上海外灘美術館開展,展覽中,飛機、飛碟、潛水艇、機器人,甚至航空母艦,這些造型奇特的作品,都出自中國最普通的農民之手,這些農民發明家有的來自偏遠的西南山村,有的生活在大城市最不起眼的角落,有些人堅持發明創造二十多年,有些人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這些中國最普通的農民,卻有著常人不曾理解的浪漫夢想。

記者:空中感覺怎麼樣?

王強:爽死嘞,這麼多油哇,油還沒燒乾,我想肯定還有一點點油,太省油了。

四川安縣農民2005年自製飛機「王強一號」

解說:王強,四川安縣農民,初中文化,2005年自製飛機「王強一號」,木質螺旋槳,幾根鋼管兒,一個摩託車發動機,就是這個民間製造的「王強一號」,甚至能夠攀升到1800米的高空飛行。然而身形醜陋的「王強一號」命運多舛。2008年汶川地震,「王強一號」被壓在廢墟之下,機翼受損。2010年4月,為了參加「蔡國強:農民達文西」展覽,王強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對飛機進行修復,現在修復一新的「王強一號」被運往上海外灘美術館,與其他農民發明物一起在世博會期間被正式展出。

陳魯豫:這就是造飛機的王強。

王強:大家好。

陳魯豫:王強其實還有一個身份,是一個髮型師,對吧?

王強:是的。

陳魯豫:你是造飛機造得更好呢,還是做頭髮做得更好?

《魯豫有約》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節目專區】

主持人:陳魯豫【主持人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周五 10:05-11:00

重播時間:周二--周六 01:20-02:15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不應鼓勵農民造飛機、潛艇、機器人|大象公會
    為什麼中國農民自己造飛機、潛艇、機器人的新聞層出不窮,而西方國家卻幾乎沒有這樣的新聞?曹正書還不是製造飛機數量最多的,寧夏西吉縣農民楊飛虎一共造了 12 架飛機,最終幸運地飛離了地面。最幸運的大概是寧夏銀川郊區紅花鄉北塔村的劉亦兵。1997 年他的飛機成功飛上藍天,被航空界和眾多的媒體稱作「中國農民第一飛」,劉亦兵的名字和飛機因此被載入《中國航空史》。
  • 清苑縣農民王田六年時間造出兩架飛機
    在保定清苑區卻有這樣一位農民,論學歷,他只有小學學歷;論財力,他只有一個電焊門臉,可就是在這樣「一窮二白」的基礎上,他用驚人的執著意志和鍥而不捨的學習精神,用6年時間,自己動手,造出了兩架飛機。
  • 近些年,為啥這麼多農民愛造飛機?飛機達人:總比打麻將強
    最近幾年,農民流行造飛機!有造大型「空客」的,有造直升機的,還有造「戰鬥機」的,有的農民甚至還造出了飛碟。這些「飛行器」有的不能飛,有的不但能飛,甚至還能飛很高很遠。造飛機除了需要高超的技術支撐,更需要資金、時間、場地等硬條件的支持。
  • 俄:2023年造出AIP潛艇!AIP是啥?賦予常規潛艇挑戰核潛艇的勇氣
    ,潛艇的技術和戰術才得到較大的發展和應用。因此在二戰期間,所有潛艇平均每天至少要上浮一次用於充電。而這成為了常規潛艇最大的"軟肋"。因為潛艇必須要上浮充電,而且由於潛艇蓄電池容積很大,所以即使在柴油機全功率運行的情況下也需要3~5個小時才能將蓄電池完全充滿。這就意味著常規潛艇每天必須有3~5個小時在水面上行駛,以便保障柴油機的運行,並給蓄電池充電。這就導致了二戰時期的潛艇經常因為上浮充電而被盟軍的反潛飛機或者護衛艦擊沉。
  • 一個農民是怎樣造飛機的(組圖)
    農民造飛機,李賢峰並不是獨行者。  廣東農民張鬥三,造出了圈內最著名的仿生概念機「撲轉翼飛機」;被稱為「中國農民第一飛」的寧夏農民劉亦兵,早在1996年就駕駛著自造飛機試飛成功,被譽為中國農民造飛機運動的先驅;還有,駕駛飛機本打算航拍,卻意外喪生引起了全國媒體關注的山東農民譚成年。  幾乎每隔一年半載,就會有這樣的消息。
  • 農民耗資80萬,用40噸鋼鐵造飛機,只為一個夢想!
    點擊「關注」按鈕,就可以和小編互動!飛機是20世紀初最重大的發明之一,也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我們的印象中,想要製造一架飛機十分困難。需要很多高科技技術,不過你知道嗎,來自中國的幾位農民卻成功造出了一架A320。
  • 林州農民自製飛機成功上天 歷經挫折痴心不改
    但在林州市合澗鎮小屯村村北的合澗工業園園區公路上,39歲的農民田少強卻要和這種天氣較較勁兒。16時20分,他駕駛一架帶著傘翼的小飛機在公路上助跑約50米後起飛,飛機衝向灰濛濛的天空,在空中盤旋一周,然後成功降落在公路上。接著,他駕機再次起飛,在玉米地上空盤旋兩周後再次平穩降落,圍觀者都為之叫好。
  • 潛艇在水如何與飛機通訊?有了它,再也不用被迫上浮了!
    文/點滴金戈儘管潛艇已經問世超過一個多世紀,但水下的特別環境讓潛艇與外界的溝通非常困難。水面以上和地面常用的無線電聯繫方式對水下的潛艇無效,因為海水會吸收掉各類電磁波。潛艇在水下常用聲吶對目標進行搜索,但該方式無法直接用於通信,而且無法穿透水面向外面輸送信息。目前,潛艇只有上浮到水面通氣管深度,才可以升起衛星天線或電臺天線發布信息,而這樣做又有容易被發現和打擊的危險。美軍曾經試驗向水下的潛艇發送雷射來傳遞信息,但也只能讓潛艇單方面接收一定信息,而讓潛艇在深水與空中進行雙向通信仍是一件難題。
  • 初中學歷的農民 成功靠自己造出飛機遨遊天空 卻被交警查獲
    很多人在最純真的小時候有著自己明確的目標,有著想做的事情,相信飛行員,警察,醫生之類的職業是很多人小時候十分嚮往的,但是長大後我們才發現,現實開始並不允許我們去做曾經想做的事情,何況是曾經,很多人為了生活,在當下也不得不幹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最近就有著一個初中學歷的農民圓了他多年的飛行夢
  • 佩服日本人的腦洞,造出了世界第一艘水下航母,可是沒實戰就被美俘虜
    日本伊級特殊潛艇在二戰中是日本海軍的殺手鐧,其地位類似於美國的原子彈、德國的V2飛彈、蘇聯的喀秋莎火箭炮。伊級特殊潛艇堪稱世界第一款,也是唯一一款潛艇空母、水下航母。 一、水下航母的先聲 一戰的爆發使飛機和潛艇等新武器得到廣泛的應用。1925年,日本就開始研製能起飛飛機的潛艇,當時用的是德國產的小潛艇,取名伊121。
  • 海軍潛艇學院教授笪良龍為潛艇披上「隱形外衣」
    新華社青島6月17日電 題:他,為潛艇披上「隱形外衣」——記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海軍潛艇學院教授笪良龍  初夏。一場潛艇與水面艦艇部隊之間的「紅藍」實兵對抗演練在海上拉開帷幕。
  • 一個討論失敗和夢想的故事——《達文西想飛》導讀
    當然了,執著的達文西是不會輕易放棄夢想的。終於有一天,他結識了一個會飛的好朋友,還找到了一架可以飛的飛機,達文西終於飛上天空了!達文西和奧託加快速度,把整架飛機從雪中挖了出來。「哇!這真的是架飛機耶。」達文西高興的說。
  • 河南農民自製飛機讓老婆試飛!網友:翅膀都飛掉了人怎麼樣
    簡要介紹:河南有位農民大叔自製了一架小型飛機,老婆也來到了試飛現場,自告奮勇的要嘗試一下開飛機的感覺,勇氣可嘉但結局很尷尬!據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的這架飛機,從外形上來看還是蠻不錯的,雖然比不上波音和空客兩家公司飛機霸氣,但是可以媲美二戰期間的那些老式戰鬥機!
  • 讓達文西痴迷的不是畫畫,是設計飛行器,畫作啟發飛機的發明
    我們都知道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著名畫家,他留給後世的《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畫作,早已經成為人類藝術史上不朽的經典。可是,其實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是一位痴迷於發明創造的發明家和工程師。他對技術興趣濃厚。
  • 溫嶺農民十年造四架飛機 他的名字還進入高中考試題庫
    在溫嶺,一名只有初中學歷的年輕人,因為愛好機械、喜歡飛機,2008年起,自己動手製造飛機,被小夥伴們稱為「飛機狂人」。當時間跨過10個年頭時,他製造的第四架飛機即將走出機庫,實現升空夢想。四年造出第四架飛機這個人叫張全清,今年40歲,家住溫嶺市大溪鎮小溪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
  • 狼群之外的群狼,一組二戰中除德國U艇外的各參戰國潛艇彩繪
    美國S級潛艇S-44號和底特律號輕巡洋艦,該艇曾擊沉日本加古號重巡洋艦。 英國海軍S級潛艇與喬治五世級戰列艦,S級潛艇生產了62艘,是英國產量最大的潛艇。在一戰中英國海軍也有一種S級,不是一回事。另外和日本、義大利、美國、蘇聯的S級也不是一回事。
  • 大二男生造出5架航模飛機 寢室幾乎成實驗室(圖)
    大二男生造出5架航模飛機 寢室幾乎成實驗室(圖) 王漢橋展示自己造的航模飛機 校方提供  昨日下午,武昌理工學院校園上空出現一架國產「刀鋒」無人機航模,吸引了眾多學子觀看。航模的製作者是該校信息工程學院大二男生王漢橋。
  • 河北80後農民自製飛機上天了,網友:農民也能造飛機感覺很好笑
    這位大小夥今年33歲,名叫解保剛,家住河北景縣廟鎮八裡屯村,他可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但他與其他農民有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一個有理想的農民,雖然他只有初中水平,但從小他就有一個夢想:要像鳥一樣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最後,他的夢想終於成真了。
  • 七年造出26架航模飛機,武漢這位大一男生想當飛機設計師
    盧煜文製作航模飛機  市民朱軍 攝盧煜文上幼兒園時,就喜歡用畫筆在紙上畫出飛機模型。小學六年級時,他認識了一位會做航模飛機的老師。在這位老師指導下,他走上了製作航模飛機的路。上初一那年,盧煜文12歲,製作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架航模飛機。那是一架電動遙控航模飛機,能在空中飛行幾分鐘。
  • 男子僅僅初中學歷 13歲時立志製造飛機 如今成功造出飛機圓夢
    這個夢想從13歲開始,就一直伴隨著錢新苗,直到他35歲那年,他開始製造飛機,直到今年7月23日,錢新苗終於成功造出了一架飛機,並把飛機飛上天。可事實上,錢新苗只有初中學歷,既然不是專業的,那錢新苗是怎麼將飛機造出來的呢?錢新苗表示,自己在網絡上,按照正規的圖紙製作的,材料都是網購的,發動機是溫州買的,螺旋槳是台州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