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寫作》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讓寫作變得簡單起來

2020-12-19 啃書少年

寫作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永遠不去動手寫,那寫作這件事就會一直難下去,直到我們人生結束。

所以說,幹什麼事都要趁早,尤其寫作這件事,需要我們越早開始越好。

越早開始有兩個好處,一是贏得了時間上的主動權,二是在寫作過程中可以花更多的心思來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關於這兩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日本寫作大師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的寫作經歷來回顧一下我們猶豫不決的心態。

我33歲那年秋天決定以寫小說為生。為了保持健康,我開始跑步,每天凌晨4點起床,寫作4小時,跑10公裡。

我是那種容易發胖的體質。我妻子卻無論怎麼吃也胖不起來。這讓我時常陷入沉思,「人生真是不公平啊,一些人無需認真就能得到的東西,另一些人卻需要付出很多才能換來。」

不過轉念一想,那些不費吹灰之力就能保持苗條的人不會像我這樣重視飲食和運動,也許老化得更快。什麼才是公平,還得從長計議。

幾年之後,我終於步入小說家的行列,還成功減掉了多餘的體重並戒掉了菸癮。說起堅持跑步,總有人向我表示欽佩:「你真是意志超人啊」說老實話,我覺得跑步這東西和意志沒多大關聯。能堅持跑步,恐怕還是因為這項運動合乎我的要求,不需要夥伴或對手,也不需要特別的器械和場所。

人生本來如此: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的怎麼也長久不了。

從作家村上春樹的經歷我們可以提取到一些關鍵信息:一是他決定開始步入寫小說行列,決定意味著深思熟慮後的喜歡,而附加的運動是合乎自己的需求;二是說到了公平,說有些人不需要付出努力,身材同樣可以保持苗條,而有些人必須要付出努力才能換來些許身體優勢;三是談到了喜歡這件事,喜歡的自然堅持,不喜歡的不能長久。

通過這些信息我們對待寫作這件事還是要跟喜歡掛上鉤的,但由於不知道如何開始寫而不敢動手的,今天我們試著去從《精簡寫作》這本書找找答案。這本書用精煉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寫作可以從短文開始,而開始之前需要做一些必備的工作,然而開始寫作之後還有許多注意事項,還告訴我們如何在寫作中運用各種技巧,最後通過寫短文的方式讓我們喜歡寫作,不再讓我們畏懼一提到寫作「非的是那種長篇大論,而不是短小精悍」。

01如何寫短文:怎麼從短文入手,提高寫作能力

我們考慮寫作的時候,往往思維會停在「如何寫」的問題上,為了更好解決這個問題,此時此刻,我們要轉換思維,將「如何寫」轉換為「我該怎麼做,才能寫」。

「如何寫」之後讓你苦思冥想在「寫」這個字上,當然寫不是我們憑空想像出來,除了虛構作品。當我們考慮「我該怎麼做,才能寫時」我們的思維點在尋求辦法上,尋求辦法讓自己動手去寫,而不是一直考慮「寫」而不動手。

轉換完思維,閒話休提言歸正傳,來看看寫短文之前的三步法:

第一步:收集短文;

在《筆記本》一書中說道:「要有一本隨山攜帶的筆記本,記錄你最喜歡、意義深長的句子」。

對了,收集的重點是一本筆記本,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靈感乍現的短句隨時記錄下來。在不同的場景記下不同的句子,少則幾個字,多則一句話,只要你有有趣的發現,就不要愛惜自己的筆記本,大膽記錄下來。

記在筆記本上的好處是,方便查閱和隨時翻看。最重要的還是隨手練習。練習這部分後面去講。所以,筆記在手,記錄在你,查閱在你,要多記,多思。

第二步:追「短」作家的作品;

我們知道練習書法之前先要臨摹。寫作跟學書法一樣,前期需要追大師的「短」作品進行思考揣摩。

追作家「短」的作品,雖然追的是作品,但真正看的是裡面層次的內容。一些作家喜歡寫短文,尤其是新聞寫作者,必須要有強大的壓縮能力,壓縮不是盲目刪去,而是批判性地表示這篇文章的核心所在,你要得有系統的練習,去追,去練習,去讀。關上門窗問自己,我可以漏掉哪些信息,需要保留哪些信息。還需要有一種必不可少的專注,選取自己認為最好的一段。

從而從追到專注、巧妙、精細。

比如作家馬克吐溫說的這句話:為什麼你坐在那兒,看上去就像一個沒寫地址的郵封?

下面,我們可以對這句話進行自己的思考:沒寫地址的郵封是不是說了一種無家可歸的狀態;又或是有了一種諷刺意味。

然而,我們可以順著練習一下:為什麼你站在那兒,看上去就像拿了一張沒有目的地的車票?

第三步:著手練習。

著手練習方面著重在追作家作品的過程中,在空白地方即興練習,一是可以散發思維,二是培養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

「做一名真正的讀者」需要在「書頁上做標註」。

02短文中的寫作技巧,我們該如何應用到寫作上:

若說收集是為了準備寫作之前而開始的工作,那麼寫作中的技巧就是為了讓寫變得更加美觀,更加具有可讀性。

在這裡我們主要講講以下三種技巧:

有所側重;

所有側重指的是需要我們在記錄之後,在練習過程中要有一種「非對稱」的結構表達,「非對稱」要從語言的概念,語境入手,寫出語言之間的差異性,而非寫出相關性。

這些練習都如階梯般緩慢抬升。或許,你到最頂端的臺階看到最後一抹陽光,或許,你只能看到日落斜影,也許,你什麼都看不到,這都取決於你怎麼巧妙地運用它。

切中重點;

切中重點,我們要圍繞核心概念去寫,而不是東一棒槌,西一榔頭,這樣去寫只會變得更加散亂,不僅突出不了重點,而且還比較繁雜。

所以,切中重點的精華在於高度濃縮再濃縮,圍繞重點的重點,所謂核心。這就像研究《詩經》那樣,一個字一個字去推敲,然後在內心產生奇妙的理解。

改寫套路和刪減冗文。

改寫套路是要我們對經典作品中經典語句的善改,這種做法不是要我們善於發現經典之美,而是通過發現去改得更加幽默。

比如莎士比亞原句:「簡潔是智慧的靈魂」。

正如多蘿西·帕克說的:「簡潔是內衣的靈魂」。

將「智慧」改為「內衣」,若前者更適用於在正式場合的正是表達中,在後者會不會更適用於身邊的好朋友之間。

技巧只是讓文字本身變得更優美,而我們做這些正是還原了文字原來的面目,不同的是,當我們寫出來這些文字之後,這些文字恰如其分的融入某些情感元素。

03如何帶著目的去寫短文,讓寫變得更高效:

帶著最純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讀者看到你寫的文字。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寫作風格的貧瘠海洋裡彷徨」這是貝爾寫的一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是極為激烈的競爭,所以,短文寫作是一個從學到練習,然後去寫,最終展現在讀者眼前這樣一個過程。

在寫作中:「共同關注是第一要素」。

在寫之前要告訴讀者這不會浪費你的時間,這篇文章將擁有與它篇幅不相符的力量,你讀了它肯定會獲益匪淺。

而要寫出讓人獲益匪淺的句子免不了這些要素:

在寫的過程中儘量使句子保持幽默。

如吉恩·溫佳騰寫道:「我儘量把有趣的詞放在句末」。這就和很多人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結果有很大關係。例如我們考完試,我們往往會注重考試的結果,而不去考慮考試過程中出現的小差錯。所以將有趣的詞放在句末是為了符合我們迫切知道結果的某種需求。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要素,就是讓句子聽上去富有智慧,舉個例子:

一名叫布蘭奇·阿巴特的英國婦人為已婚丈夫寫的一本書名為《不要》(Dont's)的書。這本書裡有一句對丈夫建議的話:「不要希望你的妻子在任何問題上和你想法一致。確實有些男人喜歡別人附和他,但過一段時間會變得很無聊」。

這句話富有智慧的是前半句「不要希望你的妻子在任何問題上和你想法一致」。因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所以保持自己獨立客觀的想法是一個所持有的特權,所以我們不要太在意在任何問題上你的妻子、朋友、家人會和你站在同一點上,當然也不排除極端情況下的高度相似的相同觀點。

且看且思:我們期初不會寫作關係不大,但每個人都有一個深思熟慮之後的開始,當我們決定要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堅持到底。就像作家村上春樹,從33歲開始決定寫,一直堅持到現在。

短文寫作是我們簡單入手的寫作門檻,有時候短文寫作的字數可以是一句話,短則幾個字,這些都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我們去寫了,我們認真思考之後去寫了。

《精簡寫作》的作者在最後說過一句話:只有帶著高尚的,至少是有用的目的去寫作,技巧上的成就才顯得重要。同樣這句話也非常適用於我們,我們寫作是為了傳達有用的信息,而高尚的目的則是注入了真情實感,文字中的技巧通過你正確的價值觀而表現出更有魅力的吸引力。

註: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精簡寫作》——(美)羅伊·彼得·克拉克

相關焦點

  • 4本書告訴你寫作也可以很簡單
    在很多人的眼裡,寫作可能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在湳沐的眼裡,掌握了方法,寫作可以是非常非常簡單的事情。你不需要準備太多的東西,一支筆,一個本子,甚至一部手機,就可以隨時隨地書寫,可以寫心情,見聞,生活感悟,甚至是對世界的看法,都可以通過文字表達出來。
  • 寫作沒有那麼難,《掌控習慣》告訴我們: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今天跟大家分享《掌控習慣》這本書,這本書主要講了養成習慣的四大定律,以及如何將習慣升級,保持良好的習慣受益終身。在這裡,我從寫作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並一直堅持寫作。02 養成良好寫作習慣的四大定律怎樣更有效,更實用地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掌控習慣》這本書講了四大定律,分別是:第一定律(提示):讓它顯而易見創建習慣積分卡,例如早起為了充分利用時間,可以養成早起寫作或讀書的順序和習慣,先起床、簡單洗漱、倒一杯熱水
  • 如何通過讀書收穫更多?這七本書,讓寫作成為讀書效果的增幅器
    他說自己在讀完書之後感覺腦子一片混亂,完全想不起來之前讀了什麼。哪怕做了讀書筆記之後,情況也沒有多少改變。這種情況在很多人身上都曾出現過,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該怎麼解決。畢竟讀書是提升自我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讀完一本書之後對於我們解決問題沒有任何幫助,那就是在浪費時間。
  • 一本書,讓你重新定義「寫作」
    曾以為寫作就是將個人的情感和思緒表達出來,後來我才知道,這只是自嗨型寫作;曾報過幾個寫作培訓班,加入寫作群,被灌輸學習終極目標是如何寫出爆款文章。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閱讀和寫作,無意間翻看這本書——《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讓我對「寫作」有了新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這本書由知名網紅大咖秋葉大叔根據他的網絡寫作培訓營內容,反覆提煉打磨後編撰而成。
  • 這5本書,幫你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課》作者: [美] 艾麗斯·馬蒂森在《寫作課》這本書中,作者艾麗斯·馬蒂森,作為英語界小小說最高獎項——小推車獎的得主,將告訴你:關於寫作這件事,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這正是艾麗斯·馬蒂森在《寫作課》中告訴我們的關於如何講故事的首要原則。2.《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作者: [加] 布蘭登·羅伊爾出色的寫作人究竟掌握了什麼技巧呢?
  • 如何快速提高寫作能力,靠寫作變現?這幾個方法一定要知道
    歷時十天,我終於詳細讀完了葉老的這本《落花水面皆文章》,心中感想很多,下面就詳細說說我對這本書的看書。首先,說一下,我自己對於這本書不是很滿意的地方。這本書主要講一些寫作的理論知識,但通篇稍微有些枯燥,與葉老自己在文中說的寫文章要鮮明生動有些悖離。
  • 什麼是零秒思維寫作,如何讓孩子的寫作像喝水一樣簡單?
    什麼是零秒思維寫作?很多小朋友告訴林老師,很害怕寫作,每次寫作都特別痛苦。為什麼孩子會害怕寫作呢?因為,我們把它變得複雜了。一件事情如果很簡單,我們就會覺得很輕鬆,比如喝涼開水這是很輕鬆的事情,張嘴就能完成,我們絕對不會害怕這個任務。如果寫作也如此簡單,你說我們還會害怕嗎?答案是絕對不會。但是有些同學就會說了,寫作怎麼可能跟喝涼開水一樣簡單呢?沒錯,寫作的過程其實和喝涼開水的過程沒什麼兩樣。喝涼開水的時候我們是用手拿,再用嘴巴喝,腦袋甚至可以不必思考太多,僅僅是輔助一下即可。
  • 朱天衣談寫作:如何讓孩子愛上作文
    但我所指的閱讀,不是範文,也不只是所謂的優良讀物,而是廣泛的閱讀、大量的閱讀,範文容易局限孩子的想像空間,尤其模仿力強、較稚齡的孩子,很可能因為常參讀範文,寫作變得制式化,未來難以超脫這框架。家長引導孩子學會閱讀也是比較容易做到的事情。閱讀是寫作的起步,學習語文,練習寫作離不開閱讀。
  • 打通寫作的底層思維,我推薦這一本書就夠了!
    這本書提到了七種寫作方式,框架式寫作丶複利式寫作丶碎片化寫作丶聯機式寫作丶結構化寫作丶清單式寫作和復盤式寫作,這七種寫作方式與其說是一種寫作方法,不如說是一種自我管理的方式。 通過練習這幾種寫作方式,受益的不僅僅是寫作技能本身,而是通過寫作培養出來的職業習慣丶系統思維和上帝視角。
  • 有了這10本書,你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專業寫作導師
    但想要孩子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耳朵老師為家長朋友們推薦以下10本書籍。看完這10本書,家長朋友不但可以提高自身閱讀寫作能力,還能快速成為一個「專業導師」,輕鬆指導孩子學會閱讀和提高寫作能力,讓小朋友對寫作有更正確的認知。1.
  • 閱讀與寫作的映照,《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寫論說文
    於是學會五種技能、四招對策、三分創意、兩把刷子或一門學問之類的寫作輔導書也就應運而生,層出不窮。寫作離不開生活,更離不開閱讀,閱讀與寫作總是互相映照。如何通過閱讀一本書,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呢?既然閱讀有法可循,每一步都有汲取不同類型信息的閱讀目的,那麼同樣的方法自然也可以運用到寫作中,讓作者在寫的時候就去思考什麼樣的鋪陳方式能讓讀者清楚簡單地掌握內容。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既適合拿來學習如何閱讀,也適合用來練訓練寫作方法。
  • 閱讀與寫作的映照,《如何閱讀一本書》,教你如何寫論說文
    既然閱讀有法可循,每一步都有汲取不同類型信息的閱讀目的,那麼同樣的方法自然也可以運用到寫作中,讓作者在寫的時候就去思考什麼樣的鋪陳方式能讓讀者清楚簡單地掌握內容。正因為如此,這本書既適合拿來學習如何閱讀,也適合用來練訓練寫作方法。閱讀的首要事情,是先要想清楚讀這本書的目的是什麼?是純粹為了消遣?還是為了學到知識?是為了工作需要尋找信息?還是為了解決難題探求靈感?
  • 《學會寫作》:寫作要如何開始,如何提升,如何融入我們的生活
    從大學畢業後擺地攤,到向上生長學院的創始人,他靠寫作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學會寫作》改變了我們對寫作的認知,指導我們:如何開始;如何提升;如何將寫作融入我們的生活。一、如何開始寫作首先,接受自己寫得不好的事實學習寫作要從心態上,接受自己寫得不好的事實。
  • 寫作新手如何突破障礙,寫出創意爆棚的文章?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帶著這些疑慮,參加了弘丹老師的寫作訓練營,經過學習和持續寫作練習證明:我們不僅能寫作,而且還學會了寫作。有些小夥伴還成了多平臺的籤約作者,有的出版了自己的書。如果你是寫作新手,或者是想寫作,但缺乏信心不敢嘗試的朋友,建議你看一看《精進寫作》這本書,作者在書中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法。
  • 1/10000:《精進寫作》助力實現寫作夢想
    我對她第3本書頗為感興趣,於是就購買了它,《精進寫作,如何成為一名寫作高手》,這本書的主要定位是在寫作進階,她幫我們進一步提升寫作能力書中分享了作者在寫作道路上積累的經驗和總結的寫作方法,這本書會是你寫作道路上的貼心教練,我們可以根據書中的方法設計自己的寫作成長路徑,實現自己的寫作夢想。
  • 過稿大號的寫作方法,都在這本書裡了
    當下,寫作可以說最好的時代。作為寫作小白,想要成為寫作高手,首先要打好寫作基礎。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這也是寫作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我走上寫作這條路後,也毫不猶豫報過各類培訓班,其中滋味可謂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直到我看到《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後,才發現很多寫作班的培訓內容,幾乎都是基於這本書的基礎之上。
  • 《如何閱讀一本書》:以讀者思維來寫作,以寫作思維來進行閱讀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網上搜索解決辦法,找了一本書叫《如何閱讀一本書》,是教人如何看書的。這本書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分別是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四個層次一層比一層深入。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的兩件事,分析閱讀中遵循的一些規則,也可以適用於寫作,以讀者思維進行寫作,可以有效提高寫作思維。分析閱讀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需要回答一個問題,下面就來看看分析閱讀的三個階段。
  • 英語寫作訓練從此變得簡單有趣--美國Evan Moor寫作教材解析
    拿到美國著名出版集團Evan Moor的"Write a Super Sentence"之後不禁讓我眼前一亮,原來可以把英語寫作變得這麼有趣又循序漸進,特別適合孩子起步階段開始練習英語寫作。寫作的練習建議放在後面來做。讓我們看看這套教材有哪些讓人驚豔的亮點。
  • 關於寫作的所有秘密,這本書全都告訴你!
    當然是有用的,關鍵是如何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教給他們。被稱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文壇的常青樹」的臺灣散文大家王鼎鈞先生於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創作了一本暢銷臺灣、香港的寫作指導書——《作文七巧》。在書中,王先生以通俗的筆法,輔之以詳盡的事例,生動地介紹了寫作的七種技巧。
  • 你與寫作高手,只差一本書的距離
    任職於Kaplan期間,他潛心研究英文寫作、語法和邏輯推理教學,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獨創了一整套教學體系,並先後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一本小小的金色語法書》等經典著作,成為全球英文寫作、語法、邏輯推理領域的標杆之作。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布蘭登·羅伊爾首先告訴我們,寫作包含四大支柱:結構、風格、可讀性和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