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寫作的所有秘密,這本書全都告訴你!

2020-12-22 教育故事

語文學得好不好,關鍵看作文。

拿中考語文來說,大作文60分,小作文一般也有10分,滿分150分得試卷,光作文就佔了70分了。語文要得高分,少不了要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文,自然是有技巧的。但現在新課標並不建議老師把作文技巧灌輸給學生,一則因為限制多了,學生無從下筆,鼓勵學生多寫、寫真實是當務之急;二則因為,強把作文理論裝到學生的腦子裡,也不見得能給學生寫作能帶來什麼幫助。

但寫作的理論知識真的沒有用嗎?

當然是有用的,關鍵是如何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教給他們。

被稱為「一代中國人的眼睛」、「文壇的常青樹」的臺灣散文大家王鼎鈞先生於20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創作了一本暢銷臺灣、香港的寫作指導書——《作文七巧》。在書中,王先生以通俗的筆法,輔之以詳盡的事例,生動地介紹了寫作的七種技巧。我覺得可以作為學生學習寫作技巧的啟蒙書。

記敘:直敘和倒敘

通常,我們都是用記敘的文體來寫人記事。何謂「直敘」?

王鼎鈞先生在書裡表述得很清晰:

「我們記下我們所發現的動靜常變今昔表裡。我們賴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及心靈思想發現它們。發現的過程佔一段時間,我們先發現什麼,後發現什麼,有個先後的次序。文章按著這個次序寫,就是直敘。」

比如說寫人的時候,我們會根據自己的感官觀察,按照順序來寫。在《鳳辣子初見林黛玉》這一課中,作者先寫熙鳳的出場時,想先寫王熙鳳的聲音、再寫外貌、然後寫動作言行,是符合人的觀察順序的。

直敘是最常見的寫法,但也是最難的一種寫法。文章若是被說成是「平鋪直述」,是一種很嚴厲的批評。那麼,如何才能讓直敘變得生動呢?

一則是在選材時儘量選擇事情本身比較生動的,若是選材很平淡,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二則是需要注意文章的起落、詳略和表裡。

起落就是文章帶給讀者反應的強弱,好的文章應該有「起」也有「落」。比如說《刷子李》這一課,一開始寫刷子李的刷牆技藝高超是"起",徒弟看到刷子裡身上有白點時是「落「,最後發現白點是抽菸時燙的洞時又是「起」,起落之間,給讀者帶來了更多的懸念和驚喜。

詳略,就是寫人記事要有側重點,不能每一個環節的內容都「平均」。詳略安排,在下筆之前就要想清楚。假如我們要想寫一篇《難忘的一件事》,選材是「考試考砸了,回家後父母並沒有責備,而是鼓勵了自己,給了自己信心」,那麼考試過程中就不應該費筆墨,拿著試卷回到家時心裡所感,父知道成績後的反應,應該要多下工夫。

表裡,聽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很好理解。《臨死前的嚴監生》中的嚴監生臨死前一直不肯咽氣,只伸出兩個手指頭,身邊的人猜了很多次,也難明其意,最後還是嚴監生的老婆趙氏懂他,原來嚴監生是看到床頭點了兩莖燈草,怕費了油,吊著一口氣就為這事兒呢!當然,這些都是表面,「裡子」裡,作者就是在寫嚴監生「吝嗇」呢!好的文章,往往人中見性、景中見情、事中見理,處理好了表裡的關係,敘事的情節才更生動、文意才更深刻。

倒敘,和直敘是個「死對頭」。直敘按照時間的先後,倒敘就偏偏要把後發生的放到前面。那麼,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一般是為了讓平淡的題材變得更生動,有時候,也是為了讓情節更加吸引人。比如文章《梅花魂》,幾乎全文都是採用倒敘的形式,使得文章更加富有懸念。

抒情

我們常說,文章要富有感情。抒情的技巧在文章中十分多見,借景抒情、託物言志、因事生情......那麼,抒情和記敘、議論究竟有何不同呢?

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主觀。抒情是個人內心的一種感受表達,它可以打破客觀的限制。比方說,寫到文章裡的主人公悲痛欲絕的時候,連上天也為他哭泣。我們不能較真說上天下雨不是人能決定的,只是湊巧罷了。而應理解為連上天都為之哭泣,更可見主人公悲痛程度之深。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抒情文要以作者的內心感受為主題。抒情的文章,寫事情就不必太詳細,有時候也無須寫得清晰。葉聖陶先生在《荷花》一文中,交代「看荷花」這件事情的筆墨就很少,更多的是作者心裡所思所感。當然,作為讀者,在讀抒情文時也不能用現實經驗去考據,否則是要鬧笑話的。

描寫

在美術和書法中有描摹的練習方法,用來供練習者模仿出字畫的本來面貌,語文中的描寫則是用文字來還原事物本來的樣子。用得最多的就是說明文。對於一些比較常見的事物,使用描寫的技巧時要注意,儘量要描得生動新鮮才顯出彩。好比寫鐘錶,大家都見過,直接寫「錶盤上有12個數字,3根指針」是沒有多大意思的,寫成「三個兄弟在圓形跑道上賽跑」就新鮮得多。

描寫有三個好朋友:比喻、烘託和想像。

比喻的基本句型有「...像.....一樣」,如「鳥兒的蹄聲像優美的歌聲一樣」;「想」型,如「看到她的臉,我想起了紅蘋果」;「成」型,如「爸爸把自己變成了超人」。一般的比喻句型有本體和喻體,高級點的,本體消失了,稱為「隱喻」或「暗喻」。

烘託,通常用在不便直接描寫或者是不太容易寫的地方。某位學生考試沒考好,心情很失落,回去還要挨一頓「竹筍炒臘肉」,挨打的畫面不好寫,寫出了被老師看了自己也會尷尬,就寫奶奶在邊上如何不忍心,很著急地勸媽媽不要打了。讀者就知道了,作者被打得很慘。

想像,主要用來寫心中想的事或景。李白見了黃河,揮筆寫下「黃河之水天上來」,就是一種想像,他不用去黃河源頭考察黃河的水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只要寫出了黃河浩浩蕩蕩的磅礴氣勢即可。白居易寫《琵琶行》,琵琶聲了,他也不寫聽眾如何稱讚琵琶聲美,「主人忘歸客不發,東船西舫悄無言。」渾然天成地烘託出了琵琶技藝的高超。

議論:歸納和演繹

議論,就是用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議論文要有明確的觀點和依據。王鼎鈞先生就提倡,布置議論作文題目後,要給學生起碼一個星期的時間去搜集參考資料。語文《新課標》中對於初中學段的習作要求中明確有規定,初中生要能「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

歸納,什麼是歸納呢?我們先去搜集一個事實,一件一件的列出來,稱為「個案」,如果每個個案都有一個共同點,那麼我們就可以推出一個論據。「湖南的麻雀會飛」、「北京的麻雀會飛」、「上海的麻雀會飛」,於是我們可以提出「中國的麻雀會飛」這個論據。當然,「個案」之外,我們也可以用名言名句來助陣。我們可以用蒲松齡的那句」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來證明立志的重要。

演繹,演繹和歸納剛好相反。不知為何,演繹的技巧讓我想起了亞里斯多德的「三段論」,在普遍性原理和前提正確的情況下,我們總是可以推斷出正確的結論。

中國所有的地方都能看到白天和黑夜。(大前提)我們住在中國。(條件)我們能看到白天和黑夜。(結論)

推及到寫作當中,假如我們提出了一個大前提:「人不可不學習」。

那麼我們在可以在文章中寫古今中外憑藉學習成功的例子來做論證。

綜合應用

雖然在前面介紹的技巧分得很清,但在寫作當中,更常見的卻是,一篇文章中需要用到多種技巧。如何來把控使用技巧的比例呢?其實,要以文章的體裁來論。如果是寫議論文,那麼,抒情、記敘、描寫的句子就要少一點,議論的句子要多一點,免得喧賓奪主。

作文有法,但無定法。希望我整理的直敘、倒敘、抒情、描寫、歸納、演繹、綜合這七個寫作技巧對於你的寫作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寫下「肖申克的救贖」後,他用一本書交代了寫作的所有秘密
    因為我相信,寫作雖有底層規律,但終究是個人的。這與所有藝術一樣,如馬拉度納,盤控傳射樣樣出色,但反過來不行——並非努力就可封神。兩者依存,既廣泛又具體,足球才是活的。因此,那些把寫作往玄乎裡整,或通篇自我標榜的所謂「指南」,都不值得一讀,充其量不過是雞湯或凡爾賽。
  • 4本書告訴你寫作也可以很簡單
    如果你對寫作很感興趣,卻又不知道怎麼下筆,那麼,湳沐建議你從這4本書開始。如果你提筆就怕,但又想寫作,那麼就不能錯過這本書。這本書從「文章面面觀」講起,用生動形象地語言告訴我們,寫作雖貴在創新,但好「文章」都有共性。愛寫作的你,若把這72篇「文話」吃透,寫作的思路就會豁然開朗,寫作的興趣和悟性也會得到拓展和升華。
  • 《精簡寫作》這本書告訴我們,如何讓寫作變得簡單起來
    關於這兩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日本寫作大師暢銷書作家村上春樹的寫作經歷來回顧一下我們猶豫不決的心態。我33歲那年秋天決定以寫小說為生。為了保持健康,我開始跑步,每天凌晨4點起床,寫作4小時,跑10公裡。我是那種容易發胖的體質。我妻子卻無論怎麼吃也胖不起來。
  • 這5本書,幫你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課》作者: [美] 艾麗斯·馬蒂森在《寫作課》這本書中,作者艾麗斯·馬蒂森,作為英語界小小說最高獎項——小推車獎的得主,將告訴你:關於寫作這件事,何為好,為何寫不好,如何能寫好。這正是艾麗斯·馬蒂森在《寫作課》中告訴我們的關於如何講故事的首要原則。2.《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作者: [加] 布蘭登·羅伊爾出色的寫作人究竟掌握了什麼技巧呢?
  • 有效提升寫作能力,我推薦這5本書
    自媒體大潮風起雲湧,我心底那個沉睡多年的寫作夢也被喚醒了。寫作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最近兩年,我閱讀了很多寫作類的書籍。我向你推薦這5本書,有效提升你的寫作能力,建議大家按順序閱讀。作者納塔莉·戈德堡,開辦了風靡美國40年的寫作課程,除了這本《不安的時候,坐下了寫》,還有《心靈寫作》、《再活一次:用寫作來調心》、《狂野寫作:進入書寫的心靈荒原》等暢銷書。她用大量的真人真事案例,告訴我們寫作是一種能力,持續練習可以找到人生困惑的解答,回歸內心深入的平靜。寫作可以舒緩鬱悶心情,化解人生困境,破除生死兩難,寫作練習是接近自己最好的方式。
  • 關於《秘密》這本書的詮釋
    2、吸引力法則說「同類相吸」。因此當你有了一個思想,你也會吸引同類的思想過來。3、思想是具有磁性的,並且有著某種頻率。當你思考時,那些思想就發送到宇宙中,然後吸引所有同頻率的同類事物。所有發出的思想,都會回到源頭──你。4、你就像是一座「人體發射臺」,用你的思想傳送某種頻率。如果想改變生命中的任何事,就藉由改變你的思想來轉換頻率。
  • 7月推薦這6本書,關於寫作的變現,運營和寫法,第3本值得收藏
    因為總是在持續不斷的輸出寫作方面的乾貨,不少朋友在後臺私信,問我要關於寫作方面的書單。首先為這種想法點一個贊,不管是任何一個行業,你在那個行業當中,堅持,持續都忘了50本書,並領略當中的內容和精華,你就可以是這方面的專家。
  • 過稿大號的寫作方法,都在這本書裡了
    當下,寫作可以說最好的時代。作為寫作小白,想要成為寫作高手,首先要打好寫作基礎。只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並不容易,這也是寫作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我走上寫作這條路後,也毫不猶豫報過各類培訓班,其中滋味可謂是酸甜苦辣五味雜陳。直到我看到《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後,才發現很多寫作班的培訓內容,幾乎都是基於這本書的基礎之上。
  • 這6本書告訴你哲學就是生活
    本書中的內容都是現實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例如,關於生命、愛欲、死亡、財產、生存等等,在閱讀過程中,也許你閱讀到某句話,即可深受啟發,從而逐漸改變自己的思想,進而改變人生態度,甚至人生進程。2.本書選取弗洛伊德思想精華,包括夢的解析,精神分析,性與文明三方面,將其主要思想一一摘出,包括夢的象徵與來源,夢的解析方法,關於本能,力比多,以及人額焦慮,壓抑等情緒,幫助我們了解自我,面對人生。3.
  • 學習寫作,零基礎小白看這本書最合適
    最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從零開始學寫作》——個人增值的有效方法,這本書從如何克服寫作障礙、培養寫作習慣、度過寫作瓶頸期、自媒體寫作過程、自媒體創作方法以及撰寫標題、開頭、結尾、框架等入門寫作技巧到如何收集素材、豐富詞彙等方法,都有深入淺出的講解,一本書搞定新媒體寫作。
  • 有了這10本書,你也可以成為孩子的專業寫作導師
    但想要孩子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提高寫作能力,耳朵老師為家長朋友們推薦以下10本書籍。看完這10本書,家長朋友不但可以提高自身閱讀寫作能力,還能快速成為一個「專業導師」,輕鬆指導孩子學會閱讀和提高寫作能力,讓小朋友對寫作有更正確的認知。1.
  • 如果你想提高寫作能力,我推薦這4本書
    如果你在寫作初期,推薦讀一讀弘丹老師的《從零開始學寫作》這本書,非常值得一看。果戈理說:寫作的人像畫家不應該停止畫筆一樣,也是不應該停止筆頭的。隨便他寫什麼,必須每天寫,要緊的是叫手學會完全服從思想。本書的作者弘丹老師,同時也是暢銷書《時間的格局》的作者。
  • 關於「一天一本書」你想知道的秘密都在這裡
    可能會有不少人覺得我一定看了不少書,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每天看兩個小時書,我花半個月甚至更久才看完一本書。為什麼這麼慢?兩個小時的看書時間,可能對於不少人來說,兩個小時足夠看完一本書了。我看書是比較慢的,往往是細嚼慢咽,具體原因我稍後會告訴你。
  • 打通寫作的底層思維,我推薦這一本書就夠了!
    不管是喜歡寫作的,還是想寫但又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有一些心理障礙的,他們在寫作的過程都會遇到一些困擾,比如:「我寫得東西太無趣了」,「我沒有時間寫作」,「我沒有內容可以寫」,「我的見識太少,閱歷不夠豐富」等等。關於這些困擾,在秋葉大叔的《寫作七堂課》這本書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 這七本書,讓寫作成為讀書效果的增幅器
    所以今天這份書單,就是關於如何提高寫作能力的。首先聲明一點,這套書單不適合以考試為目的的寫作。所以如果你是為自己的孩子找提高作文分數的方法的話,建議直接關閉本頁面。寫作能力出眾的人,大多是掌握了一些固定的重要寫作原則,並在寫作的過程中反覆不斷地使用。本書從結構、風格、可讀性三個方面,列舉了20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寫作原則,包括如何規劃表述的觀點和順序,如何使用恰當的例證以及如何增加文章的易讀性等,涵蓋的技巧幾乎適用於所有類型的寫作。
  • 你與寫作高手,只差一本書的距離
    任職於Kaplan期間,他潛心研究英文寫作、語法和邏輯推理教學,總結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獨創了一整套教學體系,並先後出版了《一本小小的藍色邏輯書》《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一本小小的金色語法書》等經典著作,成為全球英文寫作、語法、邏輯推理領域的標杆之作。在《一本小小的紅色寫作書》中,布蘭登·羅伊爾首先告訴我們,寫作包含四大支柱:結構、風格、可讀性和語法。
  • 每個人心底的秘密都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小櫻桃」塞裡斯是個夢想成為小說家的女生,她認為,講故事的決竅就是要觀察別人,想像他們的生活,他們的秘密。因為極強的觀察力和好奇心,小櫻桃總是能發現「神秘人物」:森林裡獨自拎著顏料,衣服上也粘滿顏料,消失在高大圍牆後面的老先生;每周固定時間去圖書館,續借同一本書,二十年來從未間斷的退休老奶奶;從來都不太喜歡聖誕節的專業圖書裝訂師……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特別?
  • 養成好習慣的秘密,都在這本書裡了
    這本書,將會告訴你一個關於養成好習慣的小秘密。《好習慣的秘密》的作者美國暢銷書作家格雷琴·魯賓,畢業於耶魯大學,擁有法學學位,是全球習慣和幸福研究領域超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著有暢銷書《幸福哲學書》《幸福斷舍離》。在《好習慣的秘密》這本書中,格雷琴·魯賓總結了無須刻意練習就能改變習慣的7大策略、強化習慣的9大方法。
  • 什麼是時代需要的「匠人精神」,這幾本書告訴你
    推薦理由2010年剛出版,該書即壟斷各大文藝暢銷排行榜,並被人民日報推薦為最值得閱讀的50本書之一。《紐約時報》評價道:「這本成功的新作,充滿著奇妙的人和動物。……即使生活進行的並不順利,這本書仍能使每天生活的點點滴滴充滿快樂。」
  • 一本書,讓你重新定義「寫作」
    曾以為寫作就是將個人的情感和思緒表達出來,後來我才知道,這只是自嗨型寫作;曾報過幾個寫作培訓班,加入寫作群,被灌輸學習終極目標是如何寫出爆款文章。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閱讀和寫作,無意間翻看這本書——《秋葉特訓營 寫作7堂課》,讓我對「寫作」有了新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這本書由知名網紅大咖秋葉大叔根據他的網絡寫作培訓營內容,反覆提煉打磨後編撰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