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線下課程轉移「線上」,校外培訓機構「曲線救國」能否實現困境...

2020-12-15 映象網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 記者 李長需/文圖

疫情讓學生出門上課成了難題。1月27日,教育部門下發通知,要求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各培訓機構要按要求取消各類線下課程。禁令之下,不少培訓機構強行將線下課程轉移到線上,且不退差價。這種行為是否合適?其能否實現「曲線救國」?

(一些培訓機構開設網上免費課程,是為了留住老生源吸引新生源)

校外培訓班強行轉移「線上」不談差價,家長感覺很吃虧

「心裡總是感覺很吃虧。」談及孩子所報的課外班由線下轉為線上,鄭州市民廖女士心裡很不平衡。

廖女士的兒子目前正在上小學五年級,為了提高其成績,她為兒子在兩個著名的教育培訓機構報了大語文、英語和奧數等三個課外班,且年前剛交過春季班的學費。但隨著疫情的到來,在開學一再延遲的情況下,培訓機構也幾乎在同時把線下課程轉到了線上。

「當初報名的時候,這兩個機構都有線下班和線上班,但我們考慮到課堂氛圍及保護孩子視力等因素,還是給他報了相對貴得多的線下班,沒想到還沒怎麼上課就轉到線上了。」廖女士說,線上課程學費只是線下課程的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老師通知轉到線上時,並未說明對其中的差價怎麼處理,也沒說不願意可以退費。她當時有點氣憤,就在英語培訓班的家長群裡問到差價怎麼辦,但任課老師回應說:現在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才由線下改為線上,先上著,等疫情過去了還是要改為線下。其雖未給出明確說法,但那意思很明顯,線上課時的課時費跟線下一樣,不會給你退費。

「因為課程和教材都有連續性,如果不上他的課再選擇其他的學校,教材和課程不一樣了,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而且,再找一個合適的培訓機構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找得到的。」廖女士說,家長們雖然都感覺很吃虧,但因為種種原因,基本都選擇了默默接受。

同樣感覺很吃虧的還有毛女士,她的女兒目前正在上小學四年級。她給女兒報了三個班,語文、奧數和英語。僅就語文而言,每節課收費180元,培訓班老師只是說轉到線上上課,但同類的線上課只有幾十元。而英語,則因培訓機構內訌,年內把培訓費用退給了家長;年後他們矛盾解決了,因為疫情直接開了線上課,不過比線下課便宜了四五十元。而其女兒的奧數課,轉移到線上時也是沒提差價問題。這個班不太好上,學生需要選拔才能進入,沒有家長會因為差價而退班的。

記者採訪了10多位家長,其中大部分都表示已注意到線下課程與線上課程的差價問題,但對此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選擇退費意味著沒有學上,孩子本來就停學在家,學校的線上課堂肯定不如在學校裡的課堂;如果再不上培訓班,我們擔心孩子的學習會跟不上。」一位家長無奈地表示。

但這位家長表示,短期內,大家的容忍度肯定都很高,但如果持續的時間太長,家長們肯定會有所選擇。比如退掉線下課程改選線上課程。畢竟,會便宜不少錢。

據記者梳理,新東方、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精銳教育、卓越教育等多家機構已發布通知,將寒假班等所有線下課程全部轉為線上授課。授課老師、上課時間、上課內容均保持原樣,線下課程恢復時間將根據疫情發展情況而定。

線下課變線上課,該不該補差價?

在毛女士看來,培訓機構把線下課程改為線上課程,退些差價或多補些課時才更為合理。因為從師資隊伍而言,線下課程的老師更擅長在線下授課,現在倉促之間開設線上課程,這些老師並沒有網課錄製或直播的經驗,面對不同的教學形式,倉促上馬,教學質量難免不會大打折扣。從技術團隊而言,無疑面臨著技術人員人手不夠的局面。她曾聽說某培訓機構春節期間就曾急切地招聘員工,尤其是視頻拍攝和製作人員;從教學效果而言,由於老師看不見學生,這對自制力稍差的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混場」,很難專心聽講;對孩子作業的監督和學習效果的評估,也完全要依靠家長來進行,但不少家長水平畢竟有限;此外,線上課程也加劇了電腦、手機等屏幕對孩子視力的影響。儘管客觀存在著疫情導致培訓機構成本壓力相對較大等問題,但這是機構自身的問題,不能將其轉嫁到家長頭上。

據記者了解,目前強行將線下課程轉移到線上且不退差價的,主要是一些市場佔有率較高的大型培訓機構,它們有著足夠吸引家長不退費的「底氣」。與之相比,一些中小型培訓機構則顯然底氣不足,它們不得不採取大幅度優惠手段甚至免費開設線上課程的方式,以此來對抗此次疫情所帶來的衝擊。

鄭州市民張芳的女兒所上的英語和數學培訓班,是年前繳的學費,上過四五節課之後,因受疫情影響,年後改為線上課。但疫情期間這些線上課程比不計入課時費,而且家長可以隨時退費。其所上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李先生坦言:疫情對於規模較小的培訓機構來說並不容易,他們此舉只是為了留著老生源。「我們只有三四十名員工,學生1000多人,房租每年就得好幾十萬,加上員工工資,還是挺困難的。只能先扛住了再說。」

而據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相比而言,小型機構因疫情所收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而對於中大型機構,則衝擊相對較大。無論房租,還是師資,它們投資的都比較大,在班額沒變,房租、工資等沒變的情況下,開設線上課程又增加了設備成本等費用,這都逼迫這些大型機構還得防備退費擠兌行為,為了生存也只能強行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課程了,更別說退還差價了。

對於春季班為何不退還差價的問題,一家培訓機構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解釋,春季課程由線下轉到線上後,實行的是小班授課,與面授班的上課人數一致,所以費用與線下課程一致。在線小班課與在線大班每100個學生配一個輔導老師不一樣,可以保證上課質量。

線下課變線上課,該不該補差價?河南宇博律師事務所馬曉東律師分析,應該肯定的是疫情是屬於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符合不可抗力的關於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特點,應屬於不可抗力。合同履行屬於不可抗力應可免責。但是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具體影響應在具體的個案中結合合同的性質、合同的履行情況、疫情對合同履行的影響程度等因素來認定。疫情期間培訓機構將線下轉為線上教學一般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校外培訓機構已經收費,但是未能按照預期時間開課的,該機構應當同家長或者學生進行協商將線下培訓轉為線上培訓,如家長或學生不同意,則家長和學生有權依據合同法規定解除合同,並且要求校外培訓機構退還尚未開課的課程費用;第二種,校外培訓機構已經收費並且開課,由於疫情原因需要轉移到線上,如果有家長或學生同意,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對家長或者學生釋明培訓的內容和收退費標準;如不同意由線下轉為線上,則可以要求培訓機構按照之前的收費標準合理退還差價或者將課程順延開課。馬律師提醒,對於第二種,培訓機構如果強行將線下課程轉為線上,家長如不同意應明確告知,如果不告知且繼續上課,應視為默認培訓機構的行為,將來維權存在難度。

(期待疫情早點結束,或是線下培訓機構最想要的結果)

近八成培訓機構帳上資金僅能維持三個月

培訓機構強制把線下課改為先上課且不退差價的背後,隱藏著培訓機構疫情下的現實困境。

為了應對疫情,1月27日開始,教育部下發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學生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後又要求培訓機構取消各類線下課程。這對於培訓機構而言,此次疫情危機不亞於2003年的非典衝擊。2003年「非典」時期,不少校外培訓機構紛紛倒閉,就連新東方教育集團,當年也差點如此。據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後來回憶,當年4月,大量學員要求退費,新東方卻已經把預付款花到了夏天,公司面臨著2000萬元流動資金的赤字。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如果處理不當,新東方可能面臨倒閉。最終,靠著借來的2000萬元,新東方渡過了危機。

對於大部分從未有此經歷的新銳教育培訓機構而言,此次疫情的衝擊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招生、續費甚至產生退費、擠兌等極端情況。這對企業而言,可謂是致命的危險。「教育是個強現金流的行業,全面停課意味著現金流的終止。」鸚鵡螺創始人胡宇東曾對媒體如此坦言。這對線下機構而言,顯然形勢十分嚴峻。「現在每天睜開眼想到的就是錢,房租、員工工資、可能出現的學員退費,但收入卻幾乎為零。更擔心的是,疫情之後家長仍然會對線下授課有顧慮,這可能影響續費和招生。」鄭州市一家繪畫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喬先生說,公司現在正開展免費線上課程,就是為了留住老客戶和吸引新生源。但他承認,公司的現金撐不了三個月。

喬先生的現狀,或是疫情下線下校外培訓機構的普遍情形。據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培訓教育專業委員會2月7日~2月14日對全國31個省市校外培訓機構的調查顯示,因受疫情影響,,超過90%的機構表示存在大的影響,目前機構經營存在部分困難或嚴重困難。其中,29%的機構表示「影響嚴重」,導致機構經營面臨嚴重困難,可能倒閉;36.6%的機構表示「影響很大」,導致經營暫時停頓。有47%的機構預計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比上年同期將減少50%以上,29%的機構預計將減少30-50%;而79%的受訪機構表示帳上資金僅能維持3個月以內,8%的機構甚至只能支持半個月以內。

而事實上,已經有線下培訓機構在疫情之下被壓垮。2月7日,IT教育機構兄弟連教育創始人李超發布《致兄弟連全體學員、員工、股東的一封信》,正式宣告品牌「破產」。究其原因,正是其公司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

(一些培訓機構開設免費線上課程,能否成為獲客新渠道?)

培訓機構線上爭奪流量能否轉化為獲客?

鄭州市民李斌發現,春節過後,抖音、微信朋友圈上的公益課多了起來。一天,他看到某個微信公眾號推出的49元語文公益課,感覺內容挺好,價格也便宜,就進行了線上報名支付,結果上了幾天就沒了動靜,再也聯繫不上這家培訓機構。這個時候,他才想起來看看是哪家公司辦的公眾號,但是一查,電話、聯繫方式都沒有了。這種情況想投訴恐怕也沒門。後來他就吸取了教訓,報了某著名培訓機構的在線中小學公益課,一周兩次課程,效果基本還可以。

李斌發現,因為疫情不能進行線下授課,眾多校外培訓機構轉為線上,都在爭奪客戶。但這些培訓機構魚龍混雜,趁機行騙者也不在少數。但總體而言,大的培訓機構的免費公益課還是相對比較可靠。令其不明白的是,這些大型培訓機構有不小的實力,也花了不少的成本,此時為何不開展線上收費課程而進行了免費?

一位業內人士坦言,這些培訓機構此時開設免費公益課,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獲得潛在的客群,因為大家都擔心疫情過後要花大量的費用去獲客。如果現在不做準備,疫情過後可能等待很久的話,就會影響其當月的收入。他們此舉其實是為日後的業績增長去做儲備。

記者發現,這些開設免費公益課的大型培訓機構,多是被家長吐槽的將線下課程強行轉移到線上且不談差價的培訓機構。瀏覽其網頁可以發現,這些機構把免費課程放在最上面,其次是低客單價課程,隨後是高客單價課程,最下面則是一對一更高客單價課程,如此便形成了一個倒金字塔形的產品矩陣。這或許是其獲客的一種營銷策略。

通過開設免費公益課的方式來獲取客戶,顯然成了疫情下培訓機構的共識。在三全路開設有一家少兒美術培訓機構的餘明(化名)也正在嘗試線上免費教學,但他感覺教學質量並不太好,因為美術跟其他東西不一樣,顏料、手法筆觸等是需要實際操作的。因而,他認為,線上教學雖然有流量,但是很難轉化為實際的報名,因為家長在線上看不到教學的實際效果。

對於餘明而言,眼下最急迫的不是通過免費課程為日後的業績增長去做準備,而是度過目前的難關。他的公司目前有10名員工,學員超過了200人,房租每月租金三四萬,員工平均工資5000多元,但目前零收入的情況下,各種開支是個不小的負擔。「我現在需要一筆不小的融資,因為200多名學員已經把學費交了,但是課還沒有上完。如果按照每隔學員3000元(30節課)來算,這也是很大一筆負債。」

顯然,餘明的少兒美術培訓機構還不能像其他大型培訓機構那樣通過線上免費教學來獲客。但話說回來,即便這些大型培訓機構不惜成本開設了免費公益課,它就能把流量轉化為實際客源嗎?

(強行將線下課程轉到線上,或是培訓機構度過難關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也很難說。這些培訓機構轉型線上,第一階段只是解決燃眉之急,也就是怎麼讓老師在家裡上課,讓學生在家裡學習,後續的發展還需要支持課程系統的諸如學生管理、學習效果追蹤等諸多子系統。對於沒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線下機構而言,一套系統或許能解決燃眉之急,但教師對線上授課系統及流程的熟悉程度、線下課程是否與線上教學相匹配、家長接受程度如何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畢竟,轉型線上不是簡單的「平移」,需要配合的是運營體系線上化等一整套解決方案。匆忙上陣的線下機構如果不能解決好這些問題,也很可能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就拿新東方而言,其CEO俞敏洪在其個人公號「老俞閒話」上曾發文稱:「新東方依然在疫情下接受著嚴峻的考驗。今天有幾十萬學生已經登錄新東方線上直播系統‘雲課堂’上課,我的每一個神經都緊繃著,唯恐系統崩潰掉。」

有業內人士分析,這些培訓機構的線上流量能否轉化為正價課取決於機構的服務質量。如果沒有足夠好的內容和服務,生源也是很難留住的。頭部公司應該以更好的服務和產品來獲得更高的正價轉化率。

相關焦點

  • 規範校外線上培訓,能否杜絕在職教師網上兼職
    (澎湃新聞7月15日)無論校外線下培訓還是線上培訓,都是對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滿足了學生對個性化、多樣化學習的渴求。但這兩種培訓都存在不少亂象,如超標超前培訓增加了學生負擔。為此,去年有關方面對校外培訓機構(主要是線下培訓)展開全面治理取得成效,如今又規範校外線上培訓,對線上線下培訓可謂「一視同仁」。
  • 北京培訓機構線下複課在即,「線上+線下」融合成新常態
    最近,精華學校青雲校區門口的公示欄多了一張「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責任承諾書」——本周一,經自查自評、書面申請、教育部門驗收後,精華學校線下校區達到複課標準,面向學生家長作出公開承諾。暫停幾個月的線下培訓機構重新開張。
  • 線下教育按下「暫停鍵」 線上課程招生難
    央視網消息:受到疫情影響,校外培訓機構的線下授課基本已經按下了「暫停」鍵,為此,培訓機構紛紛轉戰線上教學。然而,由於大部分學段目前仍然沒有開學,培訓機構面臨著線上招生不理想、到課率低等諸多壓力。在廣西南寧,記者了解到,自從教育部門叫停校外培訓寒假期間集中授課以來,加上疫情影響,南寧市各大培訓機構線下授課暫停已有近80天。許多校外培訓機構紛紛採取了應對措施。新東方南寧分校的寒假班轉為線上教學,線上課程價格比線下課程價格優惠10%至15%。不過,卻面臨著招生難的棘手問題。
  • 重慶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開展線下培訓
    關於重慶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開展線下培訓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重慶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申請開展線下培訓,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線下生源不足,轉戰線上市場,哈爾濱校外培訓機構面臨洗牌
    複課後記者走訪哈市校外培訓機構一條街6家關了2家 其他4家沒咋招到生線下生源不足 轉戰線上市場培訓機構面臨洗牌「複課了!我家孩子可以在老師眼皮底下補課了!」「現在還在疫情防控期間,怕人員聚集有風險,還是在家上課的好。」
  • 北京市發布中小學課程安排,培訓機構一律不準進行線下教學
    昨天,北京市教委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中小學課程教學工作的安排》,將實現「線上線下」無縫銜接,通過整合課程資源,採用大概念、大單元、任務群等新教育模式,確保北京新學期「不加課,不佔周末、不佔暑假」的承諾。對於北京市中小學「不加課,不佔周末、不佔暑假」的安排,校外培訓機構想必備感欣慰,畢竟周末、暑假原本就是各類線下培訓服務的課外時間。
  • 山東培訓機構觀察:面對半年「零招生」之困,線上、線下「雙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濟南報導濟南市二七新村南路附近的培訓學校正在做複課準備。隨著山東普通中小學陸續開學,校外培訓機構也將迎來線下的複課。疫情帶來的影響仍未完全消除,校外培訓機構普遍面臨老生流失、新生招生困難等困境,人員、時間、資產等其他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增多也影響了正常培訓教學。面對困難,不少校外培訓機構抓住線上資源這棵救命稻草,線上、線下同步發展,希望能熬過這個行業「寒冬」。
  • 由於疫情防控,吉林市校外培訓機構的線下課程,按下「暫停鍵」!
    吉林市校外培訓機構線下課終於要停課了!自從放寒假以後,吉林市的各類校外培訓機構就開始進行補課了,恨不得一天上十節八節的,孩子們疲勞的奔波於各校外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收了錢,急於在春節之前把課都上完,然後好趕緊收下一學期的錢,基本上是填鴨式的教育,家長們雖然也不想上,但是沒辦法,又怕孩子不上學習跟不上,就像被綁上了一趟瘋狂的火車,想停也停不下。現在因為這波疫情,總算是把課停下來了。補習班終於要停課了,奧數英語作文思維舞蹈演講書法跳舞等等,太多太多了。
  • @端州家長 6月8日後,驗收達標的校外培訓機構可開展線下服務了
    經審批同意開展線下服務的校外培訓機構,可在學員返校前安排員工返崗復工,提前做好疫情防控、教育教學等準備工作。未經審批同意的,一律不得提前開展線下服務工作。那麼,端州區校外培訓機構準備好了嗎?西江君帶你去看看~6月3、4日,端州區教育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校外培訓機構申請、驗收審批、市級備案」的驗收審批程序,對轄區內77間經端州區教育局許可辦學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進行督查驗收,確保相關校外培訓機構有序開展線下培訓服務。
  • 北京市教委:200餘家校外培訓機構已提交線下複課申請
    200餘家校外培訓機構已提交線下複課申請會上提到,各區按照8月10日全市基礎教育秋季開學工作部署會要求,結合區域實際狀況,指導機構按照「自查自評、書面申請、全面整改、公開承諾」等工作程序,穩妥有序安全恢復線下培訓。
  • 上海部分教育培訓機構將線下課程轉到線上,家長進退兩難
    「為了保證孩子的持續學習,鞏固此前的學習效果,我們計劃將線下課程轉到線上,希望家長理解配合。」近日,上海市民陳女士接到了英語培訓機構要求孩子轉「線上課程」的電話,並要扣除相應的線下課時。如果不同意,擔心孩子在恢復線下培訓後,跟不上課程進度;如果轉到線上,孩子的學習效率又難以保證,且傷眼睛。
  • 興義市62所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有序恢復
    內容摘要:7月22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經省教育廳批准,興義市小桔燈課外培訓班有限公司等62所校外培訓機構,7月22日起將有序恢復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活動。中國黔西南訊 (特約記者 張 宏) 7月22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經省教育廳批准,興義市小桔燈課外培訓班有限公司等62所校外培訓機構,7月22日起將有序恢復經教育行政部門批准的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活動。
  • 校外培訓機構強行把線下培訓變網課,該如何收費更合理?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教育部門陸續發文,要求暫停線下培訓活動,並鼓勵儘可能利用網際網路和信息化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學習支持。一時間,原本主打線下培訓的諸多校外培訓機構開始轉戰線上。其中,有部分機構推出免費課程,但也不乏有機構將線下課程轉線上課程後,依然按照線下課時費的價格收費。
  • 聚焦後疫情時代線下培訓機構困境,線下教育的背水一戰
    疫情期間,線下教育機構被迫關閉,重啟等待通知(圖片來源網絡) 時間推進至5月,從已經公布線下教培機構可以複課的地區來看,約有11個省份的27個地區給出了明確時間,但時間大多集中在5月之後甚至更久,但中國有660個城市,北京等一線城市的線下培訓機構複課時間還一直處在研究中……據5月15日教育部最新消息,要求各地在啟動校外培訓機構開班的時候
  • 延吉市校外培訓機構線下複課
    7月18日,延吉市經教育局審批的150家校外培訓機構開始陸續線下複課。上午8時30分,在延吉市朗藝教育培訓學校校門口,複課返校的小學員們保持間隔1米的間距,有序等候,通過測溫,套鞋套等流程,沿著指定的路線回到了熟悉的班級。口才老師再次測溫了體溫後,將孩子們迎進班級開始開學第一課。該校校長王雨婷介紹說,根據教育局的要求,學校準備了充足的防疫物資,請家政服務中心的消殺團隊對全校400平方米的實用空間進行無死角的消殺工作。
  • 滕州市教育局緊急通知:停止校外培訓機構線下教學
    關於做好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各鎮街學區(聯區)、市直及民辦學校:為進一步做好全市教育體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防止人員聚集疫情傳播風險,切實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據上級教育部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要求,現就做好寒假期間校外培訓機構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如下
  • 北京線下培訓機構將複課,門口貼「家長止步」!
    作為獲得首批覆課資格的校外培訓機構,這裡已在校區門口貼上「家長止步」的最新規定,以及掃碼、測溫、登記、放行的操作流程。在海澱黃莊,各大校外培訓機構也結束了半年多的沉寂,陸續按下「重啟鍵」。不久後,按照最新防疫要求調整到位的教室將以新面貌迎接學員。
  • 培訓課選線上還是線下 看孩子習慣和課程內容
    原標題:各有優劣,選課得看孩子習慣和課程內容培訓課選線上還是線下?教育校外培訓是剛需,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從2015年開始,眾多面向K12群體的在線教育品牌開始快速發展,初期因性價比高、超前學習不受監管、學習便利等優勢切分線下培訓市場,隨後也被納入監管體系,不斷規範。隨著線下課程和線上技術的發展,選擇線上課程,還是線下課程,讓不少家長糾結。
  • 秦都區召開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開學及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協調會
    6月3日上午,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成員段芳主持召開秦都區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開學及校外培訓機構線下培訓工作協調會。區教育、衛健、市場、公安、城管等部門領導參加了會議。要培訓指導抓落實。針對轄區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校外培訓機構由教育局牽頭,衛健、市場部門配合,組織一次疫情防控和食品衛生安全培訓會,切實提高防控意識和能力。要夯實責任抓落實。參與檢查驗收部門要明確職責,夯實責任,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嚴格標準,加強檢查,實現督導檢查全覆蓋、不遺漏、有力度。要嚴格核查抓落實。
  • 校外培訓機構及線上培訓歸口學校,學校接到投訴之後的面對
    此時,校外培訓機構以及線上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抓住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這就好比當年的網購,在一個風口之上,豬都能飛起來。現在的義務教育當然是完全免費的,這一點毋庸質疑,但我要問你們一句:你們覺得,現在家庭養兒育女的負擔是輕了還是重了?假若你不是故意為之、別有用心,你的回答一定是: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