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至今,新冠疫情來襲,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很多學校聽課。對廣大家庭來說,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學生都類似於待業在家,學生的教育成了一個非常突出的問題。
此時,校外培訓機構以及線上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抓住了難得的發展機遇。這就好比當年的網購,在一個風口之上,豬都能飛起來。
現在的義務教育當然是完全免費的,這一點毋庸質疑,但我要問你們一句:你們覺得,現在家庭養兒育女的負擔是輕了還是重了?假若你不是故意為之、別有用心,你的回答一定是:重了。
確實是重了,其它方面我們不細談,可參見我的微頭條,可以參考一些亂收費的新聞。說到這樣的新聞,我就想起我們當地現在傳達的一件事情:
不便明說,我們當地的一樁涉及教輔的新聞火爆各大主頁頭條,在本周五的時候,校內單單找了教研組長去開會,然後教研組長逐個辦公室傳達:至少近段不允許再指定學生到校外指定書店買教輔書。並且我們當地的三所小學,此類事情已經又被家長反映到當地一些平臺上,其中兩所學校是這個千萬人口城市的中心小學,暫時冷處理,至於和我們學校相鄰的另一所學校就要嚴肅處理相關當事人,以儆效尤。
扯遠了,說回校外輔導班和線上培訓機構。
原本,校外輔導班和校外機構幼兒園的蓬勃發展只是處於萌芽狀態,沒有引起教育主管部門的關注,但我們當地在接近十年之前,開始創文,在這個大動作的帶領下,教育主管部門借勢開始對上述機構開始收編。
原本這樣的工作是由教育主管部門進行的,但是人家「忙」,所以就在各個小學學片裡,指定某個小學老師負責清查和協助辦證。至於協助辦證的流程,可以自行腦補,當然要一關關地過,但小學分管的這個老師這一關首先是第一關。
我們學校分派的兩位老師,一位在校外自己接手了一家培訓機構,辦得風生水起。當然了,對外掛名還得是別人——親屬之類的。這兩位,經常弄一些校外輔導班的宣傳單頁要求老師們在班級裡發放。而實際上,無論哪個途徑,一再強調:不準老師發放、推薦輔導機構。
至於線上培訓機構,你還記得郎平代言的網易有道嗎?我們主管教育部門層層微信,要求老師必須傳達到學生,登錄淘寶,領取體驗課程。至於其它的一些線上培訓,那就更不勝枚舉了。
我總能想起馬克思恩格斯的一句話:利潤,百分之一百,如何如何;百分之二百如何如何。
孩子們,希望你們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