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國人再一次刷新了剁手的記錄,大家都在瘋狂地買買買,似乎沒人記得雙十一除了購物狂歡,還是一個不太友好的日子——光棍節。
而特別有意思的是這幾天央視財經發布了一個調查顯示,從情感關係看,幸福感比例最高是有戀人但還沒結婚的人們(45.62%),其次是已婚人士(44.16%),排名第三的是單身人士(43.96%)。
總之大概就是為了說談戀愛的幸福感比單身的要高,怎麼有點官方勸大家戀愛結婚的感覺,然而現實卻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結婚。
中國人口達2.4億,結婚率年年創新低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中國單身人口已達2.4億,年輕單身群體越來越龐大,而與之相對的是結婚率持續走低。
民政部數據顯示,我國結婚率已經連續五年下降。據民政部公報,結婚率從2013年的9.9%下降到2017年的7.7%。而到了2018年,結婚率只有7.2%,創2013年以來的歷史新低。
最近一項調查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結婚登記589.42萬對,同比下降17.34%;而湖北的數據就更低了,今年前三季度結婚登記人數228974對,同比下降了25.8%,這從側面說明了在武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
年輕人晚婚、不婚成為了常態,但是你有沒有發現這種現象在90後中更為突出,小編自己也發現身邊越來越多進入適婚年齡的90後選擇晚婚,甚至是不結婚的。
2016年的時候相關數據顯示武漢平均初婚年齡男生29歲,女生27歲,而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但是有好多人卻仍舊在堅守在單身的行列。
網上有個段子,80後結婚了的離婚,離婚了的再結婚,00後戀愛了的分手,分手了的再戀愛,只有90後,在單身的路上一去不復返,就算有的談了戀愛,也遲遲不肯結婚。那麼為什麼90後不想結婚呢?
比起結婚,有一些90後更願意孤獨終老
之前寫了一個關於90後買房的帖子,下面有個網友是這樣說的:我們90太慘了,出生的時候正好趕上了計劃生育,成年後就遇到了房價上漲,到了適婚年齡的時候又遇到了二胎開放,等到退休的時候又會遇到了延長退休年齡,買房、結婚、生子、盡孝、養老,哪一個不是壓力!
是啊,現在的90後壓力真的越來越大,結婚的本意是為了幸福,然而成婚背後的承擔421甚至422、423家庭重擔,這些都壓著90後喘不過氣來,而很多人可能連房子這個大關都邁不過去,所以很多人寧願享受高質量的單身,也不願經營低質量的婚姻。
而近年來一些大火的電視劇讓人看了都不想結婚。不論是講述原生家庭的《都很好》、還是今年大火的女性獨立勵志劇《三十而已》和《親愛的自己》,無疑在宣揚女性獨立的同時側面渲染出婚姻的一地雞毛。這讓很多女性都堅信比起成為婚姻裡的黃臉婆不如「獨自美麗」的終老。
而男生這邊對結婚的熱度似乎也不比女生高多少,除了前面提到買房、養兒等各種壓力,很多男生都希望找到一個不物質美麗賢惠的女生一同步入婚姻,而現實卻是彩禮這個當頭一棒就讓很多男生望而卻步。
而更有甚者,本來一場親家見面的合親宴,變成了一場你爭我搶的談判,有多少愛情最終敵不過生活的現實,不歡而散。所以,女生想要獨立害怕遇到媽寶男渣男,男生不想壓力害怕遇到拜金女扶弟狂魔,單身男生都在擔憂都在害怕,誰還記得最初的愛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堅信與其遇到錯的人,不如一直單身,餘生照顧好父母就足以。但其實如果雙方都放下心裡的防備和界限,會發現其實婚姻也有美好的一面,就算面對一地雞毛,只要兩個人願意一起去面對,雞毛都不算事,但他們不敢賭。
婚姻,從來都是一場關於幸福的賭博,很多人害怕輸得很慘,而不敢輕易入局。
///////////////////////////////////
看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說小編以偏概全,但是隨著結婚率年年降低,離婚率每年不斷上升,上述陳述的情況其實真實存在的,而年輕人對婚姻的不自信,其實側面反映年輕人的焦慮,確實他們壓力太大了。
很多人會說90後自私,只顧自己,但是正是因為他們學會了承擔責任,直面了生活的壓力,他們才知道只有把自己的生活整理好了,才有資格去經營一個家庭。
結婚,從來都不是權衡利弊找一個家裡喜歡的人過日子,而是一場關於幸福的探險。有句話說得好,結婚不是目的,幸福才是。因為家裡催急了,找一個合適的人結婚,但也許生活最終還是落得一地雞毛,如果那個對的人還沒遇到,那為何不等一等呢?
餘生很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願所有婚姻都是嫁給愛情,願所有的等待,都是你的一個回眸,我們便相愛一生!
編輯:筱攸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