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果出來了,美國機構利用《GTA》研究遊戲與暴力行為的關聯
2019年8月的時候,博士和大家分享了一篇文章《川普將槍擊案歸咎於暴力電子遊戲,大學教授直接打臉》,講述了當時美國發生了很多槍擊事件,而當時的美國總統川普發表談話,除了悼念傷亡家屬外,還將事件發生的部分原因歸咎於電子遊戲的影響!在美國,電子遊戲經常成為法規漏洞的甩鍋對象。
-
最新研究:電子遊戲可長期提高兒童記憶和認知能力
就在不久前,西班牙加泰隆尼亞歐貝塔大學(UOC)的研究人員,進一步在27名參與者中進行試驗,證實電子遊戲可以提高兒童的認知能力。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這一影響是長遠的,即使是在兒童時期短暫接觸遊戲,也能在未來長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受益,提高他們的記憶和認知能力。
-
13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最新心理學研究發現,也許對你有用
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心理學研究論文發表,其中包括兒童發展、抑鬱、焦慮、社交媒體、貧困、不平等等研究在內。然而,由於2019年是許多心理學發現的突破之年,因此它在任何其他時間段都顯得與眾不同。首先,精神病學家終於開始討論抗抑鬱藥的廣泛使用,以及它們是否真的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有益。過去一年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社交媒體給人們帶來的精神負擔終於得到了科學的證明。
-
電子遊戲對孩子到底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很多父母未弄懂
美國利哈伊大學教育學院學者喬治.杜樸在研究中發現,電子遊戲對有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尤其有好處,並且能預防孩子在學習上的注意力問題。這是因為電子遊戲裡快速變換的圖像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程度。喬治.杜樸同時指出,特別是那些對兒童有教育功能的電子遊戲,父母可以嘗試讓孩子接觸。
-
電子遊戲對孩子大腦有什麼影響?看看腦科學家怎麼說
臺灣著名教育家,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腦科學家,臺灣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多年來在海峽兩岸致力於科學育兒理念的宣講。研究證明,好的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積極的作用,父母對此的態度不應是抗拒而是疏導,教會孩子有紀律地玩遊戲。
-
"都是電子遊戲的錯"?家長自以為是的保護,才是對孩子的傷害
提到電子遊戲,很多家長的態度都是&34;。覺得它可能會過多的佔用孩子學習的時間,讓孩子變得不務正業,又或者是覺得電子遊戲傷害孩子的眼睛。不僅僅是電子遊戲,甚至電子產品,很多家長都不樂意讓自己孩子多接觸。但是,家長有沒有想過電子遊戲也有好處?甚至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都將電子遊戲作為處方藥,來治療孩子的多動缺陷。
-
在楊永信與IG交替刷屏的時代,我們如何研究電子遊戲?
電子遊戲研究可以說是一個前景廣闊而又充滿爭議的研究領域。日前,北京師範大學數字創意媒體研究中心就舉辦了一場遊戲研究探索圓桌論壇,論壇發起人、北京師範大學數字媒體系理論教研室主任何威,邀請了若干在遊戲批評領域有見地、有成果的青年學者,就「數字遊戲批評」(digital game criticism)的理論、方法與實踐問題展開了探索性的跨學科的深入交流。
-
性別會造成對性別偏見研究的偏見
有意思的是,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們對科學界進行了「有關性別偏見的研究」的評價研究,發現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不僅存在對於女性的偏見,而且這一領域不同性別的人對於性別偏見研究成果的評價也存在偏見。由此提醒我們,僅僅揭露性別偏見並不足以消除偏見的存在。
-
青少年玩《GTA》10年長期研究,發現遊戲與暴力行為並無關聯
自電子遊戲隨著網絡發達而普及化,暴力行為是否與暴力遊戲有所關聯,一直是學界密切關注研究的社會科學議題,而根據最新國際學術論文期刊的一份報告,再度證實暴力電子遊戲與暴力行為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性,而這份報告的研究主題也很有趣:《與俠盜獵車手一同成長:從青少年時期遊玩暴力電子遊戲的10年縱向增長研究》
-
公眾人物典範:綠日樂隊表示擔憂暴力電子遊戲
公眾人物典範:綠日樂隊表示擔憂暴力電子遊戲 時間:2016-08-28 14:08:50 來源:3DM-Druiber
-
《傳媒學刊》「電子遊戲研究」主題徵文
《傳媒學刊》秉承「傳媒匯思,守正為學」的辦刊理念,紮根於新聞傳播學領域前沿話題與熱點的研究。《傳媒學刊》採用「一期一題」的辦刊模式,每期設立一個主題並圍繞一個領域集中進行研究。首期預計在2021年4月出版。現《傳媒學刊》面向校內外優秀專家學者、新傳學子徵稿。在技術迅速更迭的時代背景下,電子遊戲因其強大的交互性、娛樂性已成為青年群體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娛樂場所之一。
-
從魔法世界裡的「泥巴種」說起:歧視性稱呼背後的偏見心理學
根據美國著名人格心理學家、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戈登·奧爾波特的觀點,諸如「泥巴種」之類的詞彙,是「偏見」的表現形式之一,其本身帶有貶低、侮辱等歧視性色彩,會使那些被劃歸這一群體者感受到被嘲弄、被排斥等消極情緒,有時還會引發群體隔離、暴力衝突,甚至是戰爭等惡性後果
-
紐西蘭和澳大利亞領導人為美國「心痛」,發聲譴責暴力
當全世界圍觀華盛頓的騷亂時,不少人意識到這些場景「似曾相識」:在前年爆發的「修例風波」中,部分暴徒於2019年7月1日晚暴力衝擊並佔領香港立法會,對立法會議事廳內設施進行大肆破壞。與此同時,不少人也注意到,一些美國政客和媒體,以及外國領導人對這兩件事的反應和用詞截然不同。他們支持大肆破壞香港立法會的暴徒,卻指責川普支持者在美國國會大廈中的暴力行為。
-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與上海交大合作,推出工商管理博士聯合培養項目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展開合作,將於2017年初推出工商管理博士學位聯合培養項目。 2016年11月底,18名中國學生在紐西蘭但尼丁參加了這一聯合培養項目的說明會。據悉,該工商管理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將實行中英雙語授課。此舉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一部分中國學生的需要。
-
中小學生與電子遊戲的調查
結果顯示:94.4%的學生喜歡玩刺激、驚險的暴力類遊戲,而迷戀組56人中有53人(94.6%)喜歡玩暴力類的遊戲。在自己家電腦上網人數佔76.9%,在網吧裡上網的佔14.3%,去遊戲廳的佔0.7%,到別人家裡玩的佔8.1%。不論在何處上網,所玩遊戲的種類比例仍如上所述。故在本研究中,遊戲地點不能作為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個因素。 2,關於迷戀組與對照組的差異分析。
-
紐西蘭博士好申請嗎?
在博士申請中,由於紐西蘭博士主要體現自己的研究能力所以我們有過的研究、研究獲獎經歷一定要悉數羅列以辦院校審理。二、 個人簡歷篇(1) 個人信息 要出現在簡歷的最顯著位置。為什麼選擇紐西蘭讀博士?然而,去紐西蘭讀博士,3-4年即可完成博士學位。並且,畢業的要求相對中美也要低一些,只需要完成計劃的研究項目即可。
-
美國發布研究稱父母打孩子屁股會增加其暴力傾向,體罰模糊了愛與暴力
在美國兒科學會發表關於體罰政策的一位作者羅伯特·塞格博士說,"面對家庭和親密關係間的問題時,越來越多的人拒絕用暴力解決問題,包括打屁股。"塞格博士對此表示:"我們計劃深入研究兒童在家庭中正有哪些積極的體驗、不良經歷、以及在整個過程中,父母的做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我們都非常擔心,如果在疫情期間成人的額外福利、失業福利被取消,他們對兒童的態度會發生怎樣不利的轉變。"
-
孩子們在學校表現不佳,患肥胖症,電子遊戲成癮的風險更大
道格拉斯·詹蒂爾(DouglasGentile),第一作者兼心理學教授說,這項研究表明地點確實很重要。當臥室裡有電視或電子遊戲時,孩子們花更少的時間閱讀、睡覺或參加其他活動,這對一些結果產生了連鎖反應。詹蒂爾說,結果,這些孩子在學校表現不佳,患肥胖症和電子遊戲成癮的風險更大。研究人員能夠在六個月到兩年的時間內跟蹤這些影響。這項研究發表在雜誌上。
-
選擇去紐西蘭讀博士的原因
紐西蘭讀博士的各類優勢介紹近幾年來了解國外博士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那麼李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好好說說這個紐西蘭博士留學的優勢。紐西蘭博士學位的優勢在紐西蘭得到的博士學位將會受到世界性的認可,證明你是該專業領域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