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屢禁不止,人們對於校園暴力事件的討論也一直未休,孩子遭遇校園暴力之後,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再次暴力發生呢?
前兩天一則關於校園暴力引發的傷害案引起人們的討論,起因是一名轉校生小蔣,剛轉來沒多久就被同班的男生欺負,起初的衝突之後,小蔣也選擇了通過學校老師解決問題,處理結果就是那些學生道歉,保證不犯等等。當然如果欺負人的孩子真能悔改,也不會有後續的悲劇發生了,那些熊孩子變得變本加厲,開始勒索,向小蔣要煙,定期孝敬他們,小蔣也選擇了妥協,給他們買了煙,但這幫熊孩子嫌棄煙太便宜,要求帶小蔣去廁所「聊聊」,他們糾結了15人,威脅小蔣,如果不主動去,他們就強制把他帶過去,出於各方面的考慮,小蔣決定去會會這些人,同時攜帶了一把小刀用於自保,可以想像廁所裡發生了什麼,15個人打一個,小蔣掏出小刀反抗,仍然被他們毆打,在反抗的時候刺傷了三個人,後期法院在審判的時候,判定小蔣是正當防衛,但當地的檢察院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小蔣是故意傷害,要求拘留,還得附帶賠償。
首先不說別的,為什麼會發生後續的事,不就是在一開始處理霸凌事件時,學校沒盡到責任嗎?如果那時候能夠真正地處理那些霸凌者,讓他們知道欺負同學是不對的,要付出一定代價的,後續他們也不會更加囂張的糾結15個人,對小蔣進行圍毆了。關於當地檢察院的異議,他們認為小蔣在一開始就可以避免這次衝突,而且小蔣主動帶著兇器,有主觀傷人意向,那麼請檢方人員換位思考一下,小蔣本來就是受害人,就算躲過了這一次,還會有下一次,除非那些施暴者得不到應有的制裁,或者小蔣轉學。就犯罪來說,那些孩子向小蔣勒索要煙,也屬於犯罪,而且應該不止小蔣被欺負吧,肯定還有其他被欺負的人,小蔣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解決,他選擇打回去,讓那些人感覺自己不是好欺負,雖然手段不合法,不過卻是最有效的。
我想司法部門現在不應該糾結小蔣是不是正當防衛,而應該考慮怎麼從根本上解決校園暴力事件,每年都會發生多起校園暴力事件,而那些被施暴者往往很難從陰影中走出來,有些傷害會伴隨一生的。不要再讓《少年的你》中那樣的悲劇上演了,司法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應該制定未成年人犯罪的處理機制,不要再讓那些少年感覺犯法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對於小蔣的做法,大家認為是屬於正當防衛還是故意傷害呢?請給出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