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愛你愛你」。
這麼甜蜜的諧音開啟的新十年,光是想想就讓人充滿期待。上映的跨年影片中,勢頭最盛、卡司最強、想看人數最高的兩部——《寵愛》和《親愛的新年好》,就都精準地把握了同一個字:
愛。
電影《寵愛》發布會
電影《親愛的新年好》首映禮
從發布會、首映禮的架勢來看,討喜臉的明星、粉粉嫩嫩的色調、催淚的故事設定、溫暖與愛的跨年主題,一打眼看過去,說是同一部電影也不為過。更何況,兩部影片的主演裡還都有小姑娘張子楓。
在影院甜蜜開啟2020,對於很多人而言,似乎是節日場景+市場環境構築下的最佳選擇。
然而,在熱鬧喜慶的觀影活動之外,是並不甚如人意的「元旦檔」環境——
今年元旦恰逢周三,節日從往年的連周末三天假變為孤零零的一天,兩頭周末分流許多,而12月31日「元旦檔」上映新片數量則比周末還少。
今年的「元旦檔」,你還好嗎?
逆境|消失的元旦檔?
1
每年元旦檔期都是各家影業必爭之地,近四年的「元旦檔」內地總票房都超6億,最高者達12億。今年「元旦檔」本倚靠著強大的票房增勢和此前「國慶檔」的強勢引路,有望開創歷史新高,卻生生被放置於周三,原本的三日「戰局」壓縮成一日,無論是片方還是院線都深吸了口氣。
如何在極短時間內形成真正的檔期發酵?維持「元旦檔」本應有的「尊嚴」?成為了橫亙大家眼前的一條必經、必戰、必思索之溝壑。
其次,今年的「春節檔」是近些年來最早的一次,由於一月底即是春節,與「元旦檔」時間間隔過近,分流之態勢甚強,亦不利於「元旦檔」影片發揮。「元旦檔」成為一個「承上啟下」的假期,重在打造新年氛圍,引導並分享大家望向「春節檔」的目光。
由而,在兩大「天時不利」的雙重夾擊之下,今年「元旦檔」也成為了近幾年來定檔最少的一年,總算也為定檔這兩天的影片留下了一處「利好」。四部影片定檔,兩部影片奪冠,「小戰役」興許也能打出「大成績」來。
自結果論,昨日單日內地總票房成績已達3.3億元,截至17點20分,今日單日票房也已破2億,跨越近年「元旦檔」及格線應已不成問題。
貓眼專業版app數據
「元旦檔」逆境突圍,原因究竟何在?
突圍|春節前的小驚喜?
2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首先應該想想——為什麼「元旦檔」上映的會是這四部影片?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寵愛》與《親愛的新年好》。
「元旦檔」的整體票房表現,與檔期內的「頭部影片」票房成績和號召力有著直接關係。2018年的「元旦檔」,就是一部《前任3:再見前任》作為票房黑馬橫空出世,拉高了檔期內整體票房水平。
今年承擔著「元旦檔」賀歲眾望的則是《寵愛》與《親愛的新年好》兩片,其中,電影《寵愛》目前佔據了絕對的票房優勢與排片優勢。
它與以往的「元旦檔」標誌性影片類型略有些差異,雖為愛情、喜劇,但它是個「大拼盤」電影,並注入了極強的寵物元素,從形態劃分來說,更接近「春節檔」給大眾的常規印象。而這,興許恰是它取得票房勝利的「利器」所在。
今日18點整,電影《寵愛》貓眼票房數據
一來,今年「春節檔」大片太多,這幾部電影放置於春節期間,預期成績不會太好。二來,兩個檔期時間上的接近既是劣勢,也可轉為優勢——觀眾過年的氛圍提早蔓延,「元旦檔」可以藉助新年之勢,贏得觀眾過年觀片之心。
以電影《寵愛》為代表的「元旦檔」影片可以說是為「春節檔」打一個「前站」,提醒大家春節快到了。
展望|「內容為王」是必然趨勢
3
今年的特殊「元旦檔」,讓我們對未來的「春節檔」有了更多期待,也作為第一批參與「中國電影新旅程」的影片,為中國觀眾們打開了新的天地。
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制定了《國有影視企業社會效益評價考核試行辦法》,考核對象適用於從事影視製作經營業務的國有和國有控股影視企業,該辦法自今日起施行。
國有影視企業社會效益實行百分制評價考核。其中,作品創作生產20分、受眾反應和社會影響60分、內部制度和隊伍建設20分。
此辦法出臺以後,很多網友積極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有人認為,「影視行業也有質量考核機制,好得很,希望以後能夠杜絕『雷劇』」;也有一些網友表達了自己的擔心,「如果把社會效益以打分的形式來進行考核,會不會對電影創作題材選擇產生限制」?
對此,《中國電影報》副總編輯張晉鋒表示,「該辦法對於題材選擇不會造成影響,它的影響在於引導我們電影創作講究導向正確和價值取向的正確,而這不關乎題材、類型的選擇」。
誠然,前幾年我們曾特別注重電影市場的發展速度,相對忽略了創作質量本身,造成了一味追逐票房的景象,這對於產業健康發展是頗為不利的。
如今,影片整體社會效益被放在首位,它包含了票房、收視率、點擊量。單純的票房數據,不再是「定勝負」的評價標準。諸如《四個春天》《過春天》等沒有流量明星、宣傳炒作,卻有著極佳口碑的影片將迎來春天。
電影產業高度發展的20世紀10年代已經過去,真正「內容為王」的20年代即將到來。
期待新十年的中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