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不會說話,不代表聽不懂,寶寶最愛這個聲音

2020-12-20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7個月的月月被媽媽抱到外面,此時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媽媽手指垂柳對她說,「寶寶,你知道這是什麼嗎?」寶寶看看媽媽,又的看看柳條上長出的嫩芽,一臉地茫然,媽媽說,「這是垂柳,你看這嫩芽多漂亮啊,這是一年中最可愛的時候!春天已經到來了!」寶寶聽到媽媽的話,使用獨有的「語言」說個沒完,寶媽又帶寶寶看看桃花、海棠、迎春花以及一些花草,寶媽每看到一樣東西,都要耐心給寶寶講解很久,寶寶有時也會回應幾聲,看出來寶寶也很高興,媽媽把這些東西介紹給自己,她很享受,她也知道了,每一樣東西都有名字。

嬰兒不會說話,不代表聽不懂,寶寶最愛這個聲音

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子

1、 寶寶喜歡媽媽的聲音

對於新生兒來說,必須要家長照顧,才能生存下來。走路、說話對其來講,都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情。整天躺在嬰兒床上任由家長「擺布」,這段時光是非常無聊的,更何況是一躺就是好幾個月。可馨育兒說,絕大數嬰兒接觸最多的人要數寶媽了,她成了寶寶溝通外界的渠道,寶媽的聲音能夠讓寶寶更安心。有些人認為,嬰兒前幾個月什麼都不懂,與寶寶說話也是徒勞,浪費精力與時間,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有關研究顯示,新生兒從出生以來,不只會看,還能聽了,對臉部、聲音充滿了興趣也是與生俱來的。

2、 媽媽聲音讓寶寶滿足

寶寶不會說話,並不意味著聽不懂這些話語。從出生起,就愛聽寶媽說話,從寶媽平和、溫柔的聲音裡,獲得安全感與信任感。有研究顯示,寶媽的用愛的眼神看著嬰兒時,寶寶也會收穫一顆寧靜的心,若長期得不到寶媽關注,寶寶的情緒將會焦燥不安。

寶媽常跟寶寶說話,寶寶與媽媽四目對視,通過表情進行交流,就有更多機會注視親人的臉龐,看到所愛的事物,寶寶的內心是美好的,也是溫馨的,這種方式對增進母子情深不失是一種好辦法。

3、 媽媽說話讓寶寶認知

寶寶對大自然中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之心,這是一種新鮮的事物。寶寶得到寶媽隨時的談話,本身就是一張白紙的寶寶,就意味著開始塗鴉了,寶媽通過把外界的事物介紹給寶寶,同時,也引起了寶寶的注意,培養了其注意力。

還有,寶寶對一些事物、動作進行感知,寶媽不斷告訴寶寶這些事物或動作相同的詞彙,寶寶就會在這些事物、動作的形象與詞彙、發音,建立起短暫的聯繫。日後,當寶寶聽到這些詞彙時,就會做出對應的反應。

你是如何教育嬰兒期的寶寶的呢?留言分享給寶媽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不說話,聽不懂,這些症狀你知道嗎?
    語言環境匱乏3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重要階段,而0-1歲又是最重要,也是最易被家長忽略的階段,此時寶寶需要大量的語言環境刺激。可能很多家長會產生疑問,這時候寶寶不會說話,怎麼創造語言環境?此時,雖然寶寶還不會說話,但需要有人和嬰兒面對面地互動,這種互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逗寶寶,此時要和寶寶目光對視,並發出嗯~啊~的語調,如果沒有充分的互動,嬰兒的語言系統就沒有得到充分刺激,從而影響後期的語言發展。
  • 明明啥也聽不懂,為什麼寶媽還要多跟小嬰兒說話?
    雖然孩子們聽不懂我們的具體語言,但是他們依然能聽到很多信息,而且還在默默的傾聽說話的聲音。8個月之前的孩子幾乎是完全不會說話的,但是這個階段卻是他們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當寶爸寶媽對他說話的時候,他們已經在不斷「吸收」。從這些「聊天記錄」裡感受父母語言力的情緒和說話的語調。而且早期的語言接觸對大腦的結構特別是管理語言的區域都會造成某些影響。
  • 很多寶媽還覺得寶寶小聽不懂大人說話
    很多寶媽還覺得寶寶小,聽不懂大人說話,所以在說話的時候也是不管不顧。但其實,雖然寶寶聽不懂大人說話,但是並不代表寶寶聽不見,在爸爸媽媽大聲說話或者是有一些嘈雜的聲音時,寶寶就會產生恐懼感,久而久之,在寶寶長大後就會很容易出現性格暴躁的情況。
  • 真以為嬰兒太小聽不懂?到了這一月齡,就不能當著寶寶的面吵架了
    約5周的嬰兒,已經開始對親近的父母的聲音與面孔有了明顯反應。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父母們作為孩子的養育者,看著小小的娃娃常常會感慨,這得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呢?尤其是連走路都沒學會的小嬰兒,爸媽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
  • 真以為嬰兒太小聽不懂?到了這一月齡,就不能當著寶寶的面吵架了
    尤其是連走路都沒學會的小嬰兒,爸媽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他們什麼都不懂。正因如此,父母在孩子面前就不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有些父母吵架、爭執,絲毫不會顧及一旁躺著的小嬰兒,然而你有沒有想過,寶寶真的什麼都聽不懂嗎?
  • 我們為什麼要多跟小嬰兒說話?
    很多新手媽媽在陪寶寶玩耍的時候,腦子中都會冒出同樣的問題:寶寶這麼小,每天就是吃喝拉撒睡,啥都不會。跟他說話也沒有什麼反應,感覺也聽不懂,那我們還有沒有必要跟寶寶說話聊天呢?大家都知道,早產兒的生理狀況是很不穩定的,通常會伴有呼吸暫停、心跳過速等各種問題。但經過一個月的試驗之後,研究人員發現,和沒有聽媽媽聲音的早產兒相比,那些聽了媽媽聲音的早產寶寶,生理狀況更穩定了,同時大腦的聽覺皮層發育得也更好。
  • 嬰兒多大可以聽懂大人說話?不同月齡能懂不同的聲音,父母要知道
    嬰兒多大可以聽懂大人說話?不同月齡能懂不同的聲音,父母要知道 每當一個家庭有新生兒誕生,父母都是最緊張也是最開心的人了。他們會全方面的關注自己的寶寶,尤其是孩子的發育方面的問題。其中關於小寶寶多大能夠聽懂大人們講話這個話題有很大的熱點。
  • 胎兒最喜歡聽的聲音,居然不是媽媽的說話聲,常聽寶寶發育好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寶寶在肚子咕嚕嚕胎動的時候,媽媽是否會想像,寶寶此時在做什麼?在漆黑的子宮裡,寶寶能進行的活動少得可憐,他對外面的世界同樣充滿興趣。在寶寶百無聊賴的時候,所幸他已經「解鎖」了一項技能,就是聽,胎兒聽力十分敏銳,你知道寶寶最喜歡的聲音是什麼嗎?
  • 寶寶幾個月能聽懂大人說話?這個月份後,爸媽在娃面前別爭吵
    文/小庚庚爸爸當自己的寶寶生下來的時候,爸媽總是會傻乎乎的和寶寶說話聊天,即使知道寶寶聽不懂大人的話,但還是渴望和孩子交流。那麼孩子呢?孩子什麼時候才能聽懂大人說話呢?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父母爭吵寶寶哭鬧這件事。在孩子稍小的時候,爸媽總是會因為孩子的瑣事、家庭的瑣事或者工作的瑣事,當著孩子的面去爭吵。最開始大人想得是「反正孩子小又聽不懂」。
  • 寶媽不愛和新生兒聊天,月嫂很愛和寶寶說話,沒多久寶媽後悔了!
    很多新手爸媽,在成為父母之後,面對弱小還不會說話的嬰兒,總是會手忙腳亂,不知道應該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嬰兒出生的前幾個月,孩子還不會說話,家長也不懂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哭鬧不止。每個孩子從小到大都會遇到4個階段,學齡前、小學、初高中、大學。
  • 別總在寶寶面前吵架,父母以為寶寶不會說話,但孩子卻有反應
    ,誰說寶寶聽不懂大人說話,其實寶寶可以通過大人的情緒來判斷大人們現在所處的狀態。寶寶會變得急躁不安總在寶寶面前吵架,會讓寶寶變得特別的急躁,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給孩子傳遞滿滿的負能量也是不好的,所以父母一定會不要以為寶寶還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大人說的話,其實吵架對寶寶的影響很大。
  • 寶寶聽得懂不會說話去哪裡看
    寶寶聽得懂不會說話去哪裡看,孩子的聽懂與大人的聽懂不一樣,我們很大程度依賴語言來聽懂對方的話語,而嬰兒其實出生就是社交達人,會通過他聽到的聲音來分辨人甚至人的情緒,剛出來的嬰兒看不清你的臉,到時他就是能分辨這個是媽媽。
  • 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其實在這個時期就開始了,錯不了
    導語:每位父母都很關心自己家孩子是不是有發育正常,因為有朋友家孩子6歲了還聽不太懂家人的指令,說話也還不能完全正常交流,被判斷為發育遲緩。嬰兒多大能聽懂大人的話?每位嬰兒的發育真的都不是一樣的,有的孩子3個月才能笑出聲,有的孩子聽說一出生沒多久就能夠笑出聲了。嬰兒多大能夠聽懂大人的話也是這樣,有的家長說孩子15天就能夠聽懂大人的話了,但有的孩子到6歲了還聽不懂家人的指令。
  • 如何讓還聽不懂話的寶寶懂你?和他們交流,需要學點「嬰兒手語」
    因為前段時間看一本育兒書,其中提到了「嬰兒手語」,這才讓我想到,對呀,寶媽們在孩子不會說話之前,那個和寶寶每天溝通只能連比劃帶猜的過程,完全可以用更準確的「嬰兒手語」來代替。所謂嬰兒手語,確實是混合了聾啞人使用的標準手語以及嬰兒天生就會的某種手勢,達到傳情達意的目的。
  • 一般寶寶多久開口說話?學說話早有好處嗎?家長必須了解
    這些聲音很快就會變成真實的文字。寶寶早在四五個月大的時候就能說「媽媽」「爸爸」,讓你激動得哭了。從此以後,寶寶會從你、你老公和他身邊的每一個人身上學到更多的詞彙。一到兩歲,他就會開始說兩三個字的句子。二、嬰兒是如何學會說話的嬰兒出生時的哭聲代表了他第一次進入語言世界。就這樣,他表達了從幽閉的子宮裡走出來,進入一個新的陌生世界的震撼。
  • 嬰兒出生後不會講話,跟他們聊天有用嗎?
    從孩子出生開始,就已具備了對周圍聲音和環境的反應能力,每個新手爸媽都要學會跟小寶寶「聊天」。其實不僅嬰兒出來以後需要「聊天」,寶寶在胎兒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經常跟寶寶「聊天」。,大腦裡面就有50萬億個連接,雖然小嬰兒不會說話,但是他們能夠接受外來信息的刺激。
  • 你家寶寶還不會說話嗎?學會這3招就能讓他輕鬆開口
    帶娃長大一直是父母關係的話題,當寶寶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隨之帶來的是欣慰和幸福,把所有的苦惱都會拋之腦後。而有的孩子在1歲左右還不會開口說話,讓不少父母為之擔心,那麼在這個階段要怎樣培養孩子開口說話呢?
  • 聽不懂、猜不透,寶寶說話聽起來傻傻的,怎麼辦?
    孩子從出生到會說話中間有個過程,在孩子語言系統還未建立的時候,家長和他的溝通全靠猜,每天從寶寶的咿咿呀呀、磕磕絆絆的「嬰言嬰語」中猜測寶寶的意思。那些令人誤會的單音節音,指代不明的短語,哭笑不得的短句……老母親聽不懂、猜不透,有時候發現娃說話聽起來還傻傻的。
  • 0-12個月寶寶身體技能發展,聲音對嬰兒的影響
    一、唱聲,對嬰兒有積極的影響新媽媽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之一就是坐在搖椅上即使你沒有搖椅,即使你不會唱歌,你的寶寶也喜歡聽你的聲音。歌聲是很好的能夠平息焦慮不安嬰兒的一種方式。我們中很多人都不是專業歌手,但你的寶寶不會在意。你的寶寶甚至在出生前就能識別媽媽和爸爸的聲音,而這熟悉的聲音能讓他平靜下來。唱歌可以幫助你和寶寶建立感情。當寶寶情緒低落或抗拒小睡時,這是一個很好的活動。
  • 嬰兒語言發育有規律:寶寶"哇啦哇啦"學說話,家長要這樣做
    寶寶出生時的第一聲啼哭就是他與這個世界的第一次正式交流,每個孩子都會經過咿呀學語的階段,其中學習語言最快的階段就是在嬰幼兒時期,這個時期也叫做&34;,孩子雖然還不具備有完整的語言溝通能力,但是家長們一定要為他的語言能力發展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