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人體」手術:死亡線上的賽跑(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2021-02-06 環球科學

題圖來自flicker,by Steven Depolo

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

「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用過山車式的飛快語速,將其濃縮在60秒的播音之中。收聽「科學60秒」,既能知新,又可練耳。



「科學美國人」中文版《環球科學》微信公眾帳號每周二、四、六推送「科學60秒」中英對照文字腳本,回復60,就可同時收聽廣播。

回復M,看看怎麼收聽以往推送的"科學60秒";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還可收聽或下載原音質MP3。

Surgeons Try Cold Cutting for Critically Injured


「冷凍人體」手術:死亡線上的賽跑

撰文/播音 埃麗卡·貝拉斯(Erika Beras)

翻譯 李軒

On rare occasions, a swimmer can survive a near-drowning because cold water has protected their brains—even if they were submerged for up to an hour. Now a clinical trial is testing whether extreme cold can save critically injured gunshot and knife wound patients.

人在溺水之後,冰冷的水下環境可以保護溺水者的大腦。在極少數情況下,一些溺水者即便身處水下長達1小時,也可以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現在,研究人員想知道的是,低溫是否也能拯救哪些身受重傷的病人,為此,他們最近進行了一項臨床實驗。

It’s called the Emergency Preservation and Resuscitation for Cardiac Arrest from Trauma Study.Surgeons will cool the patients』 bodies to 50 degrees by pumping dozens of liters of cold saline into the heart. This induced hypothermia nearly halts all activity in the body and brain.

醫生會向病人的心臟注射數十升的冷鹽水,將病人的體溫降低到50華氏度(10攝氏度)。這種「冷凍人體」技術,會暫停病人身體和大腦幾乎所有的生理過程。

By freezing patients, the surgeons will also freeze time—giving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repair wounds a warm patient wouldn’t typically survive. Should the procedure prove effective, it could give a new meaning to the phrase 「cold comfort.」

在手術過程中,「冷凍」病人也能將時間「凍結」。醫生將有足夠的時間修復創傷,如果採用一般的手術,病人的身體在較高的溫度下會很快衰竭,極可能沒有生還希望。如果醫生可以證明這種手術的效果,「冷冰冰」這個詞語,終於也能有些正面的意義了。

現在回復60,挑戰語速有如過山車的英文廣播吧!

回復M,查看往期廣播的點播代碼;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還可收聽或下載原音質的MP3廣播。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科學美國人」中文版

《環球科學》微信huanqiukexue

相關焦點

  • (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題圖來自www.lpi.usra.edu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用過山車式的飛快語速,將其濃縮在60
  • (回復「60」,挑戰「科學60秒」超速英文廣播)
    題圖來自NASA、ESA、CXC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是全球最著名的科學英文廣播,由《科學美國人》出品,網羅全球最新奇的科學發現,用過山車式的飛快語速,將其濃縮在60秒的播音之中。
  • 啤酒醃漬:烤肉的健康法寶(還有超速英文廣播,回復「60」即可挑戰!)
    題圖來自:phys.org《環球科學》微信公眾帳號每周二、四、六推送帶音頻廣播的「科學60秒」新聞,你可以先閱讀廣播的文字內容,再回復60挑戰超快語速的英文廣播。
  • (回復60,收聽快速英文廣播)
    環球科學微信號:huanqiukexue「科學60秒」(60-Second Science
  • 提升聽力能力必備-SSS科學60秒
    今天想來和大家聊一聊SSS科學60秒這個重要的聽力學習材料。❓ SSS的聽寫建議SSS科學60秒的英文全稱為60-Second Science,因為Sixty, Second以及Science的三個首字母S取名SSS。
  • 淺析《科學60秒》
    3S,即科學六十秒,英文本名「Sixty-Seconds Science」。這是一個美國節目,它非常短,只有一分鐘,但信息量很大,所以這個節目的語速特別的快。這個長度1分鐘的音頻節目,主要介紹最新科技研究發現。節目內容有一定的專業性,專有名詞較多,要求聽眾具有一定背景知識,特別是自然科學知識。可能是由於它的內容與託福考試涉及的學科有重合,近年來出現了一些傳言說它是託福考試的材料來源。
  • 「尋找溫泉小天使」《挑戰60秒》重慶少兒電視才藝大賽圓滿落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18日18時訊(記者 舒婷 )昨(17)日,由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臺)、重慶市北碚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以「幸福童年,快樂溫泉」為主題的「尋找溫泉小天使」《挑戰60秒》重慶少兒電視才藝大賽在北碚海宇溫泉酒店圓滿落幕。
  • 中國首例人體全身凍存手術在山東完成
    中國首例人體全身凍存手術在山東完成 2017-08-14 14:10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供圖  中新社濟南8月14日電 (梁犇 曾潔)世界知名低溫醫學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14日在濟南對外宣布,他在濟南為中國第二位冷凍申請人執行了冷凍全身的手術。這也是中國首例人體全身凍存手術。  申請人體凍存的是一位罹患肺癌的49歲女性,名叫展文蓮。
  • 揭秘:中國首例人體冷凍實驗背後的故事
    四個月前,因癌症去世的兒童文學作家杜虹成為中國首位選擇冷凍身體的人。幫助她聯繫美國阿爾科基金會以完成這一夢想的,是北京的幾個年輕人。他們,以及更多的人,已為這一夢想摸索多年。  但直至今日,冷凍是否能起到延長生命的作用,甚至是否能有效地保持人類身體的完整與活力,在科學上仍是未知數。
  • 中國首例人體冷凍:用防凍劑置換血液 手術持續55小時
    人體冷凍,讓死亡從永別變成了未來再見。目前誰也不能保證展文蓮一定能夠復活,但人體冷凍給了家人一個期待,也為低溫科學推進邁出了重要一步。等到未來疾病可以治癒時,或許還能復活。在家人心中,她只是生命被按了暫停鍵。
  • 揭秘中國第一家人體冷凍中心:最小冷凍者13歲
    目前,世界上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只有4家,位於山東的生命科學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進行人體冷凍,是寄希望於多年後能再次被復活。2017年至今,中國已有10位冷凍人成功「住進」了這裡的液氮罐,其中,既有著名的企業家,也有年僅13歲的小男孩。
  • 中國第二例本土「人體冷凍」手術完成 「復活」至少還要50年
    這是73歲的周長友和妻子的最後一次凝視,時間是2018年6月19日下午14時30分,時長10秒。「老伴,你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周長友隔著玻璃窗喃喃。-196℃液態氮的罐內,72歲的劉愛慧被迅速密封。她是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銀豐研究院」) 生命延續研究計劃的志願者,也是國內第二例公開的在本土完成人體低溫保存實驗的志願者。
  • 人體冷凍爭議背後:參與的人至今沒有一例復甦
    該負責人稱,該項目有嚴格的科學依據。他稱,人體冷凍的決定要提前做好,才能預留出準備時間給科研團隊。之前也有病人到死亡的最後時刻才做出決定,還有家屬在病人去世1個月後提出低溫保存,那時已經不符合研究標準。  要實施人體冷凍,銀豐研究院人體低溫保存項目的美籍專家阿倫·德雷克(Aaron Drake)給出了醫學上的標準。
  • "神奇膠水"60秒粘合傷口 不用縫針了!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稱,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與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共同開發的一款醫療膠水可以在60秒內將傷口密封,在外科手術和急救上都很有作用。
  • ★科學美國人60秒打結不易
    【聽音頻,也可猛戳左下角「閱讀原文」】聽力文本This is Scientific American — 60Thanks for listening for Scientific American — 60-Second Science Science. I'm Christopher Intagliata.參考譯文這裡是科學美國人——60秒科學。我是克里斯多福·因塔利亞塔。數學家思考的謎題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打結的新方法。
  • 中國能獨立實施人體冷凍技術,10位冷凍人年齡最大72歲
    人體冷凍技術是世界醫學難題之一。目前為止,世界上可以獨立完成人體冷凍的機構僅有4家,其中一家就位於中國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1.冷凍第一人的艱難2017年5月9日,桂某終於等來了電話。山東生命科學研究院告訴桂某,他的妻子展某將完成降溫,很快就可以住進液氮進行冷凍了。這個消息讓桂某懸在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
  • 有了人體冷凍技術,「起死回生」還會遠嗎?
    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東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臨床專家採用人體冷凍技術,實施了中國首例人體冷凍手術。那麼什麼是人體冷凍技術呢?這種技術真的可以令人起死回生嗎?發展這一技術有何意義?目前最大型的人體冷藏公司為美國的阿爾科生命延續基金和美國人體冷凍機構。   我國首例本土冷凍病例   繼科幻小說《三體》編審之一的杜虹在美國接受人體冷凍手術之後,49歲的山東普通義工展文蓮今年5月因肺癌在濟南去世。
  • 屍體冷凍50年後重生?起底國內首家人體冷凍中心-虎嗅網
    日前,《南華早報》的一篇報導說,這家叫做濟南銀豐生命科學研究院,是中國唯一的人體冷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四個此類研究機構之一。除了像其他三家機構一樣為志願「冷凍人」提供冷凍懸架,即將屍體保存在極低溫度下等待「復活」外,它的研究範圍更廣,並且「具有徹底改變器官移植、重新安裝身體器官和其他醫學療法的潛力」。
  • 這麼想你可能不會幸福 | 「科學60秒」第42期
    每周一、三、五,讓我們精選的「科學
  • 全國首例人腦冷凍術細節:把人頭切下存放國外-人腦,冷凍,手術,復活...
    被實施該手術的是名叫杜虹躺的61歲女性。今天,《新京報》對這一事件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跟蹤報導,揭示了這臺人腦冷凍手術中的驚人細節。以下是報導原文摘選:人體冷凍術在哪做的?何曉兵說,此次事件比較罕見,從法理上說,是法無禁止皆可為,但具體如何執行可能尚無先例可循。Alcor基金會行政助理馬吉·克萊瑪昨晚對新京報記者介紹稱,Alcor基金會是一家非盈利機構。「我們不會利用冷凍術掙錢。」她說,「只是通過會員的會費維持運營。」在美國,對大腦或者人體實行冷凍術是合法的。Alcor基金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體冷凍機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