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精神病,犯罪也不會坐牢」,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用擔責嗎?

2021-01-10 華律網

【導讀】:精神疾病從最開始令人同情的病因逐漸變成了現代某些犯罪分子逃避法律罪責的藉口,以至於社會上出現一種「我有精神病,犯罪也不會坐牢」的聲音。

那麼精神病人犯罪真的不用擔責嗎?但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下面華律網小編為大家講解精神病人犯罪將會如何擔責?

【案例說法】

黃一川,上海世外小學砍殺案的兇手。

2018年6月28日中午,時年29歲的他手持菜刀,在上海世界外國語小學南門口連砍4人,致兩名小學生當場死亡。

案發次日上海市公安局便委託司法鑑定科學研究院對他進行了精神鑑定,經5名法醫和多名資深精神科臨床醫生會診,黃一川被鑑定人評定為「限定刑事責任能力」。

雖然按照我們的刑法,精神病人行兇後,通常只有在被鑑定為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情況下才會判死刑立即執行。

但黃一川被判死刑其實也沒有違反規定。我國法律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

「可以」不是必須,具體怎麼判,還是由法官決定。

黃一川的判決書中寫道:「對於限定刑事責任能力的人犯罪,……一般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但不能一概而論……

黃一川雖患有精神疾病,但其並非在病理反應下針對妄想對象進行報復,亦非不加選擇地對他人實施暴力,而是經過反覆權衡,有意識地選擇弱小的小學生為殺害對象……

因此,黃一川的一審二審乃至最高法的死刑判決結果覆核階段,黃一川的結果都是死刑。

【律師普法】

一、什麼樣的精神病患者需要承擔犯罪責任?

在以下這3種情況下,精神病患者需要負刑事責任:

1、間歇性精神病患者

間歇性精神病患者在沒有發病的時候,與正常人無異,同樣也具有思考能力,判斷能力。

也就是說未發病時患者是有行為能力的,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因此,即使說患有精神疾病,但如果是在未發病的時期違法犯罪的,同樣應該根據犯罪情節來定罪論處。

2、發病輕微時

精神疾病有很多種類型,並不是所有的精神疾病都具有攻擊性,也並非一旦病發就完全失去理智。

有的患者在輕微發作時,明明明明知道做某些事情是不對的,是違法犯罪的,但以為精神病可以不負責就隨心所欲的去違法犯罪。

但是在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情況下實施犯罪的,仍然應該負刑事責任。

3、在犯罪後患病的

我們說的精神病患者在嚴重病發,完全喪失行為能力的情況下不承擔法律責任,有的人就認為只要是個精神病患者就可以不坐牢。

上述的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刑事責任能力的本質是犯罪能力而不是刑罰能力,也就是說是否要判刑看的是實施犯罪的過程,而不是看罪犯能否承擔得起刑罰。

在犯罪的時候是個正常人,在犯罪後才因某些原因換上精神疾病,是應該定罪判刑的,只是說在刑罰實施方面會有相關考量。

關於「精神病人犯罪不用坐牢」的規定,你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精神病犯罪不擔責?《刑法》規定:這3種情況下,判刑沒商量!
    大家習慣用「精神病患者」來指某一類人,但精神病患者其實是不一樣的,有的有攻擊性、易怒、暴躁,而有的完全相反。由於精神病患者患病後有性格突變、情感紊亂、行為詭異、敏感多疑、意志行為障礙等特徵,因此也被認為是不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也就是說患有精神疾病後病人的行為無法代表其主觀意願。體現在法律上,則是我們普遍認為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網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有精神病不等於犯罪免責
    「我才知道原來我是個精神病」  「中國戒除網癮第一人」陶宏開教授公開反對《診斷標準》。根據自己對5000多個案例的研究,陶宏開表示:「網癮不是病,更不是犯罪。我堅決反對把網癮青少年當做精神病人治療,給患網癮的孩子扣上『精神病』的帽子。」
  • 精神病人打人真的不用負責任嗎?被精神病人打了如何維權?
    說到精神病人,大家普遍認為精神病人打人不用負責任。在我曾接待過的客戶當中,有人甚至長期被精神病人毆打而束手無策。其實,人們普遍認為的精神病人打人不用負責任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我們首先分析精神病人打人是否承擔刑事責任:在刑事責任上,可以把精神病人分為三類。第一類,完全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這類人想要完全不負刑事責任,必須是精神病,同時又喪失辨認能力和控制能力。
  • 精神病行兇不用坐牢?上海此案判決大快人心:罪犯獲死刑
    精神疾病我們都不陌生,各種影視作品或者書籍等文學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由於精神病患者患病後有性格突變、情感紊亂、行為詭異、敏感多疑、意志行為障礙等特徵,因此也被認為是不具有獨立行為能力的,所以在法律上體現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不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後來就演變成了人們常說的精神病犯罪不用坐牢。
  • 聽律法律解讀:精神病人犯罪,竟需要監護人賠償!
    導讀:有粉絲在聽律小程序上諮詢精神病人實施犯罪行為,必然會給被害人造成損害。這時,被害人應該向誰要求賠償呢?是精神病人,還是他的的監護人呢?司法實踐中考量精神病人犯罪的社會危害程度,不能僅局限於罪的客觀方面,而應結合其犯罪的主觀方面的特徵,進行客觀的綜合性評價。僅從客觀方面來看,精神病人實施的犯罪多是殺人、傷害、強姦等嚴重危害社會的犯罪,而且犯罪手段殘酷、造成的危害後果嚴重。
  • 精神分裂症有猥褻型的嗎?不要讓精神病成為流氓的「護身符」!
    近年來,「精神病人犯罪」屢屢成為挑動公眾神經的敏感詞彙。2019年12月22日,青島市公安局地鐵分局青島站派出所辦結了一起猥褻他人案件。嫌疑人杜某,29歲,未婚。當天,杜某為尋求刺激,在車站接連猥褻多名陌生姑娘。
  • 精神病人犯罪法律管不了嗎?
    現如今,法治走進民眾的視野,人們越來越重視社會熱門案子,每逢涉及精神病人免於處分的判定呈現,總會有一些不理解和對立的聲音呈現,很多人覺得法令關懷精神病人,那麼誰又來體恤受害者及其家族。 -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分違法,應當負刑事責任。 -沒有完全損失辨認或許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違法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可是可以從輕或許減輕處分。
  • 緩刑,犯罪後老實幾年就不用坐牢的制度
    緩刑並不是過幾年再坐牢,而是根本就不要坐牢,對他宣告緩刑意味著給他一段時間考驗期,這段時間他該幹嘛幹嘛,只要在緩刑考驗期內他只要認真遵守相關的法規,通過了法律對他的考驗,就不用再坐牢,並且視為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刑法第七十二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分子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可以宣告緩刑。
  • 一女子持刀連砍4人,現場慘不忍睹,犯罪嫌疑人疑似精神病人
    現在是一個法治社會,街上到處都是監控,所以一般不會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犯罪。但今天,在某市的一個社區裡,有一個婦女持刀,這名婦女已經砍傷了4個人,甚至包括兒童和老人,這一幕非常令人痛心。,砍人的場面真的很嚇人,大家都說她個瘋子。
  • 精神病人犯罪監護人是否該擔責?
    此前報導嫌犯有精神病史,剛入住事發小區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雅塘村社區一小區9歲男童羅琪(化名)11月5日被一成年男性毆打致死事件長沙市官方11月8日晚獨家回應澎湃新聞稱,毆打羅琪的嫌犯馮某華有精神病史,2010年曾兩次入院治療。據警方初步調查,馮某華2019年11月1日隨父親來到長沙,併入住事發小區。澎湃新聞獲得的案發視頻顯示,體格壯碩的馮某華光著腳,將羅琪騎在身下,右手持疑似錐狀器物,朝周圍人揮舞。其間,被他壓在身下的羅琪一直未動。
  • 四川精神病人電梯內砍死男童 層出不窮的精神病傷人事件如何止休
    2017年南京寶馬飆車一案,肇事司機被南京腦科醫院鑑定為間歇性精神病,於是,網絡上出現了關於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梗。網友們腦洞大開,說有了這個急性間歇性的精神證明。2019年11月5日下午,在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一小區內,9歲男孩被精神病人活活打死,讓人心痛不已。
  • 深度話題 | 精神病患者行兇,難道真的不用負責麼?
    事件發生後,廣西新聞網紅豆社區上的帖文《精神病患行兇真的不需要負責嗎?》引發網友討論。來賓」:就算有病,此次行兇未必與病有關,走上臺明明那麼精神、清醒,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媒體為他洗白? 「同聲」:精神病人都喜歡帶刀出街的嗎?從上臺到拔刀到捅人再到追人都不象是個瘋子能完成的。特別是時間非常連貫,非常合時。
  • 瑪莎拉蒂女車主突患「精神病」,不用再判刑坐牢?金錢vs輿論
    主要是酒駕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央媒也是多次強調「絕不給酒駕鬆綁」,可見酒駕的危害是有多麼的大!但是即便如此,仍有人不斷的在犯罪的邊緣試探,瑪莎拉蒂事件中譚某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GIF瑪莎拉蒂撞寶馬的事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報導中的兩個數字,120-135,167.66。
  • 你身邊有精神病嗎?如何與精神病人好好相處?
    提到精神病,總是會讓人感到不安,避之不及。眼神詭異,舉止異常,滿口荒唐言語,情緒極不穩定,也許是人們印象中精神病人的常態。後來,看了一些關於精神病題材的影視劇,《逃出瘋人院》、《大腕》、《禁閉島》,精神病在我的認知裡又增加了一層神秘色彩。他們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真的那麼嚇人嗎?他們是無法交流嗎?!未必如此。
  • 遂寧8歲兒童被砍致死,兇手有精神病史精神病患者殺人該判刑嗎?
    在本月12號,四川遂寧發生了一起悲劇,一個年僅8歲的兒童在住宅小區的電梯被砍致死,經調查,兇手有精神病史,案發後主動投案自首,也被警察刑事拘留了。但如果是精神病患者在清醒時刻犯了法,那就需要負責任了。不過這一條法律延續到至今,好像越來越不被國人認可了。就拿本月12號的這起命案來說,目前尚未確定兇手在行兇時是否病發,如果在那一刻,他沒有病發,他就得坐牢。
  • 搖擺的精神病人
    他們是人類,卻因為分裂的神經和情感性精神障礙,不能正常運用人的思維思考,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也不能為其負責。他們是動物,人權被剝奪,尊嚴被踐踏,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又意識不到,只要能活下去不就挺好嗎,像動物一樣。 在人和動物的兩極行走,精神病人難有一個好的歸宿。
  • 在美國,精神病醫生和犯罪心理學家在法庭審判階段可被要求同時作為...
    在對犯罪特性與成因進行探討檢視之時,人們對於瘋狂行為背後的心理問題難以理解。有人提出,嫌疑人有精神類問題,作案時處於發病期。如陝西榆林案,一名已經成年的人瘋狂砍殺那些與其無任何衝突且弱小到完全無力自我保護的孩子,而且犯罪的理由荒謬絕倫,讓人不得不產生這樣的質疑:作案人是否精神異常?是否為精神病人?實踐中,司法精神病鑑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
  • 犯罪嫌疑人坐牢,民事賠償怎麼辦
    那麼,犯罪嫌疑人坐牢,民事賠償怎麼辦?一、犯罪嫌疑人坐牢,民事賠償怎麼辦犯罪嫌疑人坐牢,民事賠償的處理方式如下:1、(坐牢)受到刑事處罰的,不得免除民事賠償責任。2、因犯罪嫌疑人的違法犯罪行為給被害人帶來損害的,被害人有權主張賠償,可以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也可以單獨提出民事訴訟,要求犯罪嫌疑人賠償。
  • 癔症屬於精神病嗎?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起奶奶因重男輕女、踩死剛出生孫女的案件,引發公眾關注。經鑑定,案件中的奶奶患有癔症,但案發時不處於發作期。最終,法院綜合考慮了多方面因素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  近年來,患有癔症的人違法犯罪的新聞屢見報端,那麼癔症是精神病嗎?是否屬於刑法意義上的精神病?刑法意義上的精神疾病都包括哪些?
  • 11個與精神病人有關的搞笑段子,不看你永遠不知道精神病人的想法
    1、一位精神病人,在醫院總是倒著走路。醫生問他:「為什麼你要倒著走路呢?」他一邊倒著走一邊說:「我這麼走是為了顯得與其他病人不一樣,這樣別人就不會把我看成精神病人了。」2、男精神病:「我有話要告訴你。」女精神病:「什麼事兒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