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 孩子害怕看牙怎麼辦?趕緊看

2020-12-23 騰訊網

孩子牙齒出了問題

但又恐懼看牙怎麼辦?

生活中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煩惱

那麼,是否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萌娃乖乖配合看牙,還不會產生恐懼心理呢?今天我們邀請了兒童口腔專業碩士、海南口腔醫院兒童口腔醫學中心副主任吾爾肯 來給家長朋友們支支招吧。

吾爾肯介紹,生活中不少孩子對看牙都有恐懼心理,但家長千萬不能因此而不及時帶孩子就醫。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牙病不及時治療,不僅會加大後期治療難度,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甚至身心健康可能都會受到很大影響。而且現在有很多種途徑和辦法是可以減輕孩子的看牙恐懼的。

接下來我們就先來看一下,帶孩子看牙前,家長可以做哪些準備工作,能有利於減輕孩子的看牙恐懼吧。

一、定期口腔檢查

有研究表明,越早帶孩子看牙醫,預防牙齒疾病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從孩子第一顆牙萌出開始定期每三個月帶孩子拜訪一次口腔醫生 ,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不僅有利於孩子的口腔健康長期跟蹤,及時發現問題,避免口腔問題變得嚴重。還可以讓孩子熟悉醫院環境和醫生,和醫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這樣孩子看牙就不會出現恐懼心理啦。

▲醫生和小朋友互動

二、讓孩子了解看牙流程

在帶孩子看牙前,家長可以做一些預熱工作,比如給孩子看一些和牙科治療相關的繪本或是一起在家玩牙醫角色模擬遊戲。還可以參加一些醫院或門診舉辦的「小小牙醫」體驗活動,在體驗過程中,孩子可以了解看牙的流程和操作操作過程中使用的器械,有助於孩子減輕看牙恐懼。

▲小小牙醫體驗活動

三、家長做好模範

家長去看牙時,不妨帶上孩子,讓他看看爸爸媽媽是怎麼看牙的,在治療過程中要如何配合醫生,因孩子很願意模仿大人,所以,如果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做的特別好,他也會學習。

家長做好以上準備工作後,到了醫院,專業的兒童口腔醫生也有很多很好的引導辦法哦。

兒童口腔科的醫護人員不僅擅長治療兒童牙病,也最懂孩子的心。在治療前,醫護人員對於第一次就診的兒童,除非是牙疼等急症患兒,一般不做複雜治療,讓孩子更好的熟悉醫生和看牙環境,有助於孩子克服看牙恐懼。

除此之外兒童口腔科的醫護人員會尊重、聆聽孩子的感受,比如在海南口腔醫院兒童口腔醫學中心,能經常看到醫生們會通過很多卡通動畫片來拉近和孩子的距離;會以兒童樂於接受的方式與孩子進行溝通,比如將治療換成是「阿姨幫你把牙齒裡面的蟲子抓來」、「不要哭哦,會把蟲子吵醒的」注射麻藥時可以換成「幫你滴一點魔法藥水,有了魔法藥水就不疼了」……以此讓孩子放下戒備、放下恐懼,在愉快的狀態下完成牙病治療。

在治療過程中,兒童口腔醫生還會給小朋友自己選擇喜歡的動畫片,邊看動畫片邊治療,這樣能很好的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小朋友邊看動畫片邊治療

在治療中也會不斷通過口頭語言鼓勵等方式,正向引導孩子配合治療。在治療後會對孩子的進步予以表揚和小獎勵,正面強化孩子,讓孩子熟悉口腔診療過程和環境,建立對醫護的信任,主動配合醫生看牙。

▲醫生給小朋友貼上獎勵貼紙

一般通過以上行為引導辦法,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配合完成治療,而對於確實無法配合治療的兒童,醫生會根據患兒個體情況藉助局麻、笑氣、全麻等舒適化治療方式為患兒進行診療。

一、局麻

在給孩子進行一些可能會疼痛的治療時,醫生會給患兒局部注射麻藥,以減輕疼痛。但有的家長會擔心,局部注射麻藥時也會疼呀。對此,醫生在局部注射前會先塗抹表面麻醉,以減輕注射時的疼痛。如果,孩子對疼痛很敏感,還可以通過STA計算機無痛局部注射技術,由系統自動勻速給藥,因其傳輸的麻醉劑流速低於病人的疼痛閾值,可將疼痛感降至最低,患兒感覺更加舒適,可以大大減輕兒童對打針的恐懼感,提高配合程度。

▲STA計算機無痛局部注射儀

二、笑氣鎮靜鎮痛

針對無法進行局麻,對牙科治療較恐懼、焦慮、不願意配合治療的兒童,還可以通過笑氣鎮痛鎮靜技術來緩解孩子的緊張、焦慮心理。

笑氣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鎮靜鎮痛技術,在口腔治療領域已經使用超過170年。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吸入適量濃度的笑氣可有效減輕疼痛和焦慮,術後孩子不能回憶起嚴重的疼痛或緊張;時間變模糊或縮短,整個治療結束後復甦快, 但前提是患兒能夠配合吸笑氣。

▲兒童笑氣下口腔治療

三、全麻下口腔治療

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醫生還有一個終極「武器」——全麻下口腔治療。

全麻下口腔治療適用於無法配合門診常規治療、且齲齒數目多的兒童,或者是自閉症、腦癱、智障等特殊兒童。 全麻下口腔治療 可以一次性高效的完成口內所有牙齒的治療 , 而且是在孩子「睡眠」(即深度鎮靜)的情況下完成,不會出現孩子恐懼、哭鬧和對抗性體動的情況,避免了因治療時的不適和疼痛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影響 ;同時口腔醫生可以更好地觀察孩子口腔內部的情況,治療地更徹底,同時清晰的視野也會讓整個手術過程事半功倍,大大縮短手術的時間。

▲兒童全麻口腔治療

讓孩子快樂看牙

離不開家長和

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

希望我們都能行動起來

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就醫習慣

讓孩子的口腔健康一生受益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南國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孩子害怕看牙醫怎麼辦?
    父母剛開始超級有耐心,什麼買禮物,遊樂場,吃牛排,只要看牙,什麼條件都答應。但是幾個小時後孩子還是不願意配合,撕心裂肺的哭,爸爸氣的抽樹枝要打,一旁的大人趕緊幫忙拉扯,生怕孩子屁股開花。媽媽又心疼又著急。軟硬兼施,對孩子還是不起作用。當然,乖巧的孩子也有很多,一來就乖乖張嘴,不管牙醫怎麼操作,都配合到底,乖巧得讓人不禁誇讚。
  • 亞非特色兒童牙科診室,讓寶寶不再害怕看牙
    大多數家長認為乳牙沒什麼用,反正遲早會換掉,即使壞了也不用管……再者,小朋友都比較害怕看牙,哭鬧抗拒不配合,家長也就沒轍!兒童看牙不配合怎麼辦?兒童大都害怕看牙,有些兒童從進門開始就非常抗拒,有時醫生、護士和家長齊上陣,威逼加利誘,甚至還要摁住孩子胳膊腿才能勉強把治療做完。這樣會導致兒童對牙科診所乃至所有醫療機構產生心理陰影,甚至導致牙科恐懼症。如何打造一個兒童不害怕看牙的場所呢?
  • 帶孩子看牙前,家長需要做什麼準備呢?#葉子口腔科普#
    暑假到了,很多家長趁著暑假帶孩子去看牙特別是第一次看牙的孩子,總會有點陌生害怕那麼,看牙前,家長需要做什麼準備呢?因此,填寫這些資料能夠幫助你的牙醫了解孩子全部的健康狀況和用藥史。家長應該在看牙前把記錄有孩子健康史的資料準備好。
  • 孩子害怕去看牙 家長如何做,讓他習慣看牙醫?
    文/金羊網記者 張華 圖/馮月英 通訊員 朱穎賢 黃杏枝 帶孩子去醫院看牙是令很多父母頭痛的事情。8月份是兒童看牙的高峰期,但就診時很多家長都會遇到一個頭痛的問題——如何讓孩子不害怕?如何讓孩子習慣看牙醫?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口腔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莫佳莉自有一套辦法,在她的門診,大多數孩子都能順利看牙,她到底有什麼秘訣呢?
  • 孩子看牙不配合,家長該怎麼辦?
    孩子會覺得大人求著他們看牙,在無痛的治療下也會哭鬧,為的就是獎勵。正確的方式:「看牙是你自己的事情,不看痛的是你自己。」「牙齒看好了,以後吃飯睡覺不會痛了,你應該感謝爸爸媽媽帶你來看牙!」3.打罵孩子。
  • 孩子懼怕看牙,家長這樣做孩子不哭不鬧
    可是,一聽到看牙,很多孩子都非常抗拒,尤其是有蛀牙的,聽到要拔牙,就又哭又鬧。但也有些孩子對看牙非常配合,一點也不害怕。孩子的表現與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懼怕看牙?這個「家長四要四不要」是牙醫總結的經驗,非常實用,爸爸媽媽都看一看,學一學,孩子看牙不哭不鬧!
  • 怎樣克服孩子看牙醫的恐懼
    家長都知道一個常識看牙和打針一樣一般不會造實質的心理身體傷害,但為什麼有的孩子蹭破一些皮,摔個跟頭爬起來也無所謂,有的孩子卻很怕痛害怕看牙醫?  其實看牙是教會孩子學會如何面對恐懼和痛苦為學會為自己負責的第一課,從心理的角度孩子孩子成長的早期恐懼和畏難面對痛苦反應的不同情緒都是習得的,其根源來自父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
  • 爸媽要知道的看牙算術題#葉子口腔科普#
    >從此,看牙這件事進入了惡性循環:看牙——哭鬧——不治——牙齒更嚴重——更需要看牙——哭鬧更厲害。我想問問這些家長,「這個『心理陰影』具體指什麼?看牙的心理陰影是怎麼產生的?」坐車需要戴安全帶,孩子不願意戴,會哭,因此就會產生心理陰影;看牙不喜歡、害怕,也會哭,因此就會有心理陰影。這些家長可能會這麼想。
  • 溫柔牙醫王雅玲——讓孩子不再害怕看牙!
    02 讓孩子把看牙成為日常習慣王雅玲醫生說:大人和兒童的思維完全不一樣,大人非常明白到口腔診所的目的是看牙,看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孩子是不理解的,所以才害怕不聽話。在此王雅玲醫生提醒各位家長:▲  平時不要常用醫生、牙醫、拔牙來嚇唬孩子,要給孩子形成認識,看牙醫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就像平時刷牙一樣是日常必須的事情。▲  要讓孩子作為溝通主體,不要喧賓奪主。即便孩子還不會說話,也要給孩子機會與牙醫接近,交流。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表達,讓孩子與牙醫交談,你只是引領孩子開始的一個習慣。
  • 寶寶不願意看牙醫?那是因為第一次看牙前,家長沒有做這5件事!
    很多家長認為,1歲前的寶寶沒有看牙醫的必要,其實這是因為在我國,人們對於口腔和牙齒的保健意識還不強。當然,隨著經濟的發展,如今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了口腔衛生的重要性,在寶寶的牙齒出現問題時,會及時帶寶寶去看牙,即使寶寶的牙齒並未出現疾病,也會帶寶寶去牙科檢查一番。
  • 害怕看牙?你的恐懼來自這5點,教你一招擺脫它
    並不是只有您害怕去看牙醫,9%~20% 的美國人因焦慮或恐懼而迴避去看牙醫。 實際上,這是一種普遍現象。 一、看牙恐懼和焦慮有哪些表現? 牙科恐懼症比焦慮症更嚴重。這會讓人驚慌失措和感到恐懼。
  • 你害怕看牙嗎?你有牙醫恐懼症嗎?
    不就是害怕看牙醫麼,每一位接受過或即將接受牙醫診斷的患者,都可能發自內心地有點兒怕。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多數牙科恐懼症病人確實如此,適當安慰下就可以配合了。但也有極端的情況,他們緊張、焦慮、恐懼,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甚至心跳加快、血壓異常、出汗、多語、肌肉緊張、面色蒼白乃至暈厥。
  • 幼兒看牙的那些事兒
    我家孩子三歲半,春節前我發現孩子的牙齒黑的比較嚴重,但之前在婦幼保健院做日常體檢的時候,兒保科醫生說是色素沉澱,沒有在意,等到大年初三,左下的牙齒脫落了一半,此時作為母親,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我們此時不可能去醫院,當然了,醫院口腔科也不會開診,漫長的一個月等待。
  • 孩子哭鬧怕看牙 東莞牙醫教你怎麼辦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帶孩子看牙前,家長可以做哪些準備工作,能有利於減輕孩子的看牙恐懼吧。(1)定期口腔檢查。有研究表明,越早帶孩子看牙醫,預防牙齒疾病的效果就越好。所以從孩子第一顆牙萌出開始定期每三個月帶孩子拜訪一次口腔醫生,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
  • 孩子看牙有哪些注意事項?
    兒童口腔有自己的特點,不單純是成人口腔的縮小版,所以應該找專業兒童牙醫看診,還有一些注意事項供大家參考: 1. 兒童自控性差,對看牙會有逃避心理,兒童口腔醫生會有一套專業的誘導方式,前期先和孩子建立信任關係,之後才能順利治療,對耐心和技巧都有特定要求。 兒童口腔診療有一些工具和器械也與成人不同,比如給乳牙根管治療時,使用的充填物是可吸收的,這樣才能不影響恆牙萌出。補牙時還會用到預成冠,幫助塑形固位,這些都是成人看牙時不會用到的工具。
  • 帶孩子看牙前,家長要注意這一點!
    關注育學園的家長們,大都知道要給孩子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但帶孩子看牙前,大家可能會忽略一些事情……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一個十歲的男孩子,他是由爸爸媽媽帶著來進行牙齒矯正的。醫生和家長溝通的同時,孩子躺又不停地咳嗽起來,咳嗽的聲音悶悶的,像是有痰積存在喉嚨裡。醫生思考了一下,向家長建議:「今天的治療需要孩子堅持張嘴不動40分鐘到1小時,孩子現在有點咳嗽,恐怕他很難堅持張嘴不動那麼久。而且,如果我操作時,孩子的頭有震動的話,可能會影響到附件粘貼。所以,我建議今天先暫停治療,等孩子情況穩定了再來治療。」
  • 別再嚇唬你的孩子看牙了
    許多孩子都有去醫院看牙齒的經驗。緊張和恐懼有時會在他們去之前就出現,並且在醫院裡變得更加緊張。這種不良情緒甚至會根深蒂固,並影響到他們的成年以後,形成「牙齒恐懼症」。那麼兒童如何消除或減輕這種緊張和恐懼情緒呢?
  • 提前做好這些準備,讓寶寶第一次看牙醫順順利利的
    很多家長第一次帶寶寶看牙之前有可能比寶寶還緊張。但是美國兒童牙醫學會建議,從孩子6個月長出第一顆乳牙到1周歲前後,家長必須帶孩子看一次牙醫。最好提前幾天用一些方法讓寶寶明白看牙是怎麼回事,比如和他一起看有關牙齒的繪本故事書,或提前給他講講鄰居小夥伴看牙時勇敢的故事等,讓寶寶參與做決定。 其次,要選擇一個適合寶寶的牙醫,醫生的專業技術固然重要,但寶寶更需要一個有足夠愛心和耐心,能夠尊重他、聆聽他感受,願意和他交流的牙醫。
  • 如何消除孩子看牙的恐懼心理?
    核心提示:聽見牙鑽「吱吱」地在牙齒上來回磨動的聲音,很多孩子的確很恐慌,有的孩子在牙椅上坐立不安,極其不配合,家長常常要好說歹說,最後甚至要發脾氣。其實,這是孩子害怕恐懼的心理作怪。   聽見牙鑽「吱吱」地在牙齒上來回磨動的聲音,很多孩子的確很恐慌,有的孩子在牙椅上坐立不安,極其不配合,家長常常要好說歹說,最後甚至要發脾氣。其實,這是孩子害怕恐懼的心理作怪。看牙醫就是一個習慣問題,看得少、不了解也是產生恐懼心理的因素之一。
  • 為什麼孩子按時刷牙還長齲齒?孩子恐懼牙醫怎麼辦
    可能有很多媽媽在疑惑,為什麼自己每天都有堅持給孩子刷牙,但孩子還是會出現齲齒,這讓她們很是困擾。而更讓媽咪們煩惱的是孩子在出現齲齒的時候帶去看醫生又不肯配合。到底孩子恐懼牙醫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下。   為什麼孩子按時刷牙還長齲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