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懼怕看牙,家長這樣做孩子不哭不鬧

2020-12-22 子木健康說

口腔健康,要從小做起。可是,一聽到看牙,很多孩子都非常抗拒,尤其是有蛀牙的,聽到要拔牙,就又哭又鬧。但也有些孩子對看牙非常配合,一點也不害怕。

孩子的表現與家長平時的教育方式是分不開的。家長怎樣做才能讓孩子不懼怕看牙?這個「家長四要四不要」是牙醫總結的經驗,非常實用,爸爸媽媽都看一看,學一學,孩子看牙不哭不鬧!

家長四要1、

要幫助孩子養成牙齒保健的習慣

孩子第一顆牙萌出之後,就帶他們去醫院檢查口腔,增加接觸牙醫的機會, 讓孩子逐步熟悉牙科的治療環境,讓他體會到看牙並不難,也不痛苦。讓牙科醫生教他們如何刷牙,縮小和牙醫的距離。不要等到牙痛到忍不了再帶孩子過來,疼痛和不安會讓孩子更加恐懼。

家長四要2、

要信任醫生,給牙醫樹立正面形象

家長相信醫生,孩子才會相信醫生。「這個醫生阿姨/叔叔好厲害的,會把你牙齒裡的小蟲子捉出來,牙就不疼了!」讓孩子知道牙醫是幫助他的。

家長四要3、

要幫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看牙前,可用牙齒繪本講解牙齒的故事,或用相關的動畫片對孩子進行就診前教育,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家長也可在家裡讓孩子躺在腿上,模擬看牙的過程,讓孩子熟悉診療過程。這種遊戲式的教育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家長四要4、

要陪伴在孩子身邊

孩子看牙,家長最好要陪伴在身邊,尤其是第一次。無論孩子表現的多勇敢,心裡還是會有些忐忑不安,這時有家長在身邊他會安心很多。但不要多人陪同,只要留一個孩子最親近的家長就行。學齡兒童看牙時家長可適當放手,在候診區等候,以免形成依賴。

家長四不要1、

不要恐嚇

去看牙醫前,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看牙的不適經歷,不要用「拔牙」、「鑽牙」、「打針」等嚇唬孩子。在孩子哭鬧時,不要說「我不要你了」,更不要打罵。

家長四不要2、

不要太激進

有些家長或許因為工作忙,就一次要求孩子看兩三顆,甚至更多的牙齒,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就算哭鬧也要一次性搞定。這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陰影,一想起看牙就害怕。

對於平時沒看過牙的孩子,家長不能太激進,要照顧孩子的情緒,循序漸進。第一次看牙時,最好讓孩子做主,只看一顆症狀最輕的牙齒。

家長四不要3、

不要諷刺孩子

有些家長心疼孩子長了蛀牙,卻不會表達。「多吃糖對牙好呀,看長蛀牙了吧!」 對於大孩子,聽了這樣諷刺性的話語,會傷心難過,甚至引起逆反心理,不願看牙。

家長四不要4、

不要比孩子還怕

有些家長看孩子做治療時,比孩子還怕。「哎喲,好痛的吧!」在旁邊說個不停。看起來家長是心疼孩子,實際上這樣除了讓孩子更害怕外,沒有任何好處。孩子可能原本並不覺得有多痛,聽了這樣的話後就覺得治療很難捱了。

相關焦點

  • 孩子看牙哭得撕心裂肺,4個方法不再懼怕看牙醫
    在孩子有限的認知裡,看牙真的那麼可怕嗎?當孩子懼怕看牙醫的時候,應該用什麼辦法減輕這種「痛苦感」?父母世界來給你支幾招~初次看牙醫該做哪些功課為了減少孩子看牙的恐懼,家長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課。臨床中通過跟孩子們打交道,我發現大多數懼怕看牙醫的孩子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沒看過牙的,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對穿白大衣的醫生心存恐懼,會發生條件反射似的抗拒。另一類是曾經治療過牙齒,有過不愉快的體驗,因此懼怕再次看牙。
  • 孩子看牙哭得撕心裂肺,4個方法不再懼怕看牙醫
    在孩子有限的認知裡,看牙真的那麼可怕嗎?當孩子懼怕看牙醫的時候,應該用什麼辦法減輕這種「痛苦感」?父母世界來給你支幾招~初次看牙醫該做哪些功課為了減少孩子看牙的恐懼,家長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課。比如說在看牙醫之前,給孩子讀一讀相關的繪本或者進行一些情景互動的模擬,讓孩子知道看牙醫並不可怕,就像一個遊戲。
  • 孩子看牙不配合,家長該怎麼辦?
    這是強強第6次來看牙了,之前來的每一次都是哭鬧不配合,媽媽又哄又騙,不惜動手打罵,醫生攔也攔不住。連邊上的患者都看不下去說:「孩子不配合,你好好說,下手太重了吧?」媽媽突然放聲大哭,說自己都崩潰了,孩子茶飯不思,晚上喊著牙痛睡不著,非常鬧心。好不容易請了假,又大老遠的帶他來看牙,他卻連嘴巴都不肯張開!
  • 孩子是否適應了幼兒園?不哭不鬧並非唯一標準,具體得看四方面
    加之父母也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不可能每天都24小時地陪伴孩子,所以只能選擇「狠下心來」。但是不是孩子哭過就好了?還是不哭不鬧的孩子就沒有分離焦慮了呢?判斷標準可並非這麼簡單。不哭不鬧並非唯一判定標準每個寶寶的性格及情緒表達都不一樣,所以孩子不哭不鬧不等於適應了幼兒園,而小傢伙是否適應了幼兒園,具體還得看這四方面。判斷標準一:孩子放學後的情緒舉個例子,孩子在遊樂場玩了一整天,家長要求其回家時,孩子會表現的戀戀不捨,甚至還表示日後還要來玩,家長一定能夠體會此時孩子的心情吧。
  • 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3種家庭,別小瞧了分離恐懼
    每一年開學之初,幼兒園門口總會發生孩子和家長的「拉鋸大戰」。一部分孩子首次入園時會表現明顯的抗拒表現,他們會不停哭鬧,捨不得和媽媽分離。但也有一部分新入園的孩子,表現得很「淡定」,他們能夠很好地看待「入園念書」這件事,不會表現出哭鬧和不滿情緒,雖然也不高興,但絕不會給父母添麻煩,對老師發洩情緒。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入園差異」的出現呢?
  • 開學季幼兒園哭聲一片,不哭不鬧的孩子,家長或許做對了這三點
    我們看到的儘是&34;的孩子,還有那看到孩子哭,自己也跟著難受的家長們。對於只有三四歲的小朋友來說,初次與父母分開,獨自面對一個新的環境,新的面孔,出現一些分離焦慮的狀況或許也是在所難免的。而家長們儘量要把握住這個時間段,給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感受。其實不只是孩子,每個人在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當中時,或許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些心理上的焦慮表現。而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焦慮的表現就更為強烈一些,他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適應周圍的人和環境。
  • 剛入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的家庭。
    ,買玩具吃美食也不管用,有的孩子雖然臉上很委屈但還是勇敢地面對現實,和媽媽揮揮手撅著小嘴走進教室,還有一種樂天派來到幼兒園後「大步流星」般走進教室,家長也是如此灑脫,扭身就走毫無挽留。這位園長還表示,初次入園不哭不鬧的小朋友大多數都來自這幾類家庭。
  • 想讓孩子不哭不鬧上幼兒園?試試這麼做
    很多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就盼著放學,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家長能夠早早地在門口等著自己,這樣只要一出門,就能夠撲向爸爸媽媽的懷裡,和他們一起開開心心地回家。,然後強忍著眼中的淚水,一直跑到媽媽的懷裡才忍不住哭了起來。
  • 積極體驗讓孩子告別看牙恐懼
    看牙是許多孩子的「噩夢」,糖糖也不例外。兩歲左右時,糖糖經歷了兩次意外,上排兩顆門牙被撞掉了,上排右邊的一顆牙也掉了一塊,於是開始去醫院看牙。醫生讓我按住他,他哭著補完那顆牙。之後醫生說,孩子太小,配合度差,建議全麻補牙或束縛式補牙。目前兒童補牙以全麻補牙和束縛式補牙為主,後者多用於學齡前孩子,因為前者可能影響孩子中樞神經發展。束縛式補牙指用專門的捆綁板、束縛帶對孩子身體進行固定,以便醫生治療。治療過程中孩子會大哭大鬧,部分孩子看完牙後一段時間內情緒會受到影響。
  • 幼兒園園長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父母
    孩子非常排斥上幼兒園,這也讓父母感到很焦慮,很多父母回家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監控,想要知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擔心孩子不吃飯,不睡覺,想爸爸媽媽而苦惱等等,所以很多父母在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自身也會非常焦慮,但是也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歡上幼兒園,不哭不鬧,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其實,這也和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有關。
  • 孩子總用「哭」來解決問題,該不該妥協?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朋友無奈的說:我也想好好管她,可還沒說兩句就開始哭,都不帶停的,也不能就放任她哭壞嗓子吧,就只能先哄著了……孩子的這種行為,是不是經常會遇到?用哭泣來威脅家長,謀取心愛的玩具;用哭來威脅家長,獲得上網的機會;甚至用哭來威脅家長,躲避批評指責。反正只要是有什麼事,哭就完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也不難理解。
  • 幼兒園校長坦言:剛入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都有這樣的家庭
    ,有的小孩滿臉通紅哭的委屈,拉著媽媽的手緊緊不放,買玩具吃美食也不管用,有的孩子雖然臉上很委屈但還是勇敢地面對現實,和媽媽揮揮手撅著小嘴走進教室,還有一種樂天派來到幼兒園後「大步流星」般走進教室,家長也是如此灑脫,扭身就走毫無挽留。
  • 寶媽帶娃上班,孩子不哭不鬧看動畫片,畫面讓人看了忍不住淚目
    導讀:寶媽帶娃上班,孩子不哭不鬧看動畫片,畫面讓人看了忍不住淚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媽帶娃上班,孩子不哭不鬧看動畫片,畫面讓人看了忍不住淚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資深幼師坦言: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當初我家大寶上幼兒園時就是這樣,我在外面擔心她在我離開之後也會哭,還特意打電話問了老師,沒想到老師說:「嘟嘟特別乖,沒哭沒鬧正和一個小女孩玩娃娃呢!」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作為在幼兒園中做了8年幼師的資深幼師,老師曾經跟我說過,上幼兒園不哭不鬧的孩子,背後的家庭都是有共同點的。
  • 自己帶就雞飛狗跳,別人帶就不哭不鬧,這樣的孩子究竟是怎麼了?
    寶寶之前一直是我帶大的,婆婆來連續看了不到2周,孩子就這樣聽話,搞得我心裡有些難受~~一位媽媽發來了這樣的感慨。對啊,自己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孩子,為何他人帶就這麼乖——餵飯就乖乖吃,讓睡覺一哄就睡著了;可與孩子最親近的媽媽就不一樣了,三天兩頭的出么蛾子——不是哭就是鬧,怎麼哄都難睡……這究竟是為什麼啊?
  • 火車上孩子不哭不鬧很安靜,大媽閒聊卻發現異常,轉頭就報警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對於家長們來說,有個寶寶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是帶寶寶這件事,卻是讓人十分頭疼的事。特別是當帶已經會走路的孩子出門,孩子總是喜歡不聽話地跑來跑去,讓自己在大街上各種追,似乎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別樣的樂趣。
  • 開學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教你五招,讓孩子不哭不鬧
    導讀:開學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教你五招,讓孩子不哭不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開學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教你五招,讓孩子不哭不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不給買東西就跪在地上哭,面對孩子鬧情緒,家長究竟該如何做呢?
    但是往往這個時候,出於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家長往往會阻止他們去探索,這時候孩子就有情緒上的波動,不聽話的哭鬧。2-3歲的寶寶喜歡親自去嘗試一些東西。但是有的時候由於身心發展不成熟,又時常做不好,這個時候就自己氣的要命。我們也會見到寶寶一臉委屈,不高興。
  • 孩子總喜歡哭,家長該不該抱?家長抱的孩子將來能力很突出
    之前就有這麼一個家長就發了牢騷,孩子在兩三個月的時候還不是特別重,能抱著,但時間久了也不能一直抱著孩子,所以之後家長就試著不去抱孩子,但孩子哭家長不去抱真的好嗎?家長堅持孩子哭不去抱,導致孩子心理受到極大傷害小李對於育兒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還會經常買來一些關於照顧孩子的書籍,也會在網上看一些專家的講壇。
  • 這樣帶孩子看牙 能省一半錢
    買了個套餐 接著補~(當媽的孩子的事都有強迫症)在小程序說預約了個兒童口腔醫院,很快有人打電話過來提醒看牙時間。十有八九要根管哭了一晚上,孩子不舒服,當媽‍♀️那個心情 真是寧願自己痛,所以切記一定要看好孩子的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