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潮流圈還是時尚圈,「假貨」都是曝光率居高不下的代名詞,售賣假貨遭受逮捕的新聞也層出不窮,斬草除不了根。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有需求才有市場嘛。
都說只要有正品在的地方就有Fake,正品與Fake之間的博弈也成了潮流圈的永恆話題。同時,也催生了現代年輕人許多扭曲的價值觀,他們往往幻想披上不匹配自己的華麗外殼,從而滿足自己脆弱的「虛榮心」。
你正品優衣庫一件大衣要999,
我的Fake雪山才599
「錢,要花在該花的地方上」,一個潮流群的群友@aka叮噹說,aka叮噹是某潮流群的「群紅」,日常與群友分享著他的【潮流聖經】,最撥動人心的故事,便是他從一個穿以純、森馬的窮屌絲,變身為一個穿雪山、OW、Yeezy的校園潮人。
這一切都源自於他認識了一個賣Fake的潮友,渴望變潮以及希望能吸引女孩子的他,在試穿體驗了朋友的「潮品」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只要出新款就必入,599的雪山和399的Box Logo上身後得到的反饋屢試不爽,在積目等社交APP上百戰百勝。
在你省吃儉用花999去買一件優衣庫大衣,還沒女孩子正視你的時候,他已經在和兄弟們分享他的30人斬、40人斬。
當態度立場不堅定的人得知這些後,他們很可能會成為第二個aka叮噹,進一步地幫助Fake市場的擴大,貢獻一份力量。
就像我在積目上認識一個女生@kiki,大學時談了一個很有錢的富二代男朋友,節日少不了一個chanel、gucci、lv,把她從一個普通女孩,變成了出門必打車、化妝品、吃喝玩樂什麼的全部升幾個檔次的「網紅」。
在和他男朋友分手之後,她依舊看起來「很有錢」,但在某一次曬圖中,發現她的burberry衛衣的logo很奇怪,與正品出入很大。從那時起便讓人思考到,一個人想維持不匹配自己的物質生活,其中一個途徑就是用「fake」來掩蓋。
宿友穿fake女生天天換,
我穿正品天天當死肥宅
雖然說現在高中生玩潮玩得賊溜,但大部分人都是從大學開始入坑(潮牌、鞋子),畢竟大學是一個充滿著荷爾蒙交換的環境,模特隊的小姐姐是每個直男的YY對象。
「但你腳下的豆豆鞋和身上的全員惡人真的無法入到別人的法眼」
根據一位鞋友@泡泡圈的分享,他宿舍有一位「鞋神」,新出的鞋子幾乎都會有,宿友們雖然與其生活四年之久,但對他的了解卻很少,他幾乎沒怎麼在宿舍睡,也沒怎麼宿友交流過,甚至還經常逃課。
他跟我們班上的一位「潮男」關係比較好,一次班上聚會上偶然聊起「鞋神」,說他那些好幾千的鞋子都是Fake、經常約女生在外面開房、不回宿舍睡覺等等。
根據描述得知,這位「鞋神」長得很一般,但優點是身高比較高,會穿衣打扮,不說還真不知道他穿了滿身Fake。
其實在潮流圈這種現象再普遍不過了,大家交朋友第一印象都看對方穿衣打扮,是不是與自己氣質符合。而有不少女生直接表明態度,看人先看鞋,貴的鞋子好感度+1,畢竟「拿自己換AJ」這種活生生的事例擺在眼前。因此,球鞋在一些人眼中是真的是有高低之分的,你可以不認同這句話,但你排鞋抽號、加價買鞋等行為,其實已經側面表露了你的內心想法。
你看不起穿fake的窮屌絲
那用正品打造的fake「白富美」呢?
坦白說,打造一個白富美和打造一個高富帥相比,前者比後者容易得多,一套華美整形套餐、一套淘寶緊身包臀、一雙fake CL,再加上一組空中高層網紅下午茶照片,就能打造一個屌絲跪舔的白富美形象。
她們朋友圈每天都是碧海藍天,鳥語花香,佳人陪伴,好不自在。如此良辰美景,定位都是各個國家的五星級酒店,身穿範思哲浴袍,左手香檳,右手精緻美食,隔著大大的落地窗藐視著芸芸眾生的感覺。她們每天的照片都是各個私人會所,不是超跑就是遊艇美食。她們不用工作,一年四季像個空中飛人,今天雪梨,明天墨爾本…在我們的眼裡只有羨慕和羨慕。
Linda是時尚媒體的一個時尚編輯,剛入職時她時常向我傳播負能量,她羨慕她的同事出入五星級酒店、身穿巴黎世家、手拿LV,每逢節假日還到處飛,我說我也羨慕王思聰,網紅天天換,跑車看心情開哪輛。
但過了幾個月,發現她很久沒有向我提起過她那個同事,我調侃地問到:「你最近看開了?怎麼沒提起過你的網紅同事了?」她說:「她已經辭職了,如果我像她這樣活著,我恐怕早就累死了」。
原來,她的同事從工作後,就過上了許多女孩子羨慕的生活,在華麗的背後,是背負著滿額的花唄、5張信用卡刷爆,以及高利貸,一共欠下70W的債,家裡的也就普通的職工家庭,父母為了幫她還款,還把房產證作了抵押。
試想一下,用正品打造一個fake的白富美,除了贏得自己的虛榮心,他人羨慕的眼光,還能得到什麼?你真的靠這些提高了眼界嗎,靠這些跨越了階層嗎?連自己父母都拖累的人,還真沒人看得起你。
只要有正品的地方就必定有fake
正品不分貴賤,fake生而低賤
總之,做人做事keep it real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