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海地產590億上海「舊改局」
百強上市房企中,約有47%的企業涉足了城市更新,其中TOP50上市房企的比例更是達到了61%。城市更新「藍海」正成為房企群雄逐鹿的一塊新「大蛋糕」。在上海,隨著城市更新相關政策逐步完善,百強房企如萬科、融創、中海地產等紛紛開始搶灘上海,目前百強上市房企已有10家參與到上海城市更新項目中。
-
17年來進展緩慢 上海黃浦航母級舊改項目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
,由中海地產對黃浦區建國東路67-71街坊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5幅土地進行開發建設。進入「實質性啟動階段」7月29日,中海企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政府正式籤訂合作框架協議,由中海地產對黃浦區建國東路67-71街坊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5幅土地進行開發建設。
-
2020年三季度上海地產行業大事件盤點
2、住建部與上海市政府籤合作框架 涉超大城市建設、治理等7月28日,住建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籤署了共建超大城市精細化建設和治理中國典範合作框架協議,由住建部副部長姜萬榮與上海市副市長湯志平代表雙方籤約。根據協議,雙方將以上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生動實踐為基礎,聚焦城市治理體系、住房制度、城市建設體制機制等方面14項具體工作,以世界城市日為平臺,通過部市合作,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上海智慧、上海樣本,為世界超大城市建設和治理提供中國經驗、中國方案。
-
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上海黃浦區拉開新一輪城市更新
如何應對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複雜前置問題,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又該如何從物質更新轉化為產業、文化、社會的內容更新?業內人士認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策略可以從文化引領、業態升級、物質優化三個方式來進行。黃浦區歷史文化街區實現高質量迭代活化作為上海歷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黃浦區是上海中心城區風貌保護區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
-
大項目戰略接連落地,中海地產半年淨賺205億
最近兩年,中海地產的銷售規模增速明顯加快。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的合約銷售額達到1720.1億元,同比增長4.2%。在年初受疫情影響近兩個月後,中海地產能夠實現逆勢上漲是因為其在6月份集中供貨,創下中海地產單月銷售最高歷史紀錄,同比增長32.3%至575.6億元。
-
中海地產華東換防,劉慧明掌管大區
2019年中海地產合約銷售金額3771.7億港元,其中華北區佔比19.5%,華東區佔比17.3%,華南區佔比10.2%,中北方區佔比11.6%,西部區佔比7.3%。中海地產的華東區域包括南京、上海、南昌、蘇州四個城市。今年上半年,中海地產的合約銷售額達到1720.1億元,同比增長4.2%,其中共有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四個城市的銷售金額超過百億。
-
中海國際中心上海首秀,中海持續發力商業地產
中海地產旗下中海國際中心近日申城首秀,舉辦了項目的全球招商發布會暨大客戶籤約儀式。作為上海樓宇經濟新的一員,該項目有望助力黃浦區乃至上海商務經濟呈現發展新浪潮。據悉,中海國際中心項目位於老盧灣板塊,軌道交通9號線、13號線馬當路站上蓋,毗鄰新天地商圈。老盧灣板塊是上海的核心片區之一,亦是中海在上海發展25載的情緣所系。
-
上海新天地打造城市更新樣本
法國建築科學院院士、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伍江教授認為,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奇蹟,一個商業地產開發項目會創造出一個能夠與外灘和城隍廟齊名的世界級文化目的地。那麼新天地將如何在這片富於厚重上海歷史文化元素的土地上,成為「舊改」中開啟市場運作的一把「金鑰匙」?
-
中海地產:昔日地產盈利王的「是」與「非」
肩負學習經驗和打開國際市場雙重使命的中海地產,從一個外派學習的28人小分隊成長為如今年銷售額超過3000億的房企。成立之初,中海在港澳承建、參與過一批又一批重要的工程:修建香港新機場客運大樓,1997年投入使用;建造香港迪士尼樂園;還有西九龍填海、中環填海、銅鑼灣隧道、港珠澳大橋連線段、香港兒童醫院等大大小小上千項標誌性工程,為解決普通香港市民的生活問題作出了卓越貢獻。
-
中海144.2億斬獲歸元片二期地塊 漢陽再添商業新勢力!
公司擁有41年房地產開發與不動產運營管理經驗,業務遍布港澳及內地70餘個城市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19年,中海地產品牌價值達910億元人民幣,穩居房地產行業第一。 截至2019年7月的數據來看,中海商業地產已落成及在建商業項目中的投資性物業逾1000萬平方米,其中投入運營的商業地產面積逾430萬平方米。
-
中海成立商業地產部 備戰「寰宇城」綜合體項目
2010年,在萬科、保利、中糧等紛紛舉旗表示進入商業地產的時候,同樣實力雄厚的中海地產對此似乎並沒有任何表態。 實際上,中海卻早已悄無聲息地開始了加大商業地產投資力度的準備。據知情人士透露,中海有意進入綜合體項目的開發,並暫時為旗下綜合統一體命名為「寰宇城」。
-
中海國際中心上海首秀,受全球名企競相追捧
來自上海市黃浦區的政府領導、中海地產商業公司以及中海地產華東區、上海公司的領導、WeWork亞太區、BOMA中國、第一反應等各界嘉賓代表,共同為中海國際中心啟幕。世界500強Ocean Network Express等租戶代表、國際五大行代表、主流媒體等百餘名嘉賓應邀出席,共同見證中海國際中心的申城首秀。
-
中海集團與上海普陀區、青浦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據中海集團11月21日官方消息,中海集團與上海普陀區、青浦區分別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中海官方稱,集團將發揮自身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動產管理、商業運營、園區管理、物流網絡等方面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優勢,加大相關業務板塊在普陀區戰略布局力度,全方位積極參與普陀區長風地區的經濟發展與城市更新建設。
-
聚焦城市運營,預見美好商業——中海地產演繹商業「跨界玩家」
作為中海商業核心業務的「中海環宇商業」始終保持著跨越式發展。2020年伊始,中海地產便以超62億底價聯合摘牌上海真如副中心總建面超過40萬平米的商業地塊,正朝著「2023年開發運營超過40座集中商業」的目標進一步加速發展。中海地產提振商業地產這一「明天業務」的戰略意圖不言而喻。
-
上海中海環宇薈——中高檔社區商業該如何做?
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是香港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控股的附屬公司,也是中國海外集團房地產業務的品牌統稱。 中海地產隸屬於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雖然創立於香港,但事實上中海發展是一家實實在在的央企,其實際控制人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中海地產發力商業辦公市場
布局四年之後,中海地產介入商業地產開發運營的主要平臺中海商業正步入快速發展期。中海商業地產版圖的正式亮相是在2011年,以環宇城購物中心的發布為標誌。第二年,即2012年,中海商業作為中海地產的全資子公司於深圳成立。截至目前,中海商業旗下涵蓋「中海系」甲級寫字樓、環宇城購物中心及星級酒店三大產品系列。
-
中海深圳同時推出四樓盤 直言部分非公項目回報率不理想
5月29日,深圳中海地產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劃館發布第五代產品+「智慧生活3.0」,同時宣布龍崗中海寶荷、光明中海寰宇時代花園、龍華中海匯德理以及坪山中海萬錦熙岸共計4個項目亮相。於中海地產而言,對深圳市場的情感似乎很複雜。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上海嚴格保護歷史建築風貌,活化利用城市...
這條650多米的小路是上海市井文化與歷史結合的典型。兩邊有魯迅、瞿秋白等名人故居,有以恆豐裡為代表的早期石庫門裡弄,這些歷史建築都被完好地保留,同時裡弄中也有雜貨鋪、小麵館、買手店和老上海民宿。為了更好保護城市歷史風貌,今年1月1日上海市實行了修改後的《上海市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築保護條例》,公布了五批1058處、3075幢優秀歷史建築,3437處不可移動文物,397條風貌保護道路(街巷),84條風貌保護河道,44片包括山陰路在內的歷史文化風貌區及250處風貌保護街坊。
-
2020紀念中國上海世博會舉辦十周年暨石庫門城市更新論壇在上海舉行
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中國民主建國會上海市委、上海市黃浦區政協、上海市徐匯區政協、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務協調中心、上海澱山湖論壇發展促進中心共同主辦,黃浦區檔案館承辦,並獲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建設行業分會、上海市檔案館的支持。
-
中海20億出售廣州商業項目 外資基金接盤
經過一年多的談判,廣州中海光大購物中心項目出售事宜終於塵埃落定。5月7日,網易財經獲悉美國保德信金融集團旗下地產基金公司,作價20億元,成功收購位於廣州海珠區的中海光大購物中心項目。 關於此次收購,仲量聯行廣州投資部負責人劉裕通認為,此次交易是廣州首宗外資整體收購的商業項目,外資看重廣州區域性零售市場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