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上海黃浦區拉開新一輪城市更新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李貝貝 上海報導

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及文化的承載實體,對於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近年成為我國許多城市更新和發展的重要工作。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實踐中也遇到了各種阻力和問題。如何應對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複雜前置問題,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又該如何從物質更新轉化為產業、文化、社會的內容更新?業內人士認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策略可以從文化引領、業態升級、物質優化三個方式來進行。

黃浦區歷史文化街區實現高質量迭代活化

作為上海歷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黃浦區是上海中心城區風貌保護區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繼原有的四片歷史文化風貌區之後,近年黃浦區又增加了84片風貌保護街坊,約佔全市風貌保護街坊數量的三分之一。

「黃浦全區各類風貌保護區、風貌保護街巷要佔到整個區域面積41%,基本上每一個街區都有歷史建築或者風貌保護的要求,並不是簡單的推倒重來,這也是黃浦區舊改的壓力和難度所在。」12月30日,在Savills&華建集團華東設計研究總院近期舉辦的「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城市更新白皮書」媒體發布會上,黃浦區市委書記杲雲指出,黃浦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城區,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發展和繁榮,同時也是上海整個城市發展過程當中的一個縮影,擁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珍貴歷史文化資源。

杲雲介紹說,外灘歷史文化風貌區也是上海12個風貌區當中唯一一個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區域內有177棟樓都是1949年之前的歷史建築。為最大限度保護空間的肌理格局、更好地保留城市記憶、煥發城市活力,黃浦區一直高度重視城市更新,並借用社會力量、多策並舉地來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實現高質量地迭代活化。

「從新世界城的改造,上海世茂廣場的升級,到南京路步行街東拓,這一系列更新改造的項目後續都成為了城市更新的示範項目,尤其是南京東路步行街東拓方案在今年進行了施工改造,並在9月12號正式投入使用,後續也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杲雲透露,對於城市更新這一城市發展的永恆主題,未來黃浦區也將繼續深入貫徹「人民城市」這一重要理念,堅持形態建設、功能提升、生態塑造為重點,強化區域產業與功能上的協同聯動,推動包括北京東路、蘇州河,新天地等在內的外灘歷史風貌區的活化和利用。

三大活化策略從容應對阻力

黃浦區歷史文化街區的改造更新只是一個縮影。事實上,近年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已成為我國許多城市更新和發展的重要工作。

「『歷史文化街區』是城市更新領域意義重大的一環。」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執行長朱兆榮向《華夏時報》記者指出:「對歷史文化街區而言,通過活化改造,注入新鮮的時代血液,既為歷史建築重煥光彩,又使商業釋放活力,形成人文商業的交流互動。」

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既有建築更新研究設計中心研發主管、高級建築師寇志榮表示,歷史文化街區更新是城市存量更新中一個兼具綜合性及複雜性特徵的類型。在更新過程中,歷史文化街區的優化目標突出表現在推進城市功能調整、助力文物及歷史建築保護、推動基礎設施更新、促成公共空間提升、協助居住條件改善,促進街區活力重塑等多個方面。

不容忽視的是,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工作也遇到了各種阻力和問題。比如,街區過度景點化、商業過度同質化,歷史文化街區的風貌保護與歷史建築功能活化之間的矛盾等。

如何應對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的複雜前置問題,歷史文化街區更新又該如何從物質更新轉化為產業、文化、社會的內容更新?「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城市更新白皮書」媒體發布會上,與會人士公認,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策略可以從文化引領、業態升級、物質優化三個方式來進行。

比如,第一太平戴維斯華東區策略顧問部高級助理董事沈欣然認為,對歷史文化街區業態的復興與提升,是活化街區、提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的重要手段。上海新天地、北京首鋼園區、武漢楚河漢街與武漢天地、天津勸業場片區等,就是通過「業態升級」來進行更新的歷史街區典型案例。

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物業及資產管理部高級董事及主管孟喆認為,隨著歷史文化街區的發展轉型升級,在其過程中始終面臨著物業管理中日常運營的控本增效、公共安全保障以及街區環境治理改善的嚴峻挑戰。其建議,為了開拓新的管理模式,引入數位化科技到歷史文化街區的管理中是一種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探索和嘗試。

眾所周知,城市更新項目往往因耗時較長,對資金沉澱要求較高。第一太平戴維斯華東區估價部高級董事及主管蔣嵐雷強調,在城市更新項目改造過程中,資本扮演著不容小覷的角色,是項目得以不斷升級優化的關鍵力量。蔣嵐雷介紹說,城市更新的主要投資模式為資金方整體購入有增值空間的物業後,引入跨界資源對其再定位、改造,以增加租金回報率、進而提升物業估值;部分物業運營成熟後,將通過資產證券化或出售方式退出,從而獲取資產增值收益。

相關焦點

  • 活化保護歷史街區 是為城市留底蘊
    文化街區,發現這裡有千年前的遼代古塔,有偽滿時期滿鐵附屬地的日式軍營,還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蘇式建築群,不同時代的城市建築風貌並存,展現出城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也引發人們對如何活化保護這些歷史遺產的思考。
  • ...記憶,激活街區魅力|2020年黃浦區歷史建築修繕更新成果展順利揭幕
    從「初心」到「匠心」,留住城市記憶,激活街區魅力|2020年黃浦區歷史建築修繕更新成果展順利揭幕 2020-12-23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街區改造如何把握文旅新機遇?歷史街區改造模式實例分析
    摘要:歷史街區是指文物古蹟比較集中,或能較完整地體現出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及地方政府對城市文化品牌建設的日趨重視,對承載著城市歷史記憶及文化基因的歷史街區的改造與開發也日漸火熱。本文結合國內歷史街區改造的典型案例,梳理了其各自發展路徑及策略,並對不同改造模式下的優劣點進行了探討。
  • 上海新天地 在中西融合中彰顯歷史街區新魅力
    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新天地,過去是成片石庫門舊式裡弄住宅區,濃縮了上海石庫門建築文化,凝聚著老上海人對這座城市和生活的記憶。隨著城市建設和發展的不斷推進,石庫門建築的保護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  歷史與時尚完美融合 舊街區煥發新容顏  如何實現區域的保護與開發,使得上海石庫門建築這一上海近代文化能夠更好地保留下來,也一直是上海市及黃浦區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 2020上海樓市價值總評榜之城市更新系列報導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日前,以「城市更新」為主題的2020年上海樓市價值總評榜如火如荼展開,本期開始,我們將圍繞城市更新做諸多探討和關注,本期重點關注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執行長朱兆榮表示,對歷史文化街區而言,通過活化改造注入新鮮的時代血液,既為歷史建築重煥光彩,亦令更多人沉浸其中,形成互動,肩負文化傳承與經濟效益等重任的歷史文化街區,將為城市新一輪發展構建新的活力之源。
  • 城市更新-藝術、商業、空間的互融共生
    #內容來源三益DESIGN# 地攤經濟的極速升溫讓城市中許多曾經的記憶又變得鮮活起來。一條條街巷、一處處廣場又重新成為承載美好生活的樂園。 近期首屆「上海夜生活節」火爆全滬,黃浦區南外灘老碼頭啟動「老碼頭嘉年華」主題盛會。
  • 寧波活化保護歷史街區 「老地標」成「新網紅」
    「老地標」成「新網紅」的背後,是寧波活化保護歷史街區的結果。「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歷史街區的更新不可避免。」海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寧輝說,「我們不斷總結得失,提出『政府主導+企業投入+公眾參與』的全新模式,在傳承中最大程度保留歷史街區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延續性,同時依託文商旅融合,加大發掘、開發力度,使分散的、隱性的歷史文化資源集聚化、顯現化,形成具有海曙特色的老城保護經驗。」
  • 南京頤和路街區復興計劃拉開序幕
    今年6月下旬,《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復興計劃》正式公布,並徵詢公眾意見。   今天(7月22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消息:居民搬遷已正式啟動,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復興計劃拉開序幕。
  • 上海城市設計挑戰賽獲獎名單公布 歷史街區成為新網紅
    原標題:上海城市設計挑戰賽獲獎名單公布!番禺路和寶山濱江兩大案例如何引領城市更新方向  上海新一輪總體規劃提出規劃建設用地負增長的規劃目標,由此進入存量規劃時代,城市更新迎來高潮。與此同時,上海於今年被選入全國第二批城市設計試點城市,意味著城市空間將有質的提升。  那麼,不同類型的地區如何進行針對性改造更新?
  • 從空間生產到空間體驗: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邏輯考察
    因而,關於「城市更新」的討論開始成為近些年關於城市發展的熱門話題,城市更新也成為城市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文化街區多分布在老城區或城市中心地段,集中體現一座城市的歷史文脈,是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再生性、準公共物品等特性的城市遺產資源。
  • 上海新天地打造城市更新樣本
    法國建築科學院院士、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伍江教授認為,上海新天地是一個奇蹟,一個商業地產開發項目會創造出一個能夠與外灘和城隍廟齊名的世界級文化目的地。那麼新天地將如何在這片富於厚重上海歷史文化元素的土地上,成為「舊改」中開啟市場運作的一把「金鑰匙」?
  • 中海地產參與上海黃浦區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 總投資590億
    7月28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下屬中海發展(上海)有限公司(中海地產)與中城集團籤約共同開發上海市黃浦區建國東路67-71街坊歷史風貌保護及城市更新項目。公告顯示,上述雙方已按照98%:2%的出資比例共同成立上海中海海華房地產有限公司和上海中海海庭房地產有限公司兩家項目公司,現擬正式啟動房屋徵收及後續開發工作
  • 2019年「城市法源 爛縵新生-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開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2日訊 (記者邵希煒 )9月11日,以「城市·法·源 爛縵新生—法源寺街區更新計劃」為主題的2019北京國際設計周西城分會場法源寺歷史文化街區站活動在南半截胡同7號紹興會館開幕。
  • 福州蒼霞「海月江潮」歷史街區保護與城市更新-上海駿地建築設計
    、包羅萬象的通商口岸,福州蒼霞歷史街區的保護與更新著眼於傳承其獨一無二的「碼頭精神」文脈,從城市設計的角度創造一種動態可發展的「有溫度」的空間。▼總平面圖 JUND Architects01.織補肌理在本次保護與更新的方案中,提取了原有空間形態和尺度,並延伸新的毛細血管街巷。
  • 城市更新的「有機化」嘗試 以新換舊中的文化傳承
    這些問題,擺在所有城市更新項目的設計者面前。改造中的文化傳承對建築、設施的改造,意味著需要剔除老舊、過時的內容。而如何能在城市更新「以新換舊」的過程中,保留傳統文化的精髓,是這項工作的一個難題。杭州是古老京杭大運河的起點,運河沿岸的工廠已經完成了它們數十年的歷史使命。
  • 對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張杰: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歷史文化街區和...
    8月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切實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堅決制止破壞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近期一些地方在城市更新改造中拆除具有保護價值的城市片區和建築
  • 上海:小馬路講好城市更新大故事
    1月4日電 在梧桐掩映之下,路旁的花園洋房、聯體別墅和新式裡弄依次排列,街邊小店與辦公園區穿插其中,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豐富多樣……作為上海中心城區的成熟街區,武夷路居住、工作、生活消費等功能配套一應俱全,文化豐富多樣、特色鮮明,歷史底蘊深厚。
  • ...四態並舉」 打造「不老商圈」-黃浦,上海,新天地,黃浦區,南京...
    作為上海的商業大區,黃浦區在推動實體商業發展方面既不因電商衝擊而失去信心,也不因既有優勢而固守不變,而是以創建「上海國際消費城市示範區」為抓手,積極探索,創新轉型。  黃浦的探索與實踐,既是上海商業整體轉型的題中之義,同時也為上海發展新消費經濟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 新課程新教材!看人工智慧巧排課表,街區公園變成課堂
    根據教育部計劃,2022年前,我國將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在上海,高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已經從2019年全部啟用了統編教材,英語也從今年秋季起啟用了新教材。新課程、新教材將給高中帶來一張怎樣不同的課程表?
  • 路、河、家:上海中心城的有機更新樣本(「我們的城市」系列報導)
    當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有機更新和精細化管理成為必然選擇。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區,如何通過「留改拆」並舉,用城市治理的溫度贏得人民的滿意度,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在這方面,上海已有了諸多生動樣本。永康路從酒氣燻天到咖香四溢2020年12月初,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永康路的「熊爪咖啡」一夜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