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教育部計劃,2022年前,我國將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在上海,高中語文、歷史、思想政治已經從2019年全部啟用了統編教材,英語也從今年秋季起啟用了新教材。新課程、新教材將給高中帶來一張怎樣不同的課程表?黃浦區高中「新教材新課程」推進會今天在上海市格致中學,與會校長和教師給出關鍵詞。
圖說:黃浦區舉行高中「新教材新課程」推進會 來源/主辦方供圖(下同)
關鍵詞1:「走班」
在黃浦區,一套人工智慧排課系統將充分滿足學生選科走班的要求。黃浦區教育學院副院長邢至暉介紹,黃浦區作為國家級「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以信息技術為依託,開展數據驅動的大規模因材施教,形成指向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的創新教育體系。
黃浦區將以此打造學校智能課程管理系統,構建學校課程教學數據中臺和區級課程教學數據中心,常態化收集學生學習數據,反饋指導學科教學,幫助教師在班級授課制下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提高對學科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效率,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將學科特質帶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形成學生為人處世的態度和適應社會發展的品格。
圖說:黃浦區各所高中校長共話新課程新教材
關鍵詞2:「志趣」
喜歡物理和機械的學生,可以在老師指導下建立家庭實驗室,在學校Fablab體驗創意和動手製作的快樂;對經濟金融感興趣,可以學習理財與金融常識,或者參加全球商業挑戰賽……在格致中學,一張「志趣最佳發展域」模塊課程表,為學生提供了探知未知世界,發現潛在興趣的機會。
格致中學校長吳照介紹,在分析近年來學生高考志願首選專業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志趣發展和學校的辦學特色,學校優化了「志趣最佳發展域」模塊課程,即校本特色的「選修」課程,並先後有12門課程被認定為黃浦區特色課程。第一,結合學校的辦學傳統和辦學優勢,以科創課程、理科資優生培養課程、人文經典課程作為學校特色課程的建設方向,統籌規劃並開發具有學校特色的選修課程。第二,充分體現課程內容與方向的差異。比如,選擇「電子物理」模塊的學生,課程內容聚焦「物理創新實驗、數碼電子技術、電子設計與製作」等方向,為學生開設《家庭實驗室》《電子技術》《創意設計》等選修課程;選擇「法學社會」模塊的學生,課程聚焦「法律常識、中外法律比較、中國社會問題研究、哲學思維方式、法律與社會、國際關係問題研究、時政辯論」等方向,為學生開設《中國外交大事記》《時政風雲》《國際熱點問題研究》《模擬聯合國》等選修課程。第三,進一步開發和引進部分新的課程。如「機械工程」模塊中引進並本土化實施《FabLab創意製作》;在知識理論類課程外,補充了動手實踐類課程,在「生態環境」模塊中新增了「環境小碩士」、「根與芽社」、「樂活社」等實踐類社團。
圖說:格致中學校長吳照發言
關鍵詞3:跨學科
新教材在多處增加了跨學科主題學習的要求,對於普通完中的學生來說,這否要求過高?金陵中學校長曾強認為,未來社會充滿複雜、未知和不確定,每個學生都必須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素養。學校因地制宜,將真實的社會作為「課堂」。古城公園是位於豫園東北角的城市公共空間,綠地總面積近4萬平方米,是反映老上海的歷史文化,體現小尺度開放式街區的設計理念。金陵中學以古城公園為研究對象,開展項目化學習,融合生物、地理、歷史、政治等各學科知識,引導學生了解古城公園及周邊獨特的歷史與風情,思考「城市公共空間與街區」的關係,加深對上海這座城市的認識和理解,在真實的社會參與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提升認知、合作和創新能力,讓項目化跨學科活動課程成為學生活化知識的「體驗場」、學生成長的「生命場」。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陸梓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