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9月7日訊(錢江晚報記者 梁建偉)明天報到後天開學,杭州十四中教學處的潘曉燕老師終於可以鬆口氣了。她在暑假裡有一個主要任務,就是給學校近1600名學生排一張課程表。
「如果還是按照以前紙質化排課程表,我肯定完不成這個任務,杭州城裡應該也沒有這樣一個超級大腦能對付得了。」
潘老師說,新高考來了後,學生的選擇多起來了,高考科目7選3,同一門高考科目有學考還有選考,學校還有上百門的選修課,這張課程表已經超越了原來單一的、固定不變的模式了。
幾年前學校就已經開始用電腦代替人腦,用計算機軟體來排課表。新高考來了後,杭州已經沒有用紙質排課表的學校了。
學生一人一課表
怎麼做出來的
昨天,記者來到杭州十四中,潘老師給記者看了一下現在的課表是什麼樣子的。
記者看到的是一張高二年級的課程表,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張課程表是一張大綱類的課程表,上面也有語文數學歷史等科目,但還有很多沒有標識具體科目,只有選修課、走班之類的。
潘老師說,學生選擇不同,課程肯定就不一樣,一人一張課表就這樣產生了。新高考的7選3,就有35種選擇,理論上來說一個班40多個學生,可能就會有40多種不同的選擇,因為學校還有大量的選修課。
為全校近1600名學生製作一人一張課表,需要花費多少時間和精力呢?
潘老師說,電腦是有一個軟體的,我的任務是把一些基本信息,比如任課老師的信息,教哪個年級哪個班,教什麼課,一周上幾節,還有課程的信息等,輸入電腦,還要了解學生學考、選考的數據,選修課選擇的數據等,再加上一些設置條件,才能初步完成一張課程表。
而設置條件是這樣子的:文理科老師每周有教研活動,文科老師排在周三下午,理科老師排在周四下午,所以在排課程表時要避免在周三下午排文科老師的課;還有一些班主任會議,也要避免在會議期間排班主任的課。「以前紙質排,也有這些限制條件,但因為人腦的局限,有時候疏忽了,就要不斷地改。有了電腦就不同了,在避開的時間段把老師的課排進去,系統會提醒的。」
潘老師說,比如一個老師一天四節課,就要分散在一天中,不要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也不要把一個老師的課,全部安排在早上第一節,或者把物理課總排在上午最後一節課,學生都想著吃中飯,課堂效率肯定會受影響,這樣對物理老師不公平。
以前一年兩課表
現在一年四課表
潘老師說,新高考課程表還有一個比較大的變化,就是從原來寒暑假兩次排課程表,變成了現在一年排四次。「除了寒暑假以外,每年4月和10月學考選考結束後,同樣需要再排一次課程表。」
「有的學生已經把物理考掉了,有的還要上,怎麼辦?課程表肯定要重新排一次呀。」潘老師說,特別是到了高三,語數外老師還要上課,物理、化學等學科的老師可能不用上課了,課程表肯定要重新排的。
有家長曾擔心,學生對課程的選擇這麼多,組合這麼多,對整所學校來說,如何把課程表排起來,達到一人一張,預計難度會比較大。
記者曾做過一個調查,從單獨科目的選擇來說,男生選擇物理、化學的,明顯多於女生;而女生選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的,更是遠遠多於男生。從科目組合來看,學生選擇集中度很高,將近一半學生集中在5種組合上,其中物理、化學和生物這一組合最多。
潘老師說,從目前學校的排課情況看,這張課表能照顧到所有學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