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全方位系統闡述偏旁的發展淵源以及造字、組詞和成句等妙處的童書。
「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獲獎作者嘔心力作,幾乎查遍漢文字方面資料,力求專業準確。
記字、筆順、多音字、成語、古詩、典故……內容豐富遠超市場同類書。
用聯想式、發散式、理解式等記憶方法,打造語文學習新思維,引發小讀者主動思考,培養邏輯能力。
對於這部全心鑽研偏旁與漢字的「工具書」,編輯不吝給出上述各種好評,此書共分人體卷、動作卷、器物卷、自然卷、動物卷、萬象卷等6卷,以偏旁自敘和擬人化隨筆的手法,將227個常用偏旁的發展淵源、豐富意蘊和造字、組詞、成句等功用娓娓道來,相當於一部「偏旁自傳」。
通篇文字難易結合,易中有難,通過妙趣橫生的奇特想像、思維方式的巧妙跨越和銜接,引導小讀者「跳起來摘桃子」,向小讀者奉上一頓文化大餐而非快餐。
書籍作者劉克升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全國電力文學獎,同時連續五屆獲全國微型小說獎,其幼時即喜愛漢字,喜歡讀書,且善於學術鑽研,童心童趣不減,著有科幻童話《發明大王在小人國》等圖書多部,希望通過寫作能與小朋友們做最好的朋友。
《偏旁有話說》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編輯推薦
「又」字最初的意思是什麼?
「足、腳、止」你知道最初的時候,誰才是今天意義上「腳」的意思?
古人見面時,常問「無它事?」這個「它」指的是什麼呢?
「龜」字你知道它有幾個讀音嗎?
「為虎作倀」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
有些漢字現在已經快沒人知道它們怎麼念了,你想了解一下嗎?
「小池聊養鶴,閒田且牧豬」,古詩中的「豬」字,其實是哪個偏旁?
《偏旁有話說》(全6卷)全都告訴你!
為了保證這套圖書的質量,我們用了6位編輯循環文字加工,給孩子看的書我們力求準確,將差錯率降到最低。
在編加過程中,常常會聽到編輯們發出感嘆,「原來這個字以前是這個意思」「兩點水打bīng這個音電腦輸入法能出來」……即便已經跟文字工作打了20年交道的我也常常發出感嘆,漢字偏旁的演變原來這麼有意思。
我大兒子正在上三年級,一二年級學偏旁部首查字典,考試時沒少犯錯,三年級仍舊有偏旁的考試。現在的家長都知道得語文者得天下,雖然都知道功利心不要太重,可是老師真的會非常客氣的跟你說「方便的時候,請您來一下學校。」(你敢不方便嗎?)當一個問題說八遍都不會時,敢問哪位老母親還能保持一顆佛系的心臟不發飆?!都是做家長的,如果恰好沒有養育一位「別人家的孩子」……你懂的!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娃不好,是我們太心急,太焦慮!死灌硬記往往適得其反,好的啟迪,好的方法對孩子真的很重要。編輯這套書時,我在想,每一偏旁用自述的方式講述自己的故事,這麼有意思的形式,孩子會不喜歡學習嗎,其實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有一顆上進的心。
於是,我對孩子說,今天我給你講個故事,主人公不是恐龍,不是米小圈,也不是「校車」裡發生的事,而是一個字,更準確的說是一個「偏旁」。咱先說說「自己」。
「自己」的「自」,你想不想看看它的祖先長什麼樣?
於是,「自」開始講述它自己的故事:你看我的甲骨文祖先,像不像鼻子的形狀?……後來,是不是慢慢演變成了一撇一豎、一個橫折和三橫?我呀,其實就是那個「自」字,最初的意思是鼻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專家給別人講解我的諸位祖先時,都會說它們是象形字,形似鼻子。至於如何象形,怎麼個形似法,卻有些講不準確。我的甲骨文祖先,其實由鼻子的外部線條羅列而成。先畫一豎,代表鼻梁。再畫一個三角形,代表鼻端外廓。接著畫兩個秤鉤,代表兩條鼻側曲線。最後再畫一橫,代表左右鼻背。鼻背畫完,整個鼻子也就畫出來了。面孔是人類的重要標誌。我位於臉部正中,形象尤為突出。人們通過手勢動作來表達自己這層意思的時候,習慣用手指指向面部。所指之處,恰好是我所在的位置。久而久之,乾脆借用我這個小小的「自?字,用來指代自己。同時,另造一個「鼻」字,代替我來表達鼻子這層意思。我處於人體最前端,因而又引申為起始和由來等意思。「知遠之近,知風之自,知微之顯」,就含有這層意思。「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歸來不騎鶴(hè),身自有羽翼。」很多古詩詞裡都有我的身影。遇到「口」字,就變成了「咱」字。咱們誰也不怕。
短短的一篇小故事,幾分鐘就講完了,可是這個偏旁的發展淵源、讀音、各種意思、如何造字都說得一清二楚,既拓寬了孩子的知識面,又包括了眾多必考內容,如認字、筆順、多音字、成語、古詩、典故等。作者大量運用童話式和擬人式的語言,讓人讀起來毫不枯燥。
我大兒子成了這部書的第一位小讀者,每天晚上睡覺前的必備項目就是叫他弟弟,講偏旁故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