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教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作為一個學生,就是要學習好,讀好書,才能出人頭地。雖然我們不能向前一大步,但是是只要每天進步一小步,每一小步加起來就是一大步。這就是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上學的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石頭泡久了也會進水啊。老師常常用這句話來比喻一些教不會的學生。其實這句話還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石頭再硬都能泡進去水,那我們的腦袋,沒有這麼硬吧,只要認真學,總會學進去一點的。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就是說讀書有很多好處,讓我們後人要多讀書。
當然,身為一個學生,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學習好了,才能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
可是長大後又聽到這樣的名言名句。
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條條大路通羅馬,想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並不是只讀書一條路。
此時我有點迷茫了,讀書真的不是必須?
不過由於當時貓論盛行,重男輕女比較嚴重,身為女兒身的我自然不能逃脫初中畢業就出來打工的命運。
出到社會之後。又有另一種說法,在網絡上盛行。
雖然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有的人就生在羅馬,我們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拼搏,都不級人家「拼爹」厲害。
於是就有各種認「乾爹」。仿佛跟有錢人掛點勾就能變成有錢人一樣。
殊不知醜小鴨,就算他生活在鴨子當中,是天鵝,他總有變成天鵝的一天,而鴨子永遠變不成天鵝。
其實對「羅馬」的定義,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對於我們普通的打工族來說,年薪幾十萬,多年以後能夠在一線城市買個像樣的套房,一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生活,自己的工資足夠一家人的開銷,這就已經是「羅馬」了。
但是對於像王思聰這樣的的富二代,他心中的「羅馬」又豈能是我們普通人能想像出來的。這就是現代人常說的:「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有錢人的世界我不懂。」
那些生在「羅馬」的人,也許他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保護好他現有的「羅馬」。如果他想創造價值更大的「羅馬」付出的努力更加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一個普通的小區套房,一般的消費只有水電費,網線費,垃圾費,物業費,消費不會很多。但是一套海邊江景別墅,除了上述費用還要很高的維護費,各種費用,不是普通人能住得起的。有花園的還要請人專門護理那些花花草草。
古時代皇室,太子將來如果你不能做皇帝就只有被別的皇子斬殺的命。因為你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他皇帝的地位。
所以不同價值的「羅馬」維護費也是不一樣的,要實現心中各自的「羅馬」付出的努力也是不一樣的。
生活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要以為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就不需要努力,也許他的努力只是你沒有看到而已。
不管怎樣的「羅馬」,只要我們不忘初心,一步一個腳印地朝我們心中的「羅馬」走去,總有走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