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2020-12-20 騰訊網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生命的存在需要非常苛刻的條件,液態水、合適的溫度、食物、氧氣這些條件缺一不可。

而且生命也十分脆弱,任何外界環境發生改變,導致生存條件之一受到影響,都會造成生物死亡、甚至是整個物種滅絕。

但近幾十年來的發現表明一件事,生命遠比我們想像得要頑強的多,尤其是那些體積較小、以及微觀世界中生活的生物。

例如我們熟知的緩步動物水熊蟲,它的大小在50微米到1毫米不等,喜歡生活在潮溼的地方、或者是苔蘚植物上。

但是這樣的環境並非是它唯一可以生活的場所,毫不誇張的說,在地球的任何角落都可以找到它們身影,不管是寒冷、黑暗的深海,氧氣貧乏、氣候乾燥的高山,還是含有過量礦物質的溫泉中。

這些環境它們都能應付得遊刃有餘,甚至這些緩步動物可以耐住強輻射,在真空的太空生存一段時間。

這是我們肉眼能看到的生物,那些看不到的微生物更不用說,它們的生存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進化的速度更是驚人。並且可以在沒有食物和能量供應的情況下休眠,真正做到所謂的長生。

例如:地球在歷史上經歷了5次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造成了宏觀生物至少97%的生物滅絕,整個生物圈來一次大洗牌。

但是這樣的事件沒有一次對微生物造成過威脅。它們一直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因此在我們生活的地球上微生物存在的年代、數量要遠遠超過任何已知的生物,包括我們人類自己。

甚至我們覺得微生物才是地球的主人,而我們人類只不過是過客。

這不,2020年7月28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論文《好氧微生物在含氧海洋沉積物中的生存時間長達1.015億年》(Aerobic microbial life persists in oxic marine sediment as old as 101.5 million years)顯示:

在南太平洋回流區域深處,這裡海洋的深度約3740米~ 5695米。科學家在海底表面深約100米的沉積層採集的沉積物發現了一種好氧微生物。

根據地層沉積的速度來看,這種微生物至少是在1.0150億年前被困在地下的。

更加神奇的是,這種微生物並非像北極或者南極凍土層中的微生物一樣,由於寒冷處在休眠的狀態,而它們一直活著,而且年代更加久遠。

1億年前統治地球的霸主是恐龍,這個時候人類根本不存在,我們的祖先靈長類動物也不存在,這時的生物非常古老,我們之前發現這個時期的生物一般都已經形成了化石。

但是在海洋中,由于洋流會帶來各種塵埃、甚至是浮遊生物的排洩物逐漸在海底堆積,當然也將一些微生物困在沉積物中。

而海洋中的沉積物並非像陸地上堅硬的化石一樣,而是屬於軟泥狀的沉積物,但科學家認為這些微生物長期處在食物匱乏的環境,已經處在瀕臨死亡的邊緣,存活的機率非常小。

為了研究這些生物是否還活著,科學家把這些微生物帶到實驗室為其餵養營養成分,進行培養。經過了21天的培養,這些微生物竟然復活了,它們開始進食,並且繁殖。

科學家推測,在1.0150億年前的海洋沉積物中,當時99.1%的微生物現在依然活著。這為我們研究生命進化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但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微生物如何在長達數億年的時間,在幾乎沒有營養供應的情況下是如何活到現在的。

不過這次發現,又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了生命的頑強,並非像我們想像的脆弱不堪。這也再一次證明了我們尋找地外生命方式的正確性。

尤其是我們現在進行的火星任務,雖然在火星上我們看不到宏觀生命,但科學家根據地球上微生物的生存情況,一直認為在火星上也存在倖存的微生物。

它們很有可能被冰凍在南北極的冰蓋之下,也有可能存在與火山口底部的滷水湖中,甚至是在整個火星地下都可以找到微生物。

因為科學家認為,火星在數十億年前存在液態水,並且生命出現進化的時間比地球還要早,目前可以清楚的看到,火星上的宏觀生命都已經滅絕,但不排除微生物。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在火星上尋找生命的原因。因為微生物真的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除了火星,在太陽系中存在液態水,並且極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地方還有木星的衛星:木衛二。在這顆衛星厚厚的冰蓋之下有一個比地球海水還要多的海洋世界。

那裡的溫度雖然在零度之下,但是由於冰蓋上的高壓,還有木星潮汐引力所帶來的熱量,因此這裡的水依舊保持液態,並且在海洋底部,科學家推測木衛二上有類似於地球深海中的熱液噴泉。

這是微生物存在的最佳場所,也一直被認為是生命誕生的搖籃,因此我們一直堅信在這片海洋中一定有我們要著的外星生命。

所以說,對地球生命的研究不僅可以解釋地球生命進化的歷史,還能幫助我們進行地外生命的探索。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為什麼不用克隆技術讓恐龍復活?恐龍復活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1993年,美國的一些科學家發現了一塊含有蚊子的琥珀化石。科學家發現琥珀中的蚊子化石的已經有1.5億年的歷史了。它是一隻生活在侏羅紀時期的蚊子。時間雖然過去了1.5億年,這隻蚊子完好地保存著琥珀中看上去依舊栩栩如生。
  • 科技日曆|25年前美國首次提取出恐龍基因材料,恐龍復活真的可能嗎?
    層出不窮的「史前世紀」電影、人氣爆棚的恐龍IP主題公園……人類對探索恐龍這種經歷了「大滅絕」的遠古生物似乎情有獨鍾,那個時代的場景被一次次加以還原。像《侏羅紀世界》這樣的電影,更是賦予了人類對「復活恐龍」的豐富想像。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科學家利用琥珀裡的蚊子血,成功克隆復活了恐龍的那一幕相信讓不少人記憶猶新。
  • 科學家重建恐龍DNA結構:恐龍「演化成功的藍圖」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稱,恐龍的脫氧核糖核酸(DNA)與現代鳥類是一樣的。這種多樣性幫助它們在不斷變化的氣候中迅速演化,並統治了地球大約1.8億年的時間。利用來自現生海龜和鳥類的DNA,研究人員成功將超過2.55億年前的DNA歷史拼接起來。
  • 恐龍要復活?40年前基因克隆成功,科學家:優先考慮猛獁象!
    1996年小羊多利的誕生,一隻克隆羊卻引起了世界的輿論,作為人類避諱的話題,若是一個人被複製除了第二個,那麼原主人真的會被取代嗎,帶著許多人倫與道德的問題,這項研究也遭到了許多科學家的唾棄,但就在美國聖地牙哥的研究所中。
  • 恐龍復活能與人類共存嗎?看看科學家的說法:克隆再多也不夠
    但假如將之復活,與人類在同一現代社會中生存,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對於遠古的生物,我們有著一種謎之痴狂,只要電影院有與遠古巨獸相關的題材電影上映,人們都喜歡掏錢買票,一睹為快。專家對此分析稱,這是人類好奇心的一種體現,不管遠古時代是否存在著類似的生物,只要是現代地球上沒有的,他們都會懷著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去電影院尋求答案。
  • 雞和恐龍是近親? 美國科學家稱恐龍10年內復活
    雞和恐龍是近親? 恐龍10年內復活恐龍真的可以被人類復活嗎?目前,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科學家詹姆斯-霍納指出,真實版的《侏羅紀公園》可能在未來10年實現。他指出,這部電影描述科學家通過完整化石DNA恢復恐龍是不可能的。DNA包含大量分子,是由數萬億個片斷構成,通過化學過程結合在細胞核中,當細胞死亡時,其化學過程關閉,這些分子非常脆弱,開始崩潰瓦解。同時,這一過程發生時間很短暫,我們不必考慮數百萬年之後如何利用DNA化石復活恐龍。
  • 科技到底能不能復活恐龍?科學家說有可能!
    文/影響力25年前,電影人在大銀幕上「復活」了千萬年前地球的霸主——恐龍。《侏羅紀公園》的視覺奇觀,點燃了所有人對恐龍的熱情:銀幕上嚎叫著、奔跑著栩栩如生的巨大生物,其實已經在我們心裡復活了!看過電影之後,我們就關心一個問題:今天的科技到底能不能復活恐龍?《影想力》節目第二季開篇,我們帶著這個問題採訪了「這個星球上最懂恐龍的人類之一」——徐星。
  • 現代的DNA技術,能讓恐龍復活嗎?科學家曾努力嘗試過!
    在這個島上簡直就是另外一個世界,和現代人類社會是截然相反的,那麼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能不能利用現在最為發達的DNA技術將恐龍復活呢?電影當中的情節能否成為現實呢?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早先就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利用發現的恐龍化石,從化石比較新鮮的骨骼裡面提取遺傳基因材料,然後用DNA技術將恐龍復活呢?
  • 在現代社會復活恐龍後:結局相當殘忍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於復活數千萬年前滅絕的恐龍物種具有重要貢獻,然而,儘管這些科幻情節顯然不太現實,但要維持一個恐龍公園,復活恐龍僅是第一步……《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以及《新侏羅紀世界:露營白堊紀》等影視作品清晰地表明運營恐龍主題的公園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但你要擔心的不僅僅是避免復活的恐龍吞食遊客
  • 生物動態:你聽說過恐龍雞嗎?科學家要用恐龍雞來復活恐龍!
    眾所周知,恐龍早在6500萬年以前就已經滅絕了,我們今天只能在博物館看到各式各樣的恐龍化石。但近年來卻有人提出了「恐龍並未滅絕」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嶄新觀點,並著手復活恐龍,他就是美國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
  • 7000萬年前化石中疑現「恐龍DNA」,恐龍真的能夠復活嗎?
    而根據《科普中國》一項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疑似發現了恐龍的DNA,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 疑似恐龍DNA來源於哪裡? 首先我們都知道,如今地球是沒有活體的「恐龍」存在,並且大多數都是以化石為主,恐龍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非常長,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地球出現了一次生物滅絕的事件。
  • 蚊子血真的能復活恐龍嗎?僅有一種情況可以,科學家卻不願嘗試
    筆者-小文在《侏羅紀公園》這部電影中,科學家通過提取一隻曾經吸過恐龍血的蚊子的血液,復活出了大批的恐龍。而在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過不少因為特殊原因被封在琥珀中的昆蟲,而蚊子也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那麼,假如某一隻蚊子真的被保存了數千萬年以上,那麼,科學家可以通過這隻蚊子復活恐龍嗎?首先,年份超過千萬年的琥珀是存在的,此前,就有琥珀收藏者在緬甸意外淘到了一顆埋有蛇化石的琥珀,這顆琥珀全球僅有一枚,且歷史已經超過0.99億年了。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侏羅紀公園在上映之後,滿足了大多數人對克隆的幻想,因為在侏羅紀公園當中,所有的恐龍都是通過DNA修復技術,將其克隆之後復活的,既然我們可以成功的克隆出綿羊多莉,這項技術是不是也可以應用在恐龍身上呢?
  • 科學家分析:恐龍能存活在現今世界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2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對於復活數千萬年前滅絕的恐龍物種具有重要貢獻,然而,儘管這些科幻情節顯然不太現實,但要維持一個恐龍公園,復活恐龍僅是第一步……《侏羅紀公園
  • 從一隻雞開始復活恐龍?科學家稱有望實現!網友:機率有多大?
    我們生活中很多千奇百怪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平時我們也許連聽都沒聽過,有些在你身邊你卻一點都沒有注意,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說一下可能你想知道卻不清楚的事情,比如一些我們很少接觸的職業和生活中比較奇葩的想法,今天跟大家說說 從一隻雞開始復活恐龍?科學家稱有望實現!網友:機率有多大?
  • 復活恐龍的三大難題,第一個就難以實現,還有可能產生不明生物
    就比如6500萬年前,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恐龍是怎麼滅絕的?在現在看來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小行星撞地球導致的。雖然這個說法有著很多的漏洞,但是能讓這些龐然大物在一夜之間全部死亡,這個說法也還算是合理的了。因為恐龍滅絕了這麼多年,我們人類只能通過一些化石和恐龍蛋,來研究恐龍的相關問題。這裡有復活恐龍的三大難題,第一個就難以實現,還有可能產生不明生物。
  • 現在的基因技術如此發達,科學家為什麼不根據基因復活恐龍?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基因技術和恐龍,探尋它們隱藏的奧秘吧。恐龍作為地球上遠古時期的生物,雖然已經滅絕了很久,但仍然活在科學家和恐龍迷的心中。從古至今,科學家們追尋恐龍足跡,探尋恐龍奧秘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過。
  • 能否用DNA復活恐龍呢?目前有沒有國家獲得恐龍DNA?
    時隔上億年,目前有沒有國家獲得恐龍DNA?其實早在上世紀的90年代,我國科學家就成功地從一枚特殊的恐龍蛋化石中獲得了恐龍的基因片段,這是人類首次從恐龍蛋化石中獲得恐龍的遺傳物質!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顆蛋化石中居然還存在著6500多萬年前就已經滅絕的恐龍的活性物質!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人類能不能將恐龍DNA進行復活,從而重組恐龍呢?人類能否用恐龍DNA復活恐龍?在電影《侏羅紀公園》中,一隻蚊子吸取了恐龍的血,然後人類利用這隻蚊子復活了恐龍!
  •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
    恐龍是食草還是食肉,科學家是如何判斷的?復活恐龍能實現嗎?大多數人對恐龍形象的認知都是來自於一些影視作品,這些恐龍的形象都是根據考古學家對於恐龍化石的了解,通過3d圖像對其進行的還原。那麼考古學家是如何通過這些破敗的化石還原恐龍形象的呢?
  • 人類能復活恐龍嗎?很不簡單吧?
    這一血統包含2.4億年前出現的恐龍和翼龍,途徑獸腳類恐龍(其成員包括霸王龍和迅猛龍)並最終以鳥類為結尾。科學家用跨物種雜交的方式來理解恐龍的基因組結構。即使我們已經發現含有恐龍血的史前蚊子,但其中所含有的任何恐龍DNA也早已被降解。雖然科學家已經成功的分離出尼安德特人和猛獁象的DNA,但恐龍DNA實在太過於古老。迄今為止已發現的最古老DNA的年齡大約為一百萬年,但對於恐龍DNA來說,我們至少需要回溯到6600萬年前,因此實現這一操作仍是件非常遙不可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