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之花綻放 愛國之情激蕩——湖南藝術團赴東帝汶交流演出小記

2020-12-15 新湖南

友誼之花綻放 愛國之情激蕩

——湖南藝術團赴東帝汶交流演出小記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肖欣

屋簷下長廊邊,大紅燈籠高掛,一池碧水倒映著深藍的夜空。在水波、燈光與夜空巧妙融合的戶外水邊舞臺上,二胡、琵琶、笛子合奏出歡快的《瀏陽河》,令人如飲甘泉,如痴如醉。

屋簷下長廊邊,大紅燈籠高掛,一池碧水倒映著深藍的夜空。在水波、燈光與夜空巧妙融合的戶外水邊舞臺上,來自湖南歌舞劇院的民樂演奏員鄧惠文、陳宇豪,曾求佳子合奏出歡快的樂曲《瀏陽河》,令人如飲甘泉,如痴如醉。 9月26日晚,東帝汶首都帝力,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招待晚宴現場。「純粹中國 湖湘風華」湖南藝術團充滿湖湘風情與中國特色的喜慶演出,給每一位嘉賓留下了美好深刻的印象。

9月24日至28日,應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邀請,湖南藝術團走進美麗島國東帝汶。據了解,這是首個赴東帝汶演出的外國文藝交流團。從綠意盎然的馬拉圖託農業產業園,到風景如畫的海濱之城帝力,藝術團一路載歌載舞,花鼓戲《劉海砍樵》、戲曲表演《變臉》、木偶戲《小放牛》、舞蹈《歡樂的畢茲卡》等精品節目,帶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與祝福,也架起了一座民心相通的中東友誼橋梁。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大使肖建國給予高度評價,稱湖南藝術團開啟了兩國文化交流的大幕,樹立了中東傳統友誼的又一裡程碑,是中東友誼的美麗使者。

「我們像過節一樣快樂」

東帝汶是本世紀最年輕的國家,四面環海,地理位置優越,是中國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一站。今年4月26日,東帝汶馬拉圖託區與湖南省締結為友好省區。

9月25日,湖南藝術團從駐地驅車兩個多小時走進馬拉圖託農業產業園。這是中東農業合作項目的重要基地,隆平高科在這裡進行包括水稻、玉米、西瓜等領域的技術合作,並培訓了一批當地民眾。

28歲的馬拉圖託農業產業園工人瓦魯就是其中一員,他跟隨來自湖南的「西瓜大王」周泉教授學習種植西瓜,很有收穫。25日一早,他和夥伴們就來到演出現場擺放桌椅,忙個不停。下午,當地百姓身著節日盛裝來到馬拉圖託農業產業園,為湖南藝術團團員獻上珍貴的當地禮物戴斯,並表演了當地的傳統舞蹈「埃麗麗」。

在首演現場,當來自湖南省歌舞劇院的青年演唱家莫娟娟唱起當地民歌《帝汶我愛你》,老藝術家張為吹響根據當地民歌《我的祖國帝汶》改編的薩克斯曲,全場觀眾合著節拍熱烈鼓掌,並踴躍上臺與藝術家一起表演。瓦魯在現場手舞足蹈,他跟記者說:「我們像過節一樣快樂。」馬拉圖託維護婦女權益公益組織的負責人、58歲的葛娜拉更是感慨,東帝汶的年輕人不太了解這些傳統民歌,沒想到來自萬裡之外的中國藝術家們能演繹得這麼完美,她很震撼也非常感動。

26日的晚宴上,東帝汶傳媒國秘阿卡拉上臺與莫娟娟合唱民歌。他激動地告訴記者,他第一次與中國藝術家一起演唱民歌。目前東帝汶也正在各個省區推動年輕人來學習傳統文化,還將建設帝力文化藝術中心。

「中國了不得」

湘音湘韻,醉美了島國東帝汶,也成為當地民眾與官員深入了解中國文化的一扇窗口。

在湖南省歌舞劇院青年導演郭凱的精心編排下,湖南藝術團每一場演出都是呈現中華文化精彩的文藝盛宴。來自湖南雜技藝術劇院的13歲小演員付鑫表演的《單手頂》,完美呈現了雜技藝術力與美的交融。15歲的胡雯丹和青年演員李東升表演的《肩上芭蕾》,糅合驚險高超的雜技藝術與舒展優雅的芭蕾舞蹈,給觀眾強烈的藝術衝擊。26日晚,《單手頂》在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的招待酒會現場演出時,身著旗袍趕來參加酒會的總理夫人及各國嘉賓,為湖南小演員的精彩演出熱烈鼓掌。

東帝汶部長理事會國務部長兼代理外交與合作部長佩雷拉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讚藝術團每一個節目都很精彩,帶來了中國人民對東帝汶人民的深厚情誼,東帝汶人民非常珍惜。他也很熟悉現場演奏的中國民樂樂曲的旋律,有一段時間,每天清晨六時的收音機裡傳來的,就是悅耳的中國音樂。

湖南藝術團在晚宴上的精彩演出,令不少嘉賓牢牢記住了湖南,也渴望對湖南有更多的了解。晚宴後,佩雷拉等東帝汶官員觀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主題國際巡展。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的十八洞村同村幹部和村民親切交談的照片,特別吸引了他們的目光。美麗的湖南鄉村和精準扶貧的國家戰略,更令他們連連感慨:「中國了不得!」

湖南藝術團團長、湖南省演藝集團總經理胡俊告訴記者,「純粹中國 湖湘風華」藝術團,由來自湖南省歌舞劇院,湖南省雜技藝術劇院,湖南省花鼓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湖南省京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湖南省演出公司及湖南一師範的《肩上芭蕾》,糅合驚險高超的雜技藝術與舒展優雅的芭蕾舞蹈,給觀眾強烈的藝術衝擊。26日晚,《單手頂》在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的招待酒會現場演出時,身著旗袍趕來參加酒會的總理夫人及各國嘉賓,為湖南小演員的精彩演出熱烈鼓掌。組成,是演藝湘軍的一支聯合小分隊。「純粹中國」全球巡演也是湖南省演藝集團拓展國際演藝市場的一大戰略性舉措,旨在將湖南的精品劇目推向各國,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迄今境外演出700多場,觀眾累計近80萬人次。

最難忘的國慶 最美好的享受

他們是來自中國電力、水利、建築等各個領域的年輕企業員工,遠離家鄉在東帝汶揮灑汗水與青春,是一帶一路上最美的奮鬥者。

他們是世代祖居於東帝汶不忘祖國的華人華僑,骨子裡流著中國人的血,濃濃鄉愁染白了頭。

他們經歷迥異,年齡懸殊,卻是有著共同情懷的愛國者。湖南藝術團的到來,將他們緊緊聯結在一起,共祝祖國七十華誕的愛國激情,在每個人的心頭湧動。

9月28日晚,「純粹中國 湖湘風華」湖南藝術團在東帝汶的最後一場演出,奏響了當地華人華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的最強音。東帝汶副議長羅伯託,前總統奧爾塔、中國駐東帝汶大使肖建國和1500多名華人華僑共同觀看了演出。威武的雄獅在鏗鏘的鑼鼓聲中躍上舞臺,點燃了節日慶典的歡樂。充滿東帝汶風情的歌舞表演,與民樂、雜技等精彩的中國藝術盛宴,交相輝映。一面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展開,1500多人合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的嘹亮歌聲,久久迴蕩在夜空。

1514年,華人跟隨葡萄牙商人來到東帝汶。1800年首都遷到帝力後,由廣東省前來東帝汶經商的華人大增。1912年,東帝汶第一個華人華僑社團,東帝汶中華總商會成立。總商會於2003年重建,成為東帝汶最有影響力的華人華僑社團。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東帝汶投資建設,中資企業協會等社團也紛紛成立。

湖南藝術團是第一個來到東帝汶的中國文藝團體,受到了各大華人華僑社團的熱情歡迎與大力支持。27日晚,由中資企業協會主辦,中國山東對外經濟技術合作集團有限公司辦的湖南藝術團第三場演出,在山東外經位於東帝汶的總部前坪,拉開了大幕。火紅的晚霞映照飄飛的紅綢和靈動的舞步,將喜慶與歡樂傳遞給了每一位觀眾。28日晚的演出,更是由中華總商會、華商聯合會、中資企業協會、中華青年創業者會聯合主辦,成了東帝汶華人華僑和中企員工的盛大慶典。

「人們常說,一出國就愛國。我深有體會。在東帝汶12年,我深感和平與安寧是老百姓最大的福祉。」在東帝汶建起了惟一一家國際貨代公司的山東小夥子蘇傳傑告訴記者,他記得2007年剛到東帝汶時的情景,這裡當時還處在戰亂中。機場成了難民營,剛下飛機就有難民來搶行李。

在中國和國際社會的共同幫助下,東帝汶現在已經大變樣。一直在這堅守的蘇傳傑也見證了祖國日益強大的影響力。特別是2016年1月海軍152護航編隊來訪,2017年12月14日和平方舟號醫院船來訪,當地民眾都很羨慕感慨。現在東帝汶學習中文的人越來越多。這次湖南藝術團的國慶演出也讓當地民眾很震撼,原來中國的藝術這麼美。

賴松賢是來自廣東梅縣的東帝汶第四代華僑,在帝力開了一家有名的中餐館。28日下午,他提前近兩個小時趕到現場。2006年,東帝汶發生暴亂,他在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避難四天後,中國政府派出飛機將他和避難的華人華僑接回國內。他深感強大的祖國,才是他們這些海外遊子最堅強的後盾。東帝汶中華總商會會長張芳霞、馬納圖託農業產業園人董事長梁耀久、德光電子副董事長卓惠芬等好幾位世代居住在東帝汶的老華僑和隆平高科東帝汶公司總經理方遠祥等中企員工,更是全程跟隨、安排湖南藝術團的行程。75歲的梁耀久在烈日下不辭勞苦地奔波,連看了四場演出。他感慨地說:「這是我最難忘的國慶,最美好的時光。「

掌聲的背後 是難以想像的辛勞

從25日到28日,「純粹中華 湖湘風華」湖南藝術團從馬納圖託農業園到首都帝力連演四場,與當地民眾行政官員親密接觸,搭起了中東友誼之橋。中企員工、華人華僑的愛國之情更為之高漲,贏得了觀眾們最熱烈的掌聲與高度評價。

掌聲的背後 是難以想像的汗水與辛勞。

東帝汶是2002年才獨立的年輕國家,經濟比較落後,設備、場地、音響等演出條件簡陋。藝術團的「大管家」,來自歌舞劇院的吳衛感慨地說:這是一次非比尋常的演出,規格高時間緊,5天4場演出馬不停蹄緊鑼密鼓,這對所有演職員工都是極大的考驗與挑戰。

24日,藝術團剛抵達東帝汶機場就發現,因為印尼峇里島機場的失誤,一件裝有開場歌舞道具的行李沒有隨機抵達。吳衛和導遊劉瑜娟立即與機場及相關人員協調,這件行李終於在25日首場演出前幾分鐘趕到。為了達到最佳的演出效果,負責音響燈光的李奕、周安明常常早早趕到演出現場,頂著烈日工作好幾個小時。26日晚在大使館的演出,來自省花鼓戲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黃涓涓擔任雙語主持,流利的英語讓使館工作人員也為她點讚。省雜技藝術劇院的陳娜,一到場地就指導小演員們彩排訓練,每個動作都毫不放鬆。著名武生奚中路的弟子任晉湘表演變臉,每場都要身穿厚厚的戲服,全身是汗。李國雷、孔令昌、李佳敏、凌涵、楊怡五位來自湖南一師範的大學生,初次擔綱隨專業演員海外演出的重任,也圓滿完成了舞蹈節目的演出。來自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的周寧,鄧穎瓊在繁重的演出之餘,還經常在朋友圈發圖文記錄感受。多次參加海外演出的周寧說,雖然有的演出現場條件簡陋,讓她想起上世紀八十年代下鄉演出的場景,但所到之地,處處有中國參與援建的場所,令她強烈感受到中國力量與中國精神。

28日晚,四場演出結束。團長胡俊與每個團員擊掌,稱讚他們克服了所有困難,呈現了完美的演出效果,充分體現了演藝湘軍的敬業與團結精神,為他們感到驕傲。湖南省委宣傳部辦公室調研員朱天軍也深有感觸:平常我們只看到演員在舞臺上的亮麗,其實背後有太多不為人知的艱難。湖南藝術團東帝汶演出展現的中華文化風採、傳遞的中東友好情誼,激發的愛國熱忱,將在這個美麗的島國留下美好的回味,激起長遠的迴響。

相關焦點

  • 全方位綻放「交流合作之花」 深圳和非洲共敘友誼促發展
    原標題:全方位綻放「交流合作之花」深圳和非洲共敘友誼促發展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4日訊 8月3日,深圳舉行對非洲國家防疫物資捐贈儀式。近年來,深圳與非洲經貿、投資等領域交流合作頻繁,華為、中興、深能、傳音、華大基因、創維等深圳企業在非洲投資建設,積極開展經貿交流活動,涉及通訊、能源、生物醫療、製造業等多個領域。深圳是創新之都,由深圳高科技企業參與的疫情防控國際合作更顯「深圳智造」特色。隨著疫情動態發展,深圳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非洲抗疫合作中。
  • 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訪華40周年紀念演出在北京上演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受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相邀,「華美綻放——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訪華40周年紀念演出」24日晚和25日晚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與觀眾見面。作為1979年中美建交後第一個來華演出的美國團體,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為鞏固中美邦交做出了積極貢獻,可謂是中美文化友好交流的資深見證者。此次是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第31次來華演出,無論是演出的節目還是表演團隊都令人眼前一亮。
  • 阿里山下唱響童謠 溫州市少兒藝術團赴臺灣演出
    阿里山下唱響童謠 溫州市少兒藝術團赴臺灣演出 2008年02月27日 14:5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阿里山下唱響溫州童謠 溫州市少兒藝術團赴臺灣演出
    昨天,剛帶著市少兒藝術團赴臺灣演出歸來的市臺辦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講述在臺灣經歷的一幕幕時,感慨道:「無論何時,兩岸的血脈親情割不斷!」  本月15日,作為今年我省的重點對臺交流項目之一,市臺辦組織市建設小學學生,組成市少兒藝術團赴臺灣,進行為期7天的文化交流,這是我市迄今為止最大的赴臺交流團。
  • 「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訪華40周年紀念演出」亮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記者周瑋)時值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訪華40周年之際,第十九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邀請其再次來華。5月24日至25日,「華美綻放——美國楊百翰大學藝術團訪華40周年紀念演出」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與觀眾見面。
  •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出訪挪威 和諧之花感動奧斯陸
    新華社奧斯陸5月29日電(記者馬世駿) 中國殘疾人藝術團29日晚在奧斯陸音樂廳演出大型音樂舞蹈《我的夢》,引起極大的轟動。容納1400名觀眾的音樂廳座無虛席,熱烈的掌聲和讚嘆聲貫穿演出始終。
  • 湖南知青藝術團建團20周年紀念演出在長沙舉行
    12月27日晚,「追夢與感恩」湖南知青藝術團建團20周年紀念演出在長沙舉行。 12月27日晚,「追夢與感恩」湖南知青藝術團建團20周年紀念演出在長沙舉行,活動通過合唱、歌舞等形式追憶知青歲月、謳歌新時代,表達一代知青們在追夢路上的感恩之心。
  • 清華學生藝術團赴廈門、臺北、新竹進行文化交流
    清華學生藝術團赴廈門、臺北、新竹進行文化交流  清華新聞網2月24日電(通訊員 閻 鑫)2月13至20日,在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的帶領下,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赴廈門、臺北、新竹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文化交流活動。
  • 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藝術團赴臺灣逢甲大學交流演出圓滿成功
    為紀念逢甲大學建校50周年,作為逢甲大學畢業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逢甲大學邀請中國人民大學學生藝術團於6月7日至6月12日赴臺灣逢甲大學進行訪問演出。主要由校學生藝術團合唱團、舞蹈團同學組成的代表團一行33人,圓滿完成了各項演出交流任務。 人民大學高度重視與臺灣高校的交流,早在1991年就與逢甲大學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關係。
  • 中國特殊藝術協會理事會成功換屆「特藝」之花綻放別樣年華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特殊藝術是在超越生命極限和人類痛苦的過程中綻放出的美麗鮮花,是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特殊藝術之花為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和殘疾人事業的發展貢獻了力量。
  • 絲路友誼之花在春天綻放(行天下)
    原標題:絲路友誼之花在春天綻放(行天下) 這些年在「一帶一路」各國跑著,有意無意結交了許多朋友。一次相識就是一顆種子,在這個特別的春天,種子一顆一顆從春泥中冒了出來,一茬一茬發了芽。如今回想起來,溫暖無比。
  • ...美國大學生爵士樂團赴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交流演出
    3月19日,「解密音樂密碼,踏上尋夢之旅」美國瑪麗哈丁貝勒大學爵士樂團赴蘇州校區交流演出舉行。蘇州校區師生與來自港大思培職業技術學院、蘇州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區內高校志願者共同參與活動,感受中美兩國現代與傳統音樂同臺競演,交相輝映的獨特魅力。
  • 澆灌友誼之花 收穫成長之果
    在為期6天的夏令營活動中,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土家、壯、滿、藏等9個民族的600名青少年,分赴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商丘五地,和河南省100名結對青少年一起,參觀考察、文化尋訪、研學交流,尋訪中原厚重文化,領略河南發展魅力,增進豫哈兩地情誼。
  • 華大藝術團到臺灣高校交流 精彩演出贏讚譽
    你好臺灣網廈門5月28日消息(記者 劉立忠 郭婕妤 通訊員 葉楓 張彬) 5月24日、25日晚,華僑大學藝術團分別在臺灣東海大學和中原大學舉行交流演出。東海大學校長程海東、中原大學校長程萬裡分別出席在該校舉行的晚會,並發表致辭。  這兩場晚會完全由華僑大學藝術團的節目組成。
  • 北京藍天兒童藝術團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紀實(圖)
    中新網北京8月26日電 題:血脈相連情誼濃——北京藍天兒童藝術團赴臺灣進行文化交流紀實  作者 哲遠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雖不曾看見長江美,夢裡常神遊長江水;雖不曾聽見黃河壯,澎湃洶湧在夢裡……」  北京藍天兒童藝術團團長邱火林從臺灣回京這些日子裡
  • 「四海同春」赴歐洲藝術團倫敦精彩演出受追捧
    「四海同春」赴歐洲藝術團倫敦精彩演出受追捧   中新社倫敦1「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赴歐洲藝術團的精彩現場演出受到觀眾追捧。  在倫敦特拉法加廣場舉行的春節慶典今年已是第十屆,雖然當日倫敦氣溫較低,但依然無法阻擋民眾對感受中國春節氣氛的熱情,數十萬人在廣場內及周邊華埠參加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 香港英皇書院同學會赴湖南湘西州開展文化交流
    香港英皇書院同學會赴湖南湘西州開展文化交流   中新網長沙4月16日電 近日,由香港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校長陳焯標率領的學校師生及學生家長一行80餘人赴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開展文化交誼交流活動。
  • 為國家領導人準備的文藝演出有何不同?
    當天,習近平和普京在莫斯科大劇院共同出席中俄建交70周年紀念大會,並欣賞由中俄兩國藝術家聯袂呈現的文藝演出。北京時間6日晚《新聞聯播》對這場精彩紛呈的文藝演出進行了播報。文化交流是國際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國家元首準備的文藝匯演不僅悉心編排、精心排練,且每一個節目都蘊含著豐富的寓意和美好祝願。央視網在此為您梳理解讀。
  • 民族團結之花在切磋交流中綻放
    原標題:民族團結之花在切磋交流中綻放 民族傳統體育紮根於各民族生產生活中,生動體現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帕爾哈提和努爾德別克就是這樣,賽場上是對手,賽場下是朋友,他們兩人的友誼從13年前就開始了。努爾德別克說,那時候他只會古典式摔法,而帕爾哈提對7種民族式摔跤方法都很有研究,是他心中的偶像。從那時起,他們經常在一起切磋,帕爾哈提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技術教給努爾德別克。
  • 「以美育人,多元發展」——鄭州市第四中學讓美育之花盡情綻放
    為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養和造就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鄭州市第四中學提出了「以美育人 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充分發揮雪域藝術團引領作用,帶動各學科進行美育教學,從而全方位深層次挖掘美育在學校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讓美育之花盡情在這裡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