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灌友誼之花 收穫成長之果

2020-12-12 中國青年報

在中原福塔,豫哈青少年夏令營的孩子們在268米的高空欣賞了鄭州全景,觀看了錦繡中原全景畫館聲光電演出。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潘志賢/攝

作客開封文化會客廳,豫哈青少年夏令營小營員們親手製作木版年畫。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潘志賢/攝

孩子們在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參觀體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潘志賢/攝

「很開心來到河南,看到這麼精彩的表演,我沒有想到付怡瑄這次能來,很開心能夠見到她。」來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市第九中學的維吾爾族姑娘樂孜娜說。

樂孜娜說的付怡瑄,是河南省遂平縣實驗小學六年級學生。「樂孜娜這次能來,我非常開心,希望能夠帶她了解中原文化。」付怡瑄說,「我們是2014年結對時認識的,平時通過微信、視頻聯繫,我們經常會交流學習中的事情,以及生活中的開心和不開心,去年暑假,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新疆玩兒,樂孜娜和她的家人還接待了我們。」

7月29日,由河南省委、省政府主辦,共青團河南省委等單位承辦的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暨「中原驕子·澳門行」開營儀式在鄭州舉行,河南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喻紅秋出席活動並致辭,河南省副省長戴柏華出席活動,並為營員們授旗。

在為期6天的夏令營活動中,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土家、壯、滿、藏等9個民族的600名青少年,分赴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商丘五地,和河南省100名結對青少年一起,參觀考察、文化尋訪、研學交流,尋訪中原厚重文化,領略河南發展魅力,增進豫哈兩地情誼。

「開了眼界,更交了朋友」

7月28日下午,營員們來到河南省登封市,參觀了舉世聞名的嵩山少林寺,並與塔溝武校的學生交流,現場體驗少林武術,切身感受中原功夫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對他們的武術表演非常感興趣,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個小男孩肚子吸起重物來的那個,我覺得他們非常認真,每天都要辛苦訓練,但是他們還非常執著,我非常震撼。我要向他們學習執著的精神,完成我的夢想。」來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三師紅星學校的秦百樂說。

「以前只在電視上看過少林功夫,這次能親眼看到,真是令人激動又興奮。」哈密市巴裡坤縣一中的14歲少年薩木哈爾·加那爾別克第一次出遠門,多學、多看、多交朋友是他給自己定的目標。

在分團活動中,鄭州團的營員們在新鄭市黃帝故裡景區觀看了軒轅黃帝壁畫,了解人文初祖「黃帝」一生的豐功偉績;來到河南中醫藥大學實地了解了中草藥的醫用功效,並在仲景館、醫療館學習分辨中草藥,感受中藥文化的魅力,孩子們深深地被中醫藥文化所吸引,還觀看了太極拳表演,學習了八段錦;在二七紀念塔,大家尋訪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重溫京漢鐵路工人罷工的歷史,孩子們走進鄭州航空港區的城市會客廳,全面了解航空港區的發展現狀及整體規劃,還通過4D電影空中俯瞰了港區全貌,並觀看了雙鶴湖噴泉表演。

兩地青少年在鄭州市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的仰韶文化房基遺址旁,體驗文物發掘、鑽木取火、彩陶繪製和植物錘染,5000年前的建築工藝讓孩子們大飽眼福,對祖先們的勤勞與智慧讚嘆不已;在中原福塔,孩子們在268米的高空欣賞了鄭州全景,觀看了錦繡中原全景畫館聲光電演出。

「哈密的這些孩子們,好多都是第一次到這麼遠的地方,在這裡,孩子們能學到、看到很多,比我們在課堂上講的生動多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三師紅星學校教師劉晶說,這次機會非常難得,孩子們不僅開闊了眼界,還能交到很多朋友。

「做有用的人,為祖國多作貢獻」

今年9月,第十一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鄭州市舉行,作為運動會開閉幕式舉辦地和比賽場地的鄭州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自然成為孩子們研學的重要一站。

鄭州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採用了「三角形巨型桁架+立面桁架+網架+大開口車輻式索承網格」的組合結構體系設計,還採用了節能環保的光伏發電板、太陽能集熱板屋頂,科技感十足的八面漏鬥屏等,讓孩子們嘖嘖稱奇。「在這裡,我看到了科技的發展,看到了祖國的強大,我感到非常自豪。」哈密市巴裡坤縣一中的薩木哈爾·加那爾別克說,真想坐在體育場裡,親眼看看開幕式,看看精彩的比賽。

隊伍中,引導孩子們參觀的10多名青年志願者格外顯眼。本次運動會共招募7000餘名賽會志願者和3.9萬餘名城市志願者,為大賽提供熱情、細緻、周到的服務。志願者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實際行動也深深感染了孩子們,他們紛紛表示,要做有用的人,為祖國多作貢獻。

在安陽,豫哈青少年們來到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學習,了解漢字發展史,並體驗雕版印刷術,還在甲骨文課堂上認真地聽老師講漢字的發展史;來到安陽殷墟博物苑,尋覓商代文明,探尋殷商文化。

豫哈青少年們饒有興致地走進嶽飛廟,聆聽民族英雄嶽飛的英勇事跡,感受嶽飛「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欣賞了蒼勁有力的手書碑文,這些讓大家對嶽飛及嶽飛的愛國主義精神有了直觀認識。

營員們在開封府遊覽的同時,還學習了包拯「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的清廉為民的精神。營員們來到河南省蘭考縣,「我們在焦裕祿烈士紀念園,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舉行了莊重的拜謁儀式,向焦裕祿烈士墓敬獻花籃,全體師生面向焦裕祿烈士墓深深三鞠躬,緬懷這位把畢生精力獻給黨和人民的模範共產黨員。」三中隊第三組的張怡軒在參觀過程中感觸頗深地說:「我的眼睛都溼潤了,我看到我的同學和我一樣偷偷擦眼淚,參觀結束後,我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當我遇到困難時,一定不會退縮,一定會迎難而上!」

「我們是一家人」

為了更好滿足兩地孩子深入交流的願望,夏令營期間,河南各級團組織還專門舉辦了豫哈青少年手拉手結對活動。通過融冰遊戲、才藝展示、交換結對卡等方式,搭起兩地青少年長期交流交往的橋梁。

開營儀式分為「國旗下的演講」和「國旗下的歌唱」兩個環節。「國旗下的演講」環節以少先隊主題隊會形式,通過主題演講等活動,為青少年進行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增強了少先隊員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培育了各民族青少年對黨和社會主義祖國的樸素情感。

在「國旗下的歌唱」環節,豫哈兩地青少年進行了精彩的文藝表演,特色鮮明的兩地文化交匯碰撞、和諧相融,民歌謠《情融石榴籽》展示了豫哈一家親的深厚情誼,音詩畫《習語經典頌》、情景劇《美猴王重回花果山》展示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秀《舞動星河》展示了現代科技的炫彩多姿,青春曲《出彩小象》表達了河南青年志願者對服務全國第十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滿腔熱情,祖國頌《為祖國歡唱》表達了豫哈青少年對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美好祝福。

「很高興在夏令營中認識遠方的朋友,我要珍惜這份友誼,經常和她保持聯繫。我們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互相鼓勵、共同成長。」來自新疆的迪娜·買買提和洛陽的鄧雅文成功結對後,迪娜深情地說。

「我希望通過孩子的友誼,使兩個家庭能夠像親戚一樣常來常往。我也會把迪娜當作自己的孩子,關心支持她的學習成長。」鄧雅文的媽媽說。

據了解,從2014年起,河南省連續幾年實施了豫哈青少年融情實踐夏令營項目,先後有150餘名新疆哈密優秀青少年到河南學習交流,通過組織兩地青少年結對聯誼,使他們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

另外,豫哈千名青少年手拉手項目組織了鄭州、洛陽、信陽、商丘、濟源等省轄市1000名青少年與受援地青少年結對,並通過手拉手結對、互贈連心卡、「我對小夥伴說」書信交流等形式,使豫哈青少年成為親密朋友。

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王藝表示,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活動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援疆青少年交流活動,旨在加強豫哈兩地青少年交流、交往、交融,鑄牢青少年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兩地青少年心中深植愛黨愛國愛人民的信念,引導各民族青少年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堅持與時代同奮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中創造出彩青春。

據介紹,自2018年啟動以來,按照逐年遞增的方式,河南省計劃連續3年組織2100名豫哈中小學生在豫開展夏令營活動。

喻紅秋在開營儀式上表示,希望同學們永葆愛國之心,樹立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懈奮鬥的信心和決心;激揚奮鬥之志,全面鍛鍊成長,努力成長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澆灌友誼之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收穫成長之果,在參觀考察中開拓視野,在文化尋訪中增強自信,在了解社情中強化擔當,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茁壯成長,放飛青春夢想。

相關焦點

  • 體育澆灌友誼之花
    新華社北京9月16日電 題:體育澆灌友誼之花  新華社記者  2019年籃球世界盃已近尾聲,菲律賓球迷託雷斯在中國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小組賽階段,他前往佛山為菲律賓隊加油助威。  託雷斯或許不知道,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籃球友誼,自20世紀70年代起便埋下了種子。而中國藉助體育運動促進國與國民間交往的努力,也一直沒有停止過。  1974年,菲律賓男籃到訪中國。作為當時的亞洲籃壇霸主,他們在中國受到了巨大的關注。
  • 澆灌友誼之花 收穫成長之果——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活動側記
    600名來自新疆哈密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青少年和我省100名青少年,共同尋訪中原厚重文化,一同領略河南發展魅力,不僅增強了認同,增進了感情,更收穫了珍貴的友誼。  開了眼界,更交了朋友  為期6天的夏令營活動,孩子們分團奔赴鄭州、開封、洛陽、安陽、商丘5地,開展參觀考察、文化尋訪、研學交流等活動。
  • 澆灌友誼之花 譜寫合作新篇
    大批中國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遠離祖國親人來到非洲,幫助當地建設醫院、下鄉義診,培訓水稻種植技術,教授雜技藝術,把當地咖啡帶回中國推廣……他們的辛勤付出,為非洲當地民眾帶來了福祉,贏得了廣泛信任——澆灌友誼之花 譜寫合作新篇
  • 周清:以師者風華 澆灌思政魅力之花
    周清作為鞍山市職教城鞍山信息工程學校的一名思政教師,她用行動在點亮道德之光,她用愛與責任書寫教師的光輝本色!周清想,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思政課教師承擔的立德樹人職責須臾不可改變。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教育契機,給孩子們上好這堂人生教育大課。在應對疫情「大考」中,她努力交出了一份作為思政課教師的合格答卷。
  • 朋友間相處學會這三點,友誼之花永不凋零,你知道是什麼嗎?
    人ー生難免有幾個真心好友,如果自己遇見了一定要好好珍惜,為了讓我們的友誼之花開得更長久。我們應該如何澆灌這些友誼之花呢?人們之間的感情都是在交往中才會有產生的,若沒有長時間的交往和接觸,感情就不會產生,而感情一旦在人們的心中產生,我們就應該想辦法將它維持下去,於是人們就會不斷進行接下來的交往。如果長時間不接觸,再深的感情也會變淡。
  • 「2020最美教師」周清:以師者風華澆灌思政之花
    作為鞍山市職教城鞍山信息工程學校的一名思政教師,周清用行動點亮道德之光,用愛與責任書寫教師的光輝本色。在中職思政講臺上奮鬥了24年,周清對這片天地仍甘之如飴,因為總能從學生們的成長中看到欣喜。周清說,就在前不久,她所帶的第一屆學生「向前」發來這樣一條信息:「老師,我現在定居上海,有房有車,在家庭中我是妻子、兒子眼中的頂梁柱,在工作中領導對我也很器重。非常感謝您對我的培育,親愛的老師。」
  • 澆灌友誼之花 這15位外籍友人從今有了個新身份
    友誼無國界。15位人民友好使者從多個維度為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際合作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們有的發揮從政優勢,為中外交流牽線搭橋;有的深耕市場,為江蘇經濟發展努力探索;有的繼承先輩遺志,捐贈史料,宣傳和平理念;有的客觀展現真實的中國,增進中外民眾之間的理解互信;有的積極參與慈善事業,開展公益活動;表現出對江蘇和江蘇人民的深情厚誼。
  • 澆灌文明之花,寧鄉「雙鳧答卷」有溫度
    寧鄉市雙鳧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以「雙樹雙評」為總架構,以樹正氣、樹新風為導向,以評「最美雙鳧人」「雙鳧之星」為平臺,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廣泛挖掘推廣典型,澆灌出雙鳧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逐漸成為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
  • 辛勤的汗水澆灌出勝利之花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劉曉軍老師誇獎我們:「勝利小學教師辛勤的汗水必定會澆灌出勝利之花!」辛勤的汗水澆灌出勝利之花!
  • 蘇中友誼之花永不凋謝
    人民網喀土穆3月6日電(記者 蘇 航)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戰役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萬裡之遙的非洲蘇丹,有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每天通過電視、網絡時刻關注著武漢疫情的發展變化,為抗擊疫情取得的成績歡欣鼓舞,為武漢人民面對困難傷心落淚。他們,就是在武漢雜技團幫助下建立起來的蘇丹雜技團的演員們。
  • 你是否收穫了如陽光般溫暖的友誼,美好的友誼之情希望你也有
    我眼中的友情是一種百味果,雖然有不同的味道,但是它總是我們人生旅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國總統林肯說過:「朋友豐富人生。」如果人的一生中沒有友情,那麼你這一生將是不完整的。友情是一本書,它給予我們無窮的知識;友情是一把火,它給予我們溫暖;友情是指南針,它指引我們走出困難。
  • 萊比錫大學的教授,德勒斯登的鞋匠,都是歌德的友誼之花
    嬰兒生下來就要依賴於關係才能活下來,此後的成長,也離不開關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家庭的關係中被孕育,孕育出對人的愛和理解,然後再走向社會,用愛和理解建立社會情感。這樣才會完成一個人從家庭情感到社會情感的成長。
  • 汗水澆灌民族教育之花
    原標題:汗水澆灌民族教育之花  文·丁雅誦   ■第二看臺   近日,西藏職業技術學院的達瓦卓瑪收到了學生送來的禮物——一束怒放的格桑花。達瓦卓瑪很開心,她最大的希望就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像格桑花的花語一樣,幸福快樂。
  • 動畫短片《大山裡的笑聲》 用青春汗水澆灌「幸福之花」
    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青年,用汗水書寫青春,用奮鬥成就自我,讓「幸福之花」在鄉村絢麗綻放。> 31896723,.動畫短片《大山裡的笑聲》 用青春汗水澆灌
  • 用理解和體諒培育友情,友誼是需要用心去澆灌的
    用理解和體諒培育友情華盛頓曾說過:「真正的友誼,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所以,友誼是需要用心去澆灌的。理解和體諒都要求站在對方的立場和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促進友誼更好地發展。珍妮和愛瑪是大學同學,又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
  • 收穫友誼、感悟和成長--
    出訪團的世外學子和自己的夥伴一起上了舞蹈、戲劇、美國歷史、美術、勞技和英語課,都覺得上課又開心又富有收穫。課堂上一般就十幾個學生,老師往往先拋出學習主題和相關問題,隨後同學們都積極參與,動手製作或發言討論,和藹可親的老師們都會把學生當成朋友一樣對待。在Harker的第二天去了他們的小學部,同學們也做一回教師,給Harker的小學五年級學生用英語上了一堂精彩的中國剪紙課。
  • 平潭五萬餘名中小學生用行動澆灌文明之花
    平潭城關中學德育處主任卓龍華說,長期以來,學校將包括交通安全在內的各類文明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教學常態化管理,通過每天早上5分鐘安全教育、主題班會課、國學經典誦讀等多種形式,提升校園文明水平,並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及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之風。走進城關中學的每一間教室,一幅幅精心設計的黑板報映入眼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公約、社會服務活動等內容一一呈現。
  • 百香果:修道士眼中的「神秘果」,美國人鍾愛的「熱情之花」
    百香果:修道士眼中的「神秘果」,美國人鍾愛的「熱情之花」植物是大自然的饋贈,植物的一生都在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為世界散播蔭涼。很多植物結出的果實也是很多人的最愛,這些水果有的香甜,有的味道清香,有的滋味奇特。
  • 寧鄉市雙鳧鋪鎮「雙樹雙評」澆灌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
    寧鄉市雙鳧鋪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以「雙樹雙評」為總架構,以樹正氣、樹新風為導向,以評「最美雙鳧人」、「雙鳧之星」為平臺,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多方式開展移風易俗,廣泛挖掘推廣典型,澆灌出雙鳧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花。
  • 東安川巖:「花果之鄉」方興未艾
    紅網時刻永州3月27日訊(東安分站記者 嚴潔 唐軍)3月以來,湖南省東安縣川巖鄉松江村村民黃生西種植的300畝李花和桃花俏綻枝頭,李花潔白如玉,桃花粉嫩欲滴,桃李爭妍,如詩如畫,吸引了縣內外眾多遊客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