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做事,清白做人" ——這是周清名字的寓意,也是她堅守的座右銘。周清作為鞍山市職教城鞍山信息工程學校的一名思政教師,她用行動在點亮道德之光,她用愛與責任書寫教師的光輝本色!
疫情當前 她吹響思政「衝鋒號」
2020年的春節,本該是萬家燈火、闔家歡樂的時刻,卻因新冠病毒的來襲,全國上下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周清想,作為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思政課教師承擔的立德樹人職責須臾不可改變。一定要把握好這次教育契機,給孩子們上好這堂人生教育大課。在應對疫情「大考」中,她努力交出了一份作為思政課教師的合格答卷。
克服了時間緊、任務重等諸多困難,僅用二天時間,完成了線上教學準備工作:設備不足立刻去買;技術不懂積極去學;課件沒有馬上去做……在疫情初期,周清代表鞍山市教育系統思政宣講團撰寫了《致全市學生的一封信》,啟迪、引導學生面對突發疫情,如何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應對,率先開啟了學校空中課堂。
親如家人 畢業學生感恩報佳音
周清說,如今自己已在中職思政講臺上奮鬥了24年,但對這片天地仍甘之如飴,因為她總能從學生們的成長中看到欣喜。
就在前不久,周清收到了這樣一則信息:「老師,我現在定居上海了,有房有車,在家庭中我是妻子、兒子眼中的頂梁柱,在工作中領導對我也很器重。非常感謝您對我的培育,終身感謝您!親愛的老師。」周清說,這是我所帶的第一屆學生向前同學在微信中向我匯報幸福。「『向前』是我給他起的小名,我喜歡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對他們的期望,在徵求他們同意的基礎上送給他們小名,學生們都很喜歡,有的畢業後還一直叫著,向前同學就是這樣。要知道,他曾經可是初中未畢業就來到中職,喜歡沉迷網吧的班級刺兒頭,為了幫助他改掉不良習慣,我不知在他身上花費了多少心血。給他買早餐、買學習用品,幫他縫補校服,去網吧拉他回課堂,一次次到他家裡勸說他的父親不要讓他輟學,放學後陪他補齊沒交的作業,送他回家的路上聽他訴說他內心的困惑和無奈,鼓勵他立志一定要考上大學……他的父親曾感動地對我說『周老師是您感化了他,徹底改變了他,讓他一步步走向幸福啊』。」
融化堅冰 平等寬容溫情是法寶
周清擔任班主任工作19年,遇到過很多「特殊」的學生。對待他們,周清總是習慣於用平等、寬容、溫情、師愛來融化他們內心的「堅冰」。
周清說,在大學時就曾在一本書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在冬天砍掉了一棵枯樹,當時他以為這棵樹已經死了,可到了春天,他驚奇地發現,在樹樁上又萌發了一圈新綠,那看似枯死的軀幹還蘊藏著生命的活力。這位父親十分後悔,他教育自己的孩子也不要忘了這個教訓:別在冬天砍樹。這也就成為她的一個永恆育人法則。
也正因為這樣,很多這樣的學生畢業後仍喜歡與她聯繫,並親切而調皮地喊我「周媽媽」、「清媽媽」、「女神」、「偶像」……
師者風華 澆灌思政魅力之花
無論是黨校黨課,還是思政宣講團宣講,周清都堅持用真心實意感動師生,堅持用信仰的力量激勵師生,把自己一顆赤誠的心中流淌的愛黨、愛國的血液澆灌在每一個字、詞、每一句話語中,力爭與聽課師生共同感受著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快樂,共同分享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帶給我們的幸福。
高爾基說:「把工作看成是一種樂趣時,生活是一種享受,把工作看成是一種義務時,生活就是一種苦役。」在思政教育這片沃土上,周清一路耕耘,一路收穫,一路享受。以師者風華澆灌思政課魅力之花,讓新時代思政教育綻放著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