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tex―M0單片機二-十進位整數轉換的快速算法
該快速算法的核心內容是通過高效的彙編語言來實現常數除法,無論在程序代碼的運行時間和存儲空間上,都遠勝於sprintf函數。許多單片機應用系統中都需要進行二進位整數轉換為十進位BCD碼的操作,以便實現系統信息的顯示。對於Cortex—M0系列單片機,由於其指令系統中沒有十進位調整指令和除法指令,使得一些文獻中提供的高效算法和技巧不再適用於這類單片機,從而造成上述轉換操作成為影響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上述數制轉換速度對於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
51單片機整數二一十進位轉換的快速算法
提出的快速算法思路是,首先求出整數中包含的1000的個數,方法是採用二進位整數的高6位作為其預估,再通過2次校正得到準確值。算法的關鍵是充分利用89C51單片機的兩條特殊指令――單字節乘和單字節除。其耗費時間不及使用sprintf()函數的1/10。
-
Cortex—M0單片機二-十進位整數轉換的快速算法
許多單片機應用系統中都需要進行二進位整數轉換為十進位BCD碼的操作,以便實現系統信息的顯示。對於Cortex—M0系列單片機,由於其指令系統中沒有十進位調整指令和除法指令,使得一些文獻中提供的高效算法和技巧不再適用於這類單片機,從而造成上述轉換操作成為影響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上述數制轉換速度對於提高系統運行效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
c51單片機浮點數及其彙編程序設計
在單片機應用系統的數據處理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小數的運算問題,如求解BCD的增量算式、線性化處理等。因此,需要用二進位數來表示小數。表示小數的方法一般有兩種,定點數和浮點數。定點數結構簡單,與整數的運算過程相同,運算速度快。但隨著所表示數的範圍的擴大,其位數成倍增加,給運算和存儲帶來不便,而且也不能保證相對精度不變。
-
針對小容量單片機程序優化方式——乘除法篇
目前單片機的市場競爭很激烈,許多應用出於性價比的考慮,選擇使用程序存儲空間較小(如1K,2K)的小資源8位MCU晶片進行開發。一般情況下,這類MCU沒有硬體乘法、除法指令,在程序必須使用乘除法運算時,如果單純依靠編譯器調用內部函數庫來實現,常常會有代碼量偏大、執行效率偏低的缺點。
-
111條單片機彙編指令註解匯總
#data:表示包含在指令中的單字節(8位)立即數.如果用16位進位表示,後綴字母為」H」,數據範圍00~0FFH,不得一字母開頭;如果用16進位表示無須任何後綴,但必須在0~255之間.#data16:表示包含在指令中的雙字節(16位)立即數.
-
JAVA-二進位基礎
進位的權重:一個數值,在每一位都有一個權重,權重為從右向左數,位數-1進行轉化: 舉例:將二進位011轉10進位為:從右向左,1*2的0次方+1*2的1一次方+0*2的2次方=3; 將八進位34轉化成10進位:4*8的0次方+3*8的1次方=282、十進位轉非十進位: 採用短除法:
-
FANUC 二進位除法指令DIVB
二進位除法指令DIVB進行PMC程序編寫時,經常需要進行數據運算,若要進行除法運算,就需要使用除法指令,接下來本文詳細介紹下經常使用到的二進位除法指令DIVB。二進位除法指令DIVB中,A位置數據代表進行除法運算的數據格式,圖中設定為「1001」,其中「1001」的個位數字代表參與除法運算地址的字節長度,設定為1代表為1位元組,也可以設定為2或4,分別代表2位元組及4位元組數據;「1001」數字中的千位代表除數的格式是常數還是地址,圖中設定為1,代表除數為地址型式,也可以設定為0,代表除數類型為常數
-
51單片機彙編指令的記憶方法
MCS-51使用彙編語言指令,它共有44個操作碼助記符,33種功能,其操作數有#data、direct、Rn、@Ri等。這裡先介紹指令助記符及其相關符號的記憶方法。一、助記符號的記憶方法1 表格列舉法把44個指令助記符按功能分為五類,每類列表記憶。此處從略,請讀者自己總結。
-
四點二次插值的單片機彙編程序實現
採用多項式插值時,若提高多項式次數,除了增加計算量(在高速實時控制的程序中,計算速度是很重要的問題)外,從數學上看還有若干缺點,故實際應用中一般不用太高的次數。拋物線插值(三點二次插值)是常用的一種。 提高精度的另一途徑是增加節點密度。對於三點二次插值,節點密度若能提高二倍,則截斷誤差大約可以縮小到原來的1/8。
-
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數學運算(一)—— 無符號數加法器數學運算(二)——無符號數乘法器結構數學運算(三)——無符號數除法器
-
使用彙編語言實現多字節BCD碼加法減法的詳細介紹
打開APP 使用彙編語言實現多字節BCD碼加法減法的詳細介紹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6 17:31:00 (1) 標號: BCDA 功能:多字節BCD碼加法 給大家介紹一個單片機彙編語言寫的多字節BCD碼加法減法子程序 入口條件:字節數在R7中,被加數在[R0]中,加數在[R1]中。
-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習題集(上)
第一章 計算機基礎1-1 什麼是二進位?為什麼在數字系統、計算機系統中採用二進位?1-2 將下列各數按權展開為多項式:(1) 110110B(2) 5678.32D(3) 1FB7H1-3 把下列十進位數轉化為二進位
-
解密入門教學(二)--彙編語言
在CPU中,一個二進位位被看作是一位,八位就是一個字節,在內存中,就是以字節為單位來在存儲信息的,每一個字節單元給以一唯一的存儲器地址,稱為物理地址,到時候訪問相應的內存,就是通過這個地址。八個二進位位都能表達些什麼呢?可以表達所有的ASCII碼,也就是說一個內存單元可以存儲一個英文字符或數字什麼的,而中文要用Unicode碼來表示,也就是說兩個內存單元,才能裝一個漢字。
-
PIC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2)
1.C語言的標識符 所謂標識符,實際上是一些由程序編寫者自定義的名稱,類似於PIC單片機彙編語言中給寄存器(RAM)的命名。實例1(見《電子製作》2009年第10期)用的是無參數函數,功能簡單,一個函數完成一定的延時。實例2用的是有參數延時函數,一個函數可完成不同的延時(如上述實例2 中的延時1、延時2、延時3、延時4)。這是因為,帶形參函數(如實例2中的延時函數v0id delay(K))可以藉助參數的傳遞功能來完成不同時間的設置,這是彙編語言所無法做到的。由此可見,採用C語言可大大簡化程序的編寫工作。
-
ARM彙編特殊符號 彙編符號引用
256;定義從4096開始的256位元組為SVC的堆棧空間。如果$後是數字變量(與串變量區分),在彙編時編譯器將該數字變量的數值轉換成十六進位的串,然後用該十六進位的串取代$後的數字變量。如果$後是邏輯變量,在彙編時編譯器將該邏輯變量替換成它的取值(T或者F)。如果程序中需要$,則用$$來表示,編譯器將不進行變量替換。
-
單片機浮點數的實用快速除法介紹
作為單片機程式設計師來說,在編寫程序時經常要檢驗程序中的浮點數運算結果是否正確,但手中又沒有合適的檢驗工具,非常麻煩。而一般單片機是沒有浮點數運算指令的,必須自行編制相應軟體。在進行除法計算時,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比較除法,即利用循環移位和減法操作來得到24~32位商,效率很低。這裡給出一種浮點數除法運算的實用快速算法。該方法以數值計算中的預估-修正方法為指導,充分利用了16位單片機的乘除法功能,很輕易地實現了浮點數的除法。
-
學習逆向工程(外掛)基礎:彙編指令總結
逆向工程的過程也就是把軟體逆向分析成代碼的過程,代碼可以實彙編代碼也可能是原始碼。下面介紹兩種方法:反彙編,即使用反彙編器,把程序的原始機器碼,翻譯成較便於閱讀理解的彙編代碼。這適用於任何的電腦程式,對不熟悉機器碼的人特別有用。流行的相關工具有OllyDebug和IDA。
-
常用的二進位與八進位-十進位-十六進位之間的轉換
KB = 千字節MB = 兆字節GB = 吉字節TB = 太字節內存中以二進位形式存儲數據,一個漢字一般為2位元組後面s只是因為數字不為1,為多數'''# 十進位# 十進位轉二進位:倒除法、餘數逆序# 十進位數19轉換為二進位數,每次除於2,餘數放一旁,得二進位數時從下往上取
-
PIC單片機的浮點數格式及轉換
在我們設計的儀表中採用PIC系列單片機,碰到了浮點數的運算問題,查閱其有關資料發現,其浮點數的格式及其與十進位數之間的轉換,與我們常用的MCS-51單片機所提供的三字節、四字節浮點數完全不同,本文將說明其浮點數的格式及其與十進位數之間的轉換和程序設計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