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淺水區吃零食 深水區玩跳水 遊泳池裡這樣做 你知道有哪些危害嗎)
昨日立秋,明晃晃的太陽絲毫沒有減弱威力,遊泳池裡的清涼讓不少市民趨之若鶩。公共遊泳場館吸引一眾「粉絲」的同時,淺水區裡大人餵小孩吃著五花八門的吃食,深水區一躍入水濺起水花無數的行為並不少見。遊泳場館裡,多看一眼須知,多一點遵守,就會收穫多一份的文明和清涼。 淺水區 女孩遊泳想吃餅乾 奶奶馬上遞到泳池邊 「奶奶,我想吃餅乾。」在猛追灣遊泳場淺水區泳池內,7歲的小雅涵套著救生圈趴在泳池邊大聲呼喊。「好,馬上拿給你。」等在一旁的奶奶立刻將裝著餅乾的袋子遞給孫女,小雅涵直接靠在池邊吃起來。「小朋友不能在泳池內吃東西哦,會汙染水的。」一旁巡視的救生員立刻上前制止,小雅涵紅著臉將餅乾袋子遞給了守在池邊的奶奶。 「猛追灣遊泳場6月份開始來遊泳的就比較多了,現在周一到周五每天有1000人左右,周六周日3000人左右。」劉小明是猛追灣遊泳場的救生人員,每天不定時在泳池邊巡邏,淺水區長25米、寬25米、水深1米2,遊泳的大人、小孩比較多。每個泳池除了按標準配置4名救生員時刻關注泳池情況外,還會再增加1到2名救生員每隔三五分鐘巡邏一次。這幾年市民遊泳的素質普遍有所提高,但每天都會遇到兩三個不遵守場所規定在池子內吃餅乾、喝飲料甚至吃烤腸的泳客,「雖然泳池內的水每天換,白天還開了水循環系統,但如果每個都這樣,那即便每隔一個小時換一次水,也難保水質乾淨。」 為了自己健康 請愛護公共衛生 成都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支隊環境衛生監督大隊大隊長邱蓉:在池內吃東西,食物殘渣掉到水裡不僅汙染水質,對皮膚、眼睛也會產生刺激,像火腿腸、香腸等辣性、油膩食物殘渣掉到水裡,會傷害其他市民的眼睛、皮膚。市民如果不愛護泳池內的衛生,不僅不能起到消暑納涼、鍛鍊身體的作用,還容易感染一些皮膚疾病。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奚維東:在遊泳過程中可以適當補充水分,但不建議遊泳過程中進食食物。遊泳是一個很消耗體能的事情,遊泳過程中大量血液流向四肢。如果在遊泳過程中進食,供應胃部消化的血液減少,會影響消化吸收。遊泳過程中吃大量食尚未消化,遊泳時水流壓迫腸胃,甚至會導致嘔吐。最好是在遊完泳1小時後再正常飲食。遊泳後應注意不吃高熱量食品,立刻補充水分。 深水區 電子屏、救生員雙重提醒 「跳水」的心依然躍躍欲試 淺水區對面大樓內是深水區,「深水區必須取得深水合格證憑證進入。」在門口刷卡進入後,一個長50米、寬25米、水深2米的遊泳池就出現在眼前,前方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嚴禁跳水、潛水、追逐、打鬧」字樣提醒。下午3點左右,市民劉先生刷卡進入深水區,換好泳衣,戴好潛水鏡、泳帽,深呼吸,站直身體,手臂向前伸直,準備躍入水中。「先生,館內禁止跳水,容易摔傷。」救生員一邊說一邊指著右手邊牆上滾動播放的提醒,劉先生才不情願地慢慢走下水中。 泳池不是跳水臺 水深不夠跳水傷己傷人 四川省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羅小兵:運動員跳水首先具備專業技術,其次專業的跳臺跳水水深一般5米以上,普通遊泳池達不到標準。在普通遊泳池內跳水,不僅容易砸到其他人,造成傷害。對跳水者而言,由於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也容易造成急性扭傷、擦傷、抽筋或骨折,如果頭部撞到池壁,甚至會危及生命。遊泳池不是跳水池,不能用來跳水,為了自己及他人安全,請遵守遊泳場所規定,以防受傷。 成都晚報記者 何汶蔚 攝影 謝輝 |
(原標題:淺水區吃零食 深水區玩跳水 遊泳池裡這樣做 你知道有哪些危害嗎)